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白帝城教学反思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5395074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9.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早发白帝城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早发白帝城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早发白帝城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早发白帝城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早发白帝城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早发白帝城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早发白帝城教学反思(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早发白帝城教学反思(一)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带有他一贯的雄奇豪放的诗风,怎样能让 学生轻松简单的理解诗意,体会意境,是我设计这堂课所追求的目标, 我是这样教学的。一、激趣导入低年级学生好奇心非常强,因此,刚一上课,我就说:同学们, 在很久以前,唐朝有一位非常有名的诗人,被人们称为诗仙,你知道 他是谁吗?学生回答后,出示李白像,让学生背诵以前学过的李白的 诗作,学生兴趣盎然。接着,我以配乐讲故事形式,介绍早发白帝 城的写作背景,激发学生学习早发白帝城的兴趣,为学生理解 诗意作准备。课堂上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来学习,备课时,以读中理解,读中感 悟为着眼点,课堂预设时,我安排以下几个环节:1.出示图片,激趣

2、导入。2.初读古诗,整体感知。3.品读古诗,感悟意境。4.再次朗读, 情感升华。5.巩固生字,指导书写。通过这几个环节,生生互学,师 生互助,体现了以读为本”的语文学习理念,学生在一遍遍的朗读中, 领悟了诗的意境,情感得到了升华。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我先提出学习要求,找出诗中的多音 字并组词。学习生字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口头组词,指导记字方 法时,教学生用谜语式巧记生字,如 带”上头是立两头弯,一条长巾 挂下边。岸”是工厂建在山下边,工人干劲大。在教学古诗时,我没 有机械地让学生逐字逐句地去理解古诗, 而是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 生,让学生先听老师读,再配乐听读,为读课文和理解课文作了铺垫

3、。语文教学不是为教而教,不是仅仅教完一首诗,就行了,而是让 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掌握学习的方法,积累更多的知识,所以,课堂 上我根据古诗的情境,适当地进行拓展,发散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 的语言,夸张是李白立善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早发白帝城中的” 日还”万重山”就是夸张的手法的体现,我顺势引导学生了解李白的 其他夸张的诗句,如 飞流直下三千尺,桃花潭水深千尺,危楼高百 尺”,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李白,了解夸张手法的运用,让学生想象 三峡的山一座连一座,山势险峻,为理解 万重山”做了很好的铺垫。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句诗, 我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播放有关这句诗的视频

4、。更加直接地拉近了 学生与三峡的距离,最后让学生齐读诗。本节课,学生学习兴趣很高,下课时已能流利地背诵全诗并熟记 生字早发白帝城教学反思(二)早发白帝城是李白的一首作品。该诗画面明丽,语言形象, 情感欢悦,意韵畅达,描写了从白帝城到江陵的一路景色,表达了诗 人喜悦欢快的心情。怎样能让学生轻松简单地理解诗意, 体会诗的意 境,而又不破坏古诗原有的美感和整体性,是我这节课所追求的目标。一、入境每一首古诗都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或作者的心境, 怎样让学生 入情入境,走进文本,与时代对话,与作者对话,从而把古诗理解地 透彻,读得有情,进而精神愉悦,感情得到熏陶。我在课堂教学的开始设计了 复习李白的古诗,

5、配乐以故事的形 式介绍背景”,这样,就拉近了学生和李白的距离,为学生理解古诗, 体悟意境做了很好的铺垫。二、悟情披文以入情”,情动而辞发只有调动情感因素,语文才能学 得活,学得灵。闪烁着人文光彩的古诗教学更是如此,若一味咀嚼生硬冰冷的词句,机械反复地背诵词解句意,那么学生的学习便如同 嚼 蜡”。所以在教学时,我没有机械地让学生逐字逐句地去理解古诗,而是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先听老师配乐朗诵,想象诗的 画面,为理解诗意做了很好地铺垫,虽然学生说时只抓住了个别词语, 说得干涩,但通过我的引导,学生也能感受到沿途美丽的景色。接着, 让学生讨论交流,从而走进文本,走进李白,体悟李白当时的心境。

6、最后汇报交流时,我也没有刻意地去解释字词,解释诗意,而是根据 学生说的,及时点播,顺势以组词的形式理解 辞”,以选择的形式理 解 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时,教师一句轻快的仅仅是顺水而下的小船吗?站在船上的李白的心情呢!”欣喜、愉悦的心情也随之深刻,教师再配乐,让学生朗读,学生欣喜的感情也就洋溢 于诗中,真正走进了李白的心境!三、迁移语文教学不是为教而教,不是仅仅教完一首诗,一篇文章就行了, 而是让学生能够 举一反三”,掌握学习的方法,积累更多的知识。所 以,课堂上我根据古诗的情境,适当地进行了拓展,发散学生的思维, 丰富学生的语言!夸张是李白善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早发白帝城 中的

7、日还”、万重山”就是夸张的一种体现,我顺势引导学生了解 李白的其他夸张的诗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李白,了解夸张,也为学生理解 万重山”,想象三峡的山一座连一座,瑰丽、险峻,做了很好的铺垫。而最后一首峨眉山月歌的补充,更是拉近了学生与三 峡的距离。总的来说这堂课虽然很顺利地上下来了, 几个教学环节也都比较 流畅,但跟我自己所追求的课堂境界还有一定差距, 如何从学生的发 言中迅速捕捉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把它迁移到课堂预设中促进课 堂生成,如何让自己的课堂语言更加生动更加感性更加容易让孩子接 受,这些都是我今后还需努力的方向。早发白帝城教学反思(三)早发白帝城是一首七言古诗,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题目

8、的 意思是: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全诗通过描绘作者从白帝城到江陵时 行船的轻快和沿途壮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喜悦欢畅的心情 怎样 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有效阅读,升腾情感,并能举一反三呢?每一首诗都反映了特定的时代背景或诗人的心境。 我先给学生以 故事的形式讲古诗的背景:故事发生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唐朝,李白因 受牵连蒙冤获罪,流放到很远很远,荒无人烟的夜郎城。一路上,他 的心情极其悲伤。他走呀走呀,当小船慢慢地,慢慢地行到白帝城时, 李白突然接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他被赦免了,可以重新获得 自由了!欣喜若狂的他按捺不住自己的喜悦之情, 决定清早就从白帝城出发,返回江陵。途中,他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

9、古诗早发白帝城。这一环节为学生理解诗意作好准备,为朗读教学酝酿情感。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 因此我提出学习要求,让学 生根据自学提示自主学习生字,朗读古诗并根据课后的词语解释初步 理解诗意。教学中,我打破传统的逐字逐句牵引,而后串讲诗意的教 学模式,让学生独立学生思考,小组合作,自由发挥想象。如,从 彩云间”三个字中你能想像到什么?学生说:白帝山山势险峻,高耸入云。清晨,一抹朝阳映照在朝霞上,五彩的朝霞缭绕在白帝城上, 给白帝城披上了美丽的霞帔。在这样的美景中,诗人的心情是愉悦的、 兴奋的。”以读为本”是本课的设计的理念,读书的方式多而有效,有自主 练读,有示范读,有抽生读,评价性读,集体朗读,有感情地读,吟 诵,背诵。学生在一遍遍的朗读,一轮轮的交流,一次次的探究的过 程中,领悟了诗的意境,情感得到了升华。影子教学反思迎面接力教学反思奶奶的白发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