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方言研究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5387897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方言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重庆方言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重庆方言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重庆方言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重庆方言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庆方言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方言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方言研究摘要:重庆方言具有自己独特的体系和特点,本文着重对重庆话与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等三方面的差异进行对比,进而找出重庆方言自身的规律,为更多的人更好的了解重庆方言提供一定的依据,从而更好的掌握重庆方言。关键词:重庆方言 普通话 二者语音、词汇、语法的差异重庆方言隶属北方方言区的西南官话。虽与北方方言区的其它分支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有不少自己的特点,在语音、词汇、句式等方面都自成一体。狭义的重庆言子,专指重庆人的“展言子儿”,即歇后语或陷语,于谐趣幽默里见智慧,为重庆方言的一大特殊现象。一、 重庆话与普通话在语音方面的差异(一)、声母 1、在普通话中舌尖后音h、ch、sh、与舌尖前音

2、z、c、s、读音明显,但在重庆方音中没有z、h、sh、这组声母,而是把普通话分别读作zh、h、s、和z、c、的两组声母,都读成了z、c、s.例如:例字 普通话读音 重庆方言音寨 zi在 i za柴 cai才 ca cai诗 shi私 si i2、普通话有明显的边鼻音l、n之分,而在重庆话中是不分鼻音和边音l的.另外,普通话里还有一个舌尖后浊擦音r在重庆方音里一般都读成舌尖前音。如:日、软、荣等字的读音。重庆方音还有将这部分声母相混淆的情况,如下面的例字.【1】 例字 普通话读音 重庆方音 造 躁 zao a 肇 zhao sao 纯唇 cn sun 吃 chi ki(万州等地) 荣融 容 rn

3、g yng (二)、韵母 1、 重庆方音把普通话中的韵母,分别读成了或. (1)、分清0和 重庆方音中,和、 、h直接相拼的o韵母,在普通话里很大一部分读e韵母。如: 例字 重庆方音 普通话读音 歌、各、戈、割 go e 课、科、柯、渴 ko ke 喝、盒、河、贺 ho h(2)、分清e和 重庆方音中,除了不同f、q、相拼外,其他的声母都可以直接和它相拼。例如:例字 重庆方音 普通话读音伯、泊 b bo迫、珀 p o特、忑 t te2、 普通话读e韵母、韵母、ei韵母的字,重庆话分别读成了o韵母、u韵母和ui韵母。例如: 例字 普通话读音 重庆方音 约、确、学 e韵 io韵 国、扩、阔 uo韵

4、 u韵 雷、类、内 i韵 ui韵此外,重庆方音en和、in和ing不分,把普通话中的g韵母读成en,把普通话中的n韵母读成in。例如: 例字 普通话读音 重庆方音 根 en en 羹 eng 宾 bn bin 兵 ing(三)、声调 普通话与重庆话声调对照表 调类 例字 普通话调值 重庆话调值 阴平 妈 55 44 阳平 麻 3 上声 马 4 42 去声 骂 24二、重庆话与普通话在词汇上的差异(一)、重庆方言中特有的熟语1、惯用语具有重庆地方特色的惯用语指称的大都是重庆最常见的人或物,有的甚至难以在普通话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词,这类惯用语常用三字格或四字格的形式来表现,相当一个词或词组。如:重

5、庆人称没有根据的、不可信的话为“空了吹”;指说不专业的话为“开黄腔”;指缠着不放手为“扭倒费;形容得理不饶人的情形为“幺不倒台”,等等。可以看出,重庆方言熟语中的惯用语多是由一两个有特殊方言义的词组成的, 如“黄、“费”、“幺台等.这些词也成为了该惯用语的灵魂意义,一旦理解了这些词,就能领会该惯用语的意思了。2、歇后语汉语中歇后语大多来自人民群众的口头创造,因此带有很浓的口语色彩,也最能反映当地的人文气息。重庆方言熟语中的歇后语也不例外,它跟普通话中的歇后语大致相同,可以分为两种,即“谐音相关”“意义相关”。(1)谐音相关重庆方言熟语中的谐音一般多是方言音与普通话之间的谐音,如“瘸子进医院-治

6、脚(自觉):重庆话属西南官话,平翘舌不分,于是“治与“自”同音;而在重庆话中“脚”与“觉”也同音,所以“瘸子进医院”指的就是“自觉。(2)。意义相关重庆方言熟语中意义相关的歇后语很多,如“丰都城拉二胡-鬼扯”、“癞格宝(癞蛤蟆)吃豇豆-悬吊吊的、“猫抓糍粑脱不到爪爪”等。3、俗语重庆方言熟语中的俗语多是反映重庆人民生产生活的短句或韵语,结构简练,如“包包散,包包散,不要婆婆看。”这里的“婆婆”不是指普通话中“丈夫的母亲,而是按照重庆人的习惯,指的是“奶奶”.重庆方言熟语中韵语的韵脚一般都押重庆方言音,如“老太婆,尖尖脚,汽车来了跑不脱”等。4、成语重庆方言熟语中的成语并不多见, 但格式固定,熟

7、识度高,如“正南齐北”指南北都周正,形容有规有矩,非常正式、严肃.“一四六九”是用概数表示“大量的、“全部的”之义,这里跟古诗歌有异曲同工之处。此外,重庆的方言熟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詈语, 如“龟儿”、“格老子的”、“砍脑壳的”在使用这些詈语的时候,有的单纯是为了骂人,但很多情况下用者表示气愤、欢喜等情绪的方式,有时甚至什么意义都没有,只是一种口头禅。(二)、重庆方言与普通话词汇的对比 首先,重庆方言中某些名词的词义与普通话相同,但其构词语素却完全不同。例如:相因(便宜),脑壳(头),摸包儿(扒手),红苕(甘薯),梯坎儿(台阶),包谷(玉米),撑花儿(伞),婆娘(老婆),老汉(爸爸父亲),堂客(

8、妻子),宝器(傻子),幺儿(儿子),孩子(鞋子),男|女娃儿(男|女孩),膝盖(客西头),Y货(次等货)瞎孔(胳肢窝),罗兜(屁股)等等。其次,某些重庆方言中使用的动词与普通话的动词相同,但词义不同或使用范围有宽窄之分。有时方言中的一个词可以表达普通话中好几个词的意思。例如:“争”字在重庆方言里除了具有普通话的“争吵”之义外,还有“你还欠我几块钱”的意思,如“你还争我几块钱”。在重庆话里“巴常作动词表示“粘贴”,但在普通话里“巴”字做动词就不能表示“粘贴”,最多只能表示“紧贴”、“黏结”等近似义。装 牤(mn)(装傻),舌老(丢失了),摆龙门阵(聊天),告哈儿(试一下),杀鸽(结束)哈脊跟儿(

9、挠痒),达扑爬(摔跤),痴过来(伸过来),空了吹(不可信)拎菜(夹菜)冒皮皮(说大话的人),等.再次,一些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例如:清早八晨 (形容很早)、背时(活该)、白兹八兹(无缘无故)、归愈(整理好了) 、不摆老(不得了了) 、葩(软) 、死皮赖股 (耍无赖)、刁助 (故意)、硬笞夺棒(说话生硬)、 短处处(形容很短)、 莽粗粗(形容很傻)、黑区麻空(形容很黑)、估倒起(蹲下)、悄悄咪咪(悄悄)、对穿对郭、哈起一砣(形容人很傻) 撇脱(容易)。指示代词:嫩个、朗个、勒个、高头:上面、颠颠儿:顶端、当门语气助词:撒、球、斗是、要得、迈、哈、对头 .此外,在重庆,有种饮食教稍午,有种掩饰叫不存

10、在,有种工具叫戳机,有种食品叫蒲裙,有种失望叫哦货,有种批评叫洗刷,有种佩服叫幺不倒台,有种职业叫棒棒有种支援叫扎起,有种幸灾乐祸叫该背时,有种舒服叫巴适,有种结束叫杀郭,有种炫耀叫柯德平,有种人他豁得转,有个东西叫雀雀,有种肯定叫儿哄,有种停顿叫刹一脚,有种穿着叫光巴抖,有种吃货叫饭吧托,有种不耐烦叫少批跨,有种执着叫扭到费,有种人他黑弯酸,有个地方称为卡卡国国,有种家务叫杀贴,有种动物叫除扇,有种人叫戳锅漏,在重庆有种麻老虎她不咬人,只会让男人的耳朵趴一些搞笑的重庆歇后语:半夜吃桃子拣倒粑的捏,老太婆吃腊肉扯皮,擀面棒吹火窃不通,十五个驼子睡一床七拱八,冬瓜皮做帽子-霉起灰(霉透顶),菜园

11、坝的老鸹飞起来吃人,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解放碑上的钟-群众观点,麻子照镜子-个人观点,好吃街的板栗现炒现卖叫花子守马路坐倒找钱,十字街口迷了路-不是(识)东西,落雨天不带伞-精灵(经淋),驼子淋雨背时(湿),老太婆打呵嗨-一望无涯(牙)。三、重庆方言与普通话语法上的不同重庆方言疑问句与普通话的差异(一)、是非问:普通话的是非问句结构与陈述句基本相同,其一般标志是:有显著的上升语调, 有专用的语气词/吗、/吧等(不能用呢 ), 可以用点头、摇头回答,也可以用/是、嗯或 不、没有作答。有时/吗也可以省略。重庆话的是非问, 大都不用语气助词吗, 而用/ 嗦、啥、哈、唛、哇, 常有揣测的意义,有的带有肯定的语气。例如: 重庆话 普通话 (1)你晓不晓得这件事? 你知道这件事儿吗?(2)你去不去参加校运动会? 你去参加运动会吗?(3)那篇稿子还可以啥? 那篇稿子还可以吧?(4)我帮你选的衣服还行啥? 我给你挑选的衣服还可以吧? (二)、特指问:普通话的特指问是用疑问代词(如/ 谁、什么、怎样、几等)代替未知部分的疑问句,说话者希望对方就未知的部分(疑问代词)作答复, 句子要用升调。例如:( 1) 谁让他到这里来的?()你什么时候去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