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原理与实务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540669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7.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I原理与实务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CI原理与实务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CI原理与实务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CI原理与实务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CI原理与实务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I原理与实务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I原理与实务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I原理与实务(8001)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一,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和特点:本专业的专业选考课.通过学习,使考生了解并掌握企业形象设 计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并能进行企业形象设计.(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系统掌握CI基本原理和运作的规律,具备较强的形 象设计与管理能力.(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分工或区别:本课程是在掌握广告基本原理和运作规 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培养考生进行企业形象设计,实施企业形象战略的专业 课.企业整体形象设计和企业品牌家族形象设计为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二,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CI概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CI的内涵,理解CI的实质

2、及其与复杂科学的关系.(二)课程内容一, CI的涵义1, 英文词组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缩写.主要译法有三种:企业形象体系;企业识 别系统;企业个性系统.2, 企业形象是人们因情感意志对企业体系化个性特点体验感知所获得的综合印象的 客观评价,是企业有助于持续发展的一种无形资产.二, CI的兴起与发展1, 企业形象战略的创立时期;2, 企业形象战略的全盛时期3, 企业形象战略的完善时期4, 企业形象战略的升华时期三, CI的实质1, 对CI理论实质的四种理解:文化战略理论;个性差异理论;形象传播理论;新营销战略 理论.2, 对四种理论的比较分析.H, CI与复杂科学

3、的关系系统的复杂性的主要表现.研究复杂系统的基本方法,包括四个方面的结合.CI与复杂 科学的关系.(三)考核知识点I, CI的英文原义及解释;企业形象的内涵.2, CI兴起与发展的五个时期:创立时期,全盛时期,完善时期,升华时期,我国企业形象 战略的起步时期.3, 对CI理论实质的四种不同理解及比较.4, CI与复杂科学的关系;研究复杂系统的基本方法.(四)考核要求1, 识记:CI的基本涵义;CI兴起与发展的五个时期其各自的特点2, 领会:企业形象的内涵及CI的实质3, 应用:联系世界经济的发展过程阐述CIS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第二章CI的构成分析(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企业形象的六大构成在企业

4、形象中的作用,深刻理解理念识别系统(MIS),行为识 别系统(BIS),行为识别系统(VIS)三大部分的内容.(二)课程内容一,经营理念1, 经营理念是企业为长远经营持续繁荣而确定的战略目标,是企业统合全体成员精神 力量的基础和根据,是企业规范全体成员市场行为和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它通常以 极其凝练的企业口号为确定的表达形式.2, 企业经营理念的形成条件及原则.3, 企业”经营理念”和”理念定位”的区别.4, 理念识别系统的主要特点.5, 理论识别系统的作用.二,文化特色1, 企业文化特色的来源.2, 企业文化特色在企业管理上的体现.三,企业行为1, 企业内部员工的行为活动.2, 企业对外的行

5、为活动.四,视觉符号1, 视觉符号的定义.2, 视觉符号设定的依据.3, 视觉识别符号的主要作用.4, 视觉识别符号与商标统一设计的根本区别.5, 视觉识别符号系统的组成要素.五,听觉符号1, 听觉符号的定义.2, 听觉符号的地位.3, 听觉识别系统的组成要素.六,公众评价1, 对企业形象的构成分析的小结.2, 企业形象与公众评价的关系.(三)考核知识点1, 对企业形象进行构成分析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2, 经营理念是企业为长远经营持续繁荣而确定的战略目标,是企业统合全体成员精 神力量的基础和根据,是企业规范全体成员市场行为和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它通常 以极其凝练的企业口号为确定的表达形式理念

6、识别系统是企业形象的核心部分;理念识别系统的主要特点和作用3, 企业文化特色的来源;企业文化特色在企业管理上的体现.4, 企业内部员工的行为活动;企业对外的行为活动.5, 视觉符号的定义;视觉符号设定的依据;视觉识别符号的主要作用;视觉识别符号与 商标统一设计的根本区别;视觉识别系统的组成要素.6, 听觉符号的定义;听觉识别系统的组成要素7, 企业形象与公众评价的关系(四)考核要求1, 识记:CI的主要构成部分及特点.2, 领会:经营理念与理念定位的涵义与区别;企业文化的涵义;听觉符号与公众评价在CI组成中的作用与意义;CI的六大构成要素对塑造企业形象的重要作用3, 综合应用:联系案例说明企业

7、对外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第三章CI与品牌理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品牌形象理论,品牌个性理论,品牌资产理论,品牌认同理论的内容及其与CI的关 系;能运用这些理论分析和处理简单广告案例.(二)课程内容一, CI与品牌形象理论1, 奥格威的品牌形象理论.2, 品牌形象理论的定义.3, CI与品牌形象理论的差异.二, CI与品牌个性理论1, 品牌个性理论的内容及要点.2, CI与品牌个性理论的关系.M,CI与品牌资产理论1, 品牌资产理论产生的原因.2, 品牌资产理论的要点.3, 品牌资产理论的价值.4, 品牌资产理论可能导致的误区.四, CI与品牌认同理论1, 品牌认同理论产生的背景.2, 品

8、牌认同理论的核心和结构.(三)考核知识点1, 奥格威的品牌形象理论;品牌形象理论的定义;CI与品牌形象理论的差异2, 品牌个性理论的内容及要点;CI与品牌个性理论的关系.3, 品牌资产理论产生的原因;品牌资产理论的要点;品牌资产理论的价值;品牌资产理 论可能导致的误区.4, 品牌认同理论产生的背景;品牌认同理论的核心和结构.(四)考核要求1, 识记:品牌形象理论,品牌个性理论,品牌资产理论,品牌认同理论的概念及其理论要 点.2, 领会:品牌形象,品牌定位与品牌认同三者的区别;CI与品牌形象理论联系与差 异;CI与品牌个性理论的关系;CI与品牌资产理论的联系;CI与品牌认同理论的关系.3, 简单

9、应用:在理解CI与品牌形象差异的基础上,对具体案例进行辨别分析:在理解 CI与品牌个性的差异的基础上,对具体案例进行辨别分析.3, 综合运用:品牌知名度,品牌认知度,品牌联想,品牌忠诚度在实战过程中的综合运用 分析及其误区分析.第四章CI的文化观照(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从文化的角度了解企业本质与企业形象,企业文化与企业个性的内涵及相互关系,深 刻理解企业文化的形成及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功能.(二)课程内容一,企业本质与企业形象1, 企业本质与企业形象的关系.2, 对企业本质的认识:初级本质,次级本质,深层本质.二,企业文化与企业个性1, 企业个性形成的条件.2, 企业文化观点的产生.企业文化

10、产生的背景:一方面是受文化决定论的影响,另一 方面是对美国企业管理弊病进行反省的结果.3, 企业文化的涵义.企业文化的四个层次:表层的物质文化,浅层的行为文化,中层的制 度文化,深层的精神文化.4, 企业文化的功能:凝聚功能,辐射功能.5, 企业文化与企业个性的关系.企业个性形成的影响因素.企业文化与企业个性形成 的关系非常密切,也与企业个性的表现密切相关.6, 民族文化背景下看企业文化与企业个性的关系.企业文化具有与民族文化的同质性. 企业文化染上太强烈个人色彩后的危害.(三)考核知识点1, 企业本质与企业形象的关系;对企业本质的认识.2, 企业文化产生的背景;对企业文化涵义的理解;企业文化

11、与企业个性的关系.(四)考核要求1, 识记:企业文化的涵义;企业本质的涵义.2, 领会:不同层次上对于企业的本质的认识;企业文化的四个层次;企业文化的功能;3, 综合应用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如何使企业形象与企业本质高度统一.第五章CI的社会学思考(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CI与社会学的关系,深刻理解社会公德,社会互动,社会变迁对企业形象的影响, 深刻理解促使形象力在社会舆论中的消长的因素,学会在综合全面分析各种因素的 基础上实施成功的CI战略.(二)课程内容一,在社会化过程中创造潜在消费者1, 潜在消费者的涵义.2, 人的社会化的意义.3, 人的社会化过程的新生一代施行”教化影响”的途径.4, 企

12、业介入儿童的社会化过程的方法:儿童福利”法和”社会暗示”法.二,社会公德对形象传播的巨大作用1, 社会公德的定义.2, 社会公德与商业道德的区别.3, 社会公德与企业形象的传播的重要关系.4, 企业形象讯息中的社会公德”问题的体现:体现在企业重视环境卫生方面,体现在企 业提倡利他主义”方面,体现在企业热心慈善义举方面,体现在企业光明磊落的竞争 品格上.三,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巩固企业形象1, 社会互动”的基本涵义.2, 社会互动的主要形式:合作性的社会互动和反抗性的社会互动.就合作性的社会互 动来说,企业形象的巩固应归结到多种”合作性互动”的结果上来,包括企业和消费者 之间,企业与企业或其他社会组

13、织机构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就反抗性社 会互动来说,也可以通过引导反抗性社会互动而使企业形象得到巩固.四,社会变迁对企业形象的冲击1, 社会变迁:社会变迁的定义,社会变迁的形式,社会变迁的原因.2, 社会变迁可能给企业形象带来的冲击.五, 形象力在社会舆论中的消长1, 社会舆论:社会舆论的定义,社会舆论的特点,社会舆论的来源.2, 引起对企业形象的舆论的原因.3, 企业控制社会舆论对企业形象力的影响的措施.(三)考核知识点1, 潜在消费者的涵义;人的社会化对企业的意义.2, 社会公德在企业形象讯息中的体现.3, 社会互动的基本涵义;社会互动的两种形式4, 社会变迁的形式及原因;社会变

14、迁对企业形象带来的冲击5, 社会舆论的特点;引起对企业形象的舆论的原因及控制的办法(四)考核要求1, 识记:潜在消费者”的概念;社会公德的概念及特点;社会互动的涵义与形式;社会 变迁的概念;社会舆论的概念;”儿童福利法和”社会暗示”法的概念.2, 领会:人的社会化的意义;企业介入儿童社会化的方法;社会公德对于企业形象传播 的影响和作用;社会互动对于巩固企业形象的作用;社会舆论对于企业形象的影响.3, 简单应用:结合案例说明企业如何在社会变迁中塑造形象4, 综合应用:为企业进行一次社会公益活动方案的策划.第六章企业形象设计的方案策划(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方案策划的主要任务;了解机构类型及机构的

15、组建原则,机构组建方式,机构职能 及工作任务.深刻理解发挥机构组织效能的关键是基本共识.理解策划方案的提出 和执行程序的确定应遵循的前提和方法.尝试进行一次完整的企业CI策划.(二)课程内容一,企业形象设计与方案策划的关系1, 企业形象设计与方案策划的关系2, 针对企业形象塑造的不同侧重点.3, 方案策划的主要任务.二,机构组建方案的策划1, 机构类型.2, 机构组建原则.3, 机构组建方式.4, 机构职能及工作任务.5, 发挥机构组织效能的关键.三,策划方案的提出1, 策划方案的制定前提.2, 策划方案的内容.3, 策划方案的表达.四,执行程序的确定1, 执行程序的定义.2, CI战略执行程序的五个阶段.五,计划流程表的制作1, CI计划流程表模式.六,方案策划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 防止草率从事.2, 注意循序渐进.3, 方案策划中遇到涉及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