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笔记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5424574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笔记(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平狄克 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第一章: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个别经济单位的决策 构成行业和市场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相互影响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假设 定义 分析框架 经验研究 结论 ;同时经验研究又同时作用于假设市场和行业的区别:行业是生产一类相同或相关产品的厂商的集合行业是作为市场的供给方出现的。基本假设:理性人,产权明确和信息完全。经济模型:是现代西方经济理论的一种重要分析方法,又称经济数学模型,指用数学形式表达的经济过程或经济理论结构。经济理论具有局限性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规

2、范分析(normative analysis):微观经济学的核心:价格分析(prize analysis)有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1,分析单个消费者或生产者的经济行为;2,分析单个市场的价格决定问题;3,分析所有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同时决定。市场:买者和买者的集合以及由此构成的引起买卖的可能性。市场的范围:市场的价格:(计算实际价格和名义价格)(基准年消费物价指数/计算年消费物价指数)*计算年的名义价格第二章:供给曲线:对于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于市场上能够得到的价格生产者愿意出售的数量供给的变动是由非价格因素决定的其表现为整条曲线的移动(影响供给的有:相关原材料价格变化,技术变化,政策因素和自然

3、因素)供给量的变动是由生产价格变动引起的,其表现为同一条曲线上点的移动需求曲线:对于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于不同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需求的曲线是由非价格因素决定的,其表现为整条曲线的移动(影响需求的有:相关替代品的价格变化,消费者偏好,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对产品的价格预期)需求量的变动是由生产价格变动引起的,其表现为同一条曲线上点的移动市场的均衡出清,剩余市场机制总结:1,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决定了市场达到均衡状态的价格水平,2,当市场偏离均衡时,市场会自动调整直到从新回到均衡,3,自由市场是市场机制有效的前提。市场均衡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相对水平其他因素的改变会改变达到均衡价格和

4、均衡数量。当供给和需求同时变化时,均衡时的价格和数量取决于1,供给和需求曲线移动的方向和幅度2,供给需求曲线的形状弹性(注意衡量的标准是一个变量变化1%时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而不是1)线性曲线的各个点的弹性也是不同的。特别注意弧弹性是取两点价格和数量的平均值,弹性可以是负的,大于一是富有弹性小于一是不富有弹性的一般而言商品的需求弹性主要由该商品的替代产品的多少决定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表示由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1%引起的商品的需求俩的百分比变化。替代品的交叉弹性是正的互补品的交叉弹性是负的。关于能否进行提价进行高收益的计算。支持价格,又称最低限价限制价格,往往采取配给制,会出现抢购,黑市交易和投机

5、市场等现象。对于完全无弹性的需求,政府的限价不会有任何作用,因为需求是固定的,无论价格怎么变化需求都不变化,这样无论是什么价格消费者需求固定则厂商的供给也不会发生变化注意当供给或需求变化时,在计算时,也要运用新的供给需求曲线。获得新的供给或需求的方法是直接加上供给或需求的变化量(可谓正或负)第三章市场篮子:一种或多种商品的集合1消费者偏好基本假设:1偏好是完备的任何两个市场篮子都可以比较;2偏好是可以传递的;3越多越好无差异曲线:消费者能够获得相同满足程度的市场篮子的所有组合无差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任何在无差异曲线的右上方的市场篮子都会比无差异曲线上的市场篮子更受偏好无差异曲线是不能相交的相

6、交违背的多比少好的假定无差异曲线簇:有多条曲线,每条曲线上的点都是对同一条曲线其他上的点无差异的,但不同的曲线有差异基数排列:描述了消费者对一个市场篮子比对另一个市场篮子的偏好程度(定量的通过效用进行量化)序数排列:按照消费者喜好将市场篮子从大到小进行了排列,但并不显示偏好多少(定性的)边际替代率(MRS):指的是消费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另外商品而愿意放弃一种商品的数量(通过误差异曲线的斜率来测度)第四条假定,在一条无差异曲线上MRS是递减的无差异曲线为何是凸的:随着一种消费品的增多,消费者为了获得更多这种商品而愿意放弃另外商品的数目必然减少,因为消费者偏好的是一个平衡的市场篮子。(可以用边际效用

7、递减来解释)完全互补品:当两种商品的无差异曲线是直角形状时,这两种商品是完全替代品。完全替代品:当A商品对另外B商品的MRS是一个常数时,则称这两种商品是完全替代品2预算约束预算线:表明了购买两种商品总支出与总收入相同时的两种收入的所有组合预算线斜率测度了两种商品的相对成本预算线的斜率为两种商品价格之比的负值预算的斜率表示了在不该变总支出的情况下两总商品可以相互替代的比率当收入和价格变化时,预算线的变化:收入增加(减少)时,预算线平行向右(左)移动;当价格变化时(指一种价格变化而另一种不变)则图像表现为,一截距不变另一截距开始变化。(当两种商品的价格变化但价格比率不变时也可以认为是预算线平行向

8、左右移动。)消费者选择3消费者选择消费者选择:在可使用的,有限的预算下,消费者会选择能够使其满足程度最大化的商品组合这有两个条件:1,这种商品组合必须在预算线上;2,最大化的市场篮子必须给消费者商品和服务的最受偏好的组合可知:当两种商品的MRS等于其预算线上价格的相对之比。即:当边际替代率(F对C)等于价格(F与C)之比的时候,满足得以最大化。4效用效用:用数字表示消费者从一给定的市场篮子获得的满足程度效用函数:是一个赋予每个市场篮子一定效用水平的方程边际效用(MU marginal utility):表示从消费一种商品的额外数量所获得的额外的满足程度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如果按照一条无差异曲线来进

9、行选择商品的话,则多选择一个商品而增加的额外效用等于少选另外一个商品而失去的效用(因为在无差异曲线上效用是相同的)MUf/Pf=MUc/Pc此公式重要,因为其表示出当消费者把花在商品上的每一个美元的边际效用相等时,才会使效用最大化此理论称为边际相等原则第四章个人需求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市场需求消费者剩余1个人需求个人需求曲线:将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数量与该商品的价格联系起来个人需求曲线的两个特征:1,沿着曲线移动时,消费者的获得的效用水平将会改变;2,在曲线的每一点上,消费者通过满足A对B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A对B的价格比率来实现效用最大化价格消费曲线:刻画的是对商品每一个可能价格相对应的效用最大化

10、的本商品和其他商品的组合(是一系列间断点构成的曲线)收入消费曲线:指的是对于不同的收入水平相对应的效用最大化的几种商品的组合收入变动时:考虑收入-消费曲线的斜率的正负斜率为正(负)时:需求量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减少),其需求的收入弹性为正(负)的此为(不)正常商品一种商品的是否为正常或不正常是随着价格的改变而改变的恩格尔曲线:描述商品的消费量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如一种商品是正常(劣质)商品则恩格尔曲线向上(下)倾斜替代品互补品两种商品其既可能是替代品又是互补品2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有两种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及总效应是分解为替代效应和价格效应而不是价格下降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理

11、解)替代效应:消费者会更多的选择变得便宜的商品,而减少对现在变得相对较贵的产品的购买。当效用不变时,消费者会因为价格的改变而改变对这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该商品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总是导致该商品的需求增加)收入效应:因为价格下降,所以消费者的购买力增加了,(类似于收入增加)是指在商品价格相对不变时由于购买力的增加而导致对一种商品的消费量的增加(当一个人的实际收入增加时,该商品的需求会增加或减少)(收入效应为正时为正常商品,为负时为劣质商品)一般而言替代效应是大于收入效应的即使是劣质商品的收入效应也很难大得过替代效应效用不变时的数量的改变是替代效用一种特例商品:吉芬物品,其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总效应与

12、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所以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3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曲线:将市场上所有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数量与该商品的价格联系起来的曲线(将所有的个人需求曲线相加就得到了市场需求曲线)两点:1.当有更多的消费者进入市场时,市场需求曲线将会向右移 2.能够影响大部分消费者需求的因素也能够影响市场需求当需求富有弹性时,价格升高,则消费者的支出是减少的,缺乏弹性的需求消费者支出是升高的4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为某一商品支付的数额与消费者为之付出的数额之间的差值(也可以理解为:是消费者从一种产品中获得的全部收益减去购买该产品的全部成本后的余额。)为了计算一个市场上的总的消费剩余:用需求曲线以下,价格

13、线以上那部分区域的面积。即:在均衡价格之上的 价格和需求线围成的面积之和。消费者剩余的应用:我们将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获得的总利润结合起来便可以评价:1不同市场结构的成本和收益;公共政策的得失第五章描述风险消费者对待风险的态度如何减少风险1描述风险概率:某种既定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客观概率:概率来源于特定事件(过去)发生的频率主观概率:是对某个结果将会发生的认识主观感觉(这个认识也许是基于一个人的判断力或经验并不必然依据之前真实发生过的特定事件的频率)期望值:所有可能结果的加权平均值,而权数为每种结果发生的概率。期望值衡量的是总体趋势即平均结果一个衡量变动程度的简单统计指标是离差:是实际支付与期望支

14、付之间的差额 方差:不确定结果的波动性通常用方差来衡量,衡量不确定情况下各种可能结果之间的差异性标准差:各个结果相对应的支付与期望值的离差的平方(注意平方失误了防止出现负的结果因为在这里夫并不代表小),再加权平均后所得的算术平方根.方差即使标准差的平方消费者决策的依据是:消费者追求期望效用的最大化期望效用是指各种可能结果的效用的加权平均,权数为其发生的概率2消费者对待风险的态度风险偏好:不喜欢确定收入而喜欢有相同期望收入却存在风险的收入,收入的边际效用递增体现为风险偏好风险规避:宁愿选择确定性收入而不愿选择有着期望收入相同而更具有风险的收入,进行风投时更愿意获得与期望报酬等同的确定报酬的人收入

15、的边际递减可以看作是风险规避的标志.例:对于期望收入为2万的风险回报来说,它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与确定性得到1.6万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是一致的,因此,风险溢价为2-1.6=0.4万.风险溢价:风险规避者为规避风险而愿意支付的最大货币额风险中性:在确定收入和相同期望的风险性收入之间是无差异的则是风险中性,收入的边际效用不变表示为风险中性3如何降低风险降低风险:1多样化2保险3获得更多信息多样化是指把资源分配到不相关的一系列活动上来降低风险完全信息的价值体现在信息完全时抉择时获得的期望收益与信息不完全时进行选择的期望收益之间的差额。第六章生产技术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规模报酬1生产技术生产过程:投入品或生产要素结合变成产出生产要素的分类:劳动,原材料和资本生产函数:描述了在一定的生产技术下,生产者通过任意特定的生产要素组合生产出的最大产出,描述了企业有效运行的技术可能性假定有两种投入品L劳动和K资本,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Q=F(K,L)(一般不认为可能出现某种投入品的使用带来产出下降的情况)短期和长期问题: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