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休假工会调研汇报范文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5284994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休假工会调研汇报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年休假工会调研汇报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年休假工会调研汇报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年休假工会调研汇报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年休假工会调研汇报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休假工会调研汇报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休假工会调研汇报范文(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休假工会调研汇报范文 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劳动关系是否友好,事关广大职员和企业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友好,下面是xxxx精心整理的年休假工会调研汇报,期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一)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构建友好劳动关系的意见(中发202110号)文件精神:“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构建友好劳动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努力构建特色友好劳动关系,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障和改进民生的主要内容,是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定要求”。为了正确了解全县劳动关系情况,深入促进我县友好劳动关系建设,提升构建我县社会主义友好社会的能力。近日笔者采取走访、座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我县

2、企业单位劳动关系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以下:一、我县劳动关系的基础情况(一)我县各类企业及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总数及用工规模x县作为十堰市最偏远的一个山区县,是国家南水北调源头保护区,工业滞后,县域经济仅靠大量的劳动力输出和传统的农业、水电产业及中药、服务行业等。多年来县政府经过招商引资,吸引了一部分外资企业来我县投资,致使我县各类企业总数逐年上升,用工规模逐年扩大。依据多年来我县劳动保障监察年检及和相关部门比对,我县现在各类用工单位267余户(含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12021余人。(二)用工单位的劳动管理水平和劳动者整体素质1、用工单位的劳动管理水平自2021年劳动协议法实

3、施以来,我县各类企业单位依法用工意识显著增强,经过近三年来的劳动保障监察书面审查,除个体经济以外的用工单位基础建立和完善了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其中包含工资支付制度、职员行为规范等内容。国有、集体、外资(合资)企业的规章制度制订率达80%、各类有限企业或私营企业的规章制度制订率达50%,依法用工、按章管理的用工体系基础建立。2、劳动者整体素质多年来我县经过开展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技能提升培训、特殊岗位资质证书培训等方法,有效提升了劳动者的基础技能,有近7500名持有职业资格证书,高汉字化以上的劳动者近40%。不可否认,在大量使用低端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中,仍普遍存在劳动者整体素质较低的情况。总

4、体上,企业的人才需求和劳动者整体素质不高的矛盾很凸出。(三)劳动协议签署率和社会保险参保率1、劳动协议签署率劳动协议签署率和集体协议覆盖率有所上升。企业和职员签署劳动协议的百分比达成94%。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协议签署率在90%以上。但在建筑业、餐饮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劳动协议签署率仍很低。集体劳动协议的签署经过我们依据湖北省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有关推进实施集体协议制度攻坚计划的通知文件精神,商县总工会、工商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等单位联合组织开展了“集体劳动协议签署攻坚计划”。经数次努力,活动得到显著效果,截至现在,全县累计签定集体协议的企业85家。劳动者单纯追求签署书面劳动协议的愿望,正在向追求

5、劳动协议的推行质量上发生转变。2、企业参与社会保险及缴费情况从参保情况看,全县共有100余家企业办理了社会保险登记手续,共为7000余名职员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参保率达成70%以上。从缴费单位看,国有企业参保缴费率较高,能够达成95%以上。而民营企业参保率较低,尤其是餐饮服务业表现的更为突出。其原因是民营企业规模小、效益差,且使用的人员往往年纪偏大,人员流动性大,有部分人错失了缴费年限,致使该行业缴费率低下。(四)劳资纠纷总量、类型及特征1、劳资纠纷总量仍呈上升趋势因为劳动者维权意识的提升、我县各类用人单位用工规模的增加、维权受理渠道的扩大等多个原因的影响,我县多年来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案件

6、上升幅度不停加大。附表:我县劳动保障监察案件总量数据表(2021年2021年)2、劳动矛盾类型表现出多样化首先,在投诉举报案件内容上,不再局限于推行劳动协议、支付酬劳等,新类型纠纷如要求补办社会保险、签署无固定时限劳动协议、给付工资及福利待遇、要求支付赔偿金、提升工资待遇、同工同酬、年休假、公休假、高温费等新内容大量涌现;其次,诉求金额跨度加大,从几百元至数万元不等,少数个案诉求款项达数十万元,用人单位违法用工和劳动者过分维权现象并存。最终,劳动者维权的方法展现多样化。在传统的举报投诉方法上增加了上投诉、上访、信访、各级领导信箱等。二、构建友好劳动关系的工作做法1、抓规范促落实,从源头上维护劳

7、动关系友好一是组织健全。我县从2021年开始逐步建立了以劳动保障部门、工会、企业家协会、工商联合会等组成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办公室” 和“协调劳动关系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以就业、监察、信访、仲裁、为一体的大维权模式,协力推进劳动关系友好稳定;二是全方面推进劳动协议制度“三年计划”,整体提升劳动协议签署率。截至现在,我县劳动协议签署率达94%;全县85家企业签署了工资集体协商专题协议;三是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和服务,规范了建筑施工企业劳动协议、加工制造业企业劳动协议、餐饮服务业企业劳动协议等简易协议文本。同时,加大劳动协议法律法规宣传和培训力度,发放5万份宣传提要和法律文本,并在劳动监察执法中

8、实施执法和服务、预防、教育相结合的新模式,规范了企业用工。2、抓基础促长远,从创立中共建劳动关系友好一是充足发挥“三方协商”机制作用,根据先易后难的标准,选择部分行业龙头企业成立劳动关系协调组织的示范单位,突出以点带面,强化示范带动,促进各类企业友好劳动关系的建设;二是立即制订了我县劳动关系友好企业和友好工业园区详细标准,规范申报、评审、日常管理和监督检验等一系列程序。截止今年底,已创立劳动关系友好企业9个、劳动关系友好园区1个。3、抓机制促率先,从创新上推进劳动关系友好一是率先在全市建立清欠农民工工资联合执法机制,每十二个月由建设局和人社局共同开展在建建筑工地的执法检验;二是率先在全市推行企

9、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已经有130余家企业取得劳动保障诚信示范企业称号。三是完善了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4、建平台抓监管,从监察、仲裁职能上保障劳动关系友好依靠各乡镇人社服务中心平台,成立了劳动争议基层调解组织,全县劳动保障监察实现了对全县用人单位的格化、络化监管,两化建设初具基础,劳动关系友好建设得到了深入保障。现在,全县共建有十五个一级劳动监察格、格内配置人社中心劳动保障协管员,实现了对格内用人单位的监管、服务责任到人。同时,全县各乡镇成立了以政府一把手为组长的劳动争议基层调解组织,从源头上预防了劳动争议的扩大。5、重信访促调处,从机制上构建友好劳动关系多年来,伴随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劳

10、动力结构的调整,我县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困难人群逐步增加,产业之间、行业之间、不一样全部制之间权益分配的差异和利益方面的调整不均衡,造成劳动争议案件大幅上升,集体争议和群体性事件增多。为了做好劳动争议处理和信访接待处理工作,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建立和完善了三方处理机制和仲裁庭、仲裁员制度,立即、公正地处理各类争议案件。同时,开展“联动大接访”活动,为预防、排查和处理劳动纠纷做了大量工作,把很多群体性事件消除在了萌芽状态,为劳动关系的友好稳定做出了主动的贡献。三、构建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多年来我县招商引资力度不停加大,经济发展速度不停加紧,我县各类大大小小企业纷纷拔地而起,造成劳资纠纷矛盾

11、不停出现新改变,但分析全县在构建友好劳动关系中碰到的问题,不外乎有一下几点:(一)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依法维权观念不强,劳动协议签署意识较弱。其原因首先是劳动者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在本身权益受到侵害时,经常不知道怎样依法维权。比如在建筑行业里,大部分农民工未和用人单位签署书面劳动协议,当她们的正当权益受到伤害时便难以举证,给维权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其次,劳动者在劳资双方中处于弱势地位,很多劳动者为了保住“饭碗”忍气吞声,不签协议不能吭声,加班不给工资也不能说;另外,一部分劳动者对法律法规很陌生,对自己的正当权益一概不懂,即使用人单位想依法签署劳动协议,为其办理社会保险,而她们怕因为签了协议把自己

12、拴住了,更不愿出个人缴费部分的那部分保险费。(二)企业管理者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在包括民工权益的问题上疏于管理,甚至违反和躲避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其原因首先是有的企业管理者缺乏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知识,对工人的权益保护采取不理会甚至不尊重的态度,发生问题后往往表现出事不关己的姿态。如建筑行业工程普遍存在层层分包现象,民工工资全部是由小包头代发,工钱没有直接发放到农民工手中,存在部分包工头拿到工程款后,携款逃匿的现象,而且,这些没有相关资质的包工头,基础上全部未建立民工花名册及做工台帐。其次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有意不依法签署劳动协议,不给职员缴纳相关社会保险费,使职员的正当权益受到损害。(三)工资保障金制

13、度实施范围较窄。现在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只在部分规模企业的建设领域推行,加工制造、餐饮服务类等领域全部还未推行。部分加工制造业的厂房甚至设备全部是租赁的,企业一旦资金链断裂,企业主可能会弃厂而逃,造成拖欠职员工资无处着落,出现劳动者集体上访,给劳动监察工作带来难度,同时也影响社会稳定。( 四)劳动者安全生产意识淡薄,技能素质不高。产生问题的原因在于劳动者大全部防范风险能力欠缺,对所从事工作的危险性重视不到位,加上用人单位对职员上岗前的培训力度不够,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造成违章违规作业造成的工伤问题时有发生。而很多企业未参与社会保险,工伤发生后劳动者工伤待遇较难兑现,从而引发社

14、会矛盾。(五)我县劳感人事争议仲裁、劳动监察局规范化建设有待加强。其关键表现在,一是劳感人事争议裁院建设滞后;二是劳动保障监察“两化”建设有待提升。劳感人事仲裁、劳动保障监察从整体上看,办案的人员培训、工作经费保障、机构标准化建设等需要立即加强。四、构建友好劳动关系的对策提议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劳动关系是否友好,事关广大职员和企业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友好。构建友好劳动关系要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构建、共建共享、改革创新的标准,加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企业和职员参加、法治保障的工作体制,实现劳动用工愈加规范,职员工资合理增加,劳动条件不停改进,职员安全健康得到切

15、实保障,最大程度增加劳动关系友好原因,最大程度降低不友好原因,促进经济连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友好稳定。(一)加强宣传,增强劳资双方的法律意识。我们注意到,仅是靠几次街头宣传活动,是难以普及劳动法律法规知识的。要改变宣传方法,采取诸如报纸、电视、络等宣传手段,采取发放资料,制作专题,开展讲座等宣传方法,深入系统的宣传。首先要深入企业,督促用人单位依法用工,和职员签订劳动协议,办理社会保险。其次要建好劳动维权络,开通维权电话等,为劳动者维权提供平台。同时要把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和创新工作结合起来,比如针对农民工工资发放,每十二个月“两节”前召开建筑企业项目责任人农民工工资支付吹风会,通报相关情况和身边的经

16、典案例,强调立即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的主要性,又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每十二个月进行企业劳资管理人员培训,宣传劳动用工制度的制订、劳动协议签署、社会保险缴纳及考勤统计、加班统计等内容。要和新闻媒体加强合作,立即报道我县构建友好劳动关系新闻,开设以案说法版块。良好的企业文化在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中有着主要的不可替换的作用。 要指导企业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在充满关爱和相互融合的企业文化中提升劳资双方的法律意识和经过在法律框架下协商处理问题的气氛,提倡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前提下重视文化建设,增加职员对企业的认同和归属感,和企业共进退。(二)强化政府职能,提升工作力度。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构建友好劳动关系的意见(国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