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宪法的产生和发展方面看宪法的本质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5372503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宪法的产生和发展方面看宪法的本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从宪法的产生和发展方面看宪法的本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从宪法的产生和发展方面看宪法的本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从宪法的产生和发展方面看宪法的本质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从宪法的产生和发展方面看宪法的本质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宪法的产生和发展方面看宪法的本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宪法的产生和发展方面看宪法的本质(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宪法的产生和发展方面看宪法的本质近现代意义的宪法是在国家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后,在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资本 主义国家后,由资产阶级最早制定的。宪法的产生还必须有一定的条件:(1) 经济因素。宪法的政治内容是民主制度,是对民主制度的法律确认,而只有到了市场经济发展时期.要 求社会成员具有最基本的人身自由;有统一的市场;要求平等,反对特权;有统一而公平的 规则,这样才可能产生宪法。要注意的是,市场经济是宪法存在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 必要条件.德国希特勒法西斯政权也建立了市场经济制度,却恰恰是破坏宪政的典型,实施 独裁 Zhuanzhi。(2) 法律因素。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

2、.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必须要求有一部居于一般法律之上 的起统帅作用的特别法,而宪法能够保证法律体系内部的统一化.故应运而生。(3) 思想因素。市场经济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新思想、新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家孟德斯鸠、卢梭为代表提出了“人民主权、公平、正义、宪政”等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反对 封建Zhuanzhi的思想体系,这些观念一经提出即能深人人心,唤起了人们的权利和民主意 识,为宪法的产生准备了思想条件。(4) 政治因素。将规定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法律奉为根本法,形成统一的宪法秩序,一切组织和个人在宪法 之下进行活动,是资产阶级实行政治统治的需要。所有这些因素的存在可以也必须要

3、求宪法 的产生。4.从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来看宪法的本质可以发现,宪法的产生要晚于法律的产生。因为在封建Zhuanzhi社会中主要是人治,而在 人治状态下是不可能产生真正的现代意义上的宪法制度的。近代宪法是适应限制封建王权和 保障公民权利的要求而产生的,宪法是对人治统治形式的一种法律限制。现代宪法除了肯定 近代宪法所规定的人民主权原则外,还突出强调了宪法通过保障人权在实现人民利益中的重 要作用。宪法作为根本法,它处于一个国家统一完整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依法治国的基础 和前提,依法治国首先必须是依宪治国。在不突出宪法的权威,不真正地通过宪法来反映人 民的意志,不很好地保障宪法的实施情况下,是很难

4、依法治国的。总之,综上所述,在一定条件和背景下产生的宪法,体现了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而且集中 体现了对权力的限制和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同时又有别于普通法律而居于根本法的地位我国 是刚性宪法国家。因此宪法是根本大法,最高大法,一切法律皆不可抵触或者违宪,否则无 效。在柔性宪法国家(如:英国),宪法只是一般普通法而已。回答者:止 珷饷玞-神法师 十六级 发消.亘號 加为好友 12-16 13:43 宪法的本质就在于,它是一国政治力量(其中主要是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全面的集中的体 现,是统治阶级根本意志和根本利益的集中反映。宪法反映阶级力量对比关系,主要表现在 以下三个方面:1、宪法是阶级斗争的结果和

5、总结。只有在社会的阶级斗争中取得胜利,掌握了国家权力的统治阶级才能以国家的名义制定宪 法,所以说是斗争结果。这个新生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这种斗争成果,为了维护本阶级利益, 确保在未来的阶级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宪法必将反映这种斗争的经验教训,因此又是 一种总结。2、宪法规定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统治阶级制定宪法的首要任务就 是把统治阶级关系法律化。即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同 盟者,用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使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合法化,以得到法律的保障。3、宪法随着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阶级力量对比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时,必 然会导致不同类型宪

6、法的出现;当以前处于支配地位的阶层或阶级被其它阶级或阶层及其联 盟取而代之,这时往往要制定同一类型的新宪法;统治阶级力量的加强或减弱,若不足以改 变社会内部的阶级结构,这时宪法的变化往往以修改宪法的方式进行。回答者:由zytobewithyou -神法师十六级也发消息心加为好友 12-16 13:43 宪法的本质1. 宪法是调整特定宪法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其产生、存在和变更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这就是宪法的本质问 题。2. 从宪法内容的角度看宪法的本质从宪法内容的角度看,关于宪法的本质,曾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1) 神志论此观点认为宪法是神的意志的体现。在一些国家的

7、成文宪法典中就有明确规定宪法是上帝意 志的产物。如瑞士宪法前言规定:“谨以全能上帝的名义,制定联邦宪法。(2) 全民意志论此观点主要形成于17世纪、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宪法学说。1789年法国人权宣 言肯定了公共意志说,将宪法本质特征表述为“民有、民治和民享”。(3) 意志调和论它强调宪法是各种意志相互调和的产物。如有学者认为:“宪法有双重功能,即授予权力并 限制权力。”(4) 阶级意志论此观点从宪法所反映的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角度来认识宪法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宪法 本质的基本看法。从关于宪法本质的各种学说和观点看,应该说马克思主义关于宪法本质的 揭露比较符合近代宪法发展的基本规律。

8、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它集中体现了宪法制定 者的意志。在阶级社会尚存的历史阶段,宪法制定者的意志必然具有反映阶级斗争中各种力 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的功能。除阶级力量对比关系外,还包括同一阶级内各阶层、各派别的力 量对比关系。宪法在具体内容的规定上,必须考虑不同政治力量的利益。只有到阶级社会消 灭后的共产主义社会,宪法才真正地能够反映全民的意志,成为全社会所有成员共同意志的 产物。3. 从宪法的产生和发展方面看宪法的本质近现代意义的宪法是在国家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后,在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资本 主义国家后,由资产阶级最早制定的。宪法的产生还必须有一定的条件:(1) 经济因素。宪法的政治内容是

9、民主制度,是对民主制度的法律确认,而只有到了市场经济发展时期.要 求社会成员具有最基本的人身自由;有统一的市场;要求平等,反对特权;有统一而公平的 规则,这样才可能产生宪法。要注意的是,市场经济是宪法存在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 必要条件.德国希特勒法西斯政权也建立了市场经济制度,却恰恰是破坏宪政的典型,实施 独裁 Zhuanzhi。(2) 法律因素。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必须要求有一部居于一般法律之上 的起统帅作用的特别法,而宪法能够保证法律体系内部的统一化.故应运而生。(3) 思想因素。市场经济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新思想、新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以资产阶级启蒙

10、思想 家孟德斯鸠、卢梭为代表提出了“人民主权、公平、正义、宪政”等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反对 封建Zhuanzhi的思想体系,这些观念一经提出即能深人人心,唤起了人们的权利和民主意 识,为宪法的产生准备了思想条件。(4) 政治因素。将规定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法律奉为根本法,形成统一的宪法秩序,一切组织和个人在宪法 之下进行活动,是资产阶级实行政治统治的需要。所有这些因素的存在可以也必须要求宪法 的产生。4. 从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来看宪法的本质可以发现,宪法的产生要晚于法律的产生。因为在封建Zhuanzhi社会中主要是人治,而在人治状态下是不可能产生真正的现代意义上的宪法制度的。近代宪法是适应限制封

11、建王权和 保障公民权利的要求而产生的,宪法是对人治统治形式的一种法律限制。现代宪法除了肯定 近代宪法所规定的人民主权原则外,还突出强调了宪法通过保障人权在实现人民利益中的重 要作用。宪法作为根本法,它处于一个国家统一完整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依法治国的基础 和前提,依法治国首先必须是依宪治国。在不突出宪法的权威,不真正地通过宪法来反映人 民的意志,不很好地保障宪法的实施情况下,是很难依法治国的。总之,综上所述,在一定条件和背景下产生的宪法,体现了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而且集中 体现了对权力的限制和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同时又有别于普通法律而居于根本法的地位。由宪法的本质所联想到的 宪法课上,讲到了关于

12、宪法本质的问题,关于宪法的 本质,我不敢妄言,不仅因为我对此才疏学浅,更深 层次的我的理解是人的思维对于一个概念的认识是有 局限性的,也就是人的大脑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从逻 辑学的角度上看,人类认知事物是通过其外在属性作 为了解依据,也就是说,人永不能说宪法是什么,只 能说宪法像什么,怎么样。即使人对某一概念的外在 属性有了全面的了解,充其量也不过是为其标记一个 符号,既“宪法”二字本身。宪法出自思维,它的本质也应是意识的,而非物质的, 物质世界不过是一件工具,它不断地打磨着人类对于 宪法的思考。我想要说明的,并非人类不可知论,而是关于宪法本 质理解的问题。我认为宪法的本质的研究应该是分阶 段的

13、,并且是具有双向性的,而不是局限于宪法的本 质是“某某意志论”这种让上帝发笑的人类哲学命题。 (一)阶段性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关于宪法是什么的问题,人类回 答起来是很让自己局促的,有的人会说宪法是一种维 持当下时空人类社会状态稳定平衡的工具;有的人说 宪法是无神论者为宗教盖上的人类烙印,是人类妄图 自我超越创造出的 “永恒之神”;有的人说,宪法是一 部人类的百科全书,是人类解决问题的“公式”。但是 究其意义,以上几种说法都是由纰漏的,即使各有其 道理,也会被轻易驳斥掉。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它 太过于概括化,导致它定义的不全面。也就是说,宪 法的本质的公式并非“宪法是什么” 而是“宪法当下是 什么

14、”,也就是说,宪法是具有“阶段性”的意味。关于宪法当下是什么,我想首先要说的问题是宪法的 出现。正如人类的成长,随着年龄的增加,每个人都 经历着不同的人生境遇,从而塑造出完全不同的一个 个“个体”。或许是一阵风,一粒沙就决定了两个人截 然不同的差异。也就是说,宪法的形成就像地球孕育 出生命一样复杂,偶然和庞杂。况且宪法是出自人类 思维与现实的适应性碰撞,人类要定义一个自己创造 出的定义,恐怕要使用成千上万的定义来说明,或许 也不能说明。正如鸡与蛋的辩论。无论鸡与蛋都是自 然自然而然形成的,其中的许多证据人类已无法搜集 探查,也就无从谈起答案孰是孰非了。宪法具有阶段性,首先是它的起源,我认为宪法

15、的起 源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的需要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 无须说明什么,反而是其后人们又赋予它“意义,使命 与用途”。宪法具有阶段性,其次是它的发展,这就涉及到它的 双向性的问题了,即宪法是对历史的总结与对未来的 希望。(二)双向性 人类具有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用来认识世界 和改造世界。宪法的发展与此也是紧密相连的。又如 鸡与蛋的问题,讨论鸡先蛋后,蛋先鸡后是无谓的, 因为它否定了世界的发展具有连贯性,但是可以肯定 地是,所谓的“鸡”与“蛋”是人创造的。自然制造出来鸟 类,而人类改造了鸟类,从而出现概念的“鸡”与“蛋”。 宪法也同此理,它的本质对于我们如同认知“鸡”与“蛋” 的概念一样模糊不

16、清,它出于自然,同时又在不同的 历史阶段担任不同的角色,它的表象在不断的变化, 不断地进化或者退化,旋转如舞蹈令人眼花缭乱,又 如鸟进化成鸡一样,逐渐停止飞翔,为人所饲养而成 为鸡。区别在于鸟于我们并没有任何实际用途,而鸡 却关乎我们的温饱,地位之重要可见一斑。由此我认 为,人类对于宪法的本质的认识的作用应该是为了改 造宪法,使之“进化”,因为它关乎我们的发展,抑或 阻碍。它不断祛除当下人们认为过去不好的东西,又 放入当下人们认为好的东西,从而更加“自由”,从而 欲以此作为先知(宪制),使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因此,我认为宪法的本质应该是两个,两百个,两万 个甚至更多,因为当人类想用上帝之眼去观察整个宇 宙的时候,现象会变得越来越庞杂,其中的本质会越 来越具有时空性。2)现代资本主义宪法的产生和发展:1919 年,魏玛共和国成立,并制定了魏玛 宪法。这部宪法包括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