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变成了一棵树优秀教案审定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5400802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变成了一棵树优秀教案审定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我变成了一棵树优秀教案审定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我变成了一棵树优秀教案审定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我变成了一棵树优秀教案审定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我变成了一棵树优秀教案审定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变成了一棵树优秀教案审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变成了一棵树优秀教案审定(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默读课文。感受想象的有趣。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5.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培养丰富的想象力。6.能仿照课文编想象力丰富的故事。【教学重点】1.能默读课文。感受想象的有趣。2.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培养丰富的想象力。【教学难点】1.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2.能仿照课文编想象力丰富的故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谈话引入:如果你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假如你变成了一棵大树,会做什么呢?让我们

2、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2.走进作者:顾鹰:儿童文学作家,幼儿园教师。在儿童文学上发表过阁楼上的熊皮外套粉红色的漂流瓶;在儿童文学下上发表过请进山猫的雏菊花铺。已出版多部长篇童话、中短篇童话集、桥梁书、绘本等。曾获2008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第四届信谊图画书文学创作入围奖。二、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2.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学生畅所欲言)三、识字写

3、字1.出示会认字,让学生读一读,给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指导学生识记多音字。3.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状:左边是丬不是忄,犬字的一横稍往上拉,撇起笔稍高、由重渐轻,右上角有一点不能丢。狸:犭旁上撇与弯钩交叉、下撇在左边,里字中竖是一笔,土字下横要长。零:雨字要扁宽,下边的人字撇和捺起笔处相接、要舒展,下边有一小点、末笔点要有力。肠:月字细窄,右边上横短下横长,上折向左大拉、下折向左轻拉,下撇稍长。续:左窄右宽,卖的十字要扁小,下边横带钩、横稍长,头字末笔点要有力。密:三部分都要写扁、要紧凑,必字一撇与斜钩交叉、要长,山字稍窄。4.理解词语。四、梳理结构

4、1.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示例:这篇课文通过叙述“我”变成一棵树的感觉,告诉人们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人,“到底还是妈妈”。2.说一说: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示例: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是妈妈。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二、品读释疑1.出示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核心问题:读课文,想一想英英为什么想变成树?串珠问题:(1)你觉得哪些想象有意思?(2)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3

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随文讲解,理解文意:(1)读课文,想一想英英为什么想变成树?(核心问题)“英英,吃饭了!”我在树下玩得好好的,一点儿都不想吃饭。a.“一点儿都不”强调英英只想玩儿,不想吃饭。b.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的开头就写妈妈喊英英吃饭的声音?作者运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妈妈只想让英英赶紧吃饭,英英只想好好玩儿,为下文英英想变成树做铺垫。“英英,吃饭了!”妈妈的嗓门又大了许多。我真希望自己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a.“嗓门”是嗓音的意思,说明妈妈提高了嗓音喊英英吃饭。b.英英想变成一棵树,完全是因为不想自己在玩儿的时候有人叫自己吃饭。呀,我真的变成

6、了一棵树!a.这句话写英英惊讶地发现自己真得变成了一棵树。b.这句话表达了英英怎样的情感?应该怎样朗读?英英变成树的愿望竟然实现了,多么神奇,多么令人不可思议呀!朗读时要读出惊讶、兴奋的语气。阅读方法解密:怎样默读课文(2)你觉得哪些想象有意思?(串珠问题1)(课后第1题)英英变成树以后发生了什么奇妙的事,画出自己觉得有意思的想象。树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鸟窝;妈妈住到了树上的鸟窝里;妈妈把好东西分给小动物和它们 一起啧吧啧吧地吃;小动物们讨论哪里来的水滴。(3)你猜,我变的树上会长什么?当然不是苹果啦,梨也不对对了,鸟窝!“你猜”写出了英英天真、可爱、调皮的性格特点。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说明树上长的

7、是鸟窝。破折号的用法i表示解释说明。 ii表示意思的递进。iii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iv表示声音的延长。“当然不是苹果啦,梨也不对对了,鸟窝!”这句话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4)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各种形状”说明树上的鸟窝是各种各样的,这是多么有趣啊!句子的末尾为什么使用了省略号?因为想象中树上“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除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不同形状的鸟窝,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所以用了省略号。(5)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它们”指的是各种形状的鸟窝。鸟窝在枝头跳起了舞,

8、这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反映了英英丰富的想象力和快乐的心情。作者为什么用“跳起了舞”而不用“摇晃”或“晃动”呢?“跳起了舞”是拟人的写法,不但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而且表达出对这些鸟窝的喜爱之情。“摇晃”“晃动”则没有这种效果。(6)我会请小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如果你喜欢也可以住进来。“如果也”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语。说明英英也欢迎人们住在鸟窝里。(7)你怎么住进来?别担心,我会弯下腰,让鸟窝离你很近很近,你只需轻轻一跳或者轻轻一爬,就像平时上你的小床那么容易。“只就”表明住进鸟窝里是极其容易的事情。对人们提出的疑问给出明确的答案,“弯下腰”就可以了,是一件很容易的

9、事。这句改成“你轻轻一跳或者轻轻一爬就能上来”好吗?为什么?不好,第一个句子“只需”“就像平时上你的小床那么容易”强调住进树上的鸟窝是一件极其容易的事情。第二个句子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8)傍晚的时候,妈妈背着一个大包过来了,我的心嗵嗵地跳着,震得树上的鸟窝都一动一动的,发出丁零丁零的声音。心跳震动的鸟窝“一动一动”,甚至发出“丁零丁零”的声音,显然是一种夸张的写法,突出英英紧张的心理。积累:“嗵嗵”“丁零丁零”是象声词,它是摹拟自然界声音的一种词汇。这样的词语还有:咕噜噜、啧吧啧吧、哗啦啦。温馨小提示:在句子中恰到好处地运用象声词,能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的特点、人物的心情、动作的状态,使读者产

10、生联想,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9)“你好!”妈妈向我点了点头,“请问我可以住在那个三角形的鸟窝里吗?” 她不知道我变成了树!我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为什么我有点“高兴”又有些失望?“高兴”“失望”表现了英英此时此刻的矛盾心理。高兴的是妈妈不知道自己变成了树,就不会在玩儿的时候被妈妈叫回去吃饭;失望的是妈妈竟然认不出自己来了。(10)一些树枝轻轻地垂下,妈妈顺着这些树枝爬了上来,坐在那个三角形的鸟窝里。“顺”在这里是“沿着”的意思,妈妈沿着轻轻垂下的树枝爬上来。妈妈沿着低垂的树枝很容易地爬上来,住进了三角形鸟窝里。(11)妈妈打开背包,从里面拿出好多东西:巧克力、香肠、面包、花生、牛奶她把它们

11、分给小动物们。他们一起在我的鸟窝里啧吧啧吧地吃了起来。“啧吧啧吧”象声词,写出了小动物们吃得非常香甜的样子。“他们”指的是妈妈和小动物们。(12)“咕噜噜”我肚子里的声音越来越响了。这时候,我开始想念家里那些香喷喷的饭菜,好像还看见爸爸正在大口大口地啃着一块糖醋排骨。因为饥饿,开始想念家里的饭菜,想象中还出现了爸爸大口大口吃糖醋排骨的情景。为什么我会想念家里香喷喷的饭菜?好像还看见爸爸正在大口大口地啃着一块糖醋排骨?因为我看见妈妈把好东西分给小动物们,还和它们一起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而我早已经肚子饿得咕咕叫,所以想吃家里香喷喷的饭菜,尤其是自己最爱吃的糖醋排骨。(13)积累:大口大口”是“ABA

12、B”式的词语,这样的词语还有 了解了解、舒服舒服、放松放松。 “香喷喷”是“ABB” 式的词语,这样的词语还有 孤零零、气冲冲、水汪汪。(14)“咦,下雨了。”小狐狸抬头望了望,可天空中一丝乌云都没有。“是你的牛奶打翻了吗?”小鳄鱼问小松鼠。“你看,这不好好的嘛。” “那么,可能是一只虫子撒的尿。”“不对,是大树在哭。”小白兔发现了树干上不断往下滴的水珠。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小动物们猜测水滴是哪来的这一部分?可以删掉不写吗?这一部分不能删掉,写小动物们猜测水滴是下雨了、牛奶打翻了、虫子撒的尿、大树的眼泪,可就偏偏猜不到这是大树看到好吃的流出的口水。自然而然地引出英英“变成了树真麻烦”这一想法。(1

13、5)唉,变成了树真麻烦。他们连水珠是从我的嘴巴里流出来的都不知道由渴望变成树到觉得麻烦,英英的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这水滴是英英看到大家津津有味地吃好东西流出的口水。(16)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串珠问题2)(课后第2题)示例:如果我会变,我要变成神笔马良。我拿起神笔画一条神龙,骑着神龙来到了沙漠。在那画一个强效吸尘器,对着沙漠,说声“吸”,这些沙子全部被吸进强效吸尘器里。然后画上绿草、大树、小河、蓝天什么?环境好,可是太冷清?别着急我还会画上地上跑的小动物,天上飞的鸟儿。再画上房子、游乐园、电影院怎么?你想来住?欢迎啊!(17)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14、感情?(串珠问题3)噢,最了解我的人到底还是妈妈。“到底”的意思是“毕竟”(强调原因)。你是怎样理解“最了解我的人到底还是妈妈”这句话的?从“小馋猫,肚子饿了,对吧?”“对我眨了一下眼睛”可以看出妈妈早已经知道这棵树是英英变的,联系课文开头,妈妈知道英英不喜欢吃饭才变成了树,于是带了很多好东西住到鸟窝,又故意分给小动物,和它们一起啧吧啧吧地吃,目的就是引起英英的食欲。英英终于明白了“最了解我的人到底还是妈妈”。3.主题延伸读了本文,我们感受到了想象的神奇和有趣,说说你想变成什么?变成以后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呢?小提示:你想变成的事物要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其次,为了把事情写得更加奇妙,可以根据需要

15、,把生活中的不同事情灵活巧妙地进行重新组合,然后精心构思表达。4.一课一法一练:让想象变得神奇有趣(1)本文中英英变成一棵树后的经历非常神奇有趣。怎样才能让想象变得神奇有趣呢?一是平时要多观察多想象,看到天上的云,可以想一想云能变成什么形状,像什么;看到汪汪叫的小狗,可以想象它在说什么,想干什么;看到盛开的花,飞舞的蝴蝶、蜜蜂都可以进行想象。二是多读书,多看一些想象力丰富的作品。(2)举例:老婆婆拿着一根拐杖,轻敲地上的南瓜。“啊!”多么奇妙啊!转眼间, 南瓜变成了漂亮的马车。(3)练一练:假如你有翅膀,你想去哪里?会有哪些神奇的经历?想一想,写下来。三、本课小结1.课文主旨: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篇课文通过叙述“我”变成一棵树的感觉,告诉人们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人,“到底还是妈妈”。在母亲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会被错认的天使。2.课堂小结:本文以“我”变成一棵树的感觉,让我们感受到想象的有趣,并告诉我们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人是妈妈。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同时,我也能仿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