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最新教学设计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5423421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坐井观天》最新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坐井观天》最新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坐井观天》最新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坐井观天》最新教学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坐井观天最新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3、分角色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4、了解故事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学生观赏动画故事?坐井观天。2、交流感受。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了解故事内容。3、板书课题,读题,说说“坐井观天的含义。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试着提出自己的问题。2、分小组或同桌之间,发展学习竞赛,采取轮读、领读等多形式学习生字、词语和句子。3、检查自读效果(1)指名读生字和词语,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和生活理解词语含义。(2)指名读课文,教师注意正音和范读,指导学生把文章读

2、通顺。(3)交流初读感受,解决次要问题。读完课文后,你知道些什么通读归纳、整理,形成如下认识:A、弄清故事的人物形象青蛙和小鸟。B、知道青蛙和小鸟的位置。C、明了青蛙和小鸟争论的原因及主题。学生在谈到青蛙和小鸟的位置关系时,教师顺势切入,学习文章第一自然段次要内容。(1)教师简笔画水井的形状。(2)学生在水井上贴出青蛙和小鸟图片的位置,并口述贴图的理由。估计理由有:A、我从文章的插图中知道应该这样贴。B、我从文章第一自然段中读出来的。(3)学生自读文章第一自然段。(4)指导朗读。4、质疑、释疑。三、熟读精思,领悟旨趣。(一)学习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1、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青蛙和小鸟的第

3、一次对话。2、点名读,师生评读,体会青蛙打招呼的文明礼貌行为和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口渴的情形。3、分角色练习朗读,再现对话情形。4、教师引读,男女生分组加上动作表演读。师:一只小鸟飞呀,飞。飞过山川,飞过河流,飞过田野。它口渴了,落在井沿上,井底的青蛙看见了问:_男生:“朋友,你从哪儿来呀女生:“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水喝。(二)尝试朗读第二次对话。1、学生分角色练习朗读第二次对话。2、理解“大话的具体含义。深入探究:青蛙为什么认为天空只有井口则大3、理解“无边无际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练习说话,(无边无际的大海、沙漠、田野等)。4、学生练读对话,想象它们争论的情形,体会语气,要求读出自己的感受来。5、指导朗读。(三)学习青蛙小鸟的第三次对话。1、教师引读,小鸟说天空无边无际,青蛙却认为天空只有井口则大,青蛙相信了吗青蛙笑了说:“_小鸟也笑了说:“_。2、小组探究。青蛙为什么笑了小鸟为什么也笑了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寓意。3、指导朗读。4、发明想象,读编第四次对话。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它一下子惊呆了,看见了_,于是对小鸟说:“_。小鸟说:“_。四、总结全文,感悟寓意。1、学习了故事你知道了些什么2、分角色表演读故事。五、指导生字书写,完成生字袋的制作。六、课外扩展。1、课外收集阅读成语故事,发展讲故事竞赛活动。2、演一演“坐井观天这个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