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心智》之二性格塑造观后感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5432343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心智》之二性格塑造观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类心智》之二性格塑造观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心智》之二性格塑造观后感(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人类心智之二性格塑造观后感性格是指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总和。它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对现实的态度特征影响着行为方式的倾向性。个体在社会生活与各种客观事物相互作用,获得相应的知识经验,经过一定的时间就会构成固定的态度体系,其行为也受态度体系的影响。之后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通过不断的重复得以保存巩固下来。这种态度体系就是性格的本质特点。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它表现一个人的品德,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性格在我们我们还未出生是就已经开始形

2、成了。内向和外向性格这个人格特征是基于遗传而非后天形成;但其他性格大多是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因此,要塑造一个良好的性格,我们可以在儿童时期以及青少年造就一个良好的环境。看完人类心智之二的性格塑造后,我感触颇深,该片通过几个关于儿童以及青少年小故事来讲解关于脑部特征、性格的形成以及性格的改变。儿童的性格就像一片空旷的麦地,基本上所有的儿童都经历这个时间段,但是麦田经过孩子们的玩耍之后,其中的小道逐渐形成,这可以形象的说明我们的性格形成的大致过程,那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被不断地重复,那个特定环境可以是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儿童和青少年本身,性格由不断重复的一个发展产生的。从糖果的诱惑

3、以及儿童对乐团的指挥这两个故事中说明,性格在儿童时期是不被控制的,因为他们还没有成熟到可以控制行为,就像他们有时候发脾气也不是他们所能控制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最好的做法是对儿童加以引导,帮助他们重新塑造其认知结构,相信仍旧可以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发展,而且将使他们受益终身。青春期是神经连接大量发育的时期,大量新的连接形成,但没有固定的用处。外部刺激在新的连接经常发生断路不稳定,造成青少年容易感到挫折、沮丧;青少年爱冒险的性格,是因为他们对额叶还缺乏有效的控制,冒险导致多巴胺的分泌,使人感到兴奋;只有大剂量的多巴胺才有效,如果青少年时期被鼓励尝试和冒险,那么成人后会养成冒险的性格;而成年后,我

4、们的额叶成熟,控制个性的能力加强;所以成人的个性一般较难改变。但并不是说,我们成年后,性格就无法改变,该片列举了肖恩以及夏曼与珍妮维一天的经历,为我们讲述成年后性格的转向夏曼与珍妮维一天的经历,说明一个人在经历两个不同的环境,结果会有不一样的行为,因此,想要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塑造一个自己更加满意的性格,我们可以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上的一点一滴做起,坚定自己的目标,我相信我们会有更好的性格。该片又通过肖恩的故事,经过心理教育以及自己认定的一种好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现在做起,按照自己应该做的方式去做,按照自己看好的方式去做,时间一长,重复的次数一多,他所欣赏的性格自然也基本定型。这也就是人们常

5、说的“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态度,态度铸造性格,性格造就人生。”总之,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现象的态度以及对此做出的相应的行为表现方式的综合体现。它是社会属性最重要的表现方式,也是心理活动的重要因素的体现,正是因为它的重要性,所以一直以来也是心理学研究的重点范畴,所以需要根据性格的特征分析性格的表象方式,进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际效果。性格形成的因素很复杂和细碎,但是如果概括出其形成的主要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分别是基因遗传因素,成长期发育因素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可以说它既有来自于本身的因素,同时也具备着相应的环境影响。所以从这个角度分析,性格是可以改变的,但是需要大量量变之后的质变作用。因此,即便我们无法改变出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但我们依然可以为自己有一个良好的性格而奋斗。【精品文档】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