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学论文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5432165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际关系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际关系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际关系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际关系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际关系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际关系学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摘要:大学,是一个人个性和品质逐步完善并日趋成熟的时段,在这期间,我们不仅应该努 力好专业知识,更应该从各个方面所提升我们的能力,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其中有一项很 重要的就是人际关系。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将 来的工作与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帮助。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 上的。本文就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作了一些探讨。关键词:人际关系 重要性 能力一、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重要性(一)和谐的人际氛围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基础。社会不是抽象、窃同的,而是由具体的人及其相互之间的交往编织起

2、对于大学生来说, 与周围的同学、教师交往、沟通中融洽相处,这就为自己减少烦恼,心身愉快,集中精力学 习,顺利完成学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二)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有利于培育大学生健康的心理。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没有身体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 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心理健康是一个健康的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过去人们对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中产生孤独感、自卑感、或喜欢过 孤独的生活,往往不会从心理不健康的角度去认识问题。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一个乐于交往 的人,既愿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又能坦然接受别人的言谈举止,容易与周

3、围的同学保持 一种和谐的交往关系,而离群索居、喜欢孤独、乱离朋友、不愿交往的人往往不是一个心理 健康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交往是人类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由于人是有感情的动物, 人的情绪体验往往会决定人的心理状态,而情绪的困状又大多表现在人际关系上。人有相互 交往的需要,当一个人有了群体归属感才会有安全感,才会消除孤独感,形成愉悦的情绪体 验。大学生正处于自我与社会外性发展的重要时期,这种群体感的获得显得尤为重要。而群 体感的获得需要通过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达到相互了解、理解和认同。因此,大学生健 康的心理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三)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是大学生未来事业成功的必备素

4、质。一个人要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要素很多,其中良好的人际交往是不可忽视的前提条件。 因为人际交往是青年人增长才学、开启心智;适应社会、准确定位;认识自我、完善自身; 协调关系、攻克难关的有效途径,而这些又是青年人走向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特别是在市 场经济的条件冲击下,社会竞争激烈,如果我们不具备人际交往能力,将来就无法在社会上 站稳脚跟。(四)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有助于大学生未来家庭生活幸福美满。 只有善于与他人交往,对他人才能于所了解,又了解才能有沟通,有处理好各种关系。在不 久的将来,我们都会拥有自己的小家庭,家庭生活是否幸福美满,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取决 于我们自身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5、二、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中存在问题的类型1、自我中心型。在与别人交往时,“我”字优先,只顾及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强调自己 的感受,而不考虑别人。在与他人相处时,不顾场合,不考虑别人的情绪,自己高兴时,就 高谈阔论,眉飞色舞,手舞足蹈;不高兴时,就郁郁寡欢,谁都不理,或是乱发脾气,根本 不尊重他人,漠视他人的处境和利益。2、自我封闭型。这种类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愿让别人了解自己,总喜欢把自己的 真实思想、情感和需要掩盖起来,往往持一种孤傲处世的态度,只注重自己的内心体验,在 心理上人为地建立屏障,故意把自我封闭起来;另一种情况是虽然愿意与他人交往,

6、但由于 性格原因却无法让别人了解自己。这样的人一般性格内向孤僻,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 在我们队里也存在着这样的同学,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不喜欢与他人接触,做什么都一个 人,很难融合到大集体中,产生一种圾不和谐的情况。3、社会功利型。任何人在交往过程中都有这样那样的目的、想法,都有使自己通过交 往得到提高,进步的愿望,这些都是好的。但如果过多过重地考虑交往中的个人愿望,利益 是否能够实现和达成,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等,就很容易被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错误思想 腐蚀拉拢,使个人交往带上及其浓厚的功利色彩。4、猜疑妒忌型。猜疑心理在交往中,一般表现是,以一种假想目标为出发点进行封闭 性思考,对人缺

7、乏信任,胡乱猜忌,说风就是雨,很容易暗示。猜疑是人际关系和谐的蛀虫。 另外,心理学认为,任何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嫉妒心,这是常事,一定的嫉妒心,可以激发人 奋发向上的积极性。而一旦这种 嫉妒心限度就会走向反面,影响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关系。 在我们平时的交往中嫉妒心主要表现为对他人的成绩、进步不予承认甚至贬低;自己取得了 成绩,获得了荣誉就沾沾自喜,但同时又焦虑不安,对他人过分堤防,害怕他人赶上;有的 甚至因此怨恨他人的所作所为。嫉妒心,嫉的是贤,妒的是能,这就是所谓的“嫉贤妒能。” 如若自己不能够很好的调节心态,发展到极端就会产生同归于尽的心理,自己得不到的东西, 别人也别想得得到。自己不成功,他人

8、也休想成功。能够坐在这里的,大家都是通过高考这 拥挤的羊肠小道的幸运者,一帆风顺,优越感,自然而然的滋生。但进入大学校园情况就不 一样了,中学的优秀者云集在一起,有的学生不能够保持优秀,学业上优越地位的失落,很 容易产生忌妒心理。轻者出现内向,躲避,重者出现精神妄想,自杀甚至犯罪等。5、江湖义气型。有些学生热衷于江湖义气,对所谓的江湖好汉,义士崇拜得五体投地, 与其他同学称兄道弟,拜把子,管它什么军纪,国法,集体利益,不惜为哥们两肋插刀,大 有豪气冲天的勇者风范。而实际上,这是对革命同志关系的玷污,它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是 维护个人和小团体私利的宗派团伙意识,与以革命原则为基础的同志友谊有着本质

9、的区别。 在平时交往中,我们一定不能搞小团体,小圈子,应当坚持团结合作,珍惜互相之间的情谊, 这样才能做到“人伴贤良智更高”。(二)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存在问题的原因。1、自私自利是首害。如今的大学生,有很多是独生子女,就算不是独生子女,也都被 家长寄予厚望。家长们“望子成龙”的期盼,对自家子女的呵护,成为培育“一切为我”的 温床。当我们进入大学校园,独立地过集体生活,与同学相处时,一些同学自小养成的“以 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心理就暴露无余。2、素质教育的匮乏。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仍处于应试教育阶段,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 效应就是一些家长、学生、老师更多关心的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却忽视了无法用分数衡量

10、的 内在素质的培养,这其中,就包括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这个作为社会人必须具备的素质。3、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另一方面也助长了一些功利思想的膨胀,这种思想意识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处世理念和行为方 式。三、大学生如何提高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一)遵循正确的原则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学习,锻炼和提 高。但如同其他事务一样,“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也有它内在的规律 性,即依据一定的交往原则。只有遵循了正确的交往原则才能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也不 能在交往中掌握和创造更好的人际交往的艺术。1、正直原则

11、。主要是指正确、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营造互帮互学、团结友爱、和睦 相处的人际关系氛围。决不能搞拉帮结派,酒肉朋友,无原则、不健康的人际交往。2、平等原则。主要是指交往的双方人格上的平等,他包括尊重他人和保持他人自我尊 严两个方面。彼此尊重是友谊的基础,是两心相通的桥梁。交往必须平等,平等才能深交, 这是人际交往成功的前提。社会主义人际关系的根本特征就是平等,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贯彻平等原则,就是一澳求在交往中尊重别人的合法权益,尊重别人的感情。古人云:“欲 人之爱己也,必先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不是单方面的,而 是取决双方,既要自尊,又要彼此尊重。3、诚信原则。指在

12、人际交往中,以诚相待、信守诺言。在与人交往时,一方面要真诚 待人,既不当面奉承人,也不在背后诽谤人,要做到肝胆相照,襟怀坦荡。另一方面,言必 行,行必果,承诺事情要尽量做到,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拥戴,彼此建立深厚的友谊。马克 思曾经把真诚、理智的友谊赞誉为“人生的无价之宝”。古人也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心诚则灵”。其诚是换取友谊的钥匙。日本著名作家池田大作写道:“只有抛掉虚伪,以诚 相见的人际关系,才识最有力、最美好、最崇高的”。4、宽容原则。在与人相处时,应当严于律己,宽容待人,接受对方的差异。俗话说,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交往中,对别人要有宽容之心,如“眼睛里容不得一粒沙子”般

13、 斤斤计较,苛刻待人,或者得理不让人,最终将会成为孤家寡人。另外,要有宽容之心,还 须以诚换诚,以情换情,以心换心,善于展再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对方,回柳暗花明,豁然开 朗。5、换位原则。在交往中,要善于从对方的角度认知对方的思想观念和处事方式,设身处 地地体会对方的情感和发现对方处理问题的独特个性方式等,从而真正理解对方,找到最恰当 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方法。6、互补互助原则。这个原则是大学生人际关系处理的一种心理需要,也是人际交往的 一项基本原则理由玉大学生在经济生活上还没有独立,依然出在以学为主的学生时代,因此 互补性原则主要体现在精神领域。包括大学生气质、性格、个性特征的内容。往往我们会发

14、现不同气质、性格和能力的人能够相处配合的较好,而能力非常强的两个人倒并不一定配合 相处得很好。所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交往过程中要勇于吸收他人的常常,以弥补 自己的不足。(二)提高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的技巧1、善于结交。在人际交往中,结交的过程一般要精力彼此注意、初步解除和亲密接触 三个阶段。善于结交是指能够巧妙地引起对方注意,并主动制造机会,自然地与对方进行初 步接触,进而保持进一步接触的过程。2、善于表达。常言道: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谈话是沟通信息,获得间接经验的 好形势,也是表达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手段,善于表达,要求表达的内容要清楚明确,表 达的方式要恰当,幽默和风趣,是对方感

15、到轻松愉快。3、善于倾听。倾听的目的一方面是给对方创作表达的机会,另一方面是是自己能更好 地了解对方,以便进一步与其交往和沟通。学会提高倾听的艺术,首先要静听他人的谈话, 不要贸然打断对方的话题,也不要时时插话,影响他人的谈话思路,或弄不清谈话的是指就 断然下结论。其次,要鼓励对方讲下去,可以用简单的赞同、复述、评论接话等方法引导他 人讲下去。另外,不要做无关的动作,如心不在焉、东张西望、爱听不停、不慎耐烦、不时 看表、目光游离不定等动作。这些既影响对方讲话的兴趣,又是一种非常无礼的行为。4、善于处理矛盾。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各式各样的矛盾和摩擦,而善 于出力问题,就是要求一个人在遇到麻烦的时候能够打破僵局,或者能够做到大事化小,小 事化了,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深入交往的氛围。以上探讨了很多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交际能力。总的来讲,在 平时交往中我们应该做到自尊但不能自傲,坦诚但不轻率,谦虚但不虚伪,谨慎但不拘禁, 或波但不清服,老练但不圆滑,勇敢但不鲁莽,随和但不懦弱。参考文献 :1 陆卫明 李红著 人际关系心理学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 郑日昌 大学生心理咨询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 年3 姚晓燕 当前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问题研究 甘肃高师学报 第八卷第一期(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