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会考历史解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5423351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会考历史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一会考历史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一会考历史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一会考历史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一会考历史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会考历史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会考历史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浙江省高一历史会考条目解析必修第二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和耕作技术的进步(a b)耕作方式: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形成)耕作技术:春秋战国:农业发达地区采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铁犁牛耕方式 形成。汉代:牛耕逐渐普及,铁制农具大超前代:出现便于中耕的曲柄锄、便于收获 的火镰和播种工具搂至。东汉出现一牛挽犁技术(便于牛耕普及、有利山地开垦)。 唐代:出现曲辕犁(控制耕土深浅)。(2)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a a) 战国: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是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 奏朝:沟通湘江和漓江的

2、灵渠。 汉代:关中“井渠”;东汉王景治理黄河。(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a b)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革命 性发展的主要因素。)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1)古代中国纺织业的发展(a b)纺织原料:麻、葛一一丝一一棉历代发展: 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萌芽;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商代: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妇功”为并列“国有六职”,纺织业在 经济生产中已相当重要。 汉代:纺织技术已相当发达,华美轻柔的丝织品远销地中海地区,被称为丝国。 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有相当大规模。 宋代: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等地。

3、元代:黄道婆革新纺织工艺,创造新式纺车,推广传授先进织造技术,推动棉纺 织业发展。棉布逐渐成为民众主要衣料。 明代:出现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出现,资本主 义萌芽开始产生。(2)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和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a b)商代青铜器的出土地点分布广泛,生产规模相当大。西周时期,青铜器大多作为礼 制象征,代表着权力和秩序,铸造工艺达到很高水平。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做燃料,供风形式发生革命性变化,由自然通风演进到人力皮 囊鼓风,然后又到畜力鼓风,东汉初,杜诗创造出以水力鼓风装置水排。(3)唐宋陶瓷业的主要成就(a b) 美术陶制品“唐三彩”。 唐代制瓷业已成独立生产部门。

4、有“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越窑 青瓷,有“天下无贵贱通行之”的刑窑白瓷,还有江西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 唐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 唐宋以来,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等以 其质量闻名天下。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1)“市”在历代的发展(b c) 秦代市有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等。 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南北朝时期,形成了民间集市一一“草市”,政府设实行行政管理。 唐代“草市”逐渐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夜市”比较繁荣。 宋代“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直接监管;

5、草市已具教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相当繁华。(2)唐宋商业都会的发展(a b) 唐:长安市由定时而聚发展为常设商业区,洛阳市场规模超过长安,扬州曾“雄 富冠天下”,地区经济中心的杭州、湖州也成为商业发达都会。 宋:汴京(开封)商市繁荣。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a b)概念:重农抑商(重本弃末,强本弱末)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其原则的确立始于商鞅变法,成为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保障国家安全,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君 主统治。表现:汉初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汉武帝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确立商

6、 人应市入籍、不得为官制度。影响:积极:有利于农业人口的稳定和小农经济发展;有利于强化国家对经济的 控制;有利于保障国家安全,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消极:使社会经济活 力受到压抑,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萌芽得不到正常发育,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缓慢的重要原因。(2)“海禁”政策及其影响(a b)概念: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影响:海禁”政策使中国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下,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发展的 可能性,使中国社会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是中国资 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

7、、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及影响(a b)标志: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影响: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促进了近 代民族工业的兴起。(2)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时间、途径与著名企业(a b)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途径: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部分 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著名企业:(方举赞、孙英德)上海发昌机器厂、(陈启源)南海继昌隆缫丝厂。(3)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b c) 发展不均衡: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主要在轻工业发展

8、方面,重工业基础薄弱,没 有形成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 发展道路艰难曲折。在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难发展。 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小。(4)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时间和著名实业家张謇、荣氏兄弟(a c)条件:甲午战争后列强的资本输出和增加商品输出,进一步破坏中国自然经济,扩 大了商品和劳动力市场,创造了客观条件。清政府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 广为制造”。(或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时间:甲午战争到一战爆发著名实业家:张謇,晚清状元,“实业救国”的重要代表,创办大生纱厂。荣宗敬、荣德生创办保兴面粉厂,被称为“面粉大王”。 2、民国时期

9、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时间和主要表现(a c)原因:辛亥革命推翻2000多年的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 一些障碍。 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南京临时政府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 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投资热情。1915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一战期间,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提供有利外部条件。时间:民国成立到一战结束(1912 1919)表现:实业团体纷纷涌现。新建厂矿、新增资本速度和规模空前。纺织(最 大新式工业)、面粉(第二大工业)等轻工业发展显著,重工业有一定发展。(2)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a

10、 c) 内战的破坏。国民政府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官僚资本的压迫。繁重的捐税 负担。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的标志(a b)1956年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三大改造完成), 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 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2)中共八大的召开(a b)召开:1956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主要内容: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基 本解决,国内主要矛盾已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

11、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 盾。提出全党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把中国尽快从落 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意义: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a b)原因: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在理论和思想上缺乏深刻 认识。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错误思想指导。开展:1958年,“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接着全国农村大办人民公社。危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

12、泛滥,社会生产力受极大破坏。(4)“文化大革命”对我国经济建设的破坏(a b) “文革”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使正常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 重混乱。 受“文革”影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b c)主要内容: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 把土地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民分户经营,自负盈亏)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2)国营企业改革的原则(a a)政企分

13、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3)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及特点(b b)格局: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形成: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1984 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 广州、湛江、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起,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 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经济开放区;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地 区。特点: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3、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b b)1992年

14、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1)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的变化(a b)变化的总体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 平民化转变。近代男装的变化: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 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综合西式与中式服 装的特点设计了中山装,此后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近代女装的变化:由晚清的宽松肥大向合身适体、短袍窄袖方向发展,如改良后 的旗袍。新中国成立以来服饰的变化:新中国的成立至20世纪60年代中,中山装和

15、以 列宁装、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饰成为普遍选择。60年代中至70年代末,服饰式样 和颜色趋于单调,军装和干部服盛行,蓝绿黑白成为主色。改革开放后人们对服饰的 要求开始由穿得暖向穿得好、穿得时尚、穿得个性过渡。(2)近代以来中国饮食结构和住宅的变化(a b)饮食结构的变化:中西餐并行于世特点 传统菜系:中国饮食中鲁、粤、川、淮扬菜影响最大,统称四大菜系。 西餐传入:19世纪40年代起,西餐传入,中西餐并行于世。 西方饮食文化传入对中国传统食俗产生的重要影响:一些西餐中的原料(洋葱、 胡萝卜等)和调味品(咖喱粉、味素等)大量进入百姓饭桌;西式糖果糕点与饮料也受 国人欢迎;西菜、西点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住宅的变化:中西合璧的典型特征 四合院是北方地区典型民居。鸦片战争后西式住房和家具陈设开始大量出现。(3)近代以来主要社会习俗的变化(a b)变化原因: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的重大影响。婚俗变化: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发展到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由。婚礼习俗 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