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4.4.1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5434863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下册4.4.1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4.4.1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4.4.1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4.4.1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4.4.1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下册4.4.1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4.4.1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血液一 设计指导思想21世纪是大力推行现代技术教育的时代,生物学科由于自身的特点,更是首当其冲。在血液一节教学中,通过CAI多媒体教学以及开放性主题活动,培养学生主动的和创新的思维能力;在教与学双边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变注入式教学为探究式学习;并结合初中生特点,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进行愉快教育的课堂教学。二 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血液一课所处的章节是豫教版教材初中生物第一册第四章物质的运输第四节的内容,血液之所以做为循环系统的第一部分内容,首先因为它是另外三节课的基础,而有关血液和物质运输这个大课题的联系更是十分密切,教材第一句话就阐述得非常清楚,即“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2、,是靠血液的循环流动来实现的”。并由此铺展开该课的三部分内容:(一)血液的组成(二)血液的功能(三)血量和输血。2 教材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血细胞的种类、数目、形态结构;难点是血细胞的功能。三 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已经学习了动物细胞的基础知识,并且知道物质运输是高等动植物体的重要生命特征。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血液的一些常识,有助于教师联系生活实际讲解血液的功能、血量和输血等知识点。但是血细胞是肉眼看不到的,因此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等知识点较为抽象。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血浆的成分和功能。(2)了解血液的功能。(3)了解人体的血量与输血的原则。(4)掌握血细胞的形态和功能。能力目

3、标:(1)培养学生熟练使用显微镜观察永久血涂片的能力 ;(2)通过观察血液成分分析实验、血涂片以及CAI课件等培养初中生的观察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归纳综合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去血站和义务献血点的社会调查,初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五 教法设计本节课以探究法为主,结合讲述法、观察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法,具体来说,就是运用CAI课件加强直观教学,采用边讲述、边实验、边观察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并在课堂教学中贯穿愉快教育。对于抽象难理解的内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巧妙攻克。例如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是我们肉眼所看不到的,如果只用投影或挂图等静态

4、演示,学生们还是很难理解一些知识点。主要是结构和功能如何统一的问题。包括:红细胞是怎么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白细胞又是怎么吞噬细菌的,血小板如何发挥其止血和凝血功能的等等。在我们设计的CAI课件中就集图文声于一体,形象直观地将以上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六 学法指导由于该课以实验为基础,概念及相应的图片较多,教师可指导学生采用边看、边想、边比较的方法进行学习。“ 看”就是看实验、看课件,从中发现问题探索知识。“想”就是回答教师精心设置的问题,“比较”就是采用比较记忆法来记忆三种血细胞的数目形态和功能。并且利用中学生喜欢的卡通表现手法来激发其学习兴趣。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本节课中,教师可鼓励学生们

5、联系生活实际,大胆发言,并留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讨论问题。如在讲述第二部分血液的功能时,就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分析归纳和总结。七 教学过程 程 序 教 学 活 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课前准备1给学生布置调查任务2 准备有关实验器材3 制作CAI课件1各生物小组去调查各血站义务献血情况,统计各血站每月各种血型的献血量为多少(见报告)2 各生物小组协助教师准备实验所用的显微镜和血涂片鼓励学生深入社会去调查实践,培养其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漫游循环系统学生质疑:血液的循环流动有何意义,血液有哪些成分组成呢?创设意境,唤醒学生的好奇心。讲解主要知识体系一血 液的成分演示血液的成分分析

6、实验,提问在试管中有几种不同的颜色分层演示课件中的血液成分分析表,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颜色所含的成分,并且在此重点讲解血浆的成分和功能。仔细观察实验和课件,认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了解血液由那些成分组成,然后在在教师的启发下归纳总结血浆的成分和功能。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初步对血液的成分形成感性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布置学生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人的永久血涂片,提出观察任务,即区分不同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数量比例结合观察结果,教师讲解血细胞的形态结构、数量、功能,并同时演示课件中的图片和动画(图片: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动画:血细胞的功能)用血细胞知识点比较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7、,来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用显微镜观察人的永久血涂片,学会区分不同的血细胞,并比较血细胞的数量比例观察课件中有关的图片和动画,深入理解各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数量、功能。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用比较记忆法来归纳总结血细胞知识点充分利用实验和课件等直观教学手段,以声感、形感、色感、动感直接让学生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地了解血液,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体现了探究法学习主要知识体系二血 液的功 能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点归纳总结1血液由哪些成分组成,各有什么功能?2在生活中,有哪些现象能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结合课件演示血液的功能(提示:在教师设计的网页有更多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课下自己查找)积

8、极参与课堂讨论,联系实际归纳总结血液的各项功能。课下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我校局域网上查集资料,拓展知识面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在网上收集资料培养其主动查集知识的兴趣和能力。三血 量和输 血收集学生的调查表,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国要制定献血法提倡义务献血呢?讲解人体的血量以及一个健康成年人在一次献血200-400毫升的血液是不会影响身体健康,适时进行义务献血的道德教育。讲解在临床上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的原因,以及正确的输血操作过程(包括交叉配血),并演示课件的有关内容根据去血站的社会调查,加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结合所学知

9、识理解血液对于人体生命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提出质疑:临床上是怎么进行正确的输血来救死扶伤的,除了同型血,能否用异型血来救急等等,除了在课堂上学到有关的知识外,还要去医院深入了解调查这部分知识是前两部分理论的实践应用,和实际生活有密切的关系,要鼓励学生从课堂走到课外,将知识有效拓展,同时也体现了科学教育与思想教育的高度统一小 结和反 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知识点(1)学习了几个概念?(2)包括几方面内容?(3)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精心设计的习题进行反馈,在评断答案时,要多用鼓励的语言,来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自己总结本课的内容,并要在课下完成一份知识点网络图。认真思考教师所提的问题,及时发现不足并自发进行纠错通过学生自己小结培养其归纳总结能力,并学会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做到举一反三,把书本知识由厚变薄八 板书设计第四节 血 液 血液的成分 血浆 成分:水、无机盐、葡萄糖、蛋白质、尿素和尿酸功能:运输养料和废物,运载血细胞 血细胞 附:血细胞知识表 (同知识检测) 血液的功能 血量和输血 血量:正常人体血量约为体重的7%-8%输血: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