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范文3篇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5400582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9.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范文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3年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范文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3年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范文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3年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范文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3年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范文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范文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范文3篇(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范文3篇 职场人在拟订教学设计的时候,务必要重视思路清楚,教学设计在书写的时候,挚友们了解有哪些肯定要留意的事项吗,以下是我细心为您举荐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范文3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范文1 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 T:孩子们,你们已经是二年级的学生了,平常你们喜爱看课外书吗?(喜爱) T:谁能说说你在课余时间都喜爱看什么类型的课外书呀? S:故事书、科技书等。 T:看来你们都是爱读书的孩子,现在学校确定为你们购买一些课外书,快说说你们想要什么类型的书? S:童话类、体育类 T:你们说了这么多,我都记不住了,这可怎么办呀? S:您可以登记来呀! T:这个方法

2、不错,下面我们把刚才那些同学说的一起记录下来。 二、全班沟通,感受新知 1、让学生感受收集数据的过程 T:请同学们拿出老师给你打算的小卷子,用你喜爱的方法记录同学们的答案。(全班动手记录20名左右学生的状况) T:讲明记录方法。 T:刚才我们记录了一些同学想要的书籍,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记录的结果如何,谁情愿给大家展示一下你记录的结果。(或老师巡察,找出典型的方法) S:到展台上汇报自己的记录过程。(5人左右) (假如没有画“正”字的方法,就向学生展示老师的方法) T:刚才我们展示了几位同学和老师的记录过程,下面我们看看这些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S:都是每个人记录一次,不同的地方是他们选

3、择了不同的图形记录。 T:大家说的真好,那么这些方法哪个更便利呢? S:画“正”的方法,因为那种方法比较好数结果。 2、学习制作统计图,并依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T:我们已经收集了同学们的数据,下面我们把这个结果制成统计图来便利我们视察。请大家把小卷子翻过来,看着大屏幕的统计结果来制作统计图。(每一个小格代表一个人,提要求) T:刚才我们经验了收集数据和依据结果制作统计图的过程,看着统计图你有什么发觉? S:我发觉有?人喜爱?书,我发觉 T:你们视察的真细致,那谁能看着统计图提出一些问题呀! S:提问,指名回答。 三、巩固练习,提高实力 1、刚才我们经验了统计的整个过程,并且体会到了统计给我们的生

4、活带来的便利,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学过的学问来试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请同学们翻开数学书P111,读题,明确要求。 2、看来统计还真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最终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统计组员最爱吃的一种蔬菜。提要求。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范文2 一、教学内容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相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干脆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育学生的学习实力和空间观念。 二、学生状况分析 四年级在属小学中年级学段,学生起先对“有用”的数学更感爱好,

5、本课学习内容支配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爱好。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在发展上也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学生擅长形象思维,有的擅长逻辑推理,有的擅长动手操作,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简单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胜利的体验。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究者、探讨者、发觉者,所以本课以试验探究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具有肯定的挑战性,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亲密关系,理解面积公式的由来,驾驭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培育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与人合作协调,及迁移、类推实力和抽象概括实力。 2、过程与方法:在分组

6、试验这一探究发觉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相识。并经过启发、探讨和独立思索、学生主动参加、主动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相识水平、实践实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育。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试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学问有机结合,培育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沟通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并驾驭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在操作中探究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五、课前打算: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试验记录表,实物投影。 六、教学过程: (一

7、)、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学问,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师:学习面积单位有什么用? 生:测量面积 出示长方形纸板 师:要测量它的面积,你认为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如何测量它的面积呢? 学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长方形的面积。 师:用面积单位干脆去量,可以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测量操场的面积,教室的面积;草地的面积;等等,也用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去量,那可就麻烦了,所以我们要找寻一种更好、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的目的,唤起学生已

8、有的学问阅历,把握好教学的起点,抓住生活中的几个场景,引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 师:请同学们大胆的揣测,长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系? (学情预设:依据学生对长方形的相识和理解,可能会出现这几种状况:和长有关、和宽有关,和长、宽都有关,和周长有关) (设计意图:激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唤起学生主动参加学习探究学问的欲望,也培育了学生大胆探究,敢于猜想的精神) (三)、实践探究,合作沟通 师:你们的揣测是否正确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带上老师温馨的提示踏上探究之旅。 出示导学提示: 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搭建3个长方形,完成试验记录表。 2、细致视察记录表,你发觉了什么? 3、尝试用比较规范

9、的数学语言表达试验过程及试验结论。 (学情预设:学生在组长的组织下,合理分工,有序地开展试验) (设计意图:创设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活动中亲身经验学问的形成过程,借助导学提示经过启发,独立思索,探讨,学生主动参加,主动探究,丛冢提高认知水平,实践实力和创新意识) (四)、展示成果,全班沟通 各小组派代表到台前展示试验记录,并发言 (学情预设:各小组介绍搭建的3个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通过三次试验,发觉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对表达流畅,思路清楚的小组赐予表扬) 如:我们组共搭建了3个长方形,第一个长方形的长是3厘米,宽为2厘米,面积是6平方厘米;其次个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3

10、厘米,面积是12平方厘米;第三个通过三次试验,我们发觉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 (五)、解决问题 1、实践活动 在我们这间教室里,有许多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的,请大家任选一个,先估计它的面积是多少,在量出它的长和宽,计算出它的面积,考考你的视力,看看估计的和算出的面积是不是较接近。(学生操作活动,并利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正确计算出它们的面积) 2、前几天,老师新换了一个办公桌,它的长是14分米,宽是8分米,我想给这张办公桌配一块玻璃,须要买多大的玻璃板呢? 3、思索题: 这是一块打碎的玻璃,你能求出它原来的面积是多少吗?说说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巩固新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

11、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价值,既丰富了叙述的生活阅历,同时又提高另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 (六)、拓展延长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表面并不是长方形的,如正方形的面积怎样求呢?它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呢?再如三角形,我们怎样可以知道它的面积呢?假如大家有爱好的话,可以在课后探讨) (设计意图:激励学生大胆探究,培育探究意识和实际操作实力) 七、教学反思 1、方法比学问更重要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数学新教学价值观中要求:方法比学问更重要,本节课老师变更了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模式,尝试采纳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贯穿“试验发觉验证”思路,整节课教学过程注意了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探究方法的获得,让学生

12、主动获得学问,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这些学问是如何被发觉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体现了“方法比学问更重要”这一新的教学价值观,这也就是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充分体现。“试验发觉验证”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说特别重要。 2、学会与人分工合作 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运用不同的试验材料和方法,共同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开放了获得新知的整个教学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依据学生实力、性格等因素将学生异质分组,以学生学习小组为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开展合作学习,发挥群体的主动功能,提高个体学习的动力和实力,并达成团体目标。由于小组成员各有其职,且职责分明,因此学生都主动投入;学生的全面互动,

13、也可以弥补老师一个人不能面对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小组合作学习又是以个体学习为基础的,让不同特性、不同学力的学生都能自主地、自发地参与学习和沟通,真正提高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学问运用于实际生活 通过自主探究,获得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后,教者设计了一些应用性练习,如计算学校操场的面积等,引导学生将获得的学问运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将书本学问转化为实力。?这个实际生活问题得以解决,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阅历,同时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 4、培育实践实力和创新意识 在探究、发觉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感性相识。并经过启发、探讨和独立思索,学生主动参加、主动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相识水平、实践实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培育。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范文3 一、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目标:借助已有的生活阅历,学生自主相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情感看法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