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中考知识点整理(共8页)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5439477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权劝学》中考知识点整理(共8页)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孙权劝学》中考知识点整理(共8页)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孙权劝学》中考知识点整理(共8页)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孙权劝学》中考知识点整理(共8页)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孙权劝学》中考知识点整理(共8页)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孙权劝学》中考知识点整理(共8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权劝学》中考知识点整理(共8页)(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孙权劝学中考知识点整理一、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二、划分节奏: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

2、/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三、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

3、别了。四、重点字词解释初,权谓(对说)吕蒙曰:“卿今当涂(当道,当权)掌事,不可不学!”蒙辞(推脱)以(用)军中多务(事务)。权曰:“孤(古时王侯的自称)岂(难道)欲(想)卿(古时候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治经(研究儒家经典)为(做。成为)博士(当时专门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邪(邪通“耶”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但(只)当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历史)耳(罢了)。卿言多务,孰(谁)若(像)孤?孤常读书,自以为(认为)大有所益。”蒙乃(于是)始(开始)就(原意是靠近,引申去做)学。及(等到的时候)鲁肃过(到了)寻阳,与蒙论议(谈论议事),大惊曰:“卿今者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

4、才干和谋略),非复(不再是)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重新)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大兄(长兄,对同辈年长者的称呼)何见(认清事物)事之晚乎!”肃遂(于是)拜蒙母,结(结交)友而别。五、重点字词:孤岂欲卿(qng)但当sh(涉)猎即更刮目相待(gng)肃遂拜蒙母(su)六、重点翻译:、蒙辞以军中多务。(倒装句:蒙以军中务多辞)翻译: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忙为借口推辞了。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翻译:我难道是想让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吗?3、卿言多务,孰若孤?翻译:你说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的事务多呢?译: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4、但当涉猎,见往事

5、耳。译:只不过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译:与有志之士分别多日,就要用新的眼光重新看待(认识他)。6、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译: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7、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译: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8、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译: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大有好处。9、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你现在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七、简答题:、主旨是什么?本文通过孙权劝勉吕蒙学习的故事,突出了孙权关心下属,耐心说服,不以权势压人的故行为,赞扬了吕蒙接受意见并努力学习学有所成的事迹,说明人只要肯学习就会有长进的道理。2、写出出自本课的成语及其

6、意思答: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待)、刮目相待、开卷有益刮目相待(看):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3、本文是怎样表现人物性格的?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4、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5、.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

7、友”?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6、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读书学习非常重要。()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办事能力。()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7、人物语言分析(1)、孙权:“不可不学!”(语气坚决、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不悦责备)。“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语重心长,言辞恳切)(2)、鲁肃:“卿今者才略,非复吴

8、下阿蒙!”(吃惊,赞叹)“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3)、吕蒙:“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深感自豪8、人物性格分析孙权(深谋远虑、循循善诱)、吕蒙(知错就改,勤奋好学,自信)、鲁肃(敬才爱才)9、孙权劝学与伤仲永这两篇在写法上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哪里?:前者以对话为主,言简意赅;后者先叙后议,以事说理。0、简略说说读了孙权劝学与伤仲永这两篇后你受到的启示。我们要重视学习,哪怕天资再聪明也要学习,即使今后走上了工作岗位也还要加强学习。1、概括情节:孙权劝学(详写)吕蒙就学(略写)鲁肃赞学(侧面描写)。2、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

9、下阿蒙“。这是侧面描写,作用是:突出表现吕蒙就学,学有所成。3、仔细阅读课文,想想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学习没有早晚之分,只要认真学,终有所成。学习能改变人的一切。(要想让人刮目相看,一定要自己善于学习,并学有所成。虚心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态度端正刻苦努力就能学到东西,提高水平。)4、孙权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用自己的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先一语道破的,指出学的必要性“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接着现身说法,证明学的可能性“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让吕蒙无法推辞,“乃始就学”。6、本文说明了“开卷有益”(读书有益于认得发展和完善)的道理。本文吕蒙是中心人物。7、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方法:但当涉猎。目的:见往事耳。8、孙权劝吕蒙“就学”的理由中哪句话有说服力?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