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岩石学复习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539386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沉积岩石学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沉积岩石学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沉积岩石学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沉积岩石学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沉积岩石学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沉积岩石学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积岩石学复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沉积岩石学沉积岩是在地壳表层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宇宙物质等沉积 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风化作用的概念地壳表层岩石的一种破坏作用;是因温度的变化,水以及各种酸的溶蚀作用,生物的作用以及各种地质营力的剥蚀作用等, 地壳表层的岩石处于不稳定状态,逐渐遭受破坏,转变为风化产物的过程。风化作用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作用。岩石主要发生机械破碎,而化学成分不改变的风化作用,称为物理风化作用。在氧、水和溶于水中的各种酸性物质的作用下,母岩遭受氧化、水解和溶滤等化学变化,使 其分解而生成新矿物的过程称为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

2、作用指在生物活动过程中对岩石产生的破坏作用。从流体力学的性质来说,凡服从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否则称为非牛顿流体。 内摩擦定律:t=du/dy所谓服从内摩擦定律是指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随着du/dy的变化,始终保持一常数, 该牵引流就属于牛顿流体,若p值随着du/dy变化而变化,即为不服从内摩擦定律,该流体 即为非牛顿流体。自然界中存在牵引流和重力流两种不同性质的流水,牵引流搬运颗粒的动力主要是推力(或 牵引力),搬运方式主要是推移方式。重力流是密度流,其搬运介质的方式是悬移载荷方式 搬运。牵引流和重力流对比类别牵引流重力流流体性质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密度低高(1.08,海水比重)水

3、动力学机制地形、潮流或风重力液固相分明不分搬运介质流水沉积物搬运动力推力、负荷力重力搬运方式滚动、跳跃、悬浮悬浮运动关系水主动,颗粒被动水被动,颗粒主动搬运物质碎屑物质、溶解物质碎屑物质为主沉积作用流速、能量减小能力减小转化或稀释沉积环境地形变化较小山前或斜坡及其下游方向沉积构造各种类型层理粒序/递变层理沉积后作用的概念沉积物形成以后到沉积岩的风化和变质作用以前这一演化阶段的所有变化和作用一 广义的成岩作用。沉积分异作用指碎屑物质在流水中搬运及沉积过程中发生矿物成分、粒度、形状等方面的变 化。是受颗粒间的碰撞和摩擦流体对颗粒的分选作用化学分解和机械破碎作用的影响与机械 沉积分异作用机制不同!母

4、岩风化产物以及其他来源的沉积物在搬运和沉积过程中会按颗粒大小、形状、比重、矿物 成分和化学成分在地表依次沉积下来的现象,也叫地表沉积分异作用。机械分异作用:主要受物理原理支配,见于碎屑岩中;化学分异作用:主要受化学原理支配,见于溶解物质沉积过程。 沉积分异作用表现在(1) 粒度的分异:在流水的搬运及沉积过程中,从上游到下游出现粒度从大到小、分选由 差到好的顺序分布,出现了砾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的分布集中顺序;(2) 密度的分异:从上游到下游,相对密度大的碎屑含量逐渐减少,相对密度小的碎屑增 加;(3) 形状上的分异:等粒度颗粒中片状碎屑含量增加;(4) 成分上的分异:成分成熟度相对增加。碎

5、屑岩碎屑颗粒碎屑岩的骨架,主要由母岩物理风化作用过程中机械破碎而成的矿物碎屑和岩石碎 屑组成。杂基分布于碎屑颗粒之间的,以悬移载荷方式与颗粒同时沉积的,粒径一般小于0.03mm的, 细小的机械成因碎屑沉积物。成因:机械成因。粒级:以泥为主,可包括一些细粉砂。胶结物碎屑岩在沉积、成岩阶段,以化学沉淀方式从胶体或真溶液中沉淀出来,充填在碎屑 颗粒之间的各种自生矿物。三级命名法三50%XX岩5025%XX质2510%含XX1细粒(粉轴、泥岩、ScS)较粗粒(中、细砂岩)环境深水或沼泽、泻湖等浅水滨浅水:湖岸、海滩 浊眸其它层理通过粒度变化、重矿物富 集或有机质含量不同等显现纹层厚12mm,常与大 型

6、交错层理共生区分浪成波痕和流水波痕浪成波痕一般由产生波浪的动荡水流形成,常见于海湖浅水地带。 流水波痕由定向流动的水流形成,见于河流和存在底流的海湖近岸地带。1.波痕特征浪成波痕流水波痕风成波痕峰谷特征峰尖谷圆峰谷均圆峰谷均圆谷宽峰窄对称性对称不对称4.*13.8不对称22.5极不对称波痕指数41351651070多6了多68多815多4520脉状层理与透镜状层理的异同透镜状层理在泥基质中夹有砂质透镜体,形成条件与脉状层理相反,砂少泥多,潮汐水流或波 浪作用较弱。压扁层理又叫脉状层理,是在波谷及部分波脊上含有泥质条带(脉状体)的沙纹层理。砂多泥少,水动力较强,泥被削蚀,仅在波谷被保存。交错层理

7、也叫斜层理,由一系列与层系界面斜交的纹层(前积层)组成,层系可以彼此平行、 交错、切割,组成不同形态的交错层理。流态与层理之间的关系Fr水动力条件运动载荷底床形态层理类型加积方式可忽略不计悬移平葩床垂向加积1 VO很弱悬移平床水平层理垂向加积1弱悬移沙纹小数板状、槽状、波状)侧向加积V 20 cmfe推移沙陇层理垂向加积1 V1强推移逆行沙丘桶板状、层理傅向加积1很强推移冲槽 冲坑不太明显傅向加积1极强推移(深潭)不明显侧向加积沉积岩的颜色一、继承色主要取决于碎屑颗粒的颜色,即继承的母岩的颜色。二、自生色沉积和早期成岩过程中自生矿物的颜色。继承色和自生色是碎屑岩的原生色f判断沉积环境红色、黄色

8、f氧化环境;绿色f半氧化环境;灰色、黑色f还原环境。三、次生色一一次生色不能作为相标志后生或风化作用阶段,新生成的次生矿物造成的颜色。同生变形构造也称变形构造,是沉积物沉积的同时或在沉积物固结成岩之前还处于富含孔隙 水的塑性状态下发生变形所形成的构造。同生变形构造的常见类型和特征(一)重荷模(load cas t)和火焰状构造也称负载构造、重荷构造等。是指覆盖在泥质岩之上的砂岩底面上的不规则瘤状突起。突起 高几mm到几十cm。下伏饱和水的塑性软泥承受上覆砂质层的不均匀负荷压力(二)球枕构造指砂岩层断开并向下陷入泥岩中形成的许多不均匀排列的椭球体或枕状体。大小从十几cm 到几m。如果砂岩具有纹层

9、,则在椭球体或枕状体内的纹层变成复杂的小褶皱,很像“复向斜”并 凹向岩层顶面,所以可用来确定岩层顶底。(三)包卷层理特点:只限于一个层内连续分布,向岩层顶面方向,扭曲细层被上覆层截切;向岩层底部逐 渐消失。从不发生断裂和角砾化现象。(四)滑塌构造特征:沉积层可发生变形、揉皱、断裂、角砾岩化及岩性混杂;常局限在一定的层位内,其 顶部常遭受冲刷;多见于细碎屑岩中,也见于石灰岩中。(五)泄水构造特点:砂岩或粉砂岩中如碟状向上弯曲的模糊纹层,直径l-50cm;横向上断续分布,垂向 上互相重叠,中间以泄水通道的砂柱分开。有的向上变为包卷层理。有的砂质沿液化管穿过 上覆泥岩,喷出地表f砂火山。(六)坑丘构

10、造特征:在沉积物表面上呈小而圆的坑,或者呈具有微小中心坑的小丘状或圆锥状。直径仅数 mm到lcm,以此与喷出构造区别。区分底砾岩、层间砾岩、层内砾岩的形成环境和沉积特点根据砾岩在剖面中的位置分类,与相邻岩层,尤其是下伏岩层的接触关系分为底砾岩,层间 砾岩,层内砾岩。1. 底砾岩分布于海侵层序的最底部,即侵蚀基准面上,与下伏岩石呈不整合或假整合。代表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沉积间断,分布稳定。底砾岩一般成分较简单,稳定性高的坚硬砾石较多,结构成熟度高。2. 层间砾岩整合地夹于其它岩层之中,不代表侵蚀间断,与下伏地层连续沉积。河流暂时冲刷再沉积的产物。砾石和填隙物组分复杂而且不稳定,常呈透镜状。3. 层内

11、砾岩半固结沉积物在同生期经破碎和再沉积所形成的砾石(屑)沉积物,再经成岩作用而成的砾 岩一一同生砾岩内碎屑砾岩北方寒武、奥陶系的竹叶状砾屑灰岩泥岩砾岩/泥砾岩干燥气候条件下的冲积环境和湖泊环境中一一浅水洪水一风暴沉积的产物。陆源碎屑岩主要由母岩风化作用所形成的碎屑物质经过机械搬运和沉积作用、少量化学搬运 和沉积作用,并经沉积后作用形成的一类岩石,又叫陆源碎屑岩。碎屑岩的结构指碎屑岩内各结构组分的特点和相互关系。(碎屑的粒度、圆度、球度、形状 以及颗粒表面的微细特征。)一、碎屑颗粒的结构二、杂基和胶结物的结构三、孔隙的结构四、碎屑颗粒与杂基和胶结物之间的关系。结构成熟度也称物理成熟度,是指碎屑沉

12、积物經风化、搬运和沉积作用的改造,在结构上接 近于最终特征的程度。胶结类型及颗粒支撑性胶结类型概念-碎屑岩中碎屑颗粒和填隙物间的关系。支撑类型按碎屑颗粒和杂基的相对含量1杂基支撑一杂基含量高,颗粒互不接触,在杂基中呈漂浮状。2. 颗粒支撑一碎屑颗粒含量占绝对优势,颗粒之间相互接触胶结类型与碎屑颗粒与填隙物的相对含量、颗粒间接触关系有关。1. 基底胶结填隙物含量多,碎屑颗粒呈漂浮状,杂基支撑,重力流;2. 孔隙胶结碎屑颗粒构成支架,颗粒支撑,点接触,胶结物含量少,只充填在碎屑颗粒之间的孔隙中。3. 接触胶结颗粒之间点接触或线接触,胶结物含量很少,分布于碎屑颗粒相互接触的地方。颗粒支撑。4. 镶嵌胶结碎屑颗粒线、凹凸、缝合接触,有时不能将碎屑与胶结物分开。颗粒支撑主要的层理类型及其特征按层内组分和结构的性质划分非均质层理(按几何形态划分)水平层理、平行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均质层理、韵律层理、粒序层理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岩一般特征形成过程三大特点(1)火山碎屑物质是火山爆破的机械作用产生的岩石碎块、晶体或玻璃质的碎块构成,而 非岩浆冷凝的产物;(2)火山碎屑物质有些是喷射至大气中后经过空气介质而沉落于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