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商贸史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5315195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商贸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世界商贸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世界商贸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世界商贸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世界商贸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商贸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印度公司:波士顿倾茶事件汉萨同盟:市集通行证:杰斐逊禁运:商业革命:香槟市集:船难法:航海条例:是 17 世纪新兴的殖民国家为了处理在殖民地地区的一些事物而成立的机构。从自己政府 那里获得贸易独占权而且拥有军队,在殖民地建立政府机构,对殖民地进行残暴的政治 统治、经济掠夺以至于贩卖奴隶、毒品的军政经合一的殖民机构。它们产生和存在于16 世纪末到19 世纪上半期,对各 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起了重要作用。1773 年发生的北美殖民地波士顿人民反对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茶叶贸易的事件, 1773 年,英国政府为倾销东印度公司的积存茶叶,通过救济东印度公司条例。当同年的 11 月,东印度公司装载342箱茶

2、叶的船只开进波士顿港,美国民众群情激奋,波斯顿的 一批青年组成“波斯顿茶叶党”,将东印度公司三条船上的 342 箱茶叶全部倒入大海。这 一事件最终成为北美殖民地人民反英起义的导火索,为美国最终的独立起到了不可磨灭 的贡献。德意志城市同盟中最著名的是汉萨同盟。它是北德意志城市的联合体,正式名称为“全 德商人公会”。14 世纪鼎盛时代,同盟以吕贝克为中心,扩大到北德意志大部分城市。 汉萨同盟商人主要活动的地区是波罗地海、北海及其周围国家,主要经营中介贸易,经 营的商品基本上都是原材料和生活必需品。 汉萨同盟只是一个松散的联盟,主要是为了 贸易目的而组织起来的。汉萨同盟对北欧商业贸易发展具有重要的意

3、义,但也产生了一 些消极作用。随着中世纪商品交换的发展,西欧很多国家和大的封邑都出现了定期的市集,国王和封 建主通过各种保障措施保证市集的安全。为避免沿途封建关卡对各国商人的重重阻拦, 市集创办者通常同许多国家和地区签订条约和公约,并给前往市集的商人发放“市集通 行证”以负责保护商贾的安全。如果持有“市集通行证”的商人受到勒索和侵袭,市集 创办者便深究严查,保证使罪犯受到惩处,给商人以足够的补偿。英法七年战争后美国宣布中立。作为中立国,美国有权与包括英法在内的所有国家展开 贸易。但是,1805 年英国重又实施英法七年战争期间实施过的规定,即中立国船只运送 的货物仅限于中立国船只传统上所运送的货

4、物,不久又采取了一系列法令封锁欧洲大陆 港口。拿破仑也颁布法令宣布任何遵守英国规定的船只都有被法国抓获的危险。于是, 杰斐逊于1807 年12月宣布对大不列颠和欧洲大陆交战各国采取贸易禁运,该贸易禁令 一直持续到 1809年3 月才被废止。杰斐逊禁运使美国的对外贸易一落千丈,但国内工业 却开始发展。地理大发现导致世界商贸史上最大的一次商业冲击,使欧洲的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 的变革,这种变革集中表现在商业的革命性变化上,具体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拓展、商品 种类的增多、商业贸易中心的转移、价格革命、商业组织形式的创新,以及重商主义思 想的形成。商业革命是工业革命前一系列革命性变化的真正起点。中世纪的

5、欧洲商人经常到某个城市出售从远方运来的商品,买回转运的商品。于是,在 繁荣的国际贸易交换中心,产生了定期集市。13 世纪时发展起来的法国香槟市集是沟通 欧洲南北两大贸易区的枢纽。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把周围的商人和商品凝成一体。 香槟市集轮流在特鲁瓦、拉尼、普罗文斯、奥布河岸的巴尔等四个城市举行,几乎全年 都有市集 。香槟市集归香槟伯爵管理,具有国际贸易市场的性质,是中世纪西欧最大、 最重要的国际贸易交流中心。中世纪早期的西欧有不少阻碍海上贸易的习惯和法律。当时流行的所谓“船难法”规定 所有从遇难船上漂流来的货物或已搁浅船只上的货物,全部或部分地归海岸所有人所有。 由于这项惯例的存在,常常出现

6、地方领主人为破坏航道,造成海难事故增加。随着海上 贸易的发展,这种不合理的惯例得以废除,并促进了海商法的形成和发展。英国历史上关于航海贸易的一系列立法。最初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发展英国的航海事业和 海外贸易。1660 年航海条例内容: 来自殖民地的商品只能用英国或该殖民地的船只运载 欧洲商品同样只能由英国或该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载 不允许外国船只到英国沿海从事运输或捕鱼活动.16.17世界英国对外贸易三个阶段:1500-1550年同欧洲大陆内部及其邻近地区发展数 量可观的传统绒面呢出口贸易,即伦敦一一安特卫普贸易。从1550年开始的同俄国、波 兰、利凡特和东印度之间远距离贸易的建立与扩展。从17世纪

7、初开始,在北美简历弗吉 尼亚等殖民地,并发展了对殖民地的贸易。商业信用的起源与发展:中世纪欧洲10 世纪以 前,正规意义的商业信用是不存在的,只有教会经营一些放债活动;11 世纪时,已有一些 商人经营货币资本;12 世纪时,货币借贷在意大利社会经济生活中已占有一定的地位;保 险事业逐渐从海上的交易扩大到一般的金融事业中。银行业可能从12 世纪中期开始兴起; 在早期的银行业中,意大利人同样占有最主要的地位。西欧商业信用与银行业的发展1、关 于商业信用的起源 商业与贸易较发达的意大利 2、商业信用的发展 商业信用在陆上贸易中 发展起来 3、银行业的兴起 最初的一批从事类似银行业的人,有一部分是银钱

8、兑换人的后 裔。另一部分则是大商人。 意大利人同样占有最主要的地位 (1)“公立银行”在意大利开 始产生和发展(2)汇票与支票制度的出现(3)清算制度的出现 英国在工业上的垄断地位 确立后贸易政策的转变:英国通过工业革命确立了在工业上的垄断地位后,废除贸易保护主 义政策而采取了自由贸易政策。从原始资本积累时期延续下来的保护关税政策,逐渐成为英 国经济发展和对外扩张的障碍。因为对外国工业品进口征收高额关税,必然引起这些国家的 关税报复,严重影响英国工业品销售市场的扩大;对外国的原料和粮食征收高额进口税,又 造成英国国内原料和粮食价格的上涨,直接损害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为此,从19世纪初 开始,在

9、工业革命中迅速成长起来的工业资产阶级,从自己的切身利益出发,同土地贵族、 金融贵族和大垄断商人进行了近半个世纪的斗争,最终废除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取得了自 由贸易政策的胜利。 1813年和1833年,英国废除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和中国的贸易垄断权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西欧的重商主义政策:早期重商主义:萌芽于 14 世纪,流行于15 到 16 世纪。它仅着眼于货币,极力主张吸收外国货币,禁止金银外流,因此,也被称为“货 币平衡论”,或“重金主义”、“货币主义”。晚期重商主义:流行于 16 世纪下半期至 17 世纪 中期.又称真正的重商主义、重工主义、贸易差额论,是指重商主义者主张扩大对外贸易, 坚

10、持多卖少买,多收入少支出原则,在保证更多金银运回本国的条件下,允许金银输出,提 倡通过降低物价同外商竞争,容许借贷,力求对外贸易出超,保证外贸获得顺差,使更多的 金银货币流入本国,从而促进工商业发展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提出的世界体系理论 在商 业革命的推动下,由于大西洋、太平洋贸易圈的形成以及各个区域市场之间的贸易联系,形 成了以贸易为主要内容的世界市场。在贸易拓展的背景下,由于各个地区生产率和自然禀赋 的不同,不同地区在世界贸易中处于不同的地位,出现了国际分工的萌芽,形成了以西欧为 中心的世界市场。中世纪欧洲商业组织的变化市场、市集和贸易的发展,导致商业组织的变 化。a.松散的队商形式:去市集

11、做生意的人们,一般不是单独旅行,而是结成某种团体旅行, 但是结伙不结资。b.商业公司出现于13世纪:初期的商业公司以家族成员为主,公司的经 营管理一般由有能力、有经验的人负责,近似今天的经理。然后在各营业点设立分号,派出 代理人。商业公司组织最早出现于海上贸易,海上贸易的风险产生了组织公司的需要。以后, 在一般的商业领域也出现了公司组织。西欧商业发展临界点 西欧商业发展到13-14世纪时 呈现出与以前不同的特点,各种商业关系的发展已接近发生质变的临界点。(1)贸易范围和 贸易规模的扩大 在贸易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世界形成了几大贸易区,有欧洲的地中海、 北欧贸易区、汉萨同盟贸易区,亚洲的东亚、

12、东南亚、南亚贸易区。其中欧洲贸易区的发展 最为引人注目。(2)商业技巧的不断创新钱币业从商品流通中独立出来,成为日后金融业 的先驱“记帐与划帐”的结算制度逐渐形成,它使债权和债务相互抵充,减少了因缺乏 硬币造成的商业困难;汇票的使用,使相距遥远的商人之间的帐务可以很方便地结算,后 来汇票还可以进行转让和流通。此外,分摊风险的办法也已出现,其中包括委托制和合伙制 的雏形,保险业也初露端倪。商人的独资经营或与亲属的合伙经营;特许公司是新航路开辟 后出现的最重要的商业组织(3)出现了竞争制度的安排13-14世纪时,法律不仅在不同地 区得到认可,而且使提供保护的城市贵族认识到为商人提供城市和贸易区外的

13、保护能获得更 大的潜在利益,竞争制度的供求机制正在发挥作用。由于是城市贵族掌握着管理商业获取报 酬的权利,他们不断制定鼓励商业的政策和法令。于是,伴随着新航路开辟所提供的契机, 西欧商业的发展就进入了商业革命的时代。三、南北战争后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对外贸 易和商业发展莫里尔法令(1861年);战争关税法(1864年):高额关税保护1、美国 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化:制成品进口比重逐渐下降,原料出口比重也有一定下降2、国内商业 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转变:大型百货公司的出现;连锁商店的出现;廉价杂货点的 出现对英国工业革命影响:工业革命概念:随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加速了圈地运动, 产生了大批无产者

14、。同时海外贸易和殖民地的开发,使大量财富集中到英国资产阶级手中。 另外经典力学、热力学等学科的理论创新也为工业革命带来了契机。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 不是偶然的,这是有深刻政治前提、社会经济前提和科学技术前提的。17世纪的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联盟为基础的君主立宪 制度,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国家。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加速推 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工业革命各种前提条件的迅速形成。英国工业革命 从18世纪80年代开始,到19世纪中期基本结束。影响可从背景分析:2.资本:海外贸 易、殖民掠夺和圈地运动积累了雄厚的资本。利用

15、所处的有利地理位置,扩大包括黑奴贸易 在内的对外贸易和殖民活动,拓展了海外市场,增加了资本的原始积累。3.技术:工场手 工业的发展积累了生产技术知识。4.劳动力:圈地运动增加了雇佣劳动力。大规模的圈地 运动,造成大量农民失去土地,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足够的自由劳动力;同时也在客观上促进 了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5.市场:圈地运动拓展了国内市场;殖民掠夺拓展了广阔的海外 市场和廉价原料产地。6.资源:煤铁资源丰富,可以提高铁产量,有利于机器的制造和推 广使用。地位一从19世纪初开始,在工业革命中迅速成长起来的工业资产阶级,从自己的 切身利益出发,同土地贵族、金融贵族和大垄断商人进行了近半个世纪的斗争,

16、最终废除了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取得了自由贸易政策的胜利。1813年和1833年,英国废除了东印度公 司对印度和中国的贸易垄断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地位二英国通过一系列对外战争,先后 打败了在航运、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方面的主要竞争对手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夺取了广大 的殖民地,扩大了势力范围,从殖民地掠夺了巨额财富,并为本国工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 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资产阶级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在19世纪实现了三次议会改革, 废除了谷物法和航海法,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它还改革了教育制度和文官制度。这些改 革消除了上层建筑中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腐朽部分,促进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美国工业化进程中贸易政策与工业革命关系: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美国充分利用了其 后发优势,直接引进和利用英国等先行工业化国家的技术和人才等。如美国大量用偷窃、抄 袭和引诱技术人员等方法得到了英国、法国、德国等的技术和机器等。大量吸引外资是美 国实现工业化的基本手段。自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