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贸企业隐患排查工作方案与工贸企业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汇编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5406448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贸企业隐患排查工作方案与工贸企业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工贸企业隐患排查工作方案与工贸企业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工贸企业隐患排查工作方案与工贸企业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工贸企业隐患排查工作方案与工贸企业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工贸企业隐患排查工作方案与工贸企业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贸企业隐患排查工作方案与工贸企业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贸企业隐患排查工作方案与工贸企业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汇编(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贸企业隐患排查工作方案与工贸企业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汇编工贸企业隐患排查工作方案一、目的为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夯实安全生产基础,确保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持续稳定好转,制定本方案。二隐患排查范围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三、工作目标3.1 各责任部门有效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排查隐患并及时整改。3.2 建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建立重大隐患动态资料库,形成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3.3 全面加强公司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生产制度进一步健全,安全设施进一步完善,职工安全防范意识

2、进一步加强,事故预防预警应对机制进一步细化。3.4 努力减少一般事故,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四、工作领导机构公司安全管理部门为隐患排查及治理的领导机构。第1页共17页五、隐患排查工作方案5.1 综合性安全检查:是以落实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为重点,各专业共同参与的全面检查,公司级检查每年不少于四次;安全管理部门组织节前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安全管理方面的主要内容:(1)检查各级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和班组安全活动的开展等;(2)检查安全职责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相关台账、记录的完成情况,安全基础工作的落实情况等;(3)检查各部门管理人员的安全法规教育和安全生产管

3、理的资格教育是否达到要求;检查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教育,以及特殊作业的安全技术的教育是否达标。现场安全检查主要内容:(1)按照生产工艺、设备、电气、仪表、消防、工业卫生等专业的标准、规范、制度等要求,检查生产、储存、施工现场是否落实,是否存在隐患;(2)检查各部门及个人的安全职责是否落实,检查员工是否认真执行各项安全生产纪律和操作规程;(3)检查生产、检修、施工等直接作业环节各项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是否落实。特种设备检查:包括起重设备本体安全运行情况、安全防护装置是否有效。5.2 季节性检查:主要是根据气候变化的特点,由安全管理部门组织各有关专业和部门的人员参加的,对防火防爆、防雨防洪、防雷第

4、2页共17页电、防暑降温、防风工作等,进行预防性季节检查,具体检查内容见季节性安全检查表。5.3 日常检查:每天到现场进行至少一次巡查;生产岗位的员工上岗时,应认真履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部门管理人员要对本车间的安全生产和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巡回检查,及时了解情况和处理问题;专业人员要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进行检查。5.4 专业检查:专业检查主要是对特种设备、电气设施、专业设备、安全防护设施、危险物品、运输车辆、避雷设施、仪器仪表、自动控制设施等分别进行的专业检查,及在装置开、停机前、新装置竣工及试运行等时期进行的专项安全检查。5.5 节假日检查:节假日检查主要是节前对安

5、全、保卫、消防、生产准备、备用设备、应急预案等进行检查,特别对节日各级管理人员、检修队伍的值班安排和安全措施、原辅料、备品备件、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等进行重点检查。六、工作措施6.1 全面实施排查,加强整改督查。各责任单位及相关人员要全面开展隐患排查,及时整改隐患,切实落实措施,防范事故发生。公司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负责对全校隐患排查治理的督促、检查、指导。6.2 规范统计报告。按照公司统一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报告的要求,明确工作范围,掌握工作进度,科学统计分析,汇总隐患,落实工作责任,为专项行动有效开展及长效机制建立提供保证。第3页共17页6.3 及时总结提高,构建长效机制。各责任单位要边排查

6、治理,边总结经验,完善规章制度,提高隐患排查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构建长效机制。七、工作要求7.1 加强领导,切实落实责任。各责任单位及相关人员要高度重视,迅速作出工作部署,及时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真正形成全面负责的责任体系。要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资金和技术装备保障。各单位一定要把工作做深、做细、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凡因排查工作不认真而疏漏重大安全隐患的,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7.2 突出重点,狠抓工作落实。各单位及相关人员要按照排查治理范围内容要求,结合实际和重点时段特点,突出工作重点,建立重大隐患跟踪治理和逐项整改制度,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跟踪整改情况。7.3 密切配合,

7、形成合力。对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各单位要密切配合、工作联动,形成隐患排查治理的合力。7.4 强化宣传,广泛发动。要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公司局域网等媒体,加大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宣传力度。要通过各种途径教育引导全体职工,深刻认识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治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隐患治理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落实主体责任。要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职工参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监督和激励机制,加大员工监督力度。第4页共17页工贸企业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1. 事故类型根据高处作业分级 (GB/T3608-2008) 的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 2m以上 ( 含 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

8、业,均称为高处作业。根据高处作业者工作时所处的部位不同,高处作业坠落事故可分为:临边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洞口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攀登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悬空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操作平台作业高处坠落事故、交叉作业高处坠落事故等。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和装置。公司生产区域内,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 2m以上 ( 含 2m)从事作业活动的人员,均可发生高处坠落事故。1.2. 危险源1.3. 生产场所、范围、设备等部位的2 米以上高处作业。1.4. 事故危害程度及范围高处坠落事故发生后,坠落人员通常有多个系统或多个器官的损伤,严重者当场死亡。高处坠落人员除有直接或间接受伤器官表现外,尚可有昏迷、呼吸窘迫、面色苍白和表

9、情淡漠等症状,可导致胸、腹腔内脏组织器官发生广泛的损伤。高处坠落时,足或臀部先着地,外力沿脊柱传导到颅脑而致伤;由高处仰面跌下时,背或腰部受冲击,可引起腰椎韧带撕裂,椎体裂开或椎弓根骨折,易引起脊髓损伤。如果发生脑干损伤时,常有较重的意识障碍、光反射消失等症状,也可有严重合并症的出现。发生高处坠落后,可导致人员轻伤、第5页共17页重伤,甚至死亡。高处坠落较容易发生,一般伤害为个体,影响范围较小。1.5. 危险性分析作业人员在较高设备、设施、建筑物上进行检查或检修作业时,可能会发生高处坠落伤害事故;指派有登高禁忌症的人员从事登高作业,发生高处坠落伤害事故;不按规定的通道上下进入作业面,为走捷径图

10、方便而随意攀爬防护栏杆、电缆桥架、墙壁等非规定通道,发生高处坠落伤害事故;高空作业时未按规定穿戴和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安全带、安全绳),发生高处坠落伤害事故;在临边作业或转移作业地点时因踩空、踩滑而坠落;作业场所安全防护设施的材质强度不够、安装焊接不牢、锈蚀断裂等引起的高处坠落事故;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等用品因存在内部缺陷、老化、腐蚀而破损、断裂引起的高处坠落事故。1.6. 事故前的征兆在高处作业时,下方没有架空安全防护网。作业人员没有持证上岗。作业人员精神状态不佳、疲劳作业。构架未挂警示牌。作业平台不牢固、有空洞。级及以上大风、雨、雪天高处作业。第6页共17页脚扣、腰绳等登

11、高设备未定期检查。气温低于零下 10高处作业。杆塔、梯子作业前,未检查根部、基础和拉线等等险兆。1.7. 事故引发的次生事故1.8. 由于高处坠落事故事故营救措施不当,造成营救人员终生残疾或瘫痪也可能是导致二次坠落、触电、窒息等危机生命的二次伤害。2. 应急工作职责2.1. 组织机构2.2. 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归口维修部管理,成立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分管设备副总经理担任小组组长,维修部部长担任小组副组长,维修部全体、全体维修钳工、党群处、物流处、安环处和综合办全体人员为成员。具体见附件10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机构图。2.3. 职责组长的职责随时掌握项目现场事故灾害及险情

12、,向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有关情况;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启动并组织实施现场处置方案;确保应急资源配备投入到位,指挥应急行动。副组长(现场管理者)的职责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指挥工作,组长不在位时,代行其职责;组织落实现场处置方案;第7页共17页负责现场应急处置,根据险情发展,提出改进措施;组织落实现场善后恢复。伤员营救组职责实施现场处置,将人员和设备迅速撤离危险地点,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调整并调集人员、设备和物资搜救被困人员。对事故现场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制定抢救方案;监督应急人员执行有效的应急措施,保证应急人员的安全;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医疗救护组职责负责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警戒疏散组职责维护现场,将获救人员转至安全地带;对危险区域进行有效的隔离。负责发生事故时,需要撤离的人员立即组织疏散撤离现场或周边;负责事故现场治安保卫,维持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和证据;物质抢救组职责伤员营救结束后组织抢修设备;第8页共17页组织救援队伍分工抢救现场物资。后勤保障组职责负责现场伤员的医疗抢救工作,根据伤员受伤程度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