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4光现象含解析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5393159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3.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4光现象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4光现象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4光现象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4光现象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4光现象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4光现象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4光现象含解析(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光现象4(2017潍坊)小丽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60c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DA.30cm B.60cm C.90cm D.120cm11、(2017潍坊)(多选题)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否则,可能会发生危险,因为它的实际深度会超过你看到的深度。这里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光学规律。以下实例也涉及到这个规律的是AD18(2017东营)(2 分)如图所示,护林员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水平射向山洞中 P 点,请你 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P3021.(2017枣庄)一只燕子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6m时,它的“倒影”距水面 m

2、,它在湖面的“倒影”是 (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21.6 虚 反射 7.(2017青岛)综合问答运动场上的物理:小雨在运动场上经历的几个场景如下,请你从中挑选一个,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2017青岛)同学们在不同位置都能看清主席台上的标语;(2017青岛)为了防止打滑,小雨穿了一双鞋底花纹更明显的运动鞋;(2017青岛)小雨买了一盒冰镇饮料,用吸管的尖端刺破封口,喝完饮料后他感到很凉快。解释场景 : ,所以会有这个现象。(2)(2017青岛)请运用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出图中点光源S的像。11(2017聊城)(多选题)下列现象与光学知识对应下确的是 A影子的形成光的直线

3、传播 B“海市蜃楼”的形成光的反射 C湖水中青山的倒影平面镜成像 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光的色散ACD23(2017威海)在光现象的学习过程中,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按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纸版上显示出了入射光AO和反射光OB的径迹,他想把光的径迹保留在纸板上以便研究,请你为他设计一个保留的方法:用笔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路径 当在图甲上出现反射光OB后,小明将一透明塑料硬板按图乙方式放置,并以ON为轴旋转该塑料板,观察塑料板上能否出现反射光,他的设计意图是为了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小明让光沿BO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沿OA方向射出,说明

4、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2)如图丙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将点燃的蜡烛A竖直放在薄玻璃板的一侧,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另一侧的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调整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相等,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A站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考点】A7:光的反射定律【分析】(1)为了保留光的传播路径,可以用笔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路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2)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不竖

5、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解答】解:(1)小明可以用笔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路径;明将一透明塑料硬板按图乙方式放置,此时在玻璃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这样做是为了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小明让光沿BO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沿OA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2)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即垂直于桌面,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6、虚像不能被光屏承接故答案为:(1)用笔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路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光路是可逆的;(2)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大小相等;平面镜成的是虚像9(2017烟台)“五一”节期间,在南山公园平静的湖水中,小红看到了“鸟在水中飞,鱼在云中游”的美丽画面,她所观察到的“飞鸟”和“游鱼”()A都是折射而成的像B分别是反射和折射而成的像C都是反射而成的像D分别是折射和反射而成的像【考点】A6:光的反射;AM: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平面镜成像,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同时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其实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是由

7、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看到的水中的鸟是空中的鸟以水面为反射面在水中形成的虚像其光路图如下图所示:由于它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所以是虚像看到的鱼是由水中的鱼发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是鱼的虚像其光路图如下图所示:由于它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所以是虚像故选B22(2017烟台)红灯停,绿灯行 红灯停,绿灯行,这是人所共知的,能否将红绿灯的作用互换一下呢? 我们平时见到的太阳光是白光,它是由红、橙、绿、蓝、靛、紫等色光组成的,白光叫复色光,各种颜色的光叫单色光单色光的颜色是由频率决定的,红光频率最低,波长最长;紫光频率最高,波长最短光在空气中传播时,会遇到

8、大气分子、水蒸气微粒以及尘埃微粒等障碍物当光照射到这些微小的障碍物上,障碍物会将光波的一部分能量散射出去,而另一部分能量将穿过障碍物继续向前传播,光散射的强度与光波波长有关,波长越短,被散射出去的能量越多,穿过的能量越少,在相同条件下,红、橙光穿过的能量多,蓝、绿光被散射出去的能量多,早晚我们看见太阳时,见到的主要是太阳光中穿透厚厚大气层的红光、橙光,所以朝阳、落日是红色的晴朗的天空,见到的主要是阳光中被大气散射的蓝、绿光,所以天空呈蓝色 正因为红光在空气中散射最弱,穿透能力强,可以传到较远的地方,使车辆和行人在远处就能发现,及早做好准备,所以用红灯表示停止和危险信号雾天行车,车上要开黄色警示

9、灯,也是这个道理可见红绿灯的作用是不能互换的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概括指出光散射遵循的规律(2)试着运用上文提到的知识解释大海为什么是蓝色的?【考点】AM: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1)解答本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句子“光散射的强度与光波波长有关,波长越短,被散射出去的能量越多,穿过的能量越少”(2)太阳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这七种颜色的光,波长各不相同,从红光到紫光,波长逐渐变短,长波的穿透能力最强,最容易被水分子吸收,短波的穿透能力弱,容易发生反射和散射【解答】解:(1)根据文中的关键字句可知光散射遵循的规律:光散射的强度与光波波长有关,波长越短,被散射

10、出去的能量越多,穿过的能量越少;(2)我们能够看到大海是因为海水反射的光的进入我们的眼睛,射向水面的太阳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和紫光遇到较纯净的海水分子时就会发生强烈的散射和反射,于是人们所见到的海洋就呈现一片蔚蓝色或深蓝色了21(2017滨州)小滨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1)他应选取两支外形相同(选填“相同”或“不同”)的蜡烛进行实验(2)小滨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3)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他把蜡烛A放在距玻璃板30cm处,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到蜡烛A的距离是30cm;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

11、“不变”)(4)在玻璃板后放一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5)实验过程中,小滨仔细观察,发现蜡烛的像有重影,请你帮小滨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玻璃的两个表面同时发生反射,两个反射面各成一个像【考点】AE: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1)实验时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2)实验时选择透明的玻璃板,在物体的一侧,既能看到物体的像,也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3)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等距,物像等大(4)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不会出现在光屏上(5)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每个反射

12、面都可以作为平面镜成像,所以仔细观察时,会发现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解答】解:(1)实验时选择两支等长的蜡烛,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2)实验时选择透明的玻璃板,能同时观察到像和代替蜡烛A的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3)由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物像等距可知,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是30cm,那么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等于30cm;由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物像等大可知,将蜡烛不管是远离玻璃板还是靠近玻璃板时,蜡烛所成像的大小不变(4)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受虚像,而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移开B,并在其所在位置放一个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A的像,这说明蜡烛成的像是虚像(5)玻璃板有厚度,且有两个反射面,

13、因为玻璃的两个表面同时发生反射,两个反射面各成一个像,所以成两个像故答案为:(1)相同;(2)便于确定像的位置;(3)30;不变;(4)平面镜成的是虚像;(5)玻璃的两个表面同时发生反射,两个反射面各成一个像2(2017德州)如图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用放大镜观察图案B水中山的“倒影”C游戏中的“手影”D钢勺在水面处“折断”【考点】A6:光的反射【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14、(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用放大镜看物体,发生的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B、山在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正确;C、手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D、钢勺斜插入水中,由于光的折射,水面以下看起来向上弯折,发生错位现象,故D错误故选B3.(2017菏泽)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反射现象的是( )A. BCD3、B 解析:屏幕上的手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平面镜中的小狗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到达镜面后发生反射形成的,B符

15、合题意放大镜把字放大,是光透过透镜折射形成的像C不符合题意铅笔“折断”的原因是光通过水、玻璃到达空气时发生折射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5(2017济宁)如图中的光学实验研究出的物理规律不能解释所对应的光学现象的是()A手影B透镜成像C筷子变“弯”D彩虹【考点】A2: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A6:光的反射;AM: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AP:光的色散【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例如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水变浅了等【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