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脾系问诊信息采集系统研制与评价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5438005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脾系问诊信息采集系统研制与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医脾系问诊信息采集系统研制与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医脾系问诊信息采集系统研制与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医脾系问诊信息采集系统研制与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医脾系问诊信息采集系统研制与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脾系问诊信息采集系统研制与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脾系问诊信息采集系统研制与评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脾系问诊信息采集系统研制与评价由于中医辨证论治思维的特点及中医辨证理论指导下临床 资料采集方式的特殊性,同样是描述患者的主观感觉,中医问诊 中的症状往往包涵更为复杂的信息,如阴阳、寒热、表里、虚实、 气血津液、经络等方面的信息。相对西医而言,因此中医问诊为 历代医家所重视,如故张景岳指出问诊“乃诊治之要领,临证之首务也”,清代陈修园也指出“问诊是医家第一要 事”。然而,尽管问诊已历经数代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问诊资料的 获取仍然存在主观性较强、可重复性差、缺乏统一的实施标准等 缺点,这极大制约着现代中医问诊的研究与发展,阻碍中西医理 论与临床的相互沟通。因此,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研制中医问诊 系

2、统,探求中医问诊信息的规范化与客观化,为中医问诊的发展 尤为重要。本课题组在既往研究中研制了中医脾系问诊量表,该量表共 包括寒热、汗、头身胸腹、二便、饮食口味、睡眠、情绪、妇女 共8个维度,还有既往史、望诊、切诊等内容,共113个变量。 本研究在该脾系问诊量表内容的基础上,以问诊的思维为指导, 设计了中医脾系问诊采集软件系统,探讨计算机技术对中医问诊 数据规范化管理的实用性与可行性。1中医脾系问诊系统采集系统整体框架及功能1.1采集系统整体框架系统采用B/S架构,即浏览器/服务器架构,用户通过浏览 器(Browser)来访问用户界面,浏览器端仅负责界面显示与数据 交互等简单功能,主要的事务逻辑

3、在服务器端实现。这样的架构 选择使系统存在开发快捷、维护与升级方便、共享性强等优点。 系统的整体架构图见图1。1.2问诊系统功能的设计与实现本着建设一个集中医临床与科研为一体的软件平台,本系统 功能主要以解决对海量临床数据进行整理、存储,对数据的统计 分析与描述,以及对隐性知识的挖掘等问题为需求。1.2.1 基本功能 采用 Insert DBServlet Excel Servlet、Inquery DBServlet、Modify DBServlet、Detail DBServlet、Delete DBServlet 等计算机编程语言来实现系统所应具备的基本操作、功能,如病 例数据的采集储存

4、、数据查询、数据的删改、数据的导出和打印 等。1.2.1.1采集功能本系统主要对就诊患者的基本信息,脾系 症状与一般症状相结合的问诊信息,形态面色、舌脉象方面的望 切诊信息,发病既往史以及与疾病相关的西医检验报告、诊疗处 方等信息进行较全面的采集,并在最后的采集子界面输入附上诊 断,包括西医诊断、采集人中医诊断及中医专家诊断,以求进一 步达到所采病历信息的完整性。1.2.1.2查询功能可按照编号、姓名、性别、症状、证型、病名(中医、西医)行分类检索,也可以相互组合检索。1.2.1.3数据的删改功能对病历库已过时或认为错误的任 何字段记录随时进行删除。删除后的记录,被放置于一个过程库 中,以避免

5、删除所带来的麻烦。1.2.1.4数据的导出和打印功能数据的输出有不同的方式, 既可屏幕显示输出,又可打印输出患者病历。为统计分析方便, 也可转出为Excel数据格式。此外,在数据采集时,系统会同步记录数据从开始采集到结 束的时间,并在每份病历上显示。1.2.2数据处理功能 数据的高级操作包括基本的数理统计、 数据挖掘、数据特征提取及数据建模等算法在特定数据集上的应 用。程序实现的是调用正确的算法程序对针对的数据集进行分析, 并返回结果。故本部分的程序包括主调用程序FCallServlet和其 可以调用的算法程序,如频度统计FreqAlgo程序。FCallServlet 的功能是根据用户命令从数

6、据库中查询出相关的数据,然后将该 数据赋给用户希望使用的算法程序,从该算法程序中取到运算结 果后再将其返回到用户界面,由用户界面进行显示。算法程序负 责实现具体的数据处理功能,为方便起见,所有的算法程序使用 统一的接口。2用户界面设计及运行环境2.1问诊系统用户界面设计结合本系统设计的功能需求,我们在体现“以用户为中心”的 基础上将系统界面设计成两大块:病历输入界面和数据基本操作 界面。病历输入界面包括如下子界面:基本信息采集界面、主诉 与重点问诊采集界面、一般问诊采集界面、望切诊信息采集界面、 西医检验报告传入界面、其他症状与处方输入界面,诊断结果输 入界面等。2.2问诊系统运行的测试环境本

7、系统在Windows7/32 bit的操作系统下开发,用于测试的 浏览器包括IE8与Firefox3.6。用户界面开发的环境为Adobe Dreamweaver CS4+Adobe Fireworks CS4+Adobe Flash CS3。业 务逻辑层与数据持久层的程序开发所需的环境与工具包括JDK、 Tomcat、MySQL 和 Eclipse for Java。Tomcat 为 Web 服务器程 序,用于接收浏览器端请求,根据请求直接返回HTML页面或执 行Servlet代码返回需要结果。3中医脾系问诊信息采集系统的测试和评价经过多人多次不断的临床测试,该系统现已基本实现我们的 设计目标

8、。在系统设计本身所体现出的中医临床问诊思路的基础 上,系统基本上能对所就诊患者进行系统、全面、规范的临床信 息采集。数据分析功能也方便快捷,整个系统运行稳定,速度快, 符合中医临床诊疗和科研习惯。系统的评价从专家咨询和临床测试两部分进行,分别从功能 实现(包括中医问诊采集规范、症状术语描述的规范性、病史记 录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符合临床规范、操作简便快捷)、界面设 计(友好美观、具有中医特色)、系统性能(运行速度、稳定性) 3个方面进行打分,各项满分为5分。3.1专家咨询评价邀请上海中医药大学3位临床经验丰富的消化科教授对该 系统进行评分,其中中医问诊采集规范4.3分,症状术语描述的 规范性4.

9、5分,病史记录的全面性和系统性4.7分,符合临床规 范4.7分,操作简便快捷4分,友好美观4.7分,具有中医特色 5分,运行速度4.7分,稳定性4.5分。专家认为本系统能很好 地体现中医特色,能较好实现数据的规范化采集,病史记录全面, 症状用语规范,操作也较快捷简便。3.2临床测试及评价结果课题组分别在上海龙华医院及上海市中医院采集中医脾系 临床病例100例进行了测试和评价。测试过程中,系统各方面都 运行良好,所包含的采集内容规范全面,操作也较快捷,但在系 统稳定性上需进一步完善。我们的临床测试调查结果为中医问诊 采集规范5分,症状术语描述的规范性4.7分,病史记录的全面 性和系统性4.8分,符合临床规范4.3分,操作简便快捷4.5分, 友好美观4.4分,具有中医特色4.9分,运行速度4.5分,稳定 性4.1分。4中医脾系问诊信息采集系统研制的特色及不足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四诊客观化研究的深入,“老 中医专家系统”以及“中医辨证系统”的研究日趋活跃。如根据模糊 判别模式模拟临床经验进行中医辨证、采用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中 医辨证系统3-6、采用基于信息熵的决策树算法等研究,取得了 一定进展,但这类系统并未按照临床的问诊思维设计,不能很好 地解决临床问诊资料规范化采集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