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异常处理规定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5398832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质异常处理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品质异常处理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品质异常处理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品质异常处理规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品质异常处理规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品质异常处理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质异常处理规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品质异常处理规定1.目的 制定本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使发现的制程品质异常能够立即向相关部门和人员反映,能得到及时有效 地分析和处理;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拉线生产过程中品质异常的处理;3.定义无4.职责4.1 品质部:4.1.1 品质异常的发现与报告必要时,其他部门也可提出;4.1.2 异常原因分析部门必要时,技术部协助予以分析;4.1.3 主导现场小组讨论解决制程异常问题,并做全程跟踪;4.1.4 改善成效之追踪及稽核;4.2 生产部:4.2.1 改善措施的填写与实际改善工作的执行;4.2.2 协助现场小组解决制程异常问题;4.2.3 制程品质异常处理方案纠正预防改善措施的提出及标准化确定

2、;4.3 技术部:4.3.1 相关品质异常原因的分析;4.3.2 制程品质异常处理方案纠正预防改善措施的提出及标准化确定;4.4 设备组:4.4.1 相关品质异常原因的分析;4.4.2 制程品质异常处理方案纠正预防改善措施的提出及标准化确定;4.5 采购部:4.5.1 相关来料品质异常原因的分析;4.5.2 制程品质异常处理方案纠正预防改善措施的提出及标准化确定;4.6 PMC 部:4.6.1 相关品质异常原因的分析;4.6.2 制程品质异常处理方案纠正预防改善措施的提出及标准化确定;5. 规定内容5.1 制程品质异常处理流程见附件;5.2 制程品质异常的发现与报告:5.2.1在制程中出现下述

3、品质不良问题,应开出品质异常纠正预防措施通知单;5. 2. 1. 1来料不良物料缺陷;5.2.1.2制程中发生混料;5.2.1.3制程中发生生产质量事故5.2.1.4生产员工违反工艺标准5.2.1.5生产员工不按作业指导书进行作业5.2.1.6生产员工未经培训上岗5.2.1.7生产现场物料摆放混乱、5S不佳5.2.1.8 产品标识不清或无标识5.2.1.9 设备达不到工作指标或工艺标准5.2.1.10设备达不到工作指标或工艺标准5.2.1.1IIPQ C要求整改而未整改;5.2.1.12重要工序不良率超出规定的警戒线或其它工序不良率5%;5.2.2各拉线IPQC在巡检过程中如发现5.2.1中所

4、列品质不良时,由相应车间IPQC填写品 质异常纠正预防措施通知单书面反馈到车间生产班组长确认异常,班组长在异常说明栏目 中签名以示确认, IPQC 组长或直接上级领导复核后组成改善小组成员小组成员必须包括发 生异常工序作业员、车间班组长与IPQC、相应车间主管,小组成员必须签名;5.2.3 制程中生产人员若发现生产异常问题如人力/物料、设备、环境等时,生产现场管理人员 进行初步分析确认,并填写品质异常纠正预防措施通知单进行书面反馈,由 IPQC 确认, 再由生产组长或主管会签确认异常;5.2.4 其它部门人员若发现异常时,也可填写品质异常纠正预防措施通知单进行书面反馈, 由IPQC或IPQC组

5、长复核,由生产组长或主管会签确认异常;5.3 临时对策5.3.1异常经过确认后,IPQC或IPQC组长应在第一时间通知品质部QE/技术工程师或部门主管 到现场制订临时对策交生产执行, 临时对策填写在改善措施一栏中;5.3.2当出现紧急情况下,现场人员可依下述规定的权限进行停产整顿,但要求在10分钟内反馈 至上一级管理人员;如停产超过2H以上时,须及时反馈至技术总工和生产副总;5.3.2.1发现品质异常时,IPQC及组长有权停机,QE/技术工程师及部门主管有权停线;5.3.2.2 当出现危及安全的操作时,操作员工及以上人员可以立即停机,然后报告部门负责 人;5. 3. 2. 3制造部门人员开出的

6、异常处理单,报经制造主管批准后暂停生产;5.3.3制订临时对策后,QE/技术工程师须对品质异常依5M1E人/机/料/法/测/环等方面界定异常产生原因的方向,指定根本原因的主导分析部门对根本原因进行分析;5.3.3.1如属于工艺、操作方法、设计等方面的问题,由技术工程师主导;5.3.3.2如涉及违反工艺规定或者生产组织安排等人员方面带来影响的包括操作人员发现 异常不采取措施等,则由制造相应主管分析原因;5.3.3.3如属于来料不良物料缺陷,由IQC分析原因并反馈采购部;5.3.3.4 如属于设备、工装方面的原因,由技术部相应工程师主导原因分析;5.3.4若QE/技术工程师不能确定原因方向,则由品

7、质主管组织技术工程师、设备工程师和制造主管组成QC小组对品质异常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5.4 原因分析5.4.1 品质异常根本原因的主导分析部门在0.5小时内特殊情况除外分析出异常产生的根本原因,并划分责任归属部门,指定责任部门制定纠正和预防改善措施;5.4.2 责任划分规定如下:丿予号 问题描述 责任部门1工艺问题技术部2LJ设计问题1技术部13工艺执行/操作/工作安排问题生产部114L_|设备问题1设备组-15来料问题采购部6库存问题PMC部5.4.3 对于涉及权责部门多且难以迅速解决的异常问题,由品质部组织 QC 小组进行攻关,并将该项目的改进计划作为附件与品质异常纠正预防措施通知单存档

8、以便跟进确认;5.5 纠正和预防改善措施5.5.1 责任部门应制定纠正预防改善措施并明确责任人 , 经车间主管可行性审查后交品质组长 或品质负责人确认,相关责任人必须严格执行;必要时,由责任部门提供详细的纠正预防措施 改善报告给品质部,以便跟踪确认实施效果;5.5.2 对于已成立改善小组等攻关的改善项目,须由改善小组组长在1 个工作日内提供改进计 划, 并将此份计划作为附件与品质异常纠正预防措施通知单存档以便跟进确认;5.6 效果跟踪5.6.1 IPQC应对每份制程异常的所有改善措施含临时对策、纠正预防改善措施的执行状况进行 稽核和成效追踪,品质主管进行审核,如改善无效,IPQC有权重新开出品

9、质异常纠正预防 措施通知单要求权责单位重新提出有效之改善措施;5.5.3所有品质异常只有纠正和预防措施单书面全部完成后产品才能转序,否则不得转序;经检 验合格的产品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予以转下道工序;5.7停产警告5.7.1当发生如下异常之一时IPQC即要开出“停产警告单”要求停产视情况可以当时口头要求停机或停拉,并填写“品质异常纠正预防措施通知单”,生产人员负责跟进报告,同时通知品质组长和品质部负责人和制造部负责人:A 同一问题半小时内连续出现三次而没有改善且没有可追踪的预期改善措施 , 或者相关部 门对异常不采取措施处理前3 次异常单反馈;b. 产生重大不合格而没有改善或预期改善措施时;c.

10、发生大量相同类型的一般不合格而没有改善或预期改善措施时属于批量性质;d. 现场发生质量事故时;e. 生产环境超出工艺要求而没有可实施并已实施的改善措施时;5.7.2开出“停产警告单”由品质组长确认品质部负责人审核,技术总工批准后生效;IPQC提 供出经批准的“停产警告单”后,制造部必须无条件执行;5.7.3实施停产后必须待“纠正预防措施改善报告”有了明确的处置意见方可再生产,车间必须 严格按纠正改善措施实施改善,IPQC跟踪纠正措施的实施及改善结果;如实施纠正措施后效 果不明显则仍需提出停产整顿;5.8 异常单的编号5.8.1 每一份异常单开出后要进行编号;5.8.2编号方法:X-XXXX-X

11、X,编号中的头两位代表拉线A/B/C;中间的四位代表年份和 月份;最后两位代表流水号, 每月从01 往下编;6. 相关文件6.1首件三检作业管理办法6.2IPQC作业指导书6.3各车间XXX检验规范7.记录表单7.1品质异常纠正预防措施通知单7.3停产警告单8附件&1制程品质异常处理流程及时限要求表单处理流程及时限要求品质部/IPQC或生产班组长品质异常通知单生产部车间主管生产部车间主管品质部/ 技术部品质部/ 技术部IPQC/生产车间主管品质异常通知单 品质异常通知单 品质异常通知单品质异常通知单可附件品质异常通知单可附件相关部门相关部门负责人品质异常通知单可附件责任部门品质部IPQC 与品质异常通知单可附件结案标准化技术部、品质部、生产部或设备组品质异常通知单 其它标准化文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