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第二册美术教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5396872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第二册美术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小学第二册美术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小学第二册美术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小学第二册美术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小学第二册美术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第二册美术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第二册美术教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第二册美术教案第1课 雪一、教材分析:本课旨在放松学生心情,让学生感受艺术的魁力。下雪是自然现象,也是孩子们喜欢的自然景观。这节课规定学生们回忆下雪的情景,表述感受,用绘画材料描绘雪景。雪中场景在孩子的眼中是生动有趣的。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不同角度来描绘,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她们在活跃的氛围中作画。二、教学目的:通过对雪的回忆和描绘,尝试用画笔来描述生活景观,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以绘画、手工等多种形式来创作,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展学生多元的思维。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表述和绘制,自由地体现雪。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多角度地体现雪。 四、教学准备: 学生:油画棒、颜

2、料、毛笔等绘画工具,课前收集的资料图片。 教师:大量雪的图片资料、绘画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叫花不是花,美丽人人夸,花开不成果,遇热它就化。打一谜语,激发学生爱好,引入课题。2研究表述。 雪是由于地面水蒸气上升到高空大气层,遇冷凝成结晶状,结晶体多了变重,然后下落,地面温度较低,结晶体戊六边形下落到地面,这就是雪。 3观看资料,结合回旧想像。 (1)雪的外形; (2)雪的特点; (3)雪中情景。 4欣赏范画。 (1)创意与否新颖; (2)构图与否具有形式美熙; ()色彩与否美丽。 5学生作画,教师指引。 教师演示运用油画棒的不溶性画雪地。 6作品展示。学生自我表述,同窗互相提建

3、议。 7课后拓展。保护环境,避免污染。 第2课 水墨游戏一、教材分析: 在一年级的美术教材中,学生较早地接触了水墨,对于培养学生的笔墨感受能力、激发学生水墨爱好等有着积极的意义。 通过水墨手段,结识线,用线去自由涂抹,尝试造型,感受笔墨,在水墨空间里游戏和活动,是富有生命力的课程。树立起学生的体现和尝试意识,让学生在水墨的线条、块面中自由地散步,感悟水墨的浓淡干湿和曲直粗细,抒发自己快乐和愉悦的心情。水墨课程的安排在美术学科中持续性强,因此,培养学生的认知和爱好,充足刺激学生的视觉,让学生接触并反复尝试和体验笔墨,使抽象化的线条富于情感,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自由发明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建构

4、意义。 二、教学目的: 通过水墨活动,结识笔墨工具,理解笔墨意趣,培养对水墨活动的爱好。 尝试用线体现笔墨意趣,用笔和水墨体现浓淡干湿、粗细曲直的变化,抒发笔墨情感,培养审美个性和发明精神。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尝试用笔和线条体现水墨情趣,自由抒发情感。 难点:大胆地运用笔墨;笔墨的体既有一定的形式美感,并能添加赋形,尝试多种变化,体现一定的思想内容和情趣。 四、教学准备:教师:笔墨工具、笔墨范作若干,长飘带几根。 学生:宣纸、毛笔、国画颜色,笔洗等 五、教学过程:第l学时:A通过表演,让学生初步感受线条的魅力。a学生(或教师)进行体操或是简朴的舞蹈表演,手中舞动飘带,让飘带富有多种各样的动

5、态变化。 b教师请学生注意观看飘带的动态和变化,惑受飘带的曲线美和动态美。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飘带飞舞起来,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d,讨论,表述。 B通过尝试,初步感悟水墨的变化。 a.尝试用毛笔和水墨体现飘带飞舞起来的感觉。注意线条的流畅性和动态美。 观看自己随意涂抹的线条,找出其中的水墨变化:在自己体现的线条中,与否有深浅、粗细等方面的变化? c想一想:这些变化故意思吗?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运用水墨工具,还能涂抹出什么样子的变化? d带着这些问题,再次尝试水墨游戏,尽情涂抹,竭力体现丰富的变化,体现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水墨线条在自己的想像中自由散步。 (a)浓谈、干、湿。 ()粗、细、

6、长、短。 ()断、连、顿挫。 (d) C交流活动。 互相比较一下,谁的水墨体现最有趣,自己的涂抹像什么。 第2学时:A比较和欣赏。 将自己上节课涂抹的水墨游戏作品和书上的作品进行比较,看看各自的体既有什么不同。 b欣赏书上的范作。感受并体会她们的作品什么地方最有感染力。 c理解水墨线条大师的作品和轶事。 干尚仑水墨游戏的舌动和创作。 .可以体现的内容:人物、动物、植物等,或者是自己想像的以及抽象的东西,并不一定有具体的内容,并不一定要像什么。 b,可以想好了再画,也可以边画边想,或者是先随意涂抹,再看看像什么,然后进行添加。 C尝试笔墨游戏。 a学生根据自己的构思,体现笔墨效果。大胆尝武水墨的

7、变化,故意识地运用多种技巧。 b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多种措施,巡回指引。 D展示交流。 a展示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的得意之处。 b互相欣赏评价。 E教师总结。 第课 雕泥板一、教材分析: 泥工课可以是学生更加接近大自然。雕泥板在泥工课中属于浮雕。通过雕泥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增强立体意识,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发明力,有助于后来泥工课的开展和进一步。 本课的内容包涵了欣赏与创作。通过欣赏,学生可以广泛地接触艺术家们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与爱好。 二、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范画,理解作品的作用,尝试运用刀刻或用泥皮、泥条来做自由制作、装饰和体现,根据自己的爱好制作出形态各异的作品,发

8、挥潜能。并通过展示、互相交流、收藏等形式,培养学生欣赏美、发明美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大胆运用工具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作品的立意与创作要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四、教学准备: 师:范作、泥板、刻刀等。 生:泥、刻刀以及自选的某些工具。 五、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一、初步理解浮雕艺术。1、拿出已经做好的干透的你班拓印。 、学生尝试拓印并理解(活字印刷术)及浮雕的概念。 、说说你见过哪些类似的艺术作品。 二、欣赏范图,感受不同步代、地区的作品。1、浮雕艺术的作用:美化生活,演绎历史、陶冶情操、收藏等。 2、浮雕艺术的材质:多为泥石或木。3、浮雕艺术的形式:不拘泥于外形,可以是

9、多种多样。 、浮雕艺术的内容:多样化,动物、花鸟、人物、历史故事以及抽象图形。 、存在的形式:单幅或成组。 三、讨论摸索。 1、选择学生收集的图片资料展示,并请学生表述。2、教师展示实物及图片,供学生欣赏。、以小组为单位,跺脚度地讲述某一幅作品。 四、勾勒草图。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方案并勾勒草图。2、教师巡回指引。、立意要新,有独特个性,并要主义形式美感。五、动手制作。 六、教师小结 第二学时一、欣赏小组作业。 将每个小组的草图展示。请创作者讲述设计意图。二、讨论和研究。1、通过互评可以对创作草图做合适调节。 、研究用何种措施进行制作。三、学生尝试制作。 1、用泥皮、泥条粘贴的措施做浮雕装饰

10、。 2、用刀刻的措施来绘制。参照范图用半圆雕和浮雕结合的措施。四、展示交流。1、互相交流。2、教师评价。 3、可以选择部分作品涂釉烧制。五、教师总结。()侧重于学生作品的新颖、独创性。 (2)可以摆放在房间内装饰。 第课 我的地图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应突出游戏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玩与交流的摸索中,增强自己的想象力体现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目的: 1、学会用情趣化的点、线、面去体现地图的措施。 2、积极摸索、尝试、体现,拓宽思维空间,掌握运用多种手段来体现的技巧。 3、结识地图的真正价值,在互相欣赏交流、评价中提高学生的声没能力、焦急能力和游戏能力。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想象力和体现力

11、,运用点、线、面和手工制作手段等美术语言创作自己满意的地图;学生在体现中如何可以画出地图的标记物;如何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体现力;如何拓展学生的体现手段和创新能力。教学准备:教师:范图,道具等。 学生:制作材料及工具等。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游戏导入,激发情趣。 教师扮演外地游客到南京,想同窗打听去中山陵该怎么走?中山陵幽深们好看的景点?请学生回答,学生可做两种表述措施,一种是以语言表述,一种是以地图来表述。地图最明了直接,能激发学生摸索画地图的爱好,从而导入本课学习内容。*欣赏地图,理解要意。 教师出示几幅地图,其中有实录性和情趣化地图,实录性地图和情趣化地图,实录性地图是根据地形、地

12、貌而绘制的平面比例地图,教师可借此解说某些简朴的地图知识。而情趣化地图是根据大概的地形、地貌进行情趣虾、形象化的绘制,对小朋友来说,是一种游戏和生活尝试。这里教师对情趣化地图的体现特点作出激发、引导。 回忆想象,情趣体现。 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熟悉的场合进行回忆,请小组同窗互相说说有趣的景物和线路。请几位同窗代表到讲台前把这一概况向学生简介,并能在黑板上作简朴的线路绘制。教师引导学生不仅可以把线路画出,还应当把线路旁的重要景物体现出来。可加入个人情趣化内容,使地图有趣、好玩、有个性。倡导学生之间合伙,在体现地图的过程中,可边讲边画,边想边画,着色大胆,线路清晰,力求有趣。借图神游,情

13、趣评价。学生把地图画好后,邀请几位学生到讲台前,解说自己有趣的作品,还可以以一位“导游”的身份带领全班学生进行游玩参观。本环节以集中评点、生生互评、师生互评为主,应把地图的情趣化作为评价的重点。 *课后拓展,收集资料。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实地观测,看看自己的地图与此有无区别,需要作何更改?规定对这一场景进行认真观测,收集资料和媒材,为下一课作准备。 第二学时实录景象,引起感知。教师可以在课前收集好地方风景航拍带和小动物生活环境带供学生观看,让学生直观感知,对家乡的地形、地貌、名胜古迹、现代建筑产生热爱之情,对小动物生活环境产生情趣性的摸索。*欣赏范作,理解措施。 教师出示范作:一件是趣味性的

14、“沙盘”,一件是想象性的“沙盘”,另一件是情趣化的地图(绘制)。让学生仔细观测欣赏,通过观测,初步理解地图的制作措施,某些较难解决的地方教师应作解说示范。 *想象表述,合伙体现。 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喜欢的场景、线路作一表述,并加入想象的内容。也可以将梦中、书中感受到的场景或小动物生活场景作一表述。教师充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明力,引导学生运用合适自己个性的美术语言和制作媒材进行大胆体现,倡导小组合伙、探究,力求制作或绘制一件富有情趣化、发明性的地图。 *展示作品,游戏评价。学生作品制作好,开展“地图评比大赛”活动,学生可把自己地图的制作措施、内容、情趣及自己的想象、愿望向同窗表述,生生互评,教

15、师点评,是作品的魅力得到呈现,局限性之处得到完善。鼓励体现进步的、有个性的、有发明力的作品,学生在欣赏、评价中得到提高,爱好倍增。课后拓展,树立抱负。 课后引导学生环绕自己的 来写一篇故事,可觉得家乡的发展前景作一构图,树立远大的抱负,立志为家乡的发展做出奉献。 第5课 美丽的盘子一、教材分析: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有关盘子的文化、种类、制作材料等,学会在瓷盅上绘画,掌握用多种材料制作盘子的措施、环节。特别要善于运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通过学生的想像、创作,变废为宝,制作出多种盘子装饰品、艺术品。引导学生注意观测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学会多种不同的制作措施,使学生的作品呈现五彩续纷、百花齐放的特色,并具有一定的欣赏性。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有关盘子的文化、种类、制作材料等,学会在瓷盘上绘制,掌握用多种材料制作盘子的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