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第四单元语文学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5408655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第四单元语文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第四单元语文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第四单元语文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第四单元语文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第四单元语文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第四单元语文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第四单元语文学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与朱元思书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背诵并默写全文。2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3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捉高鉴赏水平。4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知识。2体会文中作者思想情感,把握课文的主旨。3、背诵并默写全文。教学难点: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 了解作者及文体常识。2. 熟读课文,体会韵文特点。3. 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点。我预习了

2、文学常识填空1、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 _,字叔痒 ,是 (朝代)文学家。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 ”。2、书书信,一种文体。本文是一篇骈体文,讲究对仗和声律,多用偶句(骈句),少用散句。我要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感受作品的声韵美。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2把握节奏、重音、停顿。朗读指导:(1)注意语速。(2)注意停顿。(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每一个句号后的停顿应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停顿应稍长一些。) (3)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4)注意节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

3、东西。”当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二、再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文意。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横柯上蔽()互相轩邈()()鸢飞戾天者()()水皆缥碧()急湍甚箭()泠泠作响 ()千转不穷 ()经纶世务()嘤嘤( )成韵2解释句中加横线的词语。天下独绝 猛浪若奔 横柯上蔽 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3翻译下列句子: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我学会了本文是一篇山水小品,请同学们开动脑筋,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各写出一句写“山”和写“水”的诗句。(加油啊!)写“山”的: 写“

4、水”的: 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有语病,请找出并进行修改。(4分)(09年兰州)“知识守护生命”是由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的大型公益活动。这项活动以生命意识教育为主题,由“潜能”“坚持”“团队”“生命”四部分组成,是新学期之初教育部门奉献给全国近4亿多名青少年的一份礼物。有专家认为,生命教育是教育之源,教会学生珍惜生命是教育主旨以人为本的回归。 第 句,修改意见: 第 句,修改意见: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2、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提高鉴赏水平。我要学朗读课文思考探究:1、总领全文山水特征的是哪一句?全文结构有什么

5、特点? 2、作者笔下的水是怎样的情状的呢?请根据文中的有关词语说说水的特点。 3、作者眼中的山是怎样的?运用什么手法描写山的?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情感? 我学会了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句子是: 2、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 。3、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句子是: 。4、写富春江水清澈的句子是: 。5、写江流气势磅礴的句子是: 。6、写听觉感受的句子是: 。二、阅读(中考试题)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A、蝉则千转不穷(尽) B、负势竞上(凭依) C、横柯上蔽(隐蔽) D、好鸟相鸣(美丽)2、指出下列各句中

6、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3、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D、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三峡教学目标:1、利用工具书熟练掌握生字,翻译、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教学重点)3、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教学难点)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 了解有关郦道元、水经注的知识。2. 熟读课文,把握文章朗读节奏和重音。3. 翻译

7、课文,积累文言知识点。我预习了1、看注释,了解有关郦道元、水经注的知识。2、认真读课文,给加点字注音。阙 ( ) 嶂( ) 曦 ( ) 巘( ) 属( )湍 ( ) 涧 ( ) 溯( ) 襄( ) 嶂( ) 襄( )3、填空。三峡选自 ,三峡是 、 、 的总称,在重庆市 和湖北宜昌之间。作者 ,字 , (朝代) 学家。我要学1、指导学生朗读,整体把握文章。(可单个读,可分男女生读,可整体朗读)划分句间停顿点拨:第1自然段: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第2自然段: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第3自然段:则/素湍

8、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清/荣/峻/茂。 第4自然段: 每至/晴初/霜旦。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2、学生自由朗读文章,对照注解,理解文章意思。(有翻译疑难的先在小组里讨论,不能解决的提出。)(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绝谳多生怪柏( ) 沿溯阻绝( )素湍绿潭( ) 重岩叠嶂(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猿鸣三声泪沾裳( )哀转久绝( ) 自三峡七百里中(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文: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文: (3)区别下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