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方言词汇的地域文化发探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5395066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方言词汇的地域文化发探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东方言词汇的地域文化发探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东方言词汇的地域文化发探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东方言词汇的地域文化发探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东方言词汇的地域文化发探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方言词汇的地域文化发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方言词汇的地域文化发探(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方言词汇的地域文化发探摘要:方言是地方文化特色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地方文化的载体和展示渠道之一。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方言带给人们直接的地域文化特色的感受,同时不同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也依赖于一定的语言形式。方言词汇是入手挖掘和考察追寻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视角,也是进行地域文化研究的一种重要途径,而不同的地域文化也是特色地方方言词汇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关键词:山东方言词汇地域文化历史印记农耕文化性格特质任何一种方言的形成,都浸透着文化的因素,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界普遍认为,方言的形成有着多种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当属社会因素。方言的形成与发展,展示了其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的互为关系。方言是地方

2、文化特色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地方文化的载体和展示渠道之一。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方言带给人们直接的地域文化特色的感受,同时不同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也依赖于一定的语言形式。词汇系统与社会联系十分紧密,对方言词汇的考察能较为明晰地看到方言与地域的联系,以及相互的影响制约关系。李小凡等指出:方言词汇是特定方言的词的总汇;汉语各方言所使用的词和普通话所使用的词很大一部分是相同的;同时,各方言也都有一定数量的词在词义、词素及其构造方式上不同于普通话,称为方言词。此文拟从对方言词汇的考察中,窥得山东淄博方言的地域文化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的几大重要学派,儒墨阴阳等都在山东孕育产生,经过此后长期历史进程,成为中华文化

3、辉煌的代表。各大学派中齐鲁学者的著作论述,一定程度上都受到山东方言的影响。这些著作论述在相当长时间内被称为士子求学的必读教材,在汉语发展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古知庄章三组字今声母的异同,把山东方言分为东西两个区;根据东西两区的内部差别,把东区分成东莱和东潍两片,把西区分成西齐和西鲁两片。本文所取方言词汇均来自日常生活用语。一、方言词汇的历史映射社会变迁与语言变迁之间的联系是多维的。罗杰瑞在汉语该说中认为中国的北方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过长时间的动荡,不同时期的社会争战动荡带来了绵延不绝的政治、文化的分裂,北方较之于相对统一的南方,其语言统一的可能性更小,而且,显然受到了非汉族语言的强烈影响

4、。山东方言中“赛”这个形容词,表达的是“好,优异,棒,强”等意思,体现的是一种强大的生命力,超出周围事物的优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等。此外,淄博方言中常常以副词“岗”与“赛”相连,表达一种异乎寻常的优异。在山东历史上,曾经历过长时间的异族统治,元代时北方的民族矛盾严重,长时间的异族统治使得汉民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蒙古族的影响。哭存孝中有:“撒因答刺孙,见了抢着吃。”其中的“撒因”即是蒙古语sain,意为“好”元曲中常见有“赛音”“洒银”“塞音”等。元史中有“太宗大喜,语诸王大臣曰:昔太祖尝有此举,今拖雷能言之,真赛因也。赛因,犹华言大好云。”古今小说卷二六沈小官一鸟害七命中有“盛着个无比赛的画眉

5、”。蒲松龄聊斋理曲集?慈悲曲中有:“乌龟头,你比那囊包的还赛”日常用语中还常出现“把式”一词。“把式”为行家里手的意思,即对于某一项社会作业有着异于常人的技艺和能力,做某种事情或干某种活计的经典样子或模范样式,进而意为常人学习和模仿的好榜样。又由“假把式”一词来形容一个人弄虚作假,装模作样,进而引申出一个人如此假把式,不值得深交的意思。在醒世姻缘传有大量用例:“四爷,你要肯拿,这眼皮子底下就有一个卖私盐的都把势哩。”据张清常和刘铭恕的考证,这个词来源于蒙古语的baqsi,在元代历史文献中译作“八合识、八哈失、巴合失、巴合赤、巴黑石”等。而这个蒙语词又是汉语中“博士”的音译。王国维认为:博士一官

6、,置于国之末,而秦因之,职在教授及课试。元代蒙古也设立博士,职在教授生徒,考校儒人著述等。这时“博士”可以引申为“教师、师傅”的理由。如果上述考证合理,那么“把式”的出现实际经历了一个蒙古族语借用汉语词,而后汉语借用蒙语词的过程,是两族文化交流的缩影和最好印证。此外,晁瑞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提出了几个极具地域特色的词汇,如“扎瓜”一词,最常用的意思是“打扮得漂亮”,如“这件衣服真好看,很扎瓜人”。晁瑞经过考证,认为“扎瓜”一词与蒙古语中的“扎合”和满语中的读音为“jahatudebel”的“朝衣”一词有关,此词有“带扎合的衣服”的意思。另外“扎瓜”一词还有修理、修补之意。综合来看,与“修”一字有

7、着一定的相关关系。另如,“胳肢”,为给别人抓痒、有逗弄玩闹的意思。晁瑞认为该词来源于满语gezhiheshembi,意思是“搔腋下”。这个词不仅是在山东地区,同样在北方多地广泛使用。又如“搭喇”一词,表示下垂的意思。晁认为该词来源于满语dalajambi。“跛拉盖”一词认为前两个音节来源于满语名词buhi,意思是“大腿内侧、膝”的意思,“盖”是汉语本来就有的词,两者构成一个半音半意词。晁瑞的研究文本是西周生的醒世姻缘传,胡适从词汇角度考证认为这本书是蒲松龄的著作,但是叶桂桐则认为这些词语广泛存在于山东的其他区域。“夜拉盖”,意为额头,与蒙古语中的“talagai”表示“头”的音相似。事实上这些

8、借用词在山东各地的日常用语中都经常出现。这也反映了从东汉末年开始,动荡不安的社会使得居民大批迁徙以及由此引发的不同民族成分的融合对语言的形成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受异族统治时期所体现的当地方言受其他民族语言的影响。二、亲属称谓词体现的文化意蕴在山东方言中,有些词缀的出现十分频繁,在实际日常生活的使用中,也显得十分重要。如“老”字的使用,现在还有老年人问年轻人“家里排行老几啊?”在日常用语中,曾祖父称为“老爷爷”,曾祖母称为“老奶奶”,高祖父称为“老老爷爷”,高祖母称谓“老老奶奶”;“大”字的使用更加广泛,如称伯父为“大爷”,伯母为“大妈”。同辈血亲中,十分注重排行,长幼有序。称祖父的兄弟姐

9、妹为“大爷爷”“二爷爷”“三爷爷”等,称父亲的兄弟姐妹为“大爷”“二叔”“大姑”“小姑”等,称自己的兄弟姐妹为“大哥”“二哥”“小妹”等。此外,在胶东、聊城等地,称父亲为“爹”“大爸”,称伯父为“大爸”“大爹”等,这更加体现了秩序性的权威,一家之内有“大、二、小”等多个爸爸显得家族势力强大,人丁兴旺。这更加强了血亲之间的紧密联系,增强了家族团结。“大”字的广泛使用还体现在对陌生人的称谓中,根据其年龄和性别等特征,称有“大爷”“大娘”“大婶子”“大妹子”“大哥”“大兄弟”等。山东方言亲属称谓词中宗亲外亲划分界限明显,各成体系,体现了讲秩序和重人伦的特点。山东作为春秋儒墨阴阳的发源地,在社会文化的

10、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影响,呈现了重秩序、讲礼仪的社会文化风貌,在全国亦有“礼仪之邦”的称号。此外还有些具有特色的方言词汇,如称呼妻子姐妹的丈夫为“拉不平”“连襟”“割不断”“一肩挑”“两乔”等,山东人异常讲究礼仪,对于同样作为一家的女婿,有着相同的家族地位,作为进入这个家庭的外姓人,更应体现为礼之道,在逢年过节的相互拜会中,礼数不能少,久而久之就产生了礼物难以计较谁多谁少的意思。从侧面也体现出出嫁女儿对于娘家的眷恋,姐妹之间的深切感情。而对于女婿,有专门的称呼,如“客”“贵客”甚至夸大辈分谓之“姑爷”。这体现了姻亲之间更加讲究礼仪。但是对于嫁出去的女儿,则常会采用一定的别称,如女儿嫁到了王庄,便在

11、言语交谈中称女儿为“王庄”,有十分明显的内外之别,这体现了以男性为中心,重视血缘关系的文化。山东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词,体现了山东地处华夏文明的发源之地注重长幼尊卑、追求严谨礼数、有着浓重的等级秩序等特点。三、方言词汇中的感知造词通常人们在对一个词进行命名时,为了能够体现出自己特定的思维规律和认识方式,会根据现有的文化知识程度、生活习俗和道德标准去展开联想,然后确定不同的认识角度以产生新词。山东地区有些方言词汇初听者难以听懂,但是稍加品味就能领会其中之意。如“艮”这一形容词用来形容人做事死板,不能灵活变通,有呆板之意,另外还有表示食物吃起来很硬,口感不好的意思。因为在乾坤八卦之中,艮为山,山的形象

12、给人以板结、坚硬、固定的感觉,用艮来形容人时,就表示对方死板、死脑筋、固执、不懂变通,进而有难以很好相处之意;在用来形容食物时,就表示食物较硬,难以咀嚼。山东作为农业大省,礼仪之邦,因而普通民众对于乾坤八卦之术亦有着深入骨髓的理解,并在日常用语的使用中予以体现。又如“面”这个词,以名词用作形容词,形容一个人说话做事黏黏糊糊,磨磨唧唧,拖泥带水,一点都不干脆利落,进而用来形容一个人性格比较内向和懦弱,甚至在日常生活中有“好欺负”之意。北方的主食是面食,在制作面制食品时,都要有一道和面发面的工序,而在这个工作流程中原材料面粉就给人一种黏糊不堪、拉扯不清的感觉。再如“?挲”一词,在山东方言里是一个形

13、容词,用来形容一个事物或人的动作行为混乱,不顾公共场合而任意做出不雅动作,继而引申出爱出风头、不讨人喜欢的意思,是一个含义十分明确的贬义词。还有“锅伙”一词,现在日常用语中意思是一起协作做某件事情,体现的是团体协作之意。最开始的意思是一起吃饭,山东地区的居民在历史上一直以农业生产为主,但并不是鱼米富庶之地,历史上曾发生过多起饥荒事件,在特别艰苦、缺乏粮食的年代里,人们相互扶持,有饭同吃,一起携手度过难关,久而久之就有了“锅伙”一词。进入到现代,随着粮食生产的满足,它有了新的意义而彻底抛弃了原有之意。现在这个词还经常出现在日常会话当中。山东方言的生物名称词汇亦有很大特色,多数体现为通过听觉、视觉

14、、触觉的感知而产生的方言词汇。动物是有生命的,它们以自己的形、色、声、性、趣等来引起人们的种种遐想。如鸭子为“呱呱子”,熊为“黑瞎子”,喜鹊为“喳喳郎”,布谷鸟为“咕咕”,蝙蝠为“演蝙虎子”,壁虎为“蛇滑溜子”,蛇为“长虫”,知了为“烧老钱”,泥鳅为“泥狗”,麻雀为“家翅儿”(儿化音),还有花生为“长果”等。知觉印象造词的广泛使用,使得新学者在学习这些方言词汇的时候更容易通过直观感受而学习到词语,也体现了山东人民的纯朴简单、乐观好天的区域民族性格,家畜鸟兽的拟声音造词等也体现了对其的喜爱和保护。四、方言词汇体现农耕文化(一)饮食文化山东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全省温暖湿润,水热条件较同纬度内陆地区

15、更佳。气候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干燥寒冷。省境光照充足,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有利。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不同地域的饮食差异最先投射到语言的差异上。由于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有所不同,这会相应折射在相应地区的食物种类、食品加工、饮食习惯和饮食心理等方面,从而形成风格各异的饮食文化。这些都会在语言词汇上烙下深深的印迹。如“干粮”,一般指用面粉制作而成的便于携带的食物,如馒头,烙饼等,是山东居民根据当地的生产粮食依据气候条件而发明的。常见的亦有“馍馍”“煎饼”“油条”等词汇其中“油条”是新派叫法,老派叫法“油炸果子”

16、现在已经不太常用。这些食物的制作和原材料的种植生产,是因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以种植小麦和玉米为主,收获的粮食进行处理之后制作成面粉,再把面粉做成馍馍,煎饼,烙饼等,便于携带、二次加热。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方言词汇,如“打尖”,汉语大词典六册313页释义为“在旅途或劳动中休息进食”,山东地区的常用义是指在农忙干重体力活时,在下午三点左右再送一顿饭,以保持足够的体力。这反映了山东地区现在还有很多地区以农耕为主。另外,在山东地区,对于“汤圆”和“元宵”有着明确差异的定义,“汤圆”是指用湿粉团搓成的,有的有馅,有的没有馅;“元宵”是指用干粉淋水反复多次摇成,大多有馅。山东居民广泛接受来自其他地域的食物,但是对于特别饮食的仍有一定的区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自身特有食物的保留,以避免融合之后的渐行消失。(二)时间时令的表示山东地区地处东部沿海,因处于太行山之东而称“山东”。地处黄河下游,东临黄海,北滨渤海,全省包括半岛和内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