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课外拓展——文言文阅读方法知识精讲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5427922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课外拓展——文言文阅读方法知识精讲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课外拓展——文言文阅读方法知识精讲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课外拓展——文言文阅读方法知识精讲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课外拓展——文言文阅读方法知识精讲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课外拓展——文言文阅读方法知识精讲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课外拓展——文言文阅读方法知识精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课外拓展——文言文阅读方法知识精讲(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课外拓展文言文阅读措施【本讲重要内容】课外拓展文言文阅读措施本讲的重要目的是明确高中文言文阅读的一般措施,诸如文言知识的巩固与积累、文言课文的朗读与背诵、专项考点的复习训练等。【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一、学习文言文,最应当下功夫的是文言字词、句式等方面的知识积累,只有拥有了一定的积累,才有了阅读的基本,才也许顺利地阅读和做题。1. 注重预习,学会自学课前一定要借助注释自己逐字逐句去翻译课文,不要坐等教师来解说。预习时要注意找出疑难字句提交课堂讨论,向教师、同窗请教。对重点字词要进行归类结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相称多的文言实词是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我们要善于比较、归纳、整顿、记忆

2、,把“字词”学“活”。2.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去理解、体会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其意义、用法总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显示出来的,积累文言字词不要死记硬背,而应结合“语境”去揣摩。3 要牢牢记住重要文言句式重要文言句式有: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每种又有几种不同形式,记住形式,便于识记和理解。二、语文教材强调文言文的朗读、背诵,其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多读多背来掌握文言知识,理解文意,培养语言感悟能力。诵读可分四步进行:1. 借助注释,粗读课文预习时完毕粗读任务。粗读的首要任务是疏通文字,然后在此基本上感知句义,从整体上初步地把握课文内容,结合注释,根据上下文读两三遍,再连猜带析,对课文

3、内容应当能理解六七成了。粗读中要画出疑难词句,以备在课堂上提交讨论。2.质疑、解难、细读课文通过课内细读,要能精确地正音、正形、断句,要解决粗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要对文章构造进行分析,以增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3. 进一步领略,精读课文精读时要力求读准语调、语调和节奏。通过精读,更进一步地感悟、理解作品,体会文章的情感,把握文章的特色。 鉴赏评价,熟读课文这一步重要靠同窗们课后积极进行。要熟读成诵,要强化文言字词的学习效果,深化对课文内容、构造的理解。要故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考点突破】【考点指要】198年开始,文言文考题全是课外的,不再考课内学过的文言文,并且从“言多文少”到“

4、言文并重”。这里的“言”,即文言知识,如实词、虚词的理解,常用句式的辨析等;“文”重要指对文意的理解和评价。此后估计将会按照这一思路继续下去。文言文命题还着重从单一知识能力迁移到多种能力的考察。此前重在字、词、句的认读理解,目前还考察综合分析和鉴赏评价能力。对“言”的注重,实质上是考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即运用课内所学的有关文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文”的注重,重要是考文意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个别题目考鉴赏评价能力。值得考生注意的是文言考题的材料虽然都取自课外,但是知识点一般都是课内学过的,学生可以运用学过的知识加以推断解决。掌握对的的阅读措施考场上不少考生心里比较紧张,拿到文言文材料

5、,常常是读完一遍就去选择答案。这种做法是很不对的的,解文言文阅读题应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初读全文,把握大概。指的是集中精力稳住心神,浏览或跳读一遍,大概明了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能懂六七成即可。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所选的文言语段一定不会容易到一看即懂的地步,第一遍看不大懂是很正常的。第二步细看题目,研读字词。在这一环节当中,需一一贯彻题目规定解答的字、词、句在材料中的相应位置。一般来说,运用所学的知识,较易题可以在这一步完毕。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既能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能对前两步浮现的偏误予以纠正,这是一种进一步兼复核的过程。掌握

6、常用的解题措施以境解题。就是根据文言语境解题,如考题“人迹绝矣”中“绝”的含义,按照词典义解释为“断绝”,就不够妥帖。在这个语境中解释为“不见”就比较精确。以题解题。高考文言文阅读相对来说是个难点,如果能从题目的信息中获得某些解题的启发也是一种措施。如考题:“随园担粪者”在农历十月中报告主人,梅树“有一身花矣”,作者将这句话加工成“霜高梅孕一身花”。仔细品味这一诗句中的“霜”、“孕”两字的妙处。此题中“农历十月”就是一种重要信息。由“农历十月”可以看出梅树“孕”花的季节,由季节可以看出“霜”的环境;由“孕”字自身的内涵可以想象梅花的含苞欲放。以文解题。就是用文章中的话来解题。如考题:这篇文章记

7、叙了崔默庵给一“少年”诊病的全过程,先把脉,再观测什么,然后又观测什么,从文中“进食”、“饮啖”等词可找到“饮食”的答案;从“室中”、“一室”中可找到“居室”的答案。以注解题。文言文命题者有时会给某些注释,这些注释往往能给解题带来很大协助。如文言题的最后一大题的文末,对“宕”加了注释:也写作“荡”,这里指雁荡山顶的雁湖。这一注释就是紧接着的一种题目的答案,考题为:“安能容湖”中的“湖”是指什么?答案就是注释中的“雁湖”。以旨解题。有些题目必须先要弄懂全文的主旨,才干回答。如考题:苏辙兄弟贬官后来,世人和巢谷对她们的态度有何不同?作者这样描写的意图是什么?要回答第二个问题,必须结合这个语段的主旨

8、“表扬巢谷古道热肠”来回答才算精确。【典型例题分析】1. (高考全国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对的的一项是A. 上虞有寡妇至孝獉獉,养姑(至孝:极为孝顺)B. 郡中连旱二年,祷请獉獉无所获 (祷请:向神灵祈求)C. 太守殷丹到官,访问獉獉其故(访问:征询,打听)D 于是行旅獉獉不至,人物无资(行旅:旅行,游览)答案:解析:D项中,“行旅”充当“不至”的主语,应为名词,意为“客商”。题中则把它混淆于现代汉语中的“旅行”了,犯了以今释古的错误。对文言实词的考察究竟采用何种方式,取决于文言文阅读材料的具体条件。2. (高考全国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似的一组是A 之:顷之

9、,拜受为少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遂:广遂上疏乞骸骨。/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而死。C. 以:上以獉其年笃老,皆许之。/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D. 且:今日饮食费且獉尽。/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答案:解析:项中,两个“之”均为音节助词,用在时间名词或时间副词后,无实际意义,可不翻译。B项中,上一句中的“遂”是副词,“于是,就”的意思;下一句中的“遂”也是副词,但意思是“竟,终于”。C项中的两个“以”都是连词,“由于”的意思。项中两个“且”都是副词,“将要,就要”的意思。【达标测试】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文后的问题。民之穷亦甚矣!树艺畜牧之所得,将以厚其家,而吏夺之。既夺于吏,不敢怨怒

10、。而庶几偿前之失者,望今岁之有秋也,而神复罚之。(亦孔之哀!)嘉谷垂熟,被乎原隰,淫雨暴风,旬月继作,尽扑而捋之。今虽已无可奈何,然遗粒“委”穗,不当风水冲者,犹有百十之可冀,神曷不“亟”诉于帝而遏之?吏贪肆而昏冥,视民之穷而不恤。民以其局限性罪,固莫之罪也。神聪颖而仁闵,何乃效吏之为,而不思拯且活之?(直言无讳。)民虽蠢愚,不能媚顺于神,然春秋扳谢以答神贶者,敬嵊之丰未尝敢怠。使其靡所得食,而神亦有不利焉!(泥神亦应点头。)夫胡为而不察之?民之命悬于神,非若吏暂而居忽而代者不相“属”也。隐而不言,民则有罪;知而不恤,其可与否?神尚决之。敢告之。(“之”字押句,如闻羯鼓,庐陵醉翁亭嗣音也。)(

11、方考儒里社祈晴文,清代王符曾辑评。加“( )”的是王的点评话。). 文中加“”的“委”“亟”“属”注音释义全对的一项是( ). 委(wi):积聚/亟(q):多次/属 (s):从属B. 委(i):抛弃/亟():急切地/属(sh):从属.委(w):积聚亟(j):多次地/属(zh):持续D. 委(wi):散落/亟(j):急切地/属(z):持续2. 文中加横线的“树艺”“垂熟”解释对的的一项是( ). 栽种树木的技艺/接近成熟B. 种植(农作物)接近成熟C.种植(农作物)/成熟的粮落下D.栽种树木的技艺/成熟的谷穗下3“犹有百十之可冀”在文中的意思是( ). 尚有百十来斤的粮食可望收获到手。. 尚有1

12、0的粮食有但愿收到手。C. 尚有1的人有但愿收回粮食。D. 尚有10%的粮食可望不被冲走。4“民以其局限性罪,固莫之罪也”的意思是( )A老百姓因官吏还不够治罪的条件,固然也就没有谁想到要治官吏们的罪。B 由于这次暴雨大风导致的灾害还局限性以怪罪官吏们,固然也就没有谁去怪罪她们。C. 老百姓觉得官吏们已经坏透了,不对她们抱什么但愿,固然也就没有谁去怪罪她们。.老百姓是无辜的,不应当遭这样的罪,本来也就没有谁要给老百姓罪受。5.对“庶几偿前之失者,望今岁之有秋也”翻译对的的一项是( )A.几乎把抵偿前面说的官吏侵夺的损失的但愿,都寄托在有个丰收的秋天了。B 差不多把归还前面因官吏侵夺而失去的收入

13、的但愿,都寄托在今年的秋天了。C. 几乎把归还前面拖欠的官税的但愿,都寄托在今年有个好收成上了。. 差不多把补偿前面因官吏侵夺而失去的收入的但愿,都寄托在今年的丰收上了。6. 对王符曾的到处批注,理解不对的的是( )A. 亦孔之哀:老百姓被官吏侵夺,现又遭受天灾,天灾人祸加害百姓。读到此处深感悲哀。B 直言无讳:作者指责神学官吏的样子祸害百姓,矛头直指贪官污吏。王符曾赞赏作者的胆识。C. 泥神亦应点头:赞赏作者说理透彻,感动了天地神灵,祝告文终于起了作用。D庐陵醉翁亭嗣音也:赞文章写得好,行文有欧阳修的醉翁亭的特色。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然后回答16题子良笃好释氏,招致名僧,讲论佛法,道俗之

14、盛,江左未有。或亲为众僧赋食行水,世颇觉得失宰相体。范缜盛称无佛。子良曰:“君不信因果,何得有富贵贫贱?”缜曰:“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散,或拂帘幌坠茵席之上,或关篱墙落粪溷之中。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子良无以难。缜又著神灭论觉得“( )”此论出,朝野喧哗,难之终不能屈。太原王琰著论讥缜曰:“呜呼范子,曾不知其先祖神灵所在!”欲以杜缜后对。缜对曰:“呜呼王子,知其先祖神灵所在而不能杀身以从之!”子良使王融谓之曰:“以卿才美,何患不至中书郎?而故乖刺为此论,甚可惜也!宜急毁弃之。”缜大笑曰:“使范缜卖论取官,已至令,仆矣,何但中书郎邪!”注:“令”

15、“仆”指尚书令、中书令和左右仆射等官职,皆高于中书郎。1 下面两句中加点字的对的读音是( )子良笃好释氏难之终不能屈. ho/nnB.ho/nn. hon ho/n. 文中说“江左未有”,“江左”指( )A长江下游以南地区B. 长江下游以北地区C长江下游以东地区. 长江下游以西地区3文中对子良这个人尚有两个称谓,应当是:( )A 宰相殿下B无佛中书郎.宰相中书郎D 无佛殿下4. 下列句中四个加点字各有四种解释,完全对的的一项是( )或亲为众僧赋食行水或关篱墙A. 有的人赋税行走关闭. 或许陈述将要关口C. 有时予以予以同“贯”D. 又写赋行列波及. 下列各句是原文括号中的话,它们的对的排序应是( )神者形之用也岂容形亡而神在哉未闻刃没而利存神之于形形者神之质犹利之于刃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