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高考历史人教版 第七章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课练18 含答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5413052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3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修版高考历史人教版 第七章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课练18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精修版高考历史人教版 第七章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课练18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精修版高考历史人教版 第七章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课练18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精修版高考历史人教版 第七章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课练18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精修版高考历史人教版 第七章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课练18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修版高考历史人教版 第七章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课练18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修版高考历史人教版 第七章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课练18 含答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备考精品资料【精校版】课练18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双基达标课时作业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这里的“向外”是指 ()A拓展殖民地市场 B传播基督教C煤铁资源的发现和采煤技术的提高 D黑奴贸易21819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这样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位伟人是谁()A法拉第 B瓦特C哈格里夫

2、斯 D阿克莱特3(2017天津十二区县一联,3)在下图时间轴的“?”处,应填写的内容是()A改良蒸汽机逐渐推广 B英国成为世界工厂C欧美国家实现工业化 D世界市场基本形成4(2017安徽合肥二检,34)剑桥欧洲经济史中写道:“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纪律。纺工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织工也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不知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材料反映了()A工业化限制了人们的自由 B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C工业化改变传统家庭结构 D机器主宰人们的社会生产5(2017安徽六校测试)162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垄断法,截

3、至1851年根据该法案共批准了13 023项专利。由此可见,该法案对英国最深远的影响是()A议会拥有立法权,体现“王在法下”B保护了个人发明创造的积极性C保护知识产权,有助于工业革命的发生D推动了英国垄断组织的出现6(2017云南质检)有人根据英国海关记录整理出下表,从表中信息可知英国()18世纪主要年份英国离港商船的吨位情况表年份1700171417371751177417831800吨位(万吨)32445052.58496192A.对外贸易突飞猛进 B成为“世界工厂”C已经掌握世界市场 D自由经济政策盛行7(2015天津十二区县一模,4)18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够授予公司特许经营

4、权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摒弃特许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材料反映了()A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 B工业革命推动贸易自由化C工业革命推动经济思想文化 D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国家经济职能8西门子等制成发电机并使它实际可用,开启了以电气化为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诞生及卡尔本茨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伦琴发现X射线,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开创物理学新时代。由此可以看出()A美国科技水平超越德国B德国是当时世界科技中心之一C世界科技中心多元化D当时有两个世界科技中心:美国和德国9“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

5、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地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这则材料能够反映()A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经济垄断 B重工业的出现取决于新能源的应用C新能源的应用改变了工业结构 D新能源的应用直接导致了经济垄断10(2017沈阳三测)19世纪70年代,德国和美国的工业公司已经创立了各自的实验室,并且拥有一定数量的科学家来解决一些特定的问题。尤其是两国的化学公司,发展与大学的联系,为其研究工作提供资金。这反映了()A研究的普遍化和工业的普及化 B科研的个体性和合作的必要性C资本的再生性和管理的科学性 D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

6、的科学化11(2017福建福州质检,22)1908年,福特T型车面世时,每辆售价是850美元;到1916年,价格降至每辆350美元,而到1925年只卖到240美元一辆。福特T型车价格下降的原因是()A经济危机降低了购买力 B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C技术与管理方式的革新 D苏联汽车工业的竞争12(2017安徽江淮十校联考二)下面是英、美、德、中四个国家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曲线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代表中国,19世纪前后开始衰落,并最终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BB代表英国,因为对外扩张和工业革命,始终保持世界领先地位CC代表美国,两次工业革命中其经济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DD代表德国,

7、19世纪60年代完成工业革命,其后发展更迅速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7咸阳一模)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明确了中国在“十三五”期间需要补齐的“短板”之一是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强调,要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们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中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雾都”一词成为伦敦的标签。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固然是开山辟地的,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得到空前的变革和发展。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城市化。英国城市人口飞速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这个)“自由国度”的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

8、白。中等阶层不顾城市环境和大众的生存,盲目放肆地开发,贪婪地消耗着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和人们宝贵的生命。摘编自汤艳梅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城市环境观念及其影响材料二(英国)政府陆续颁布了控制公害法公共卫生法放射性物质法等法律,并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在节能环保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和政府机构还会被授予绿色奖章。三个“雾都”如何走出“霾伏”?材料三下图显示了工业化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注: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是工业化初期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是工业化起飞阶段;从20世纪中期到20世纪末,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后工业化阶段;20世纪末至今,是信息化阶段。(1)根据材料一

9、,概括19世纪的伦敦成为“雾都”的原因。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政府倾力治污的措施。(9分)(2)根据材料三,说明工业化以来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出现这一变化趋势的原因。(12分)(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英国在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举措对当今中国的启示。(4分)14阅读下列表格,回答问题。表11876年费城世界博览会上中美两国的代表性展品国家代表性展品美国大功率发电机,电动机,电话,留声机等中国丝绸,茶叶,银器,雕花瓷器,景泰器等表2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上中美两国的代表性展品国家代表性展品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助残机器人,可食用环保包装材料,多媒体信息技术等美国将日光转化为电力,屋顶花园,再

10、生竹制成的地板等比较表1、表2,提取有关中美两国科技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练高考找规律1(2016海南卷)据研究,从1760年到1850年间,英国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增加到3.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建立 B工场手工业进入了鼎盛时期C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世界市场 D农业中的商品化生产迅速发展2(2016课标,23)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A城

11、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3(2016课标,33)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A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 B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C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 D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4(2014课标,33)下表是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年代1870189619001913比例78%74%72%由上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12、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5(2015课标,33)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6(2016课标,40,8分)(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表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时间15001850年18501945年19452000年主要移入地美洲美洲西欧、北美洲、大洋洲人口迁移数量至1850年,黑奴约为1 500万

13、,为白人移民的45倍18461924年欧洲移出4 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 2003 700万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练模拟明趋势7(2017辽宁模拟)(美)彭慕兰在大分流中写道,“为了给英国早期粗糙的蒸汽机提供燃料,需要大量的木材,这就需要种足够多的树人口拥挤的西欧地区是无法提供这么大的空间的。但就在这时,幸运又降临了:英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便于开采的煤矿储备,以及快速实现机械化的工业。到了1840年,英国人将以燃煤为动力

14、的机器普及各行各业。”材料说明,英国快速普及机器生产主要得益于()A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便于开采的能源储备C英国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 D英国完善了机器动力装置8(2017济南期末考试)下表是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单位:%)。据此可以推知()国家和地区1750年1800年1830年1900年整个欧洲23.228.034.163英国1.94.39.518.5俄国55.65.68.8日本3.83.52.62.4中国32.833.329.86.2A.19世纪30年代之前,中国的工业化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B日本的工业化水平基本处于停滞状态C英国工业优势地位的确立主要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D康乾时代中国与欧洲的力量对比处于大体平衡状态9(2017江西三校联考)圈地运动使英国大批农民被迫出卖土地,或远走他乡,或到处流浪,陷于极端悲惨的境地。但这一运动对工业革命却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主要在于圈地运动()A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开端 B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C使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深入农村 D极大地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