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新中考语文易错100题文言文阅读题含解析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5407756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159 大小:335.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怀化市新中考语文易错100题文言文阅读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9页
怀化市新中考语文易错100题文言文阅读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9页
怀化市新中考语文易错100题文言文阅读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9页
怀化市新中考语文易错100题文言文阅读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9页
怀化市新中考语文易错100题文言文阅读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怀化市新中考语文易错100题文言文阅读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怀化市新中考语文易错100题文言文阅读题含解析(1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文档可编辑】怀化市新中考语文易错100题文言文阅读题精先中考语文100题文言文阅读题有答案含解析1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登泰山记(节选)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 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 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 郭,汶水、徂徒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2、。日上,正赤如丹, 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作者是清朝的古文家姚鼐,他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B.泰山又称岱宗,杜甫在登高中曾写有“岱宗夫如何”句。C. “戊申”是以干支纪日,“晦”是以月相纪日,指每月末日。D.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五鼓”即凌晨3点至5点。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4 .选文记叙了自己和好友在气候恶劣的条件下登泰山、观壮丽景色的过程。两段文字中“”句 写气候之冷冽尤为突出:“、”句明确写出了所绘之景分别为日暮和 日出的景色。5 .阅读

3、下面文字,完成小题明公破案正壬子六月,夜大雷雨。献县城西有村民为雷击,县令明公晟往验。饬棺敛矣。越半月余,忽拘一 人讯之日:“尔买火药何为? ” 口: “以取鸟。”诘日:“以铳击崔,少不过数钱,多至两许,足一日 用矣;尔买二三十斤,何也? ”日:“备多日之用。又诘曰:“尔买药未满一月,计所用不过一二斤, 其余今贮何处? ”其人词穷,刑鞠之,果得因奸杀状,与妇并伏法或问:“何以知为此人? ”曰:“火 药非数十斤不能为伪雷,合药必以硫磺。今方盛夏非年节放爆竹时,买硫磺者可数。吾阴使人至市,察买 硫磺者谁多,皆曰某匠。又阴察某匠卖药于何人,皆曰某人,是以知之。”又问:“何以知雷为伪作? ” 0: “

4、雷击自上而下,不裂地;其或毁屋,亦自上而下。今苦草屋梁皆飞起,土炕之画亦捐起,知火从下 起矣。又此地去城五六里,雷电相同,是夜雷电虽迅烈,然皆盘招云中,无下击之状,是以知之。尔时其 妇先归宁,难以研问,故必先得斯人,而后妇可。“此令可谓明察矣。(选自清纪啊阅徽草堂笔记) 注释:饬:通“敕”,命令。统:旧时打鸟用的火枪。鞫:审问犯人。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少不过数钱,多至两件B.寸所用不过一二斤C.雷击自上而下,不裂地D.又此地去城五六里许:表示约数,相当于“左右计:估计裂:使开裂,炸裂去:到、往2 .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以铳击雀以中有足乐者(送东

5、阳马生序)B.无下击之状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C.又阴察某匠卖药于何人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D.因或毁屋不如土石何(愚公移山)3 .下列句子,与“何以知为此人? ”句式相同的一项A.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B.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C.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D.此真将军矣(周亚夫军细柳)4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献县城西有一个村民被雷击死,县令明晟前往验尸,发现有疑点,先将死者用棺材装敛,然后明查暗 访,抓到一个疑犯审讯。B.经过明公一连三次讯问,疑犯终于无言以对交代实情,因为与死者之妇有奸情而合谋用炸药炸死其夫, 最终奸夫淫妇二人伏法。C.明

6、晨依据案发现场的勘察,判断死者并非被雷击死,可能是为火药炸死,终于通过亲自去市场暗访查 到去市场买硫磺配制炸药的这个疑犯。D.这个案件破得精彩,令人叫绝,不仅是因为县令明晟重视调查研究,善于调查研究,还因为他具有雷 电和制造炸药的知识。5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尔买火药何为?”曰:“以取鸟。”(2)此令可谓明察矣。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

7、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 湖之远则忧其君来焦山有四快事:观返照吸江亭,青山落日,烟水苍茫中,居然米家父子笔意;晚 望月孝然祠外,太虚一碧,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听晚梵声出松杪,悠然有遗世之想;晓起观海门 日出,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映射江水,悉成明霞,演漾不定。瘗鹤铭在雷轰石下,惊涛骇浪,朝夕喷激,予来游于冬月,江水方落,乃得踏危石于潮汐汩没 之中,披剔尽致,实无不幸也。米家父子:米芾父子。杪(mido):树梢。瘗(yi)鹤铭:六 朝摩崖石刻。披剔尽致:仔细而详尽的地阅览、观赏。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春和景明心旷神怡番成明霞得踏危石2

8、 .下列句子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于潮汐汩没之中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B.而率长烟一空一食吸尽粟一石(马说)C.不以物喜可以一战(曹刿论战)D.悠然有遗世之想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4 .填空和解答。根据乙文内容填空。游焦山四件快事:一一晚望月孝然祠外晓起观海门日出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但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所不同,请简述。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 勤而止之。养

9、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及选授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 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 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楮(chd) 币:旧时的一种钞票。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 检查的规定。目:名词作动词,看待。1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至,尽置诸法, 民甚快之。2 .选文记述了张养浩归

10、还钱币、读书不辍、惩治李虎等事迹,表现了他 的精神品质。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 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 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 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 夷狄鸟兽草木之生

11、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寄意于此也。(节选自曾巩醒心亭记)(注释)即:到,到达。优游而无为于上:在上悠然自得,无为清静。夷狄:泛指少数民族。1 .下面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丰乐亭落成后,欧阳修亲自作记;醒心亭落成后,他让曾巩作记。B.醒心亭的“醒心”二字取自韩愈的北湖一诗。C.欧阳公和宾客们喜欢到丰乐亭游玩喝酒,喝醉了就在丰乐亭看群山环绕。D.欧阳公的“乐”不只在山泉之边,他是把“乐”寄托在山水林泉之中。2 .细读选文,简要分析欧阳修给亭子取名“醒心亭”的原因。3 .醉翁亭记说“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醒心亭记说“公之乐,吾能言之”

12、, 结合两文相关内容阐述欧阳修“乐”的内涵。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久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 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注释:知道:懂得道理。常德:指固有的特点、本性。常,固定。因物则迁:由于受外界影响 而改变。迁,变化。念:思考。1.下列“虽”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选项是()A.虽不琢以为器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C.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D.故虽有名马2.根据文意填空。欧阳修在上文中,把玉和人 (写法),用极其简练的文字阐述了深刻的道理:.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当余之

13、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 数尺,足肤皴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 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炸然若神 人:余则蜴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义阳朱詹,世居江陵,后出扬都。嗜学,家贫无资,累日不囊, 乃时吞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犬亦饥虚,起行盗食,呼之不至,哀声动邻。犹不废业,卒成学 -L. o选自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义阳:地名。扬都:南北朝时的建康。爨(cuOn):烧火 做饭。1 .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媵人持汤注灌 沃灌:右备容昊 臭:略无拳 艳意 慕艳:家贫无货资:乃时吞纸以头螟实腹: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犹不废业,卒成学士。3 .两篇选文都写了两人的求学艰辛,一个无书借书抄书,远行百里求师;一个“时吞纸以实腹。寒无毡 被,抱犬而卧”。从(甲)文中“”,(乙)文中“”可以看出。4 .结合两篇选文的内容看,要成为一代大儒的方法主要有哪两点?8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昔者,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造诈成辞,往见楚王曰:“齐王 使臣来献鹄,过于水上,不忍鹄之渴,出而饮之,去而飞亡。吾欲刺腹绞颈而死

15、,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 故令士自伤也。鹄,毛物,多相类者,吾欲买而代之,是不信而欺吾王也。欲赴它国奔亡,痛吾两主使不 通支故来服过久叩头受罪大王。楚王曰:“善,齐王有信士若此哉! ”厚赐之,财倍鹄在也。淳于 髡(kun):战国时期齐国人。鹄(hu):天鹅。揭:举。造诈成辞:编造出一套欺骗的话。痛吾 两主使不通:痛心因为我让两国君主从此断绝往来。服过:伏罪。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以鸟兽之故()故来服过故()2 .翻译文中画线句。吾欲买而代之,是欺吾王也。3 .淳于髡从、不想陷王于不义、四个方面“造诈成辞”,为自己开脱罪责。9.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 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 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