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段施工技术指南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5429907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渡段施工技术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过渡段施工技术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过渡段施工技术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过渡段施工技术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过渡段施工技术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过渡段施工技术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渡段施工技术指南(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技术细则6 过渡段6.1 一般规定6.1.1 在路堤与桥台、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路堤与路堑连接路段,应按设计要求设置过渡段。6.1.2 过渡段施工一般要求1 过渡段施工应优先安排软土、松软土地基地段过渡段路堤的填筑施工。2 横向结构物基坑的回填工作必须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3 过渡段范围的原地面处理应符合本细则地基处理部分相关规定。4过渡段级配碎石应分层填筑压实,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0cm,最小压实厚度不 宜小于15cm,具体的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应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工艺参数进行控制。每层压 实路拱坡面应满足设计要求,无积水现象。5 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应与压实过渡段、相邻的路堤及锥体

2、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 接压实过渡段、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水平分层高度同步填筑并均匀压实。在填筑压实 过程中,应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6 填筑高度 h 小于基床厚度的过渡段,基床范围内的地基满足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 Ps 三1.5Mpa或地基基本承载力o020.18Mpa时,其基底处理按路堤基底处理有关要求进行施 工,当基床范围内的地基不满足上述要求时,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填筑高度H大于基床 厚度时,基底压实质量达到地基系数K30260Mpa/m的要求。7 过渡段采用的填料应满足设计要求及本细则相关规定。8加入水泥的级配碎石混合料应拌合均匀,并宜在2h内使用完毕。9 过渡段各层

3、外型尺寸、边坡施工允许偏差满足普通路堤相应部位有关规定。6.1.3过渡段排水要求1 过渡段施工前,应根据场地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2 过渡段台背回填料表面应按设计要求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水渗入。3 过渡段台背与回填料之间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防排水层。4 过渡段级配碎石填料与压实过渡段填料之间、压实过渡段填料与相邻路堤填料之间的 反滤层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5 过渡段坡脚两侧、路堤底部的纵横向排水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6.1.4 过渡段路堤两侧防护砌体的施工宜在地基和路堤变形稳定后进行,并与相邻路堤的防护砌体施工相互协调。6.2 路堤与桥台过渡段6.2.1 路堤与桥台过渡段设置路堤与桥台过渡段结构形

4、式如图621-1所示,其中过渡段长度不宜小于20m。0.占TII2级配碎石加3-5%水泥ITs-100软式透水管 直径100mm1:2基床底层压实过渡段压实标准同基床表层基床以下路堤压实过渡段.2压实标准同基床底层丄表层(级配碎石)P2U基床表层(加5%水泥的级配碎石)基床底层A、B组填料)基床底层以下路堤(A、B组填料)图6.2.1台尾路堤过渡段设置方式示意图中粗砂厚1.0m透水软管I-I段面图4.404.40 厂 |级配碎石加3-5%水泥1 过渡段桥台基坑回填采用混凝土填筑。2过渡段基床表层应满足基床表层的有关要求,并在不宜小于20m的范围内掺入5%的 水泥,表层级配碎石级配范围应满足铁路

5、碎石道床底碴(TB/T2897)的规定。过渡段基床 表层以下级配碎石应掺入3%-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级配碎石级配范围满足表6.2.1-1要求。 过渡段及过渡段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压实质量应满足K302190Mpa/m、Evd255Mpa、n V18%。表 6.2.1-1 碎石级配范围级配编号通过筛孔(mm)重量百分率()50403025201052.50.50.075110095-10060-9030-6520-5010-302-10210095-10060-9030-6520-5010-302-10310095-10050-8030-6520-5010-302-10注:颗粒中针状、片状碎石

6、含量不大于 20%;质软、易破碎的碎石含量不得超过 10%;黏土团及有机物含量不得超过 2%。3 基床底层压实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其级配范围满足表6.2.1-1 要求,压实质量满足基床表层压实质量要求。4 基床以下路堤压实过渡段采用 A 、B 组填料,其压实质量满足表 6.2.1-2 基床底层压实 质量要求。表 6.2.1-2 基床底层压实质量要求填料压实标准粗粒土碎石类A、B填料地基系数K30 (Mpa/m)三130三150压实系数K三 0.95三 0.95孔隙率n28%28%5 在路基与桥台结合部应设宽 10cm 带排水槽的渗水墙,渗水墙采用无砂混凝土块(长X厚X宽=30cmX10 cmX

7、15 cm),渗水墙底部设渗水管,渗水管设置位置及孔径应满足设 计要求,渗水管采用中粗砂包裹后进行上部渗水墙砌筑。6.2.2 路堤与桥台过渡段填筑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重型碾压机碾压密实,使K30 60MPa/m。路桥过度段地基 采用打入桩、挤密桩等加固时,宜先进行打入桩和挤密桩等施工,再进行桥涵的桩基施工。1 过渡段路堤应与桥台锥体、压实过渡段和相邻路堤同步填筑施工。如过渡段在软土地基上,台后设置有钢筋混凝土搭板时,其钢筋混凝土搭板应安排在路 堤稳定、桥台锥坡及过渡段两侧防护工程按设计完成后再进行施工。2 台后 2.0m 范围外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其填筑施工参照路堤填筑施工中有关 规

8、定。3 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边角部位及台后 2.0m 范围内,宜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 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20cm,碾压遍数应通过工艺试验确定。6.2.3 沉降观测1 过渡段的沉降观测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宜在过渡段范围内的路肩上沿线路纵向布置 3-4 个沉降观测点。2 软土、松软土地基地段的过渡段应按设计进行软土、松软土地基表面沉降观测,测点 布置宜与相邻路堤软土路基表面的沉降观测位置协调。软土、松软土地基地段还应按设计在 坡角外设置边桩进行水平位移观测。3 沉降观测装置埋设、沉降观测精度及频率参照路基沉降观测部分相关规定。6.3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6.3.1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

9、渡段设置过渡段结构形式按涵顶至路肩高度W1.5m和1.5m两种情况设置,如图631.-1、6.3.1.-2ILU2U7基床表层(级配碎石)。丿基床底层压实过渡段基床底层3压头标准同基床表层(A、B组填料)2基床以下路堤压实过渡段i:2h级配碎石加3 5%水泥1:2压实标准同基床底层1:基床底层以卜路堤f(A、B组填料)A5.0m -填充混凝土6.3.1-2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图(1.5m)(单位:m)所示。rll26dJ20.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基床底层压实过渡段基床底层压实标准同基床表层基床底层丿级配碎石加3_5%水泥1:2基床以下路堤压实过渡段I:2基下f压实标准同基床底层基床底层以下路

10、堤1 0E填充混凝土6.3.1-1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图(1.5m)(单位:m)7丿1 过渡段横向结构物基坑回填采用混凝土填筑。2 过渡段基床表层以下级配碎石、横向结构物顶端及其两端 20m 范围内基床表层的级配 碎石中应掺入 3%-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级配范围应满足铁路碎石道 床底碴(TB/T2897)的规定。过渡段基床表层以下级配范围满足级配碎石级配范围满足表 621-1要求,过渡段及过渡段基床表层填筑压实质量应满足K302190Mpa/m、Evd255Mpa、 nV18%。3 基床底层压实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其级配范围满足表6.2.1-1 要求,压实质量满足 基床表层压

11、实质量要求。4基床以下路堤压实过渡段采用A、B组填料,其压实质量满足表6.2.1-2基床底层压实 质量要求。6.3.2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填筑过渡段施工前,应根据工点实际情况,对横向结构物两侧采取防排水措施。1 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均匀分层进行,并应与相邻压实过渡段及路堤 同步施工。2 涵背两端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其填筑施工参照路堤填筑施工中有关规定。靠近横向结构物的部位,应平行于横向结构物进行横向碾压。大型压路机碾压时,不得影响横 向结构物的稳定。3 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 1m 时,不得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横向 结构物(包括圆管涵)顶部采用小型机具碾压,

12、填筑厚度大于lm后,方可通行重型施工机 械。4 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应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 于20cm,碾压遍数应通过试验确定。6.3.3 沉降观测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并参照路基沉降部分相关规定。6.4 路堤与路堑过渡段6.4.l 路堤与路堑过渡段设置l 当路堤与路堑连接处为坚硬岩石时,在路堑一侧应顺原地面纵向开挖台阶,台阶高度 宜为0.6m左右,并在路堤一侧设置过渡段,如图6.4.1-1所示。过渡段基床表层及以下采用 级配碎石进行填筑,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级配范围应满足铁路碎石道床底碴 (TB/T2897) 的规定,压实标准满足基床表层压实质量要求,过渡段基床表层以

13、下级配碎石级配范围满足 表6.2.1-1要求,基床表层以下级配碎石压实标准满足K302190Mpa/m、nV28%。在堑堤过 渡分界处路堑基床表层以下设置横向排水砂沟内置横向透水管,透水管位置、直径应满足设 计要求。6.0=hTs-10 0软式透水管直径100mm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基床底层(A、B组填料)1:2基床底层以下路堤(A、B组填料)6.4.1-1路堤与坚硬岩石路堑过渡连接方式(单位:m)2 当路堤与路堑连接处为土质、软质岩及强风化硬质岩石时,应顺原地面纵向挖成不陡 于1: 2的坡面,坡面上开挖台阶,台阶高度为0.6m,如图6.4.1-2所示。其开挖部分应采 用相邻路堤同样填料填筑,

14、压实标准应满足相应层压实标准要求。在堑堤过渡分界处路堑基 床表层以下设置横向排水砂沟内置横向透水管,透水管位置、直径应满足设计要求。6.4.1-2路堤与软质岩石、土质路堑过渡连接方式(单位:m)6.4.2 路堤与路堑过渡段填筑1 过渡段填筑前,应平整地基表面,碾压密实;并应挖除堤堑交界坡面的表层松土,按 设计要求做成台阶状。路堤与路堑结合部按设计提前做好防排水,以避免水从结合处渗入路 基造成病害。2 过渡段的填筑施工应与相邻路堤同步进行。3 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其施工方法参照路堤施工相关规定;靠近堤堑结合处, 应沿堑坡边缘进行横向碾压。4 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应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 宜大于20cm,碾压遍数应由工艺试验确定。6.4.3 沉降观测按设计要求进行,并参照路基沉降部分相关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