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应在有效理答上着力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5391841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教学应在有效理答上着力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数学教学应在有效理答上着力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数学教学应在有效理答上着力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数学教学应在有效理答上着力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数学教学应在有效理答上着力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应在有效理答上着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学应在有效理答上着力(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教学应在有效理答上着力理答是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行为。简单地说,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理答不仅是一种教学行为,还是一种评价行为。有效理答,是指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善于从学生所提问题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独立钻研、讨论切磋,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善于把握学生回答问题的精髓,对学生的提问进行深入浅出分析,做恰如其分的评价、指导,进而完成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达成教学目标的的教学活动。一、充分认识有效理答的意义。崔允漷教授认为,理答的好坏决定着教学的效率以及课堂文化,理答对于形成怎样的课堂文化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能否实现有效

2、理答是衡量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老师的理答是不可预设的,它需要教师随机应变,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合理的回应,所以教师往往要借助学生的回答和自己理答后学生的反应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理答的质量,改进教学。长此以往,老师在不断丰富自己理答经验的同时,也发展了对课堂的教学机智和实践智慧。因此研究课堂理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二、深刻反思理答行为存在的问题。从常见的课堂理答行为来看,部分教师课堂提问目的不明确,提出的问题思维价值不高,采用的理答方式不当,这就不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建构知识。具体来说,有三大问题。1.追求热闹,忽视思维。 在课堂理答时,很多教师

3、盲目追求人气指数,同一个问题,指名回答的学生过多,课堂提问的面很广,但审视课堂热闹的背后,这种形式仅仅是走过场。例如:在教学二年级“算24点”一课时,有的教师根据教材提供的数字,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从而发现数字与加、减、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在反馈环节,一位教师提问说:“任意选三个数字,能算出24点吗?谁来说说刚才你利用哪三个数字算24点的?是不是任意三个数字、四个数字都能算出24点?”教师依次让8位学生进行了个别回答。其实,学生经历了操作,自然会发现有时能算出24点,有时不能算出24点。教师在倾听学生的回答时,应该集中时间来处理“为什么有的三个数字、四个数字不能算出24点?”教材的编写特点就是

4、让学生在玩扑克牌游戏为载体的数学活动中,练习已经学过的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激发学生练习计算的兴趣,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因此,教师在学生充分操作,经历计算“算24点”的过程,要重点思考“为什么这样算?”,重点引导学生对三个数字、四个数字进行加、减、乘、除法分析、思考,这才是真正的“数学化”的过程,学生只有在操作、思考中寻找原因,发现规律,才能展示真实的思维过程。2.追求结果,忽视发现。在理答过程中,教师有时盲目追求答案的精准到位,希望学生的回答一步到位,忽视学生错误价值的挖掘,殊不知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一个没有学生出现错误的课堂是理想化的,也是不可能的。例如:在教学

5、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教师出示下面两题:98.594 0.455(保留整数) (精确到个位).(精确到十分位 ) .(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很多学生解答这些习题时,最容易发生错误。有位学生解题的答案依次为:98.0、98.6、98.60,0、0.4、0.50,为什么会出现很多错误呢?究其原因,除了没有掌握是否需要考虑尾数最高位上数的大小情况去四舍五入外,对其中的一些概念还是一知半解。因此,教师在理答时要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对于保留整数、精确到个位、精确到十分位、百分位是否真正理解?当学生出现问题后,一定要先听听学生是怎么想的,仔细挖掘其中的错误价值,分析是教

6、师讲解不当,还是学生理解有问题。从而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有效调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三、科学优化有效理答的策略。1.多激励,给动力。我们知道,课堂上教者那激励与赏识犹如是火种点燃学生心中求知的欲望,是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动力。教者适当地进行鼓励赏识,能让学生智慧的火花迸发,让整个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案例】: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片段开始上课,老师说:“今天在我们班会产生几名数学家。”同学们十分惊讶。老师接着说:“只要你们能仔细观察,提出问题,认真解决,数学家就会在你们中间产生。”同学们充满了信心。老师摆好15朵花,问:你们谁知道这里一共有多少朵花?(生迫不及待地的举手,叫出来15朵)师:你怎么

7、这么快就知道答案?生1:3+3+3+3+3=15朵师竖起大拇指说:咦,这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带领掌声响起)还有其它解决方法吗?生2:我的方法比他的快一点5+5+5=15朵师微笑着说:你真会动脑筋,这种方法写的短些,节省了时间,真棒!我还没有问还有更好的办法吗?其他学生的手都没有放下,而是觉得更高了。师:还有啊?故意让他们觉得自己的方法确实不错。生3:我是用3乘5等于15生4:53=15 朵教者运用激励赏识的方法让一堂练习课变的生动有趣,让学生不断产生快乐,让他们的思维不断闪现智慧的火花,让上课成为一种享受。让课堂教学充满魅力。2.重启发,明思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茫然不知,主要原因是理解跟不

8、上,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就应及时引导,适时点拨,给学生指明正确思考的方向。在执教二年级认识除法一课时,拓展练习中安排了这样一道题:妈妈买了12个,小林每天吃( )个,可以吃( )天。题目读完老师问学生:你读懂了什么?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面面相觑,看样子是没有理解题目说了什么意思。于是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师:题目要我们求什么?生:题目要我们分12个苹果。师:你想怎样分?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小林每天吃2个,可以吃6天。师:还可以这样分?有什么新的想法?生1:我认为小林每天吃3个,可以吃4天。生2:我认为小林每天吃4个,可以吃3天。生3;我认为小林每天吃6个,可以吃

9、2天。师:是这个意思吗?谁再来说一说。又请了几位学生说一说,终于点头会意了。得出结论:因为每天吃的个数少,吃的天数就多。这样处理,不仅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又让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3. 迟评价,给空间。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在我们的数学课中,对学生的反馈信息并非一律都得及时评定,有时过早的评价,反而会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时富有创造性的见解,常常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期。教师应合理利用学生的期待心理,不应马上评价学生,不应马上作出“冲动的理答”,这就要求教师灵活运用“延迟评价”的方式,

10、正如布鲁纳所说:“延时评价可以使学生发现问题,产生创造性的见解。”是的,“延迟评价”可以留给学生思考、探究、暴露思维的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常常会产生更多精彩的问题,引发更加的创新性思维。我们也相信面对学生的回答,我们完全“有理由”迟答晚答、直接对答学生的话语,让迟来的花儿开得更加芳香。如在教学倍的认识一课,当在做练习题“李明今年5岁,叔叔的岁数是李明的5倍,叔叔今年几岁?”时,仲胜同学把手举得老高,乐意地说:“是5、10”还没说完,支支吾吾的,全场哗然,这时教师选择不评、不答,只用手势请仲胜同学继续往下说,并示意同学们勿语。按着耐心让这位同学接着说,果真声音越来越亮:“1个5就是5,2个5就是1

11、0,3个5就是15。”到此,个别同学又想笑了,可老师还是认真倾听着“4个5就是20,5个5就是25,因为5倍就是5个5,所以叔叔今年25岁。”“真是了不起啊。”教师竖起了大拇指说:“同学们请看,仲胜同学能从几个几来思考5的5倍是多少,思维过程井井有条,又能运用自如,真是佩服!”这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迟来的评价比“早来的理答”更显得富有人文气息。如果老师少了耐心,早早地给予否定,早早地给予理答,不认真听学生的想法,必定会熄灭我们的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火花。可见我们是完全有理由选择晚答、迟答我们的学生。参考文献:1陈惠芳 小学数学课堂理答行为的现状与思考2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韩立福著,2005。3朱德江提高数学交流有效性思考 上海教育科研 2006.1 4金传宝.美国关于教师提问的技巧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199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