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设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5318063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35.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设计(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设计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苦的人民老师,通常须要用到教学设计来协助教学,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爱。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21课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体会“艰苦、燃眉之急”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及用法。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它融进了北进的滚滚铁流中”这句话的含义。4、在品尝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体验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并引导学生阅读彭德怀及其他伟人的文章,学习他们

2、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在学生反复朗读、感悟、探讨、评价的过程中,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详细的描写,体会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思想感情。2、理解“它融进了北进的滚滚铁流中”这句话的意思。教学打算1、阅读有关长征的故事、文章,如草地夜行金色的鱼钩七根火柴倔强的小红军丰碑等。2、有条件可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长征。3、阅读了解彭德怀生平及有关故事。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教学任务1、沟通彭德怀生平、长征相关学问。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每一句话,重点理解“燃眉之急、啼饥号寒”等。3、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初步感知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爱。其次课时教

3、学要求1、练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部分。2、凭借课文语言材料,特殊是描写彭德怀神情、语言、动作的句子,引导学生感受彭德怀爱骡子更爱战士的情感,体会其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3、挖掘课文空白点(第19自然段),联系课文绽开想象,练习描写彭德怀心理活动的片断。4、在阅读过程中,感悟课文通过描写人物外表反映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重点1、品悟文章内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彭德怀的高尚品质。教学流程一、揭题导入。1、齐读课题。2、复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说一说:文章主要讲了彭德怀和大黑骡子之间的一件什么事?预设评价: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得清清晰楚,真

4、了不得!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老师把文章概括成一个字:杀。(板书:杀)二、学习1-2自然段,体会彭德怀杀骡的无奈之情。1、引入。(1)同学们,我们再把目光定格在课题上。彭德怀,是什么人?说得不错,彭德怀,是建国初期的十大元帅之一,在长征途中,是红三军团的军团长。(2)而大黑骡子呢?仅仅是一匹牲口,长征途中,是彭德怀的坐骑。(3)课题用了一个“和”字,把将军和牲口连在了一起,给我们的感觉就像在他俩之间划了一个“=”,他们俩好像平起平坐了。2、理解彭德怀爱骡。(1)这是为什么?在彭大将军的心目中,大黑骡子有什么重要的位置呢?快去读读第2自然段,待会儿来谈谈这个问题。(2)出示段落:“这匹从江西动身时

5、就跟随彭德怀始终看着它吃完。”(3)哪位同学先来谈谈你的看法?(引导学生从大黑骡子、彭德怀这两个角度来谈)a大黑骡子一路上为红三军团做了许多事,无怨无悔,任劳任怨,红三军团离不开它!b彭德怀经常摩挲着大黑骡子,把自己的干粮塞给大黑骡子,并且看着它吃完,完全把大黑骡子当成了自己的亲人;他还经常对大黑骡子叨念,完全不是把大黑骡子当成了牲口,而是把它当成了自己的挚友。可以说,大黑骡子是彭德怀密切的战友、无言的伙伴,是彭德怀的心爱之物。(4)引导感情朗读:谈得很有条理,同学们从最微小的地方体会到了彭德怀和大黑骡子间的深情厚意,来,让我们把这浓浓的爱、深深的情送入你的朗读,感受这一份奇情!3、理解环境艰

6、难。(1)既然和大黑骡子有这样深厚的情意,为什么还要杀呢?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70年前,1935年8月,红军行进在茫茫的千里大草地上。(2)这段路,在长征途中是一段怎样的历程呢?一起读:最为艰苦的一段历程。最为艰苦,就是艰苦到了极点,没有比这更艰苦的状况了。来,读出这种感觉。(3)红军指战员在怎样的状况下向北挺进?一起读:啼饥号寒。饥,就是饿;寒,就是冷;红军战士们又冷又饿,承受着煎熬。来,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4)走在前面的部队断粮了,还可以挖野菜、吃草根,走在后面的部队呢?什么都没有了。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恰恰走在部队的最终,课文中有个词,叫殿后,一起读。战士们怎么样了?读:一个个因饥饿而

7、昏倒在地,断粮时,红三军团的战士们一个接一个、一批又一批地倒下了。多令人痛心啊!再来读!4、小结:看着一个个倒下的战士,彭德怀把目光盯在了自己的坐骑大黑骡子身上,产生了杀骡子给战士们充饥的念头。老师把这个意思浓缩成4个字:心生杀念。(板书:心生杀念)一边是立下了赫赫战功、朝夕相伴的坐骑,一边是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的战士,产生这样的想法,他是多么无奈呀!(板书:无奈)三、整体感知,指导归纳标题。1、引:文章刚开篇就写了彭德怀为了让战士们走出草地,产生了杀大黑骡子为战士们充饥的念头。接下来彭德怀又做了什么?2、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知道3-11自然段、12-20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吗?3、对,

8、3-11自然段,写了彭德怀向战士们下达了杀骡的吩咐,遭到了大家的反对。12-20自然段,写了彭德怀忍痛下令开枪杀了大黑骡子。你能把刚才这两个意思,浓缩成像“心生杀念”一样的小标题吗?小组探讨探讨。4、刚才每个小组都探讨得特别热情,现在请大家把集体的才智与同学们共享!哪个小组先来说说?5、引导板书:下达杀令,开枪杀骡。四、学习3-11自然段,理解彭德怀劝服杀骡的过程。1、同学们,刚才大家都说,彭德怀下达了杀骡的吩咐后,遭到了老饲养员、警卫员们的反对。所以,彭德怀要劝服大家。(板书:劝服)在劝服过程中,彭德怀的看法有什么改变?快去读读课文吧!2、大家读得很仔细,信任肯定已经找到了。谁先来说说?读得

9、仔细,找得也很准!彭德怀先是安静的(板书:安静),最终就不耐烦了(板书:不耐烦)。3、指导读好“安静”的一段对话。(1)同学们,彭德怀也舍不得杀大黑骡子,但他还是下达了杀令。老饲养员急呀,几个警卫员更是急得大声嚷嚷了。这些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所以彭德怀安静地说出了杀大黑骡子的理由。看,这里是他们的一组对话。(示段)(2)想读好吗?想要读好,就要读出他们不同的语气。老师已经把这段话改写成剧本的形式了,依据提示自己先练一练。(3)同学们练得很仔细。因为对咱们班的朗读水平不太了解,所以老师有个恳求,想请大家举荐最适合这三个角色的同学,来读这一段话。行吗?好,老饲养员,由谁来?警卫员们,举荐谁?彭德怀

10、呢?(4)读得都很努力。警卫员的“急”表现出来了,彭德怀的安静中,好像少了一点儿看法的坚决,老饲养员呢,这里连用了两个“?”,是他觉得惊异,这里是他出乎意料的反问。谁再来读读老饲养员的这一句话?(5)焦急了,惊慌了!好,这两组的男生,来读一读老饲养员,这两组的男生,警卫员就由你们来担当,全体女生,一起读彭德怀的话。4、指导读好“劝慰”的一段对话。(1)老饲养员听着彭德怀安静的语气,知道他杀意已定,再阻拦也无济于事了。但是,他想到要恒久失去朝夕相伴的大黑骡子,想到红三军团少了大黑骡子会更加艰难,忍不住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哭了起来。彭德怀完全理解老饲养员的激烈,便拍着老饲养员的肩膀劝慰他。(板书:劝

11、慰)这里,就是他俩的又一段对话。(示段)(2)这回男生来读彭德怀,女生来读老饲养员。要留意啊,老饲养员是很难受的。5、指导读好“不耐烦”的一段话。(1)一番安静的劝告、爱护的劝慰过后,大家仍在恳求,彭德怀不耐烦了,他大声地说了什么?(示段)(2)一起读!不耐烦、大声地说一说!6、小结:同学们,下达了杀骡令后,彭德怀为了劝服大家,费了不少口舌。五、学习12-20自然段,体会彭德怀杀骡的不忍之情,体会对战士的爱。1、引:真正开枪杀骡的那一刻,彭德怀是多么不忍心啊!(板书:不忍)这一刻,是一个煎熬的过程,因为,每等待一分钟,苦痛就多一分钟!这一刻,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这一刻,惊天地、泣鬼神。2、同学

12、们,伴随着音乐,沉下我们的心,好好地默读文章12-20自然段,专心去感受这令人动容的一幕!读完后,把彭德怀不忍心杀骡子的词句划一划。3、同学们,你们专心在读,信任,大家也肯定感受到了彭德怀不忍心杀骡的心,触摸到了他不忍心杀骡的语句,谁先来说一说?4、小结:找得很准!老师把他概括为“背过脸”“摘军帽”。(板书:背过脸、摘军帽)5、“背过脸”,是彭大将军不忍心看着自己心爱的坐骑倒在战士们的枪口下,更不忍心看着心爱的坐骑倒在他的眼前;“摘军帽”,是彭大将军在向他密切的战友、无言的伙伴表达深深的内疚、最沉痛的哀思、最崇高的敬意。这些都很好理解,我们就不说了。但是,在“背过脸”之后、“摘军帽”之前,彭大

13、将军向着方副官长怒吼了(板书:怒吼道),而且是双手*着腰怒吼。他吼了些什么?(示段)一起来吼一吼!6、沟通:这是为什么呢?在他“怒吼”的背后,你感受到了什么?7、小结:同学们说得都不错,都有自己的理解。正如刚才有同学说到的,彭德怀怒吼的背后,是他对战士的爱,对革命成功的憧憬。他狂怒的背后,是一种爱兵如子,是一种爱兵如子的狂爱啊!(板书:爱)7、范读12-16自然段:同学们,理解了这鬼哭神惊的一幕后,你肯定很想把它深深地刻在自己的心里。老师也和大家一样,被深深地打动了,很想把这一幕再现。同学们,沉下心来,静静地听,好吗?8、多一秒钟的延迟,就多一份心灵的煎熬与熬煎。此时,彭德怀最终不行遏制地发怒

14、了!9、齐读:来,同学们,带着对大黑骡子的不舍,带着对彭大将军的钦佩,沉下心,一起走进这悲壮感人的“场”。六匹牲口集中到了一起。预备起10、枪声响了,大黑骡子斜着身子倒下去了。起先,它的眼睛还微微地睁着,后来,就渐渐地闭上了。中弹的胸口还在汩汩地流淌着殷红的鲜血六、总结拓展,课外延长。1、大黑骡子走了,恒久地离开了彭德怀,恒久地离开了红三军团,恒久地离开了我们的视线。同学们,它真的消逝了吗?为什么呢?文章最终一节是这样写的,(示段)静默地读一读,待会来谈谈自己的看法。2、沟通:大黑骡子真的消逝了吗?为什么?(课件显红两个“融进了”)3、小结:对,大黑骡子的血与肉,把红军战士从饥饿、死亡的边缘拉

15、了回来,化成了红军战士向北挺进的力气,他们,迈开坚决的步伐接着向北挺进。所以,宣扬鼓动员们也更加带劲了,他们站在路旁敲着竹板激励着战士,来,我们也像他们一样,一起鼓起干劲,来给大家鼓鼓劲!(齐读)4、小结:对呀,大黑骡子没有消逝,它的血与肉、它的精神融进了战士们的心灵,融进了战士们的血液!这是大黑骡子立下了又一个战功,是大黑骡子立下了最终一个大功!来,让住这大黑骡子的最终一大功!6、同学们,文章学完了。信任大家的内心肯定久久不能安静,大黑骡子为革命贡献力气、斜倒下去的那一刹那,肯定深深地烙进了你的心扉;彭大将军那一颗爱兵如子的滚烫的心肯定在你的眼前跳动。老师也和大家一样,一次又一次地被感动着。于是,我写了一首拙劣的小诗,想读给大家听,献给大黑骡子,献给彭大将军,也献给大家。(风雨苍苍,一路泥潭一路霜。征途茫茫,一把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