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团队建设,提高地调队伍凝聚力(精品)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5442156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团队建设,提高地调队伍凝聚力(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强团队建设,提高地调队伍凝聚力(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强团队建设,提高地调队伍凝聚力(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强团队建设,提高地调队伍凝聚力(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强团队建设,提高地调队伍凝聚力(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强团队建设,提高地调队伍凝聚力(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团队建设,提高地调队伍凝聚力(精品)(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地调队伍凝聚力摘 要 针对当前国家地质调查任务重、时间紧、高级技术人员相对缺少的现状。笔者以贵州省某地质单位为例,展开调查、分析、研究并总结。并运用管理学原理,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分析当前地质技术人员及其知识技术结构发生“断层”的原因。强调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地调队伍凝聚力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如何建设高效团队的方式方法,从而论证了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地调团队所彰显的价值。以期对相同行业提供可借鉴的管理经验和打造一支能打硬仗、打胜仗的地调队伍。关 键 词 高效团队;地调队伍;凝聚力;人力资源;竞争力0 引言 上个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全国各高校减少甚至取消了对地质专业的招生,与此同

2、时,各地勘单位在职的员工也纷纷转行,由此,造成了现今各地勘单位地质技术结构不尽合理以及人力资源短缺,并发生“断层”的实际现象。新进大学生与老地质员之间也存在经验、理论等方面的“断层”现象。所以如何将地勘队伍中人力资源优化组合;如何将老地质人员丰富的长期野外实践工作经验与新进大学生所掌握的现代地质理论有机的结合,建设一支高效团队,提高团队凝聚力显得尤为重要。该文以贵州省某地勘单位为例,主要通过总结归纳和演绎方法,对如何建设高效团队,如何提高地调队伍(国家地质大调查项目队伍)的凝聚力作了调查、分析和研究,并阐述了其在地质调查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及效果。1 高效团队与团队凝聚力之间的关系不管单位的性

3、质是什么,人数多少,也不管其存在着怎样的管理问题,首先要思考的是人自身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员工有没有良好的工作意愿、由各个员工组成的集体有没有足够的凝聚力。当前地勘单位承接项目多、项目工作周期短、技术人员相对短缺。如何将项目团队建设为具有“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创新素质”的优秀团队,因为只有具备了上述三个素质的团队才是一个高效的团队,故谓“和为聚,聚则为一之”,所以高效团队必须是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团队,而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团队也必将向着一个高效团队发展、前进(见图1-1)。团队的凝聚力来自于团队成员自觉的内心动力,来自于共识的价值观。其外部表现为团队成员对团队的荣誉感及团队的地位,其内部表现为团队成

4、员之间的融合度和团队的士气。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融合度和亲和力,形成高昂的团队士气。可 实 现 的必 须 的高 效 团 队道 德 素 质专 业 素 质创 新 素 质具 凝 聚 力 团 队 个 人 修 养个 人 技 能个 人 行 业 意 识图 1-1 高效团队与企业凝聚力之间的关系2 高效地调团队的特点团队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高效团队是一个怎样的团队呢?针对地质调查项目的特点及目的要求,建设一个高效团队的地调队伍,其具有的特点归纳下来,莫过于以下几个:1、规模比较小,一般不超过18人;2、具技能

5、互补的的特点;3、共同的目的,成员必须有着共同的工作目的和相同的追求目标而期求夙愿的完成;4、根据开展项目的目的、任务,制定可行的目标以便于成员采取行动和充满活力;5、引导团队成员个人目标与工作目标的统一,应用共同手段或方法来达成目标实现;6、相互之间的责任。7、有能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去完成项目工作的思维;8、互助互爱、互勉互信。9、拥有团队的“核心骨”一个强悍的项目负责。3 如何建设高效团队古人云“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一支具有较强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团队,一批彼此间互相鼓励、支持、学习、合作的员工,才是一支高效的团队。那么如何建设一支高效的团队呢?经调查、分析和研究认为:得从以下

6、几个方面入手。31 设计高效团队引导团队成员自我的深入认识,明确团队成员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对工作的兴趣度、处理问题的解决方式、基本价值观、人生观差异等;通过这些分析,最后获得在团队成员之间形成共同的信念和一致的对团队目的的看法。团队要高效运作,必须要让团队成员清楚地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加入这个团队,这个团队运行成功与失败对他们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是什么?以增强团队成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设计一个高效团队,应围绕以下几个因子作“文章”:1)、团队的总体目标任务;2)、发掘出一个优秀的项目负责;3)、构建团队成员的个人目标;4)、构建团队成员的责任感;5)、构建团队成员的个人价值观;6)、制定适宜的奖惩

7、机制;7)、因人之长、定其人之岗、权责并施;8)、分析团队优势、掌握外部威胁。32 增强项领导的才能行业具有多高的技术水平,就需要多高的管理水平,而高水平的管理,又需要高水平的技术支撑。进行管理创新、推进管理现代化必须与技术创新、技术进步结合起来,同步进行,统筹考虑。这就要求有一个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领导,他不但要驾驭团队,而且还驾驭自己,所以增强领导才能是成就高效团队必不可少的环节。首先领导必须以身作则,对团队成员起榜样和示范作用;其次,明确具体的工作质量、范围、工期、成本、安全等目标约束;再次,明确各团队成员的角色和责任分工,充分发挥项目团队成员各自的作用。33 灵活授权、及时决策通过灵活的

8、授权,显示了领导对团队成员的信任,也给团队成员学习与成长的空间。这种信任可以奠定团队信任的基础,也是团队精神在领导与团队之间的体现。灵活授权,有利于及时决策。一方面团队成员在自己的授权范围内可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决策,另一方面,通过灵活的授权,领导逐渐将工作重点转向关键点控制、目标控制和过程监控。领导的工作重心由内转向外,侧重于处理工作与企业或社会之间的关系,从外部保障项目团队的运作。34 增强员工的综合素质341 加强员工企业文化理念对于地质工作的特殊性,形成地质团队独有的企业文化是干好地质工作的根本条件。所以,创造一个具有地质文化的团队是必不可少的。团队的首要职责是寻求和培育核心人才、

9、建设核心团队;继而营造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统一认识、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只有先改变了人,一切才有可能随之改变。企业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已有的优良传统以及从企业发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好的独特经验,驱除不良的观念和习惯;使企业与员工拥有共同的目标和使命观。通过企业文化来培养全体职工的共同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以及敬业爱岗的精神,来协调组织内部各种利益群体关系,增加企业的向心力,营造令人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这些都有助于激发和释放创新能力的宽松环境,增强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342打造学习型团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实社会中知识更替的速度越来越快,但闭塞的野外工作环境使得获取新知识变得

10、相对滞后,职工普遍担心自己不能及时补充新知识,工作技能会停滞不前,这就是学习的前提。把“提升员工价值”作为创建“学习型团队”的核心理念,想方设法为员工创造学习条件,提供发展通道,通过不断地持续学习,增加自己的学识和技能,增长自己的才干和能力。学习型地质团队里,无论是从机制上还是观念上都充满了强烈的再学习意识,善于在实践中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善于发现他人优点,并加以吸收。通过不同方式的学习,团队成员在成长,团队同样也在成长。学习型的团队能凝聚出高于个人力量的团队智慧,从而使成果优良、顾客满意。 4 充分发挥团队凝聚力,提高地调队伍人力资源建设竞争力图4 学历人数柱状对比图图5 职工年龄段人数柱状

11、对比图贵州省某地勘单位目前在岗技术人员共165人,其职称、管理人员所占比例、学历、年龄、专业技术结构分别见图2、图3、图4、图5、图6。图2 各类职称所占的比例图3 管理人数与技术人数柱状对比图该地勘单位近几年来以承接国家地质大调查项目为主,项目的特点:1、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调查为主;2、物探、化探、遥感、地质灾害为辅;3、兼接少量的水文、旅游地质开发。4、遥感、测绘、实验测试等项目往往在前三类项目中分包。5、第一类项目往往包含了后三类项目。所以在项目运作中是一个联合作战的过程,这就对各项目团队协同合作提出了较高要求。图6 专业结构组成柱状对比图上述多数项目一般工作周期较长、野外作业时间较多,

12、生产与科研相结合。其对成果的要求,既要满足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保障又要满足分析、总结形成的科学技术理论。所以完成此类项目的工作团队一定要是一个有超强凝聚力的高效团队。那么如何充分发挥团队凝聚力,提高地调队伍人力资源竞争优势呢?首先要配置一个团队,根据图2、3、4、5、6可以看出整个单位人力资源情况,项目团队的人数最好在8-12人,其中应有1个在管理和技术方面均有较高水平的组织者(项目负责),应有1个高级工程师职称以上的和1个博硕士的成员,便于课题研究;应有5-6个长期从事野外有着丰富的野外经验的工程师成员,有利于野外第一手资料完善的收集;有3-4个年轻的能吃苦耐劳的初级职称地质人员,有利于点面结

13、合,促进工作的全面开展。在上述人员配置中还应充分考虑到项目的侧重点,从而决定专业配置。其次是要管理好项目团队。一个团队成立并稳定生存,团队凝聚力是其必要条件。如前所述,要使项目团队有凝聚力,成为高效团队,必须做到增强项目负责的才能、发挥项目负责的沟通与协调作用、培养项目成员集体合作的精神、提高项目成员综合素质、相互尊重和形成项目团队独有的团队文化、理念等。只有做到这些,这个项目才具有实力较好的完成工作、去竞争。最后要引领和发挥团队优势(有凝聚力的、高效的)。团队是成员成长的一个平台,高度强调每一个项目成员的责任感,有着负责任的态度,肯定自己在团队中独有的价值。所以,责任是推动个人事业发展的促力

14、,也是项目成功的根本动力,有了责任感,才有自觉性。相互了解,特别是项目负责对项目成员的了解,了解每个成员想干什么、能干什么、能干好什么,激发其兴趣,用其所长。项目负责要善于充分发挥激励作用,本着公平、认真的态度,最大限度地激起队员的积极性。灵活授权、及时决策,让其有着强烈的主人翁感。对待下属反映的问题,认真听取,及时决策,从心里上满足他们的尊重感。如此以来,团队凝聚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地调队伍人力资源建设竞争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就是一支在地调市场上有着绝对竞争优势的地调队伍;一支出好成果、大成果的地调队伍。五、结束语在当前地质行业发展态势以及该单位人力资源背景下。建设并培养一支能吃苦、打硬仗、

15、讲奉献的一流队伍,提高该地勘单位职工凝聚力应是重中之重。应优化资源配置、创建积极向上的地质文化、知人善用、各尽其职、各尽其长、民主沟通、互助互爱、激励当先。将该单位建设成为具有超凝聚力的高效地调团队,以精琢地学极品、服务社会一流为奋斗目标,创造美好的未来。参考文献1.叶向峰等.员工考核与薪酬管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2.项保华.战略管理艺术与务实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5.3.王重鸣管理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4.周三多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李国纲,李宝山管理系统工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6.赵曙明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7.郑晓明,吴志明职务分析实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8.安瑞娟论我国高校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完善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林智,陈雅玲浅议激励理论在学校师资管理中的应用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0.余凯成中国大陆职工分配公平感初探J本土心理学研究,1995(4)11.马连杰等美国企业管理的新思想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4(1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