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教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5442495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 页数:105 大小:5.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教案(1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全章概述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充满神奇的物理世界.2.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大致历程,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物理学家的高尚情操以及物理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大应用.3.使学生对物理世界有一种新奇感、求知欲,产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2.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有初步提出问题的能力.3.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有初步的信息收集、信息处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

2、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 查等科学实践活动.3.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教学过程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启蒙课,第一章则是启蒙课的开篇,新教材第一章相当于五四制教材的绪论,其地位特殊,肩负了教材培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的定位,构建教材框架和栏目,体现教材特色等任务.2.教材特点:(1)使学生对物理世界有

3、一种新奇感、求知欲,产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新教材改变了旧教材绪论的单纯的讲述、教学方式单一的特点,向学生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给初次接触物理的学生视觉上的轰炸,学生带着欢喜、疑问走进五彩缤纷、充满神奇的物理世界.(2)充分突出课程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本章框架第一节走进神奇 1.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界中的神奇.2.通过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神奇,而这些神奇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3.通过解释一些神奇现象,让学生知道通过学习科学,这些神奇是可以得到解释的.【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体验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难点:成功地演示新奇

4、有趣的物理小实验.【新课导入】 从今天这节课开始,我们将接触一门新的学科物理,物理课将学习什么内容呢?教师指着教室的门说,开门、关门是我们每天都做的事,可是大家注意了吗?当你手握住门把手开门非常容易(边讲边演示),可是,手越向里边移动,开门就越费力.如果你握住“折页”的轴,无论你用多大的劲,也无法把门打开.所以我们说,这门不是一般的门,它是物理学的力学之门,今天我们将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初中物理只是学习物理的启蒙课,将学习一些基础的知识,而第一章则是启蒙课的开篇,我们用3节课的时间完成.哥白尼说:“人的天职在于勇敢探索真理”,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索物理现象中的真理.物理是很神奇的,到底神奇

5、在哪里呢?【课堂探究】 一、自然中神奇活动1:从茫茫的星空到辽阔的大地,从高耸的雪峰到澎湃的江河,神奇无处不在.请大家欣赏课本P34及图1114,并试着回答下列问题.(1)宇宙是无穷大的,我们生活的地球只是围绕太阳旋转且在自转的行星.除地球之外,还有其他行星,如:水星、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公元前1057年的一次彗星,就是后来命名为“哈雷”的彗星.(2)闪电是云层和云层之间或云层和地面之间的一种放电现象,而放电时所发出的巨大声响就是雷鸣.闪电与雷声同时发生,我们之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速远大于声速.(3)太阳光在物体表面发生反射,由五颜六色的光进入人们的眼睛,所以我们

6、看到的世界是绚丽多彩的.(4)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能传播能量.所以在雪山附近禁止大声喧哗,声音产生的能量会形成雪崩.(5)龙卷风外形近似漏斗,它通过地表或海面时,产生的破坏力极大.龙卷风内部强大的上升气流有时可将汽车或树木举起,带到数百米外.二、生活中神奇活动2:自然现象扑朔迷离、千姿百态,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则呈现出另一些神奇.请大家欣赏课本P4及图1517,做一做并试着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饮料瓶只有一个小孔时里面的液体不易倒出?想一想怎样让饮料倒出呢?大气压的作用;扎两个孔.(2)将筷子放入水中,筷子似乎被水“折”断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会发

7、生折射.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但在不均匀的介质中往往不沿直线传播,会发生弯折,比如海市蜃楼也是光的折射现象.(3)拉链被美国的科学世界杂志评选为20世纪的十大发明之一,人们习惯用扣子系衣服,用带子拴鞋,这些连接方式都不是完全封闭的,费时也不牢固;拉链这种连接方式与传统的连接概念完全不同,它利用凹凸齿错合原理.(4)冲浪运动惊险刺激,为什么冲浪者在大海冲浪时都分开腿弓着腰?其目的是为了降低重心,增大支撑面.(5)为什么跳高运动员借助一根细长的撑杆,便能越过高高的横杆?因为撑竿有弹性势能,能转化成运动员的动能和重力势能.1.用塑料梳子在头上快速地梳几下,再靠近碎纸屑,发现碎纸屑被吸起来,为

8、什么?答案:摩擦起电,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2.一矿泉水瓶中装水,把手指放到后面观察,手变大了;用它看书上的字,字变大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答案:水瓶起到了放大镜的作用,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将漏斗的喇叭口正对着蜡烛火焰,用力吹,观察火焰的方向如何改变?答案:向吹气的喇叭口晃动.4.推动小球,小球向前运动,停止用力,小球没有立即停下,为什么?答案:小球具有惯性.5.一盒铁屑撒在地上,怎样快速地收集起来?答案:用白纸包上磁铁,然后去吸引铁屑.6.观察如图所示的物理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在你心中产生的谜,提出相应的问题,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如图A所示,问题:苹果为什么会下落?(苹果在下落过程中速度

9、的大小变化吗?)(2)如图B所示,问题:水面上为什么会产生山的倒影?(3)如图C所示,问题:壶嘴喷出的“白气”是什么?(在烧水时,为什么会听到“嗞嗞”的声音?)1.当夕阳西下,天边为何常有红色的霞光?太阳光里包含许多种色光,可以看到的是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太阳光先经过地球的大气层,才能到达地面,大气层中的空气与水蒸气会把太阳光向四面八方分散.波长较短的蓝、靛、紫三种色光容易分散,在地球上的人(白天)看到这些散射光,天空就呈蔚蓝色,而红、橙、黄三种色光波长很长,不容易被散射,能通过较厚的大气层到达地面,所以人在黄昏时能看到红色(或橙黄色)的晚霞.2.大漠里的故事新疆消息:近日在罗

10、布沙漠中发生的奇怪的天气现象,令科考队中的专家百思不得解.从1月4日凌晨3时左右,罗布沙漠中开始下雪,直到第二天中午12时,科考队到达小河墓地前200米左右时,雪突然停了,沙丘上均匀地覆盖着约5到10厘米厚的积雪,茫茫无涯.然而,过了20分钟左右,奇怪的事发生了:就在科考队手忙脚乱地从沙漠上卸下器材设备,开始向小河墓地靠近的时候,发现脚下踩的不再是雪地,而是干爽的沙地.再远望四周,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漠中没有了雪的影子.第二节探索之路 1.了解古人对神奇现象的探索.2.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3.知道自然界是神奇的,人们的探索历程则是漫长、曲折并富有意义的.【重点难点】重点:古人对神奇现象的

11、探究.难点: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新课导入】 如图(甲),人对着高山喊话时常听到回声,为什么老师在教室讲课时听不到回声呢?图(乙)中,炎热的夏季,岸上的人热的出汗,为什么刚从水中出来的人感觉冷呢?图(丙)所示,将一个鸡蛋放在盛有清水的杯子里,鸡蛋会沉在水底;往清水里慢慢加盐,看到鸡蛋慢慢浮上来,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些自然的奥秘吧!【课堂探究】 一、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活动1:看以下各图及其说明,了解古人原始思维中的科学成分,并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是甲骨文“殸”的发展过程,它好像是一块很大的斜面石头和一只拿着结实木槌的手,这只手正拿着木槌欲敲打石块,古人为什么画

12、成这种形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如图是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第一个是“日出”,第二个是“曙光”,第三个是“日光所至”,第四个是“晒干”,该字的意思为阳光照射大地,使地面的水蒸发,以便达到晒干的目的.古人为什么画成这种形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3)仔细观察课本P56图110、图111提供的信息,古人认为宇宙是什么样子的?认为地球是平的,日月星辰在大气中运行,其上方扣着穹顶,表现了比较原始的“天圆地方”的思想.(4)课本图112是“英格兰的石头阵”,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吗?观察天象.二、物理学的进步之阶活动2:看课本P67图113116及说明,了解四位科学家的贡献

13、,回答下列问题.第一阶段:自然科学的真理对错误权威的挑战自然科学先驱哥白尼冲击了托勒密体系,提出了“日心说”.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先驱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其观察所得数据进一步支持了哥白尼的理论.第二阶段: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构建了经典力学体系,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等方面作出划时代的贡献.第三阶段:现代物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冲击了经典的时空观,认为当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人们所熟悉的空间和时间等概念都会发生变化.普朗克、玻尔发现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物理规律有很大的差异,提出了新的理论量子力学.1.如图所示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中,哪一个不属于力学中的知识(D

14、)2.面对神奇的物理现象,人们在迷茫、好奇、敬畏的同时,不断地努力探索.下面是在物理学的发展中做出过重大贡献的科学巨匠,你能根据介绍说出他们的名字吗?(1)如图(甲),他是著名的天文学家,自然科学的先驱.他用“日心说”否定了影响人类达千年之久的托勒密的“地心说”,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他是哥白尼.(2)如图(乙),他是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他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由此得到的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他是伽利略.(3)如图(丙),他被人们誉为伟大的物理学家.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物理学体系.他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转与苹果下落有某些相似之处

15、,从而建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运动三大定律.他是牛顿.(4)如图(丁),他被誉为20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他认为:当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人们所熟悉的空间和时间等概念都会发生变化.他是量子力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发现微观世界的物理规律与宏观世界的物理规律有很大的差异.他是爱因斯坦.1.哥白尼长期以来,人们普遍接受的是托勒密的地心理论,认为地球是球形的,处于宇宙的中心,诸天体都围绕它旋转不息.与圣经上告诉人们的一样,成为在欧洲占统治地位的自然哲学.哥白尼是伟大的波兰天文学家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先驱者,他原先是一位神父,但长期的天文观测中,发现地球根本不是什么宇宙的中心,它只是一个围绕太阳旋转的普通行星,太阳才是宇宙中心.为了保持天主教的绝对权威,教会对哥白尼学说及其支持者开始了严酷的压制和打击.1943年,在哥白尼去世前,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