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资料】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指南2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5385699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资料】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指南2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建筑施工资料】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指南2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建筑施工资料】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指南2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建筑施工资料】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指南2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建筑施工资料】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指南2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资料】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指南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资料】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指南2(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指南俞增民宝业集团2012.09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指南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2第二章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条件2第一节工程基本情况2第二节周边环境条件3第三章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3第一节工程地质条件3第二节水文地质条件3第四章围护设计方案3第一节设计技术要求3第二节施工技术要求3第五章施工部署3第一节施工工艺流程3第二节试挖和桩孔开挖4第三节护壁制作及施工4第四节钢筋笼制作及安放5第五节混凝土浇筑5第六节混凝土养护5第七节材料供应计划6第八节机具设备配置表6第九节劳动力配备计划6第六章质量控制7第一节施工质量控制一般措施7第二节人工挖孔桩施工允许偏差7第七章安全措

2、施8第八章环保措施9第九章监测9第一节施工单位现场自行监测9第二节专业监测10第十章应急预案10第十一章相关附件、图表10结语10人工挖孔桩适用于地质条件变化较大的丘陵及山坡。采用人工挖孔桩桩直径应满足人工挖土要求,一般桩直径为800mm及800mm以上,人工挖孔桩工艺落后,危险性大,住建部限制使用,因此必须具有良好的通风设施、低压照明、孔顶防护、上下梯设置等应有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编制此类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尤为重要.注:本方案阐述的各章、节的内容是在满足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指南所要求的内容的前提下还需补充的内容。第一章编制依据1、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规定;2、

3、通风、低压照明、噪音等相关标准,规范和规定;3、施工图纸、图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4、施工组织设计、工程设计、图纸、围护设计方案;5、企业内部管理体系标准、程序文件;第二章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条件第一节 工程基本情况1、工程名称、建设规模、建设地点、总建筑面积、地下室建筑面积,地上层数,地下室层数;2、地下室桩平面分布、桩长、桩直径、桩配筋自然地坪标高、桩顶标高及桩端进入持力层的岩(土)层长度;3、桩直径、桩护壁砼、每节桩的长度,砼强度等级;4、基坑平面尺寸、周长、基础形式、0.00标高相对于黄海高程的标高,挖土深度;5、围护设计方案及要求;6、参建各方主体-建筑工程、设计(围护设计)、监理、勘

4、察施工等单位的具体名称;第二节 周边环境条件1、用地红线、基坑轮廓线;2、周边道路、坑内道路、周边管线分布;第三章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第一节 工程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自然地坪标高;2、土层名称、厚度、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汇总表;摩阻力特征值、端阻力特征值;3、地质勘探孔平面布置及剖面图第二节 水文地质条件1、表面滞水和承压水;2、地下水的腐蚀性(有害气体测定);3、不良地质条件分析;第四章围护设计方案第一节设计技术要求总桩数及各类桩(不同直径)的分布;桩端进入持力层的要求.桩护壁钢筋砼强度等级;成孔后清孔、孔底沉渣。第二节施工技术要求桩定位、桩位偏差、垂直度和桩身钢筋笼保护层厚度控制;挖土、

5、绑扎钢筋、支模、浇捣砼各流程及施工工艺;每根桩各施工阶段的验收和整根桩验收;本工程技术难点、要点及注意事项。第五章施工部署第一节 施工工艺流程场地平整放线定桩位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支模浇第一节混凝土护壁在护(孔)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安装活动井盖、垂直运输架、起重电动葫芦或卷扬机(如桩不长也可用手摇卷扬机、手摇提升支架)、吊土桶、排水、通风、照明设施等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桩孔周壁、校核桩孔垂直度和直径拆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浇筑第二节混凝土护壁重复第二节挖土、支模、浇筑混凝土护壁等工序,循环作业直至设计深度检查持力层开挖扩底土方清理废土、排除积水、检查桩的直径、深度和持力层吊装安放钢筋笼浇

6、筑桩身混凝土。第二节 试挖和桩孔开挖1、试挖:施工前,宜进行现场试挖,观察成孔情况,根据试挖确定方案。2、桩孔开挖开孔前,桩位应定位放样并经复核准确,桩孔口应高于周边场地200mm左右,以防地面水及落物进入孔内,在桩孔外设置定位龙门桩.安装护壁模板应有桩中心点校正模板位置。当桩净距小于2倍桩径且小于2。5m时,应采用间隔开挖,排桩跳挖的最小施工净距不得小于4.5m,孔深不宜大于40m.挖孔由人工从上而下逐层用镐、锹进行,遇坚硬土层用锤、钎破碎,岩石层可用空压机加镐破碎.挖土次序为先挖中间部分后挖周边,扩底部分采用先挖桩身圆柱体,再按扩底尺寸从上至下削土修成扩底形。弃土装入活底吊桶或箩筐内,在孔

7、口上安支架、工字轨道、电葫芦或搭三木塔,用12t慢速卷扬机或葫芦提升,吊至地面后用机动翻斗车或手推车运出。挖至设计标高时,孔底不得积水,终孔后应清理好护壁上的淤泥和孔底残渣、积水,然后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立即封底和浇筑桩身混凝土.如设计需扩底,则扩底后封底。第三节 护壁制作及施工1、人工挖孔桩护壁厚度一般由设计确定,如无设计,护壁厚度不宜小于100mm,其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护壁厚度尚应进行计算确定,采用多节护壁时,上下节护壁间宜用钢筋拉结。2、护壁施工采用一节组合式钢模板拼装而成,拆上节支下节,循环周转使用。混凝土用吊桶运输,人工浇筑,其强度达到1MPa即可拆模.

8、护壁圈应与土体紧密接触,不得留有空隙。3、桩中线控制是在第一节混凝土护壁上设十字控制点,每一节设横杆吊大线锤作中心线,用水平尺找圆周.4、每节护壁均应在当日连续完成,护壁混凝土必须保证密实,如有渗水,可根据土层渗水情况一般可使用速凝剂,堵漏王,如护壁有蜂窝并渗漏水,应及时补强以防造成事故,遇有局部或厚度不大于1.5m的流动性淤泥和可能出现涌土、涌沙时,可采取下列办法处理:每节护壁高度可减小到300500mm,并随挖随验,随浇筑混凝土。采用钢护筒及有效的降水措施.第四节 钢筋笼制作及安放1、直径1。2m以内的人工挖孔桩,钢筋笼的制作与一般钻孔灌注桩相同,对直径与长度大的钢筋笼,可在主筋内侧每隔2

9、。5m加设一道加强箍,每隔一箍在箍内设一井字加强支撑,并与主筋焊接牢固成骨架,为便于吊运,可分二节制作,钢筋笼的主筋为通长钢筋,其接头采用对焊,主筋与箍筋间隔点焊固定,钢筋笼四对侧主筋上每隔5m设置耳环,控制保护层厚度达到设计要求。2、当设计采用沿断面非均匀配筋时,吊放钢筋笼时应注意钢筋笼的方向,分段配筋数量不同时,每段钢筋的长度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3、钢筋笼就位可用小型吊运工具或其他起重机进行,整个钢筋笼用槽钢悬挂在井壁上,借自重保持垂直度正确。第五节 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原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和相应规范及标准要求,混凝土配合比应有资质的试验室出具。2、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必须通过溜槽,当高度

10、超过3m时,应用串筒,串筒末端至孔底高度不宜大于2m,混凝土宜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3、如地下水多,应采用混凝土导管水中浇筑混凝土工艺,混凝土要垂直灌入桩孔内,并应连续分层浇筑。4、混凝土应连续浇捣,每根桩前后混凝土浇筑时间不得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浇灌应高于桩顶设计标高,凿除浮浆后的桩顶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第六节 混凝土养护当桩顶标高比自然场地地坪标高低时,在混凝土浇筑终凝后进行湿水养护.当桩顶标高比自然场地地坪标高高时,应覆盖麻袋湿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第七节 材料供应计划水泥、石子、黄砂、钢筋、模板等材料的规格、数量、分批供应量和时间.第八节 机具设备配置表序号名

11、称单位规格数量备注1手摇卷扬机台采用人工提升2手摇提升支架台采用人工提升3空气压缩机台4风镐台5模板套6插入式振捣器台1。1KW7搅拌机台JZ3507。5KW8电焊机台9对焊机台10提土桶台11通风机(风泵)台12潜水泵台QY72。2KW(一台备用)13汽车吊台15T14软爬梯台15发电机台150KW16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台各一台第九节 劳动力配备计划1、管理人员: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安全员、施工员、质检员。2、操作人员:成孔组(每组三人及三人以上)另配备电工、电焊工、钢筋工、木工、砼、普工等。第六章质量控制第一节 施工质量控制一般措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广泛开展群众性的Q

12、C小组活动.重点部位和关键工序均设质量管理点.健全质量管理网络,实行逐级技术交底。做好生产班组的自检、互检和交接检以及专检工作。施工前对工程所采用的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并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使用;施工中实行工序交接单制度,上道工序完成,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交接,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加强质量教育,提高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完善经济责任制,工程质量的优劣与奖金挂钩,严格奖惩制度。作好施工现场交接,进行平面控制点及水准点的复测、测设平面和高程控制网,保护和定期复核工作,坚持每次测量的复核制度,做到测量未经复核不施工。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以科技手段来保证工期,提高质量,保证安全,规范管理。测量控制措施安排两个放样班组,由专职测量员和施工员负责,每天作业面平面放样好后,测定标高,须经项目部技术部门(会同监理部门)复核无误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第二节 人工挖孔桩施工允许偏差序号成孔方法桩径允许偏差(mm)垂直度允许偏差(%)桩位允许偏差(mm)1混凝土护壁+50300.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