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理解性默写整理题与答案汇总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5388589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6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理解性默写整理题与答案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中语文理解性默写整理题与答案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中语文理解性默写整理题与答案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中语文理解性默写整理题与答案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中语文理解性默写整理题与答案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理解性默写整理题与答案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理解性默写整理题与答案汇总(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整理1、 孔子语录(1)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2)论语十则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_。(3)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对待事物应保持正确态度的语句是:_。(4)论语十则中,孔子评论孔文子的两句是:_。(5)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_。(6)论语十则中的“_”一句,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7)论语十则中表明孔子非常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复习环节的句子是:_?(8)论语十则中与今人“举一反三”意思类似的句子是:_。(9)论语十则中与“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意思相仿的句子是:_。(10)论语十则中表明孔子向他人虚心

2、学习的态度的句子是:_。(11)论语十则中.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12)论语十则中孔子借物候现象比喻高尚节操的句子是:_。(13)论语十则中孔子认为“恕”的含义应该是:_。 2、鱼我所欲也(1)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_。(2)、是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_。(3) 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_。(4)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_。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承上启下的句子:_。(2)、中心论点是:_。(3)、表明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的目的的句子是:_。(4)、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_。(5)、说明人才

3、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_。4、曹刿论战(1)、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_。(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_。(3)、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_。(4)、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_。(5)、有利于反攻的时机是在_的时候。(6)、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_。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1) 描写邹忌外貌的句子:_。(2) 写邹忌经过思索,找出妻、妾、客认为自己比徐公美的原因:_(3) 写齐王受邹忌启发,用悬赏的方法广泛征求臣民意见的句子:_(4) 邹忌经过冷静理智地分析,在齐王面前巧妙地将家事与国事进行类比,与“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相对应的句子是:_;与“妾之美我者,畏我也”相对应的句子是:_;与“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相对应的句子是:_;最后邹忌得出结论:_(5) 文中邹忌先从切身经历设喻,再将家事与国事进行比较,最后得出“_”的结论,使得齐王心悦诚服地采纳了他的谏言。这以后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取得了“_”的成效。(6) 邹忌的讽谏最后收到了怎样的效果:_。6、出师表 (诸葛亮)(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2)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_,(或_ )(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_” (或_;

5、)”一致。 (4)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_(5)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_。(6)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_ (7)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原句)_;_;_。7.桃花源记(1)写出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_。 (2)写出描写桃花源中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_(3).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_。(4)写出出自本文的四个成语:_。 (5)文中描写桃花源生活心情的句子是:_。 (6)描写桃花源环境的句子:_。 (7)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_ (8)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_。8三峡(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_.(2)三峡中描写两岸悬崖陡峭雄伟险峻

6、的一句是:_. (3)三峡中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是: _(4)写水势凶险的句子:_ (5)写水流湍急的句子:_ (6).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_。 (7).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_ (8).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_。(9).从色彩上对三峡景物进行描写的句子是:_。(10).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_.9马说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_。(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_。(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_?(7)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_!”(8)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