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治理施工组织设计(共137页)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5380351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 页数:143 大小:5.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山治理施工组织设计(共13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矿山治理施工组织设计(共13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矿山治理施工组织设计(共13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矿山治理施工组织设计(共13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矿山治理施工组织设计(共13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山治理施工组织设计(共13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山治理施工组织设计(共137页)(1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青海省德令哈市蓄集乡陶斯图村草原恢复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单位: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审 批 人: 2017年12月目录第一章 编制说明一、 编制依据以青海省德令哈市蓄集乡陶斯图村草原恢复治理工程的施工设计图纸、招标文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方案及国家、地方或行业规范、标准为依据。如果遇到上述国家、地方或行业的规范、规程、标准存在相互重叠、矛盾的内容,按高标准质量标准执行。二、 编制原则1、技术可靠性原则:根据工程特点,依据类似工程设计及施工经验,选择可靠性高、可操作性强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2、经济合理性原则: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本着可靠、经济、合理的原

2、则选择施工方案,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从而使施工达到既经济又优质的目的。3、环保原则:调查了解工程周边环境情况,紧密结合环境保护进行施工。做到文明施工,减少空气、噪音污染,施工污水,废浆经沉淀并取得相关部门的标准后方可排放。施工过程达到SO24000标准控制要求,进行环境管理。建设“绿色工地”、实现“环保施工”。4、科学原则:确保技术措施针对性强、操作性强;施工方案经济、合理。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同时保障施工的安全性。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周边环境及工期要求等条件选择最具有实用性的施工方案和机械设备。三、 技术规范和标准1、政策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

3、资源法(1996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正);(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2016年1月5日国土资源部令第64号第二次修正);(3)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矿山复绿”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36号);(4)青海省“矿山复绿”行动实施方案2013年度;(5)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年9月);(5)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划(修编版)(环境保护部,公告2015年第61号);(6)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国土资发201638号);(7)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2015年1月13日青海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

4、次会议通过);(8)青海省地质环境保护办法(青海省人民政府令第72号);(9)青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青政201422号)。2、技术规范(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2)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HJ651-2013);(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6)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DZ/T0286-2015);(7)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规程(DZ/T0287-2015);(8)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5、GB 50021-2001)(2009年版);(9)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GB51018-2014);(10)造林技术规程(GB T 15776-2016);(11)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2-2001);(1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 1453.116453.61996);(13)财政部、国土资源部2005年发布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14)水利部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3、环境保护措施设计(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98)国务院第253号文】;(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86)国环字第003号文

6、】;(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87)国环字第002号文】;(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4、劳动卫生与安全设计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002.6.29;(2)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劳动部(1996)第3号令;(3)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2008);(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6)地震基本烈度地区重要城市抗震设防和加固暂行规定实施细则(冶建字【1989】436号文);5、节能设计规范及标准(1)

7、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4.1);(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1996.12.1);(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5)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规定;(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7)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2007.6.3);(8)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2010.9.17);(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10)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11)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原则(GB/T17167-2006)。6、其他参照标准与规范(1)青海省德令哈市蓄集乡陶斯图

8、村恢复治理工程部署图;(2)现场调查资料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3)本工程的招标文件及合同;(4)本单位已通过认证的质量体系文件及作业指导书;(5)本单位已施工过的同类工程的经验;第二章 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条件一、 自然地理及经济发展概况1、地理位置德令哈市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北部。东与天竣县生格乡相连,西与大柴旦行委接壤,南以尕海镇秀垭豁与都兰县为界,北与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毗邻。东西长215km,南北宽240km,总面积27639.42km2,地理坐标东经95409804,北纬36553852。德令哈地处交通要道,青藏铁路、青新铁路(国道315线)从市区通过,德令哈都兰

9、县有县级油路相通,各乡镇都有砂石路相连,交通便利。德令哈东距省会西宁514km、乌兰县城145km,西至大柴旦镇200km、西南距格尔木市384km。项目所在柏树山地区位于德令哈市北部,地处宗务隆山,距德令哈市约1020km。柏树山旅游公路可从东部白水河和西侧的宗务隆山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进入,形成柏树山旅游环线,而各个矿区均以砂石便道与柏树山旅游公路相接,构成便利的交通运输网,可通行大型载重汽车。项目区交通位置见图2-1、2-2:图2-1 治理区交通位置图图2-2 柏树山遗留矿区位置分布示意图2、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德令哈市于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镇建市,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和全州政

10、治、科技、文化、教育中心,也是海西东部经济区中心。德令哈系蒙古语“阿力腾德令哈”音译,意为“金色世界”,现辖三镇一乡三个街道办事处,全市辖区总面积2.7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1万人,共有汉、蒙古、藏、回等23个民族。其中蒙古族7527人,藏族5295人,回族3931人。2016年生产总值62.2亿元、增长12.3%,其中,一产增加值5.4亿元、增长13.9%,二产增加值29.1亿元、增长10.9%,三产增加值27.6亿元、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138.5亿元、增长90.5%;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7亿元、同口径增长12.9%;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97元和12256元

11、、均增长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亿元、增长11%。二、 气象水文1、气象德令哈市位于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北部,属典型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日温差大,四季不分明。冬季酷寒而漫长,夏季短暂而凉爽。受地形地貌影响,气候垂直分带性明显。据德令哈市气象资料显示(表2-1),北部山区则属于高山寒湿气候,年平均气温-4.5。气温1月份最低,平均气温-10.5,极端最低气温-38.9(1963年1月22日泽令沟),7月底至8月初气温最高,极端最高气温为33.2(1981年8月2日德令哈农场)。市境内多年降水量为80.4-330.2mm,平均降水量为183.1mm,5-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81%以上,

12、6-8月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而石灰岩矿所分布的柏树山地区,平均海拨高度在3800m左右,高出市区约1000m,根据青海海西地区海拨每增高100m,降水量约增加12mm的特点,故推测柏树山地区年降水量约在420mm左右,降水量相对丰富。冬季干冷少雪,10-4月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3%左右,而又以12月为最少,降水量只有1.0mm左右。全市年平均蒸发量为2341.1mm,是年均降水量的12-17倍。蒸发量年内分配上,一般5-8月蒸发量最大,可占全年的50%以上,最大月蒸发量出现在7月,最小出现在1月。德令哈市大风多出现于每年3-5月,风速大于17.0m/s的大风日数也多集中于此间。表2-1 主

13、要气象要素表地区德令哈地区德令哈气象要素19962016气象要素19962016历年平均气温()3.9历年平均蒸发量(mm)2185.55历年最冷月平均气温()-10.9历年主要风向ENE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4.7历年最大风速(m/s)18.0历年极端最低气温()-27.9历年最多风向ENE历年平均降水量(mm)183.1土壤最大冻结深度(m)1.96历年平均相对湿度(%)382、水文工程区内常年流水仅为白水河,其发源于柏树山,由石炭、二迭纪的岩溶泉水汇集而成,流经柏树山煤矿、宗务隆乡汇入巴音河。全长18.1km,集水面积50.6km2,在山口附近最大流量为1.5m3/s,出山口后强烈不渗,

14、减至0.67m3/s,年平均流量0.65m3/s,年径流量为0.21*108m3。其他矿区无地表水系,仅有季节性降雨在沟内形成短时地表径流,出沟口后即渗入地下。三、 土壤、植被1、土壤矿区海拔高度在3600m以上,主要分布高山草原土。高山草原土是在干旱、高寒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土壤,土壤母质为残坡积物、坡洪积物,土层厚度薄,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含量26%左右。矿区因采石破坏的土壤层厚在1020cm。2、植被由于矿区内降水相对丰富,在海拔3600m以下广泛分布有高山草甸,植被覆盖率可达75%以上,为当地的夏季牧区;在海拔3600m以上矿区范围内基岩裸露,植被稀少,分布有少量的松柏(图2-3,照片2-1、2-2)。图2-3 矿区及周边区域植被遥感影像图照片2-2 开采区基岩裸露、松柏零星生长照片2-1 天然牧草地四、 矿区地质环境条件1、地形地貌矿区地处柴达木盆地边北缘的宗务隆山系南坡,属构造剥蚀中高山区(图2-4、2-5),在海西化建白水河矿区微地貌为高山峡谷区,又因为区内石灰岩体广泛分布,又具有岩溶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