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薄带钢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5431884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献综述薄带钢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文献综述薄带钢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文献综述薄带钢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献综述薄带钢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文献综述薄带钢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献综述薄带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献综述薄带钢(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anzhihua University攀枝花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院(系): 材料工程学院专 业: 材料成型班 级: 07材料成型压力方向学生姓名:学号:年月日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评价表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薄带钢冷轧实验研究综述名称冷轧薄带钢评阅教师姓名张利民职称评价项目优良合格不合 格综述结构01文献综述结构完整、符合格式规范综述内容02能准确如实地阐述参考文献作者的论点和实验 结果03文字通顺、精练、可读性和实用性强04反映题目所在知识领域内的新动态、新趋势、 新水平、新原理、新技术等参考文献05中、英文参考文献的类型和数量符合规定要求, 格式符合规范06围绕所选毕

2、业设计(论文)题目搜集文献成绩综合评语:评阅教师(签字):年月日薄带钢的研究1.前言 随着工业的发展对薄带钢需求增长的同时,对薄带钢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 高。那是由于冷轧的薄带钢表面比较光滑,宽厚精度都比较高,利用率高。冷轧 薄带钢还有平直度高表面光洁度高,品种多、用途广的特点。冷轧是十九世纪中 叶才开始的,最早的国家是德国,当时只能生产快读20 25 mm 的冷轧带钢美国 在 1895 年建立了 25mm 冷轧机, 1887 年在莫劳木特工厂生产出宽度 150mm 低碳 带钢。1800 年以后冷轧带钢在美国、德国发展很快,宽度在扩大,并逐步建立 了附属设备,如剪切、矫直、平整、热处理等,产品质

3、量也提高了。冷轧带钢是 在热轧成卷带钢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美国在 1920 年成功的冷轧宽带钢。随后冷 轧带钢迅速发展,1962 年以前生产力约为 6000 万吨每年,1962 到 1972 年生产力 为 8500 万吨每年,1972 年已达到 14500 万吨每年。冷轧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 ,是 因为它比热轧可以得到更薄、精度更高的冷轧带钢和钢板,现在最薄可以轧制出 0.001mm 的钢板。2.冷轧薄带钢的工艺设计2.1 工艺设计的一般原则 冷轧薄带钢使用的原料为热轧板卷或冷轧卷,在确定原料厚度时必须考虑到 轧制成成品的总变形量对带钢的组织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因为冷轧带钢需要有一 定的总变形率,

4、才能保证其性能要求。各轧制道次压下量的确定一般采用分配压 下率或分配能耗的方法,在分配时,考虑到第一道次钢料厚度的波动和顺利咬入, 一般压下率不宜过大。在中间各道次或各机架可按轧机所充许的最大压下率来确 定。在成品或成品前道次,为保证板形和厚度精度,一般给较小的压下率。在确 定了压下规程后还需要确定各道次前后张力。一般张力的确定根据所生产的钢种、不同的轧制道次或机架以及操作情况来 确定。在确定了压下规程和张力制度后,通过计算轧制压力和轧制力矩及主电机 的消耗功率,若满足设备强度、电机能力和轧制压力的合理分布,即为可行的压 下规程。对于冷轧带钢来说,确定最为合适的轧制规程,有其十分重要的意义。通

5、过 制定合适的轧制规程可以摆脱经验法的不足,充分发挥轧机的生产能力,保证设 备合理使用,使产品的质量好、消耗低。2.2轧制工艺2.2.1 压下制度轧机的压下制度,应根据轧机的技术参数、SLIJ材料的力学性能、产品的 质量要求来制定,同时还要考虑轧机生产能力要高,消耗要低。为了提高轧机的生产能力,在充分利用轧机及机前后卷取机主传动功率的前 提下,要尽可能地加大道次压下率以减少轧制道次。但是,实际上较大的来料厚 度波动限制了第一道次压下不能最大,有时为了获得良好的板形及表面质量,减 少钢带纵向的厚度偏差,也可以适当地增加轧制道次,在总压下率相同的情况下, 采用较多的轧制道次能使钢带的强度略有提高。

6、通过板形控制实验制定出的压下 规程,各道次可以在设备能力范围内达到规定的负荷分配率,通过板形良好压下 分配,进一步实现压下规程的优化。2.2.2张力制度冷轧钢带的一个特点是张力轧制;没有张力就无法进行钢带的冷轧。张力可 以降低轧制压力,改善板形,稳定轧制过程。张力制度对于钢带冷轧非常重要。采用小直径工作辊轧制的多辊轧机(如十六辊轧机),轧制过程的工艺特点则 是采用较大张力轧制。在压下量小的区域内重新分布张力时,张力达到屈服极限, 并可能使带材宽度方向的延伸均衡。在多辊轧机上轧制时,金属的变形是依靠轧 辊压下和卷取机建立的带材张力共同完成的。多辊轧机中采用的单位张力的大小取决于材料的物理-力学性

7、能及冷加工硬 化程度、带材厚度及其边部质量。为了实现稳定轧制过程所必须的大的单位张力 及总张力,要求在多辊轧机中设置具有大功率传动的卷取机。一般多辊轧机卷取 机电机功率达到轧机主传动功率的70%80%,有的甚至达到100%。2.2.3工艺润滑和工艺冷却制度工艺润滑能保证减少轧制变形区接触表面的摩擦系数,从而降低轧制压力和 轧制功率消耗,使轧件易于延伸。其次,工艺润滑能防止带材粘在轧辊上,以减 少轧辊的磨损,保证轧材表面的最佳粗糙度和清洁度。同时,附着在轧材表面上 的油膜,能部分地保护轧材在卷曲成卷时免受损坏。在轧制过程中,轧件发生塑性变形时,要产生大量的变形热;轧件与轧辊、 轧辊与轧辊之间的接

8、触摩擦,也要产生巨大的摩擦热;良好的冷却可以避免轧辊 和带材温度迅速上升,将轧制时的热量带走,改善轧材表面质量,达到恒温轧制, 保证轧辊具备稳定的辊形,使带材厚度保持均匀,避免断带。工艺润滑中可采用 的润滑油有多种,如矿物油、动物油、植物油和乳化液,轧机多采用的是矿物油 和乳化液。2.2.4速度制度轧制速度的确定,应根据设备的能力,在轧机允许使用的速度范围内尽可能 采用高的轧制速度,以提高轧机的生产能力;同时,当轧制速度增加时,轧制压 力相应有所减小。一般第一道次轧制时采用较低的轧制速度,因为第一道的压下量大,如果再 用高速度轧制,将使轧辊急剧发热,由于多辊轧机轧辊冷却条件较差,将影响轧 辊寿

9、命;另外,由于坯料纵向厚度偏差大,板形与轧辊不完全符合,第一道轧制 时要对坯料进行调整,要求速度较低;另外如采用高速度大压下,主电机能力也 不能满足。以后的道次,则根据压下制度和张力制度及主电机的功率决定轧制速 度,使主电机的能力得到发挥。每道次轧制的启动和制动时,分别有一个升速和 降速的过程。在轧制过程中,应尽可能少调速,以保证轧制的稳定性,从而达到 厚度偏差的均一性。3.结论:中小型企业生产薄带钢主要采用高速连续轧制的方法,薄板生产的技术特点 是宽度与厚度的比值很大。薄板轧制的重要特点是轧制压力巨大, 且波动很大。 产生波动的原因很多,如轧制速度、摩擦系数、金属变形抗力等。轧制压力波动 大

10、导致轧机弹性变形波动,从而引起板带厚度的变化。如何使轧件易于变形, 就 是如何降低带钢的变形抗力和轧制压力, 以减少轧机的弹性变形。解决这个问题 的主要措施是降低轧制压力。而降低轧制压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是降低带钢本身的 变形阻力。第二是设法改变轧件变形的应力状态, 努力减少应力状态影响系数, 亦即减小对金属变形的摩擦阻力。冷轧板带的轧制, 不仅内阻大, 而且外阻影响 更大, 应力状态影响系数往往高达2 3甚至5 6.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不大力 降低外阻的影响, 要想实现轧制过程的稳定并轧出合格产品是根本不可能的。因 此冷轧板带的重点在降低外阻影响。传统的技术措施是减小工作辊辊径,采用优 质轧

11、制润滑剂,采取张力轧制以改变应力状态。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减小工作辊 径。用户对作为原材料的冷轧板带及其涂镀产品尺寸精度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因 为这直接影晌到用户的生产率、材料消耗、产品质量以及生产成本。板形问题便 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重点和难点。从本质上讲,板形是由板带材沿宽度方向不均 匀压缩变形造成的。对薄带钢而言,板形主要表现在横断面形状和平直度。它是 冷轧板带最重要的尺寸精度指标。带钢具有良好的平直度是后道生产工序稳定运 行的重要前提,过大的单边浪带钢在炉内很容易跑偏而造成断带,处理炉内断带 故障将消耗大量的时间,过大的中浪会引起带钢热飘曲。不适当的浪形将加剧罩 式炉内带钢粘结。要求冷轧板具

12、有尽量小的纵向和横向厚度偏差、良好的平坦度、 以及分布均匀的机械性能、合理表面结构。随着工业的发展我们对板带钢要求不再是数量,而是质量,要想得到良好的 薄带钢就要提高轧机的精密度。 双辊铸轧薄带钢作为当今钢铁业一项低能耗、短流程 和低成本的新技术, 正在受到全世界钢铁界的关注, 用户的小批量、多品种的要求也急需此 项技术成熟、完善以进入工业化生产。将来会出现酸洗同连轧机联合的机组,它将大大提高 薄带钢的生产效率。参考文献1 潘纯久.二十辊轧机及高精度冷轧钢带生产M.北京:冶金工业出社.20032 徐鹤贤.冷轧钢带张力及其控制工艺探讨J.特钢技术,2001, (3): 12-173 安峰.冷轧高精度薄带钢生产工艺研究.科技创新导报,2008.334 马祖勤 赵元恺,薄带钢冷轧车间发展方向,一重技术,1993.15 邓函 周一林,冷轧薄带钢轧制工艺研究,轧钢,2007.56 张灵杰,冷轧薄带钢轧制工艺研究,南方金属,200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