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检查井施工方法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5322920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塑料检查井施工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塑料检查井施工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塑料检查井施工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塑料检查井施工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塑料检查井施工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塑料检查井施工方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塑料检查井施工方法1、运输:塑料检查井在装卸、搬运、运输过程中应小心轻拿轻放,不得滚、拖、抛。 当采用机械设备吊装时,应采用非金属绳(带)吊装。2、检查井的储存,应遵守下列规定: 应放置在通风良好的棚内,并远离热源;露天临时存放时,应有防晒措施; 严禁与油类或化学品混合存放;库房内应备有防火措施或消防设施;成品井堆放, 上方严禁负重或挤压,防止裸井变形。3、产品验收:(1)检查井的井座、井筒、配件、井盖以及密封材料均应符合国家和行业 有关产品标准的要求,并具有产品合格证书。(2)检查井的规格尺寸型号均应符合设计施工图纸的要求。(3)检查井组成的各个部件不得因运输而造成破裂、损坏等明显缺陷。4、

2、井坑与基础(1)基坑开挖A、井坑基座开挖与管道沟槽同时进行,井座主轴线应与管道主轴线一致; 井坑边坡应与管沟边坡一致。B、井坑开挖时不得超挖扰动土基,如土基受到扰动,则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相关规定,根据基础土质情况采取补救 措施。C、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或在雨季施工,应有相应的排水和降低水位的措施。D、井坑底部如有砖、石等坚硬物体时应将其清除。E、井坑不得受水浸泡,雨季施工时一旦发生井坑被水浸泡,应先将水排去,F、夯实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下道工序。G、井坑开挖时,临时堆土或施加其它荷载不得影响井坑的稳定性。4、铺设基础处理(1) 砂土、岩土、砂砾土土质的井坑内铺设 1

3、00mm 的中粗砂垫层,(2) 软土土质的井坑内铺设150mm碎石或砾石(粒径540mm)道渣层, 夯实后再铺 50mm 中粗砂垫层。(3) 湿陷性黄土土质的井坑内原土夯实后,铺垫 100150mm 三七灰土垫层 并夯实,夯实后再铺 100mm 中粗砂垫层,见图湿陷性黄土基础;(4) 砂砾石垫层的压实系数不宜小于 95;(5) 沉泥检查井基坑开挖,要根据沉泥槽的尺寸进行局部开挖,并填铺 100mm 中粗砂垫层;(6) 基础回填密实度应与管道回填一致。5、检查井接管及井筒的安装(1) 井座与管道连接口的施工方法应与同类型接口的管道连接方法一致。(2) 如上游管径小于井座承口,则应采用管顶平接,如

4、下游管径小于井座 承口时,则应采用管内底齐平连接。(3) 检查井垂直度可采用气泡水平尺检测,将水平尺搁在承口上,第一遍 检查时水平尺应与管道平行,第二遍检查时水平尺应与管道垂直,校平后应即用 少量粗砂将井座稳固。(4) 雨季期间施工,如管道与井连接完成,如不能及时回填的,要采取零 时抗浮措施(如沙袋、钢钎压固)。(5) 附加接头的安装,应根据井筒尺寸和连接管道的管径采用专用工具在 井筒壁上开孔,孔洞应圆和平整,连接附加接头的排水管不能有倒坡。6)橡胶密封圈的接口,不得遗漏放置胶圈,各种规格的胶圈不能混淆。采用热缩套连接,应选用同管材匹配规格的热缩套,烘烤时宜来回均匀加热,采 用火焰喷枪不得小面

5、积猛烧。宜来回斜火烘烤均匀。(7)当整个排水系统实施分段施工,检验和验收时,对连接下一管段的接口, 应做临时封堵。(8)井筒安装:井筒的高度应采用井座底部至地面高度,减去井筒至地面 的净距离;当地面高度难以确定时,井筒长度可适当余留。(9)检查井各部件应安装完成,上部井口应做临时封堵。6、回填(1)塑料检查井包括管道安装完成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回填,回填前可用 砂土袋、钢钎、木支撑将井体固定,回填应与管道沟槽的回填同时进行。(2)回填前应排除基坑和沟槽内的积水,不得带水回填、不得回填淤泥、 有机物及冻土,回填中不得含有石块、砖块及其它硬杂物。(3)回填应采用人工回填,严禁机械回填。(4)回填时,

6、应分层对称回填,确保支管及检查井不产生移位和倾斜,井 坑回填应从连接支管、检查井圆周同时对称回填,支管下部必须夯实。每层虚铺 回填土不应大于300 mm,回填每一层都应用木夯等轻型夯实工具对称夯实。回填 应达到规定密实度,井坑应回填至检查井顶部。(5)检查井位于软土层以及低洼、地下水位高的地段时,井坑回填应先用 中粗砂将井坑底部位填充密实,后用中粗砂或碎石屑分层回填至井体以上 400mm 处,往上可回填良质土(6)检查井回填后在井筒外围 0.5-1.0 米范围,严禁机械碾压夯实,应采 用轻实工具夯实井筒外围。7、安装井盖(1)井盖安装前应精确测量井筒长度,通过计算截去余留的多余部分。(2)非承

7、压井盖安装可直接作用于井筒之上,承插连接安装。(5)褥垫层基础下面的土路基必须分层夯实达到密度要求。(6)钢筋混凝土压圈需根据荷载要求进行安装,并保证与井筒间留有 100150mm间隙,如考虑回填土质沉降过大,可适当增大预留间隙。(7)承压圈下的褥垫层与检查井筒体间应设置挡圈(护套管),挡圈高 300 mm,挡圈与检查井筒体间应留有1020 mm间隙,当无挡圈/护套管供货时,可在 井筒井壁周围采取道渣、混凝土与井筒的隔离措施。(8)混凝土承压圈安装时须用机械吊装,混凝土承压圈下面应铺设厚度 300 mm的褥垫层,褥垫层每边宽出承压圈不小于200 m,褥垫层可采用三渣土或砂卵 石。9)承压圈吊装前应用小木桩在承压圈四角定位,保证其圆心居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