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类零件加工工艺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5410270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套类零件加工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套类零件加工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套类零件加工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套类零件加工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套类零件加工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套类零件加工工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讲套类零件加工工艺一、套筒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工艺分析套筒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根据其功用、结构形状、材料和热处理以及尺寸大小的不同而异。就其结构形状来划分,大体可以分为短套筒和长套筒两大类。它们在加工中,其装夹方法和加工方法都有很大的差别,以下分别予以介绍。(一)轴承套加工工艺分析加工如图31 - 1所示的轴承套,材料为 ZQSn6-6-3,每批数量为200件。1.轴承套的技术条件和工艺分析该轴承套属于短套筒,材料为锡青图 31 - 67轴承套简图铜。其主要技术要求为: 34js7外圆对22H7孑L 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 0.01mm左端面对22H7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 0.01mm轴承套外圆为I

2、T7级精度,采用精 车可以满足要求;内孔精度也为 IT7级,采用铰孔可以满足要求。内孔的加工顺序为:钻孔一车孔一铰孔。由于外圆对内孔的径向圆跳动要求在0.01mm内,用软卡爪装夹无法保证。因此精车外圆时应以内孔为定位基准,使轴承套在小锥度心轴上定位,用两顶尖装夹。这样可使加工基准和测量基准一致,容易达到图纸要求。车铰内孔时,应与端面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岀,以保证端面与内孔轴线的垂直度在0.01m m以内。20512t 2x0,50.01 A轴承套2.轴承套的加工工艺表31 - 1为轴承套的加工工艺过程。粗车外圆时,可采取同时加工五件的方法来提高生产率。表31 - 1轴承套加工工艺过程序号工序名称工

3、序内容定位与夹紧1备料棒料,按5件合一加工下料2钻中心孔车端面,钻中心孔调头车另一端面,钻中心孔三爪夹外圆3粗车车外圆 42长度为6.5mm,车外圆 34Js7为35mm车空刀槽 2 x 0.5mm 取总长 40.5mm,车分割槽 20 x 3mm两端倒角1.5 x 45,5件 同加工,尺寸均相同中心孔4钻钻孔 22H7至22mm成单件1软爪夹42mm外圆5车、铰车端面,取总长 40mm至尺寸车内孔 22H7为n22nmn车内槽 24 x 16mm至尺寸铰孔 22H7至尺寸孔两端倒角软爪夹42mm外圆6精车车34Js7( 0.012)mm至尺寸22H7孔心轴7钻钻径向油孔4mm34mm外卜圆及

4、端面8检查(二)液压缸加工工艺分析液压缸为典型的长套筒零件,与短套筒零件的加工方法和工件安装方式都有较大的差别。1 液压缸的技术条件和工艺分析液压缸的材料一般有铸铁和无缝钢管两种。图31 -2所示为用无缝钢管材料的液压缸。为保证活塞在液压缸内移动顺利,对该液压缸内孔有圆柱度要求,对内孔轴线有直线度要求, 内孔轴线与两端面间有垂直度要求,内孔轴线对两端支承外圆(82h6)的轴线有同轴度要求。除此之外还特别要求:内孔必须光洁无纵向刻痕;若为铸铁 材料时,则要求其组织紧密,不得有砂眼、针孔及疏松。2.液压缸的加工工艺表31 - 2为液压缸的加工工艺过程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定位与夹紧1配料无缝钢管切断

5、2车1 .车82mn外卜圆到 88mn及M88X 1.5mm螺纹(工艺用)一夹一顶2车端面及倒角三爪夹一端,中心架托88mm处3.调头车 82mm卜卜圆到 84mm三一夹一顶4.车端面及倒角取总长 1686mm留加工余量1mm三爪卡盘夹一端,搭中心架托88mm处3深孔推镗1 .半精推镗孔到68mm一端用M88X 1.5mm螺纹固定在夹具中,另一端搭中心架2 精推镗孔到69.85mm3 精铰(浮动镗刀镗孔)到 70 0.02mm表面粗糙度值Ra为2.5卩m4滚压孔用滚压头滚压孔至 70評“ mm表面粗糙度值Ra为 0.32 g m一端用螺纹固定在夹具中,另一端搭中心架5车1.车去工艺螺纹,车 8

6、2h6到尺寸,割R7槽软爪夹一端,以孔定位顶另一端2镗内锥孔1 30及车端面软爪夹一端,中心架托另一端 (百分表 找正孔)3 .调头,车 82h6到尺寸,割R7槽软爪夹一端,顶另一端4.镗内锥孔1 30及车端面软爪夹一端,顶另一端二、套筒类零件加工中的主要工艺问题一般套筒类零件在机械加工中的主要工艺问题是保证内外圆的相互位置精度(即保证内、外圆表面的同轴度以及轴线与端面的垂直度要求)和防止变形。1 保证相互位置精度要保证内外圆表面间的同轴度以及轴线与端面的垂直度要求,通常可采用下列三种工艺方案:(1 )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内外圆表面与端面。这种工艺方案由于消除了安装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因而能保证

7、较高的相互位置精度。 在这种情况下,影响零件内外圆表面间的同轴度和孔轴线与端面的垂直度的主要因素是 机床精度。该工艺方案一般用于零件结构允许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岀全部有位置精度要求的表面的场合。为了便于装夹工件,其毛坯往往采用多件组合的棒料,一般安排在自动车床或转塔车床等工序较集中的机床上加工。图31-3所示的衬套零件就是采用这一方案的典型零件。其加工工艺过程参见表31 - 3。表31 - 3棒料毛坯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序号工序内容定位基准1加工端面、粗加工外圆表面,粗加工孔,半精加工或精加工外圆、精加工孔、倒角、切断(见图31-70)外圆表面、端面(定料用)2加工另一端面、倒角外圆表面3钻润滑油孔外圆表面4加工油槽精加工外圆表面(如要求不高的衬套,该工序可由工序1中的精车代替)外圆表面衬套零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