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六年级学生压力状况的研究报告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5337144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小学六年级学生压力状况的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小学六年级学生压力状况的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小学六年级学生压力状况的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小学六年级学生压力状况的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小学六年级学生压力状况的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小学六年级学生压力状况的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小学六年级学生压力状况的研究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关于小学六年级学生压力状况的研究报告摘要:目的:探讨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的压力与自身的学习成绩、父母期望值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宿城区实验小学六年级60名学生实施压力、学习成绩以及父母期望值量表。用数学反证法分析谁是影响压力的主观因素。结果:相关分析说明:现在成绩与压力呈显著正相关r=0.284;父母期望值与压力呈显著负相关r=-0.249。回归分析说明:现在成绩和父母期望值对压力的回归效应显著R2=0.167,结论: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压力的主要来源于自身的学习成绩,以及父母的期望值。关键词:压力、父母的期望、学习成绩、小学高年级阶段1问题的提出俗话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

2、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考试、父母期望、教师的态度、父母感情都是常见的压力来源。家长的高期望值就是指家长对孩子的未来寄予了特别大的希望,希望孩子在父母对他的付出和孩子对父母的回报之间有一个高度的契合。父母的期望既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压力。期望值越高,动力越大,相对应的孩子所受到的压力也越大。特别是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还处于情感易受暗示期。暗示是指他人对他们进展公开的评价或诱导,使他们的情感产生波动。此时学生假设受到家长的表扬就会情绪高昂,这是积极暗示的缘故;学生假设受到家长的批评就会垂头丧气,这是消极暗示的结果。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与孩子的实际能力水平之间形成大的代

3、沟,那么孩子的心理将会逐渐走向消极;反之,如果家长能够正确确定对孩子的期望值,根据孩子的真实水平和能力设计目标,将会影响孩子的心理走向积极的一面。而学生的学习成绩通常是父母恒定自己的孩子是否优秀的标准,孩子成绩很好,家长就会让孩子不要骄傲,更是能够一层楼,孩子成绩较差,家长就会让孩子努力努力再努力,这就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了压力。面对这种情形,孩子的心态便会显得有所不同,根据selye提出的“压力反响的一般模式,压力是造成不适应反响的最主要的原因,感受到压力的儿童通常表现为情绪上的紧X、难过、生气、愤怒等;身体上的不舒服,如:头疼、肚子疼。由此,小学高年级儿童该怎样面对,又以怎样的精神面貌去参加眼

4、前的升学考试。父母的期望、现在的成绩是不是他们现在压力的主要来源,已成为现在最热的话题之一。我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研究让家长认识到这种高期望值给孩子内心造成的强大压力。家长只有抑制非理性信念,确定合理的期望值,选择合理的目标,让孩子经常享受到跳起来摘到桃子的喜悦,体验成功的快感,这样就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2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宿迁市宿城区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采取随机发放问卷的方法,从六年级整个年级组中,我随机抽取一个班,共发放问卷60份,实际收回53份,有效率为88.3%。2.2工具小学高年级学生压力调查问卷,其为自编问卷,共包括27个题目,采用三级评分,针对

5、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压力的主要来源进展分析。2.3程序以班级为单位采用团体施测,统一指导,在任课教师的协助下统一发放问卷。测试前由编制人介绍测试目的,消除被试学生的顾虑,鼓励真实作答,无需填写真实*,问卷中的数字只是具有代表意义,无好坏之分,作答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之内。在课堂上发放问卷并要求学生本人当场填写。收回问卷后,对全部问卷进展审核,删除无效问卷。采用SPSS17.0进展相关分析,多重回归分析。3结果与分析3.1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生活压力与父母期望值、现在学习成绩的关系 表三显示了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压力与父母期望值之间的相关程度。通过p值发现,压力与父母期望值呈显著负相关,压力与现在的学习成绩

6、成显著正相关。从描述统计图表一和表二中可发现,学习成绩越好的压力就越大,成绩相对较差的压力就相对小一点。父母期望值过高,孩子的压力就会越大,父母期望值过低,孩子的压力就会相对小一点。而且经研究发现,父母期望值与现在孩子的学习成绩无相关关系。数据分析说明:学习成绩处于不同等级的学生所承受的学习压力呈显著性差异。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学习压力最大约占这局部学生的73.8%。调查显示这局部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学习压力较大的并不是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而是成绩较突出的学生。这局部学生往往家长期望较高,参加课外辅导和兴趣小组的人数居多。一局部学生期望用自己的成绩来赢得家长和教师的赞许同时一

7、局部学生担忧成绩差会影响自己在班级、父母、教师和同学们心目中的地位。因而学习压力相对较大。 六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与压力的关系 成绩 压力较大 压力一般 无压力 较好 31.7% 38.9% 30.1% 一般 30.7% 15% 55.3% 较差 20.1% 40.1% 39.8%表一:总压力与现在成绩 表二:总压力与父母期望值表三是:总压力与父母期望值、现在学习成绩的相关分析总压力现在成绩父母期望总压力Pearson 相关性1.330*-.281*显著性双侧.016.041N535353现在成绩Pearson 相关性.330*1-.126显著性双侧.016.371N535353父母期望Pears

8、on 相关性-.281*-.1261显著性双侧.041.371N5353533.2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生活压力与父母期望值、现在学习成绩的回归分析由第二步相关分析得知父母期望值与现在成绩关系不显著,故不需研究他们的回归分析了。从方程一中可以看出压力与父母期望值之间的关系,方程二是指压力与现在学习成绩之间预测值,方程三反响了父母期望值、现在学习成绩对学生压力的预测值。 方程一:压力与父母期望值的回归分析 模型汇总b模型RR 方调整 R 方标准 估计的误差更改统计量Durbin-WatsonR 方更改F 更改df1df2Sig. F 更改1.281a.079.0611.24390.0794.3861

9、51.0412.127预测变量:父母期望 b因变量:总压力 方程二:压力与学生现在成绩的回归分析 模型汇总b模型RR 方调整 R 方标准 估计的误差更改统计量Durbin-WatsonR 方更改F 更改df1df2Sig. F 更改1.330a.109.0911.22363.1096.236151.0161.967a. 预测变量: (常量), 现在成绩b. 因变量: 总压力方程三:压力、父母期望值、现在学习成绩之间的回归分析模型RR 方调整 R 方标准 估计的误差更改统计量Durbin-WatsonR 方更改F 更改df1df2Sig. F 更改1.409a.167.1341.19454.16

10、75.029250.0102.011预测变量: (常量), 现在成绩, 父母期望。b. 因变量: 总压力模型非标准化系数标准系数tSig.B 的 95.0% 置信区间相关性共线性统计量B标准 误差试用版下限上限零阶偏局部容差VIF1(常量)4.845.7126.805.0003.4156.275现在成绩.556.242.2992.303.026.0711.042.330.310.297.9841.016父母期望-.495.264-.244-1.875.067-1.026.035-.281-.256-.242.9841.016方程一显示,父母期望值影响了学生的压力,方程二显示现在学生的成绩造成了

11、学生的压力,奉献率为10.9%,方程三显示,小学高年级学生压力主要是由父母期望值与学生的现在学习成绩造成的,其R2=0.167,那么表示小学高年级学生的16.7%的压力是由父母的期望值和学生的学习成绩造成的。4讨论在这次分析中,父母期望值与现在成绩在小学高年级学生中所占比重相对较少,与以往的研究,父母期望值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压力中占绝大多数比重不符合,经过讨论,我觉得有以下原因(1) 学生在做问卷时不够认真(2) 可能现在父母更多的关注于学生的需要,给学生施加适宜的父母期望。5结论数据分析说明:学习成绩处于不同等级的学生所承受的学习压力呈显著性差异。调查显示这局部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

12、学习习惯。其次学习压力较大的并不是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而是成绩较突出的学生。这局部学生往往家长期望较高,参加课外辅导和兴趣小组的人数居多。一局部学生期望用自己的成绩来赢得家长和教师的赞许同时一局部学生担忧成绩差会影响自己在班级、父母、教师和同学们心目中的地位。因而学习压力相对较大。小学高年级阶段最长经历的负性压力事件的来主要是父母的期望值,且压力与男女生的性别无相关关系。家长的期望值过高,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平时学习和考试发挥,而且家长过高期望下所采取的关心过度或控制过度的家庭教育方式,也对学生的身心开展和长远学习十分不利。对子女的生活的过度关心,会使子女过分依赖父母,导致自己分析问题能力和动手能力

13、的减退,一旦当他们无法依赖父母的时候那么无所适从,甚至产生过重的压力,产生焦虑情绪,尤其是那些自身智力开发状况、身心开展条件相对较差的学生,在父母过高期望的压力下,压力会更大,会产生出消极、抑郁等情绪问题以及悲观、偏执、自卑等人格问题,这将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开展,进而更加导致学业上的失败。可见,过高期望通常由于反作用而失效,影响子女心理的正常开展,对其长远的学习和开展尤为不利。因此,家长应该理性地对待这一问题,防止产生过高期望,给孩子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使其身心能够得到*的开展。反之少数父母期望值过低。家长由于对自己孩子的实力和潜力认识不够,对其缺乏信心所以对孩子期望并不高,也有极少数因为家庭原因父母离异等造成家长疏于对孩子的管理,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如果缺乏自我抑制能力很可能就不做任何努力听之任之,对自己的成绩无所谓,甚至自暴自弃。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低会使孩子没有压力,也就缺乏学习动力,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不利于其个人开展和社会进步。6研究的反思现在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更有长进,不免家长们对孩子就赋予了很高的期望。但是家长期望值过高易导致学生的考试焦虑并产生压力。期望值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