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训练--综合计算题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5281968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训练--综合计算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训练--综合计算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训练--综合计算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训练--综合计算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训练--综合计算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训练--综合计算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训练--综合计算题(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训练-综合计算题(有答案)题型复习(四)综合计算题第1讲 力学综合计算题型之一压强、浮力的综合计算如图甲所示,一底面积为400 cm2圆柱形容器内盛足够多的水,一实心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液面上,已知木块的体 积为 1 000 cm3 P 木=0.6 X 103 kg/m3,求:(g 取 10 N/kg) 甲(1)这时木块受到的浮力;(2)此时木块浸在水中的体积;解:(1)木块所受的重力:G木=口木g= p木V木g = 0.6 X 103 kg/m3 X 1 000X 10-6 m3X 10 N/kg = 6 N因为木块漂浮,所以木块受到的浮力 F浮=G木=6

2、N (2)由F浮=p液gV排得V排=F浮p液g = 6 N1.0X 103 kg/m3 X 10 N/kg = 6X 10- 4 m3【拓展训练1】木块下表 面受到水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多少?解:正方体的体积:V= a3= 1000 cm3正方体的边长:a= 10 cm= 0.1 m 正方体的底面积:S= a2 =(0.1 m)2= 0.01 m2方法(一)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V液=V排= Sh,所以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h = V排S= 6X 10- 4 m30.01 m2 =0.06 m 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 = p gh= 1 000 kg/m3 X 10N/kg X 0.06 m =

3、 600 Pa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F= pS= 600PaX 0.01 m2= 6 N方法(二)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有:F向上=F浮=6 N p = F向上S= 6 N0.01 m2 = 600 Pa【拓展训练2】若在木块 上放入一物体A后,木块刚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则容器底部 对桌面的压强增加多少?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增加多少?乙 解:木块露出液面的体积:V露=V木V排=1 000 cm 600 cmA 400 cm3 已知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 400 cm2增加的压力 F= GA= G排; 6排=p 水 g V排=1 000 kg/m3 X 10 N/kg X 400X 106 m3

4、= 4 N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 p= FS容=4 G排S容=4 N4X 102 m2= 100 Pa A放在木块上后,使容器液面上升高度 h = V露S 容=400 cm3400 cm2= 1 cm = 0.01 m 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量: p= p 水 g h= 1.0 X 103 kg/m3 X 10 N/kg X 0.01 m 400 Pa1. (2018?石家庄43中一模)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2 kg、底面积 为1X 10 2 m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内盛有质量为2 kg的水.求: (1)水的体积.(2)容器对地面的压强.(3)现将一物块浸没在水中, 水未溢出,若容器对地面

5、压强的增加量等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 量,则该物块的密度是多少? (g取10 N/kg)解:(1)由p = mV得水 的体积 V= mp = 2 kg1 x 103 kg/m3 = 2X 10- 3 m3 (2)容器对地面的 压力:F = G容+ G水=(m 容+m水)g = (2 kg + 2 kg) x 10 N/kg =40 N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 FS= 40 N1x 10- 2m2= 4 000 Pa (3)设物 体的质量为m 则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 p1= A FS= mgS水 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A p2= p水Ahg = p水V物S g由题知, p1 = A p2,

6、即:mgS= p 水 V物 S g p 物=卩水=1.0 x 103kg/m32. (2018?上海)两个相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一个装有水,另一个装有某种液体,水的质量为5 kg. (1)求水的体积V. (2)现从两容器中 分别抽取相同体积液体后,水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如下表: 求抽出液体前,液体原来的质量液体对底部的压强 抽出前 抽出后 p水 1 960 Pa 980 Pa p 液 1 960 Pa 1 078 Pa 解: (1)由 p = mV 可得水的体积: V = mp = 5 kg1 x 103 kg/m3 = 5x 10- 3m3 由 p =p gh可得抽出前水的深度:h水0

7、= p水0p水g= 1 960 Pa1x 103 kg/m3x 9.8 N/kg = 0.2 m由V= Sh得薄壁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S=Vh水 0= 5X 10- 3 m30.2 m= 2.5 x 10- 2 m2 由 p= FS可得抽出前 液体对底面的压力: F = pS= 1 960 Pa x2.5 x 10-2 m2= 49 N液体 对薄壁圆柱形容器底面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即:G = F= 49 N则液体的质量: m= Gg= 49 N9.8 N/kg = 5 kg3.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均为 2 kg的实心均匀圆柱体放在水平 地面上.甲的底面积为4x 10 3 m2,乙的体积

8、为0.8 x 10 3 m3. 求:(1)乙的密度p乙;(2)甲对地面的压强p甲;(3)若甲的底 面积是乙的1.5倍,在甲、乙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切去 A m甲和A m 乙,再将切去部分互叠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使甲、乙对水平地面 的压强相等.请比较 Am甲和Am乙的大小关系并求出两者的差值. 解:(1)乙的密度:p乙=口乙V乙=2 kg0.8 x 10- 3 m3=2.5 x 103 kg/m3 (2)甲对地面的压力:F甲=G甲=口甲g = 2 kgx 9.8 N/kg = 19.6 N甲对地面的压强:p甲=F甲S甲=19.6 N4X 10- 3 m2 =4 900 Pa 在甲、乙的上部沿水

9、平方向分别切去 A m甲和A m乙, 再将切去部分互叠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后,因此时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即p甲=p乙,所以,F甲S甲=尸乙S乙即:(m甲一Am甲+Am乙)gS甲=(m乙一Am乙+Am甲)gS乙 把 口甲=口乙=2 kg和S甲=1.5S乙代入上式可得:2 kg A m甲+ A m乙1.5S乙=2 kg A m乙+ A m甲S乙整理可得:A m乙一A m 甲=0.4 kg,贝卩 A mZAm甲4. (2018?枣庄)现有一个用超薄材料制成的圆柱形容器,它的下端封闭,上端开口,底面积S= 200 cm2,高度h= 20 cm,如图甲所示; 另有一个实心均匀圆柱体,密度p =

10、0.8 X 103 kg/m3,底面积S1 =120 cm2,高度与容器高相同,如图乙所示.(p水=1.0 X 103 kg/m3, g取10 N/kg) (1)将圆柱体竖直放在圆柱形容器内,求圆柱体对容器 底部的压强是多少? (2)向容器内缓缓注水直至圆柱体对容器底部 的压力刚好为零,求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所注的水重各是多少? 解:(1)圆柱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 = 6柱=m柱 g= p gV柱=p gS1h =0.8 X 103 kg/m3X 10 N/kg X 120X 10 4 m2x 20X 10 2 m= 19.2 N 圆柱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FS1= 19.2 N12

11、0X 10 4 m2= 1 600 Pa(2) 向容器内缓缓注水直至圆柱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刚好为零,圆柱 体刚好处于漂浮状态,则F浮=G柱=19.2 N又因F浮=p水gV排 =p水gS1h水 所注水的深度:h水=F浮p水gS1= 19.2N1.0 X 103 kg/m3 X 10 N/kg X 1.2 X 10 2 m2= 0.16 m 水对容器底部 的压强:p 水=p 水 gh 水=1.0 X 103 kg/m3 X 10 N/kg X 0.16 m =1 600 Pa所注水重:G*= m水g= p水V水g= p水(S S1) h水g =1.0 X 103 kg/m3X (200 120)

12、X 10 4 m2x 0.16 mX 10 N/kg = 12.8 N5. (2018?潍坊)如图所示,用细线将正方体 A和物体B相连放入水 中,两物体静止后恰好悬浮,此时 A上表面到水面的高度差为0.12 m已知A的体积为1.0 X 10 3 m3,所受重力为8 N; B的体积为 0.5 X 10 3 m3 水的密度 p = 1.0 X 103 kg/m3, g 取 10 N/kg,求: (1)A上表面所受水的压强;(2)B所受重力大小;(3)细线对B的拉 力大小. 解:(1)A上表面所受水的压强:p = p gh= 1.0 X 103 kg/m3X 10 N/kg X 0.12 m = 1

13、 200 Pa (2)A 和 B 受到的总浮力:F 浮 =p 水 g V排=p 水 g(VA + VB)= 1X 103 kg/m3X 10 N/kg X (1.0 X 10 3 m3+ 0.5 X 10 3 m3)= 15 N 因为 A、B恰好悬浮,所以 F 浮=GA + GB则B的重力:GB= F浮一GA= 15 N-8 N= 7 N(3)B受到的浮力:F浮 B= p 水 gV排 B= p 水 g VB= 1X 103 kg/m3x 10 N/kg x 0.5 x 10 3 m3= 5 N细线对B的拉力大小:F拉=GB- F浮B= 7 N-5 N = 2 N 6. (2018?唐山路南区二

14、模)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底面积 为300 cm2,不计质量的薄壁柱形容器,容器中放有一个用细线与容 器底相连的小木块,木块质量为 400 g ,细线体积忽略不计.若往容 器中缓慢地匀速加水,直至木块完全没入水中,如图乙所示.木块所 受的浮力F浮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其中 AB段表示木块 离开容器底上升直至细线被拉直的过程,(g取10 N/kg)求:(1)木 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和木块的密度;(2)木块浸没在水中时绳 子受到的拉力;(3)剪断绳子待木块静止后水对容器底压强的变 化.解:(1)木块浸没在水中,由图丙分析可得浮力:F浮=10 N由 F浮=p液gV排,可得木块的体积:

15、V = V排=F浮p水g= 10N1x 103 kg/m3x 10 N/kg = 10 3 m3 木块的密度:p = mV= 0.4 kg10 3 m3= 0.4 x 103 kg/m3 (2)木块的重力:G= mg= 0.4 kg x 10 N/kg =4 N绳子受到的拉力等于木块受到的绳子拉力的大小,即F拉=F=F浮G= 10 N 4 N = 6 N (3)剪断绳子后木块漂浮,此时受到的 浮力:尸浮=G= 4 N由F浮=p液g V排,可得木块此时排开液 体的体积:才排=F浮 p 水g = 4 N1x 103 kg/m3x 10 N/kg = 4x 10 4 m3剪断绳子前后排开体积的变化量

16、: V排=V排才排=103 m3 4X 10 4 m3= 6x 10 4 m3 水面下降的深度: h= V排S= 6X 10 4 m330(X 10 4 m2= 0.02 m水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 p= p g h= 1 x 103 kg/m3 x 10 N/kg x 0.02 m =200 Pa题型之二 简单机械的综合计算(2018?荆州)如图所示是蒙华铁路荆州段长江大桥施工现场工程师用起吊装置从江中起吊工件的情 景.已知工件重4 000 N,每个滑轮重500 N,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 度是1 500 m/s.在水面上用超声测位仪向江底的工件垂直发射超声 波,经过0.02 s后收到回波.(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 N/kg , p 水=1.0 x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