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苏州园林》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5398089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7课《苏州园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17课《苏州园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17课《苏州园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17课《苏州园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7课《苏州园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课《苏州园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7课苏州园林 学习目标与要求:1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 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了解学习常用的说明方法。3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先总后分,由整体到局部条理清晰的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知识链接:叶圣陶,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代表作稻草人、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等。作者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所以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它不但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使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苏州园林是叶圣陶先生应香港一家出版社准备出版的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所写的序言。作者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

2、林很熟悉,所以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它不是介绍苏州某处园林的特色,而是就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来说的。叶老的这篇文章不但准确地把握了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使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文章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建筑的成就,详细介绍了园林建筑的布局,分析了园林建筑的原理。作者采用了由总到分的逻辑顺序,恰当地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写得情文并茂、趣味盎然。学习内容 摘记一、 积累字词 读准字音轩榭( ) 池沼( ) 蔷薇( ) 丘壑( ) 模( )样 重峦叠嶂( ) 相间( ) 嶙峋( ) 庸俗( ) 镂( )

3、空 解释词义 斟酌:败笔:嶙峋:丘壑:重峦叠嶂:别具匠心:3阅读课文,在文中划记每一段的中心句。模块二:交流研讨研讨内容摘 记内容一: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内容二: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填写下表,看看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加以说明的。总说分说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整体局部内容三:苏州园林总特点是什么?设计者和匠师们是从哪四方来体这个特点?这四点能不能调换顺序?为什么?模块三:巩固内化学习任务摘记任务一:说说下面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1、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2、假山的堆叠

4、,能够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但是技术。(“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课题:第17课 苏州园林 第 1 课时 授课时间 第十三周 班级 姓名 模块四:当堂训练 1 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池沼( )嶙峋( )着眼( )琢磨( )丘壑( )镂空( )轩榭( )斟酌( )对称( )阑干(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败笔蔓延玲珑盘屈嶙峋B堆叠闲适映衬自出心材C明艳阅历彩绘因地治宜D鉴赏工细雷同俯仰生姿3解释加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2)总来说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有,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败笔(3)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

5、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寂寞(4)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胸中有丘壑4.苏州园林的作者是_,我国现代_,著名_。5.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_。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_,讲究_,讲究_,讲究_。阅读4-5语段,回答问题。6这两段文字分别从_和_两个方面,说明了苏州园林_的特点。7按要求分析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语。(1)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你怎样理解这里的“寂寞”?_(2)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两个“这”指代的内容分别是什么?_8“俯仰生姿”是一个富有画意的词语,请再从选段中找两个这样的四字短语。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