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对信息的感知教学设计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5401208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对信息的感知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体对信息的感知教 学 设 计 李鸽 宁夏石嘴山市第十七中学(753000) T课 题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 设计思路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学生学习人体眼球的基本结构、视觉的形成、近视的成因等知识,更好地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视觉卫生习惯,并学会关爱他人。眼球结构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我配以多媒体教学,先让学生根据课本插图并结合眼球模型自学,然后用多媒体展示,强化对眼球基本结构的认识。对于人体视觉的形成,通过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让学生清晰的观察,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教材分析“人体对信息的感知”是苏科版八年级生物学上册第15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的内容,在教材的编排顺序中起着承上启下的

2、作用,教材安排先从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入手,强调学生从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从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逐渐扩充知识面,同时强调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以致用。这既是知识的介绍,又是很好的一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它不但培养学生不断探求知识和合作精神,还培养学生卫生用眼的习惯和关爱帮助有视觉障碍的人群。本节内容分两课时,此设计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概述人体通过眼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描述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部分的功能与视觉形成的关系。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2.能力目标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探究中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视觉卫生,逐

3、步养成认真做眼保健操的习惯;关注和爱护有视觉障碍的人群。重难点重点:了解人的眼球结构和视觉的形成。难点:了解人眼球的基本结构及视觉的形成。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眼球模型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归纳法、合作探究法、直观教学法教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一、情景创设 视频展示设疑:球场上的运动员是通过身体的哪些器官获取信息的?引入课题:人体对信息的感知观看视频学生思考讨论回答二、引导探究1、眼球的结构及功能师:我们从外界感知的信息有80%来自视觉,视觉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先来了解眼的结构。图片展示“眼的结构”,提问:眼的结构组成?归纳:人的眼是由眼球和一些附属结构构成的,主要部分是眼球。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眼

4、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展示眼球结构模型,指导学生自学(注意:观察的顺序是从外到内,由前向后)提问眼球各部分名称及功能课件展示“眼球的结构”,完成填图,进一步检验学生掌握情况。引导学生归纳眼球的结构。(板书) 提问:为什么会有黑眼睛和蓝眼睛?要求学生对视虹膜,看是什么颜色,指导学生阅读小资料,指出虹膜含色素,色素深浅影响虹膜颜色。介绍常见的眼病:沙眼和“红眼病”2、视觉的形成师:我们了解了人的眼球结构,那么人的视觉是如何形成的呢?大家猜想一下,眼球是怎样成像的呢?(课件展示)请学生描述成像的过程。提问:物体在眼球上成像,人的视觉就形成了吗?就能看到眼前的物体了吗?问题展示:有一个小女孩,眼球的结构

5、完整无损,但是她看不见周围的物体,想一想,这种眼睛可能是哪部分发生了病变?(播放视觉形成过程课件)视觉形成的三个条件:眼球完整、视神经没断、大脑完整3、近视及远视的成因:(演示课件)用眼过度,肌肉疲劳,使晶状体变凸,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外界反射来的光线经晶状体的折射后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面,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形成远视。4、近视及远视的矫正:(演示多媒体课件)近视佩戴凹透镜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远视佩戴凸透镜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5、近视的预防:引导戴眼镜的学生思考生活中因近视而带来的不便,从而很自然地过渡到用眼卫生,强调用眼卫生的意义

6、。出示课件:“三要”“四不看”指导学生要认真完成每次眼保健操,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观察图片,归纳眼的结构。学生自学,然后利用眼球模型从外到内说出眼球各个结构名称并说明其功能,不足之处由学生补充说明。阅读小资料:黑眼睛和蓝眼睛了解致病原因、症状及预防带着问题观看课件,尝试描述成像过程。分组讨论发表意见。学生观看,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学生讨论得出视觉形成的三个条件。探究近视及远视形成原因。观看课件戴眼镜的学生谈谈生活中因近视而带来的不便。三、拓展延伸总结: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拥有健康的眼睛才能拥有美好的人生!愿同学们倍加爱护自己的眼睛,创造出灿烂辉煌的人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懂得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7、能看见七彩斑澜的世界是多么幸福呀!然而有一些人却由于种种原因看不见这美丽的世界,他们就是盲人,全世界人民并没有抛弃他们,反而成立了国际盲人节,是每年的10月15日。作为健康人,你想为他们做些什么呢?用你的爱心去告诉大家吧! 情感教育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对眼与视觉有了较全面的认识,请大家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学生汇报、其它同学予以补充完善五、诊断测试1、在眼球的结构中,能改变曲度使人可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是( ) A、角膜 B、瞳孔 C 、晶状体 D、玻璃体2、眼球内具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 ) A、角膜 B、巩膜 C、脉络膜 D、视网膜3、矫正近视眼佩戴的镜片是( ) A、平面镜 B、

8、凹透镜 C、凸透镜 D、凹面镜4、外界物体发射过来的光线,依次经过( )到达视网膜。A、瞳孔、角膜、晶状体、玻璃体 B、瞳孔、角膜、玻璃体、晶状体 C、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D、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5、眼球中具有折光作用的结构是( ) A、角膜 B、晶状体 C、巩膜 D、虹膜6、视觉是在视网膜上形成的。( )7、为了节约时间,应边走路边看书学习。( )8、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10厘米左右。( )9、躺卧看书很舒服,应当提倡。( )10、当人观看一个由远处移近的物体时,晶状体会逐渐变厚。( )出一些选择和判断题,让学生练习,检测学习情况.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

9、生知道人体通过眼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环境信息,了解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部分的功能,知道了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为了使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结合物理学知识和书中图文并茂的优势,帮助学生重点理解视觉的形成过程,最后,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不足之处, 为学生提供的动手机会和自由探究的机会太少了。因为课时的限制,散光、白内障、青光眼等学生关注的热点没有带领大家讨论。如果能够让有这些知识的同学谈论一下,可以起到丰富学生经验,将课堂知识和生活环境结合起来的作用。另外,教学设计中为学生提供的问题情境还很值得推敲。这些情境中,仍存在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兴趣,与学生生活环境结合不紧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