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的研究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5318058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下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课程下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课程下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课程下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下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下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的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新课程下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的研究一、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1 .课题的界定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要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全面和谐教育。 新课程下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 养就更要注重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科学的审题方法,养成正确的审题习惯,提高数学审题能力。审题,即看清题目,理解题目所表达的意思,从而获取正确的解题信息。 审题过程是挖掘信息的过程,也是迁移信息的过程,它是对问题所含信息的 提取、组合、加工和表达的过程,最终达到圆满解题目的。审题能力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既是学习

2、之非智力因 素的重要体现,也是学习能力、学习品质的重要体现。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即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 审题习惯,能快速的理清题目提供的已知条件,并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 口。从而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通过游览网上相关资料,看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审题能力的培养虽 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探索,但得到的都只是一些比较零散的为数不多的经 验,缺乏较为理想的操作方法和系统的理论层面的提升,且教学实践中未能 得到广泛的运用,比如:农村低段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研究中, 只提出多种培养策略,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法,也缺乏可操作性。为此,

3、我们 将在审题这方面做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期望有所突破。3 .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1)从教学理念上看。新课程倡导 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教育理 念,学生的审题能力与习惯对于他们自身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因为审题不仅 是解题的基础和先导,更是一个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环节。新课程标准 提出:学生要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全面和谐教育。那么新课程下小学生除知识技能掌握外,对于审题能力与习惯等的培养理应同步发展。( 2)从数学学科特点看。任何数学问题都需要通过学生的认真审题才能予以解决, 解题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审题的正确与否。 可以说,审题是解题的基础和先

4、导,是一个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环节。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3)从存在问题看。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大都可以很好地掌握各个知识要点,但是在知识的实际应用中往往做得不尽如人意,这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在于学生审题这方面。有的学生审题不认真严谨而会错题意,有的本来会做的两三个知识点一旦整合就理不清题意,导致了我们的教学事倍功半,这也是长期困扰教师的一大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本课题研究的价值所在,有利于学生学会辨析、思维与判断,养成他们自觉审题的习惯和方法,轻轻松松学好数学;有利于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促进其专业成长。二、课题的

5、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1. 研究目标( 1)建立一套适合我校各年段学生的 “计算、概念、解决问题、操作中提高审题能力的课堂教学策略。( 2)学生审题意识增强、能力提高、习惯逐渐养成。( 3)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提升。2. 研究内容( 1)学生审题不清的原因调查。( 2)探索出适合各年级段学生有效审题的策略。( 3)学生有效审题习惯养成的行动研究。3. 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在国内对小学生的审题能力的教学研究有很多, 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探索。但大多数的研究都是从问题的呈现方式、单一的题型和习题的设计进行研究的。得到的也都只是一些比较零散的为数不多的经验,缺乏较为理想的操作方法和系统的理

6、论层面的提升,且教学实践中未能得到广泛的运用。为此,我们的课题创新点将在审题这方面做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本课题的拓展之处在于要探究出系统性的适合不同学段学生不同教学内容的审题策略。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1. 研究思路( 1)组织本课题成员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数学审题能力。( 2)在低段和中高段分别设立实验班,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建立一套 “计算、概念、解决问题、操作” 四类课堂中培养审题能力的策略。( 3)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2. 研究方法( 1)文献法:学习借鉴名校、名师的先进做法,全面搜集有关数学审题教学、新课程理论等文献资料,对现行相关理

7、论经验进行梳理,以对课题研究提供系统的理论指导。( 2)调查分析法:对学生进行关于审题的问卷调查和作业试卷的抽样,分别分析其审题错误的原因,再集中会诊探索相应对策与措施。( 3)行动研究法:本课题是基于小学数学教学实际开展的实践操作性研究,研究中科研和教研紧密结合,贴近课堂,贴近学生,紧扣教学,针对数学教学中审题面临的突出问题,结合梳理的措施创新运用,对培养审题能力所采用的专项训练方法和手段进行设计,并在实践中验证和积极反思,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 4)经验总结法。对课题实施中的具体情况,参照研究目标找出问题和改进方法,从理论的高度进行归纳与分析,形成有价值的教学理念和实际经验,指导课题改

8、革的实践。3. 技术路线与实施步骤本课题根据新课改的要求,通过调查、实践、研究和总结反思等几个环节,积极探索学生在数学审题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所需时间一年,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一)准备阶段( 2016.4 2017.9)1. 学习理论,搜集文献资料,确立研究课题;2. 成立课题组,明确分工,组织专题培训;3. 设计课题的研究目标与具体实施方案,并进行自我论证。(二)实施阶段( 2016.9 2017.4)1. 第一阶段问卷调查和抽样分析,了解学生的审题现状水平,分析其审题错误的 原因;搜集各种方法,探究相关经验,结合实际初步梳理出可行性措施;邀请教科研专家对课题的开展进行可行

9、性、科学性指导。2. 第二阶段开展课题研究, 上好课题研究实践课, 教案除了按规定的要求撰写外,还要在每一环节的设计中结合课题加入点评;课后建立小反思,其基本格式为题例、启迪手段、引领方法、学生感悟、学生领悟率;集中开展解决问题教学、概念性质教学、计算课教学等专项研讨,以 探索出适合各年级学生有效审题的策略。进行个案和课题组集体讨论相结合的研究形式,定期召开专题研讨会,对教学中各种因素进行归类与分析,得出结论,指导和完善教学中的审题;编写教学随笔,完成阶段性研究总结。(三)总结阶段( 2017.8 2017.9)1. 整理各类实验资料及成果资料,并进行展示评价;2. 形成结题报告,申报评审。#欢迎下载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