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建筑节能规划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5404005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郴州市建筑节能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郴州市建筑节能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郴州市建筑节能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郴州市建筑节能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郴州市建筑节能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郴州市建筑节能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郴州市建筑节能规划(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节能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为贯彻落实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省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建筑节能工作的若干规定(湘建科200439号)精神,指导全市今年及“十二五” 期间建筑节能工作,按照建设部关于制定建筑节能专项规划的通知(建科节函200912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全市建筑节能工作开展情况 (一) 组织管理体系逐步建立。2005年8月,市建设局成立建筑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建筑节能法规、政策,归口管理、统一协调全市建筑节能工作,各县

2、市区也相继成立了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开展当地建筑节能工作。(二) 宣传培训力度加大。一方面加强舆论宣传,发挥其导向作用,通过各类媒体向公众广泛宣传建筑节能知识和政策规定。2006年至2009年,连续四年采取节能宣传周和建筑节能展览等形式宣传普及建筑节能知识,提高了公众对建筑节能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另一方面组织聘请专家教授对各级建设行政管理人员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开展了关于政策、标准、技术产品等全方位的宣讲和培训。社会各界对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普遍增强,建设系统内广大管理和技术人员,执行建筑节能标准的意识和能力明显提高。 (三) 政策法规不断完善。结合市情,制定和实施了有关建筑节能工作的一系

3、列文件。2008年,市政府关于印发郴州市节能降耗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郴政办发20084号)颁发实施,成为全市建筑节能工作指导性文件。市建设局先后制定了转发省建设厅关于认真做好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工作的通知(郴建设字200530号)、关于下发郴州市建筑节能规划的通知(郴建办字200618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通知(郴建工字200832号)、市建设工程质安站下发了关于加强建筑节能质量安全监管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为我市建筑节能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试点示范项目取得明显效果。采取“示范引路、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在条件较好的开发项目开展试点示范工作。如:

4、“郴州海关办公楼”、“龙泉名邸”、“香榭丽舍”、“华宁春城”等工程,实施了外墙保温系统工程和太阳能、空气源光伏的利用,大力推动建筑节能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五)监督管理不断加强。一是建立严格的建筑节能施工图审查制度,在施工图审查报告中,单列建筑节能审查项,达不到相关标准的,不得发放施工图审查合格证;二是要求招标办严把招标审查关,招标内容必须包含建筑节能项,否则,不得进入工程招标程序;三是严格工程报建手续,凡无施工图审查合格证的项目,不得发放施工许可证;四是要求市质安站严把节能施工质量关,对未进行建筑节能施工或施工质量达不到合格标准的,不得给予竣工备案。通过上述措施,加强了对建设、设计、施工、

5、监理、施工图审查及招标等单位执行建筑节能标准的监管。 “十一五”期间,我市建筑节能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障碍。一是社会共识和推动力亟待进一步增强。建筑节能工作的推进还主要依靠管理部门和专业人士的努力,建筑工程各方主体还缺乏实施建筑节能的原始动力,社会认知度比较低,致使我市建筑节能工作向前推动阻力较大;二是建筑节能技术体系亟待进一步完善。适合我省我市气候特征的建筑节能应用技术体系尚需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经济、适用、可靠的围护结构节能技术体系还不够成熟;外围护结构节能体系的耐久性、防火、外贴墙砖、修补维护、施工与检测等配套技术亟待进一步研究。三是建筑节能激励政策亟待

6、进一步创建。有效的建筑节能激励政策缺失或不到位,难以形成推动建筑节能的市场机制,对各利益主体的行为难以规范。现有的专项资金用途未包括建筑节能;建造高耗能建筑得不到税收制约;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缺乏必要的财税政策支持。四是实施建筑节能需要增加1015%建筑投资,而节能建筑产生的节能效益与建筑节能所增加的建设成本相比,效果不明显,致使房屋开发商、居民的积极性不高。 二、2010年至“十二五”期间建筑节能工作指导思想、节能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建筑节能作为提升建筑业技术水平,调整经济结构、

7、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综合应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依靠科技、加大投入、健全法制、完善政策、落实责任、强化监管、加强宣传、提高意识、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动员全社会力量,扎实做好建筑节能工作,大力促进节能省地型建筑、绿色建筑的发展,努力提高人居环境舒适度,全面降低我市建筑能耗。 (二)节能目标1根据“十一五”期间新建建筑的建设和既有建筑的改造情况及对2010年至“十二五”我市新建建筑建设和既有建筑改造的预测,确定2010年至“十二五”我市建筑节能总目标:累计实现节约约180万吨标准煤,C02减排约460万吨,分别按地区和类型划分如下:表一:(按地区划分) 序号 地区名称

8、 建筑节能目标 (万吨标准煤) C02减排 (万吨) 1北湖区 30702苏仙区 20453资兴市 22504桂阳县 22505宜章县 15456永兴县 15457嘉禾县 12408临武县 12409汝城县 102510 桂东县 10 2511安仁县 122512全市 180460表二:(按类型划分) 序号 类型 建筑节能目标 (万吨标准煤) C02减排 (万吨) 1新建居住建筑 40552新建公共建筑 15253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外门窗) 5104照明、电梯、空调节能 10205新型墙体材料生产节能 90200合计 1603102到2010年底,市城区内新建建筑75%按照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建

9、筑节能工程施工验收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县城所在地50%新建建筑达到建筑节能设计、施工标准。到2015年,全市全面达到建筑节能及部份绿色建筑的要求。县以上城市的新建建筑按逐年递增的原则全面达到建筑节能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的目标。3建立郴州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监管体系,完善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能耗定额等制度,创建一批节能型校园、宾馆和住宅小区,并组织实施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小区)2个以上。到2011年,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逐步开展,并争取在“十二五” 末期,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建筑面积达到200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占新建建筑面

10、积比例达到10%以上。4推广使用节能灯具、电梯节能控制器和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到“十二五”末,累计推广高效照明产品150万只,电梯节能控制器100套。5推广使用太阳能技术。要充分利用国家有关优惠政策,争取国家财政支持,开展太阳能节能工程项目建设。争取对符合条件的新建民用建筑和实施节能改造的既有建筑,全部实施与建筑物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和同步交付使用的太阳能光热系统。大型公共建筑尝试光电一体化建设。到“十二五”末,市县城区民用建筑太阳能使用率达到30%以上。6. 开发利用浅表地热资源。郴州是有名的温泉之乡,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好这一资源,具有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节能效果。有条件

11、的宾馆、居民小区、办公楼等建筑物的取暖和生活用水都要充分利用地热资源,并达到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和同步交付使用的要求。7居住建筑推广应用能效等级达到二级以上的房间空调器。从2010年开始,推广应用能效等级达到节能标识二级以上的空调器,逐步淘汰和禁止销售低能效的空调器。8到2015年全市新型墙体材料产量突破50亿块标准砖,新型墙体材料占全市墙材总量的比例达到70%以上,县以上城市基本实现禁止生产使用实心粘土(页岩)砖,墙体材料生产和使用初步实现“两个转变”,即:实现墙体材料原材料由粘土(页岩)向非粘土(页岩)的转变、实现由推广单一新型墙材的传统建筑向推广复合新型墙材的节能建筑转变。 三、

12、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建筑节能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 1加强建筑节能法制建设。根据国家建筑节能有关政策法规和省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建筑节能工作的若干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明确建筑节能工作在新建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利用、重点用能设备管理等方面的原则、鼓励政策、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对建筑工程的节能从立项、设计、施工、竣工验收、房屋销售、使用管理、用能设备运行管理等各环节进行规范。 2完善建筑节能技术标准体系。在贯彻落实省建设厅关于认真做好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通知的同时,根据我市建筑节能发展情况,制定相关地方技术标准和标准设计,建立和完善我市建筑节能技术标准体系。

13、 (二)加强建筑节能监督管理 1完善建筑节能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建筑节能监督执法能力建设: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服务和监管职能,通过法律、政策、经济以及行政手段,会同有关部门,把建筑节能工作贯穿于建设工程各环节,建立从项目立项、论证、审批、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房屋销售、重点设备节能改造和运行管理的建筑物生命周期内相互衔接的节能监督管理体制,对建筑节能标准和规程的执行开展专业监察执法。健全建筑节能管理机构: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组织协调、规划指导、监督管理职能,做到机构、人员、职能落实,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定员设岗,努力提高建筑节能工作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 2加强建

14、设工程立项审批中的节能审查。建设工程项目立项内容应包括建筑节能的专题论证,发展和改革部门在审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应审查建筑能源利用和节约内容,不符合国家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不予批准建设。对国有资本投资项目、重大项目等,要从项目立项开始实施部门联合监管,发展和改革部门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对项目可行性报告中节能篇进行评估,并按照建筑节能评估标准进行项目节能试评估,提出项目能源使用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建议。 3严把施工图设计建筑节能审查关。在加强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的同时。施工图审查单位在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报告中应单列是否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章节,不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结论判定为不合格,并不予颁发施工许可证,保证建筑施工图设计中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强制性条文的落实。 4保证施工现场节能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加强节能材料的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