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教案3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5395364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教案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教案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教案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教案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教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教案3?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教案【教学目的】1.知识与才能:理解关于?庭中有奇树?的文学常识;落实字词,可以纯熟翻译文言文;积累文言语法。2.过程与方法:运用想象描绘诗歌所描写的画面以配合理解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感受古人细腻的情感表达;培养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1、掌握常用字字义及用法2、可以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并通过解读诗歌意象理解诗歌主旨3、体会文中人物内心悠长细腻真挚的情感,理解古人朴素自然的情感,从中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学习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教学方法】诵读法、图解法、提问法、小组讨论法、迁移练习法【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课时】

2、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语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大家知道这是对于哪些作品的评价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到达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五言诗在?古诗十九首?之前就已经出现,但却是到了?古诗十九首?,才到达炉火纯青的地步,标志了文人五言诗的成熟,标志了抒情诗的新开展。#8194;对?古诗十九首?,历来都推崇备至,?文心雕龙?作者刘勰说:“实五言之冠冕也。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庭中有奇树?。接着,全班诵读?庭中有奇树?。二、走进诗歌一温故知新1.?古诗十九首?有哪几首诗歌呢??古诗十九首?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

3、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明月何皎皎?。2.?庭中有奇树?属于几言诗呢?五言诗。二提出问题小组讨论这首诗歌可以分成几个层次呢?怎么分?全诗共八句,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与后四句各描绘了一幅图画。三诗歌讲解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PPT展示,并配图1、小组讨论,找出关键词、关键字2、释词:奇树:珍贵的树。奇:不一般。发华滋:花开得正繁盛。华,同花。滋,繁。荣:花。木

4、本之花曰荣,草本之花曰华,这里上下句互通。遗:读作wi,赠送的意思。所思:思念的人。3、释句:在春天的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女主人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树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4、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8194;提示:方式是“折其荣,目的是“遗所思参考: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妙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

5、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心、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妙祝愿。5、提问:这四句诗有什么妙处?表达了什么情感呢?小组讨论,再派代表发言“奇树说明了树的不一般,“发华滋道出树的花枝繁茂,有如此美妙的树却无人与主人公一同欣赏,主人公内心的空虚、寂寞,感情的没有寄托、没有慰藉油然而生。单独摘下美丽的花朵,想送给心上人却不知该往哪送,更显出了主人公的孤寂之情。作者用几个字,便反衬了主人公寂寞悲凉的心境,勾画出一幅孤寂折花图。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PPT展示,并配图1、小组讨论,找出关键词、关

6、键字2、释词:馨香:香气盈:满莫:没法致:送到别经时:离别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了。3、释句:花的香气染满了我的衣襟和衣袖,天遥地远,花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这花有什么珍贵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思念之情罢了。4、提问:这四句诗有什么妙处?表达了什么情感呢?小组讨论,再派代表发言一个“盈字,说明了花的香味之浓,如此香郁的花朵本应愉悦地欣赏的,但此时心上人却在远方,使一切愉悦之情又淡然、惨然,更衬托出悲凉孤寂之情。“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用先抑后扬的手法,表达了主人公对心上人深深的思念之情,描绘出了一幅孤寂赏花图。四品味总结1.本诗为什么要以折花写起?有什么样的作用或意义?这是女子思念

7、远行情人的诗,因为古代女子受到封建礼教的严重束缚,生活的圈子很狭小,不像许多男子那样,环境的变迁,旅途的艰辛,都可能引起感情的波澜;这些妇女被锁在闺门之内,周围的一切永远是那样沉闷而缺少变化,使人感到麻木。唯有气候的变化,季节的转换,是她们最敏感的。而她们情感表达也非常含蓄、细腻。所以古诗中写女子的相思之情,就总是以季节的转换来引出下文的情感变化。将这种场面和思妇怀远的特定主题相结合,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形成了一种深沉含蕴的气氛,引起读者无限的联想。2、点明全诗主题的是哪一句?在这首诗中有什么作用?“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是否与前面相矛盾,表达什么情感?不矛盾点明全诗主题的是“此物何

8、足贵,但感别经时,这花有什么珍贵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思念之情罢了。这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的主题。诗人对于花的珍奇美丽,本来是竭力赞扬的。可是写到这里,突然又说“此物何足贵,其实,对花落下先抑的一笔,正是为了后扬“但感别经时这一相思思念的主题。无论说花的可贵还是缺乏稀奇,都是为了表达同样的思想感情。但这一抑一扬,诗的感情增强了,最后结句也显得格外突出。诗写到这里,算完毕了。然而题外之意,仍然耐人寻味:主人公折花,原是为理解脱相思的痛苦,从中得到一点慰藉;而偏偏所思在天涯,花儿无法寄达,平白又添了一层苦恼;相思思念更加无法解脱。五板书折花图奇树发华滋荣遗反衬庭中有奇树思念孤寂赏花图馨香盈莫致别经时先抑后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