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环境,教风、学风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5277081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环境,教风、学风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学环境,教风、学风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学环境,教风、学风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学环境,教风、学风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学环境,教风、学风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环境,教风、学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环境,教风、学风(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育环境环境育人我校的现代教学环境一、现代教学环境的重新界定作为现代教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因素,现代教学环境是一种什么样的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育人环境, 它应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我们认为教学环境是指对教学的发生、 存在和发展产生制约和控制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因素的环境系统。 教学环境作为一处特殊的育人环境,它是按照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和培养人、 造就人的社会需要来组织和安排设计的,是各种有形“硬环境”和无形“软环境”的综合。构成教学环境的因素很多,既有物质的、有形的因素,也有精神的、无形的因素。 概括起来说,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大方面。(一)物质环境物质教学环境是由学校内部各种物

2、质的、物理的要素所构成的一种有形的“硬环境”,是学校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它由教学设备、教学信息和教学组织形式等因素构成。1教学设备。精选文库设备是构成学校物质教学环境的主要因素。从大的方面来讲,校园、教室、图书馆、运动场所、实验室、办公楼、宿舍、食堂、浴室和各种绿化设施都是属于学校教学设备。从小的方面来看,课桌椅、实验仪器、图书资料、电化教学设备、体育器材等也属学校教学设备。在教学活动中,一方面教学设备以自身的完善程度制约和影响学校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水平; 另一方面,以自身的一些外部特征影响教学活动参与者的心理和行为。 我校有藏书丰实的图书馆, 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

3、自学能力。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电化教学设备成为教学信息的第三载体, 各种特定功能的教学设备在学校教学中有了广泛的使用。 我校有音乐室、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教师电子备课室等,尤其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功能教学设备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 使现代物质教学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为现代学校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2教学信息。教学过程是信息相互传递和接收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输出源和接受源。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学习过程是学生建构信息与知识的过程,情景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教师和外界环境对学生的知识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学校教学信息不仅

4、仅局限于教材所提供的信息资源,还包括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媒体传播的信息资源。各种教学信息通过各种现代教学媒体作用于教师和学生,给现代学校教学活动带来-2精选文库根本性的变革和影响。 在传统的教学环境系统中, 教学活动过程中信息流动呈线性状态和淤积状态, 信息交流呈单向性特点严重影响教学活动效果。在现代的教学活动中, 信息技术为现代学校教学创设和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校园网、计算机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互联网 等, 这些都已成为现代学校教学环境的新内容。现代教学环境系统以各种形式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交流, 且信息交流呈交互性特点,客观上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3教学组织形式。教

5、学组织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学校教学组织环境主要是指班级教学的时间安排和空间布局构成的特定教学环境。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按照固定的时间安排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教学活动的节奏性、 稳定性,但也带来了因学习时间长而增强学生疲劳度或因内容不同而造成时间的浪费等负面影响。现代教学论要求教学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可接受程度来确定, 客观上要求摆脱传统的僵硬化、 固定化时间分配的束缚, 使教学时间安排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柔软性。教学空间结构涉及空间的组织对教学活动效果有重要影响。其中,班级规模和座位编排形式又是影响教学活动效果的重要教学空间环境因素。 关于班级模式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格拉

6、斯和史密斯研究发现,小班可以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气氛。在人数少的班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学习态度更好,违反纪律现象较少, 师生和同学关系融洽, 学生有较强的归属感。 在人-3精选文库数较少的班级, 课堂气氛更加友好愉快, 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个别辅导、因材施教,教学活动和方式更加多样化,学生也更积极地参与课内外学习活动。座位编排形式直接影响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交互作用、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教学信息的反馈等。传统班级授课制采取固定的秧田式座位编排形式影响教学活动的灵活性。现代教学论要求教学空间的设计必须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根据学生的需要, 我校

7、采取弹性化、 多样化和多功能设计,为学生学习提供融班集体教学、 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为一体的班级教学组织环境。(二)心理教学环境心理教学环境是由学校内部各种人的心理要素所构成的一种无形的“软环境”,是学校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心理基础。它由人际关系、课堂心理气氛、教与学的形式等因素构成。1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是各种人际要素所构成的关系环境。学校中的人际关系主要由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与教师的关系、 学生与学生的关系等多种关系组成。其中教师与教师, 学生与学生, 尤其是师生关系,构成学校教学基本的人际关系,它们是对教学活动的影响最直接、 最

8、具体的人际环境。 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 有利于促进教学效果的整体提高。 长期以来,传统的学校教学中所形成的“班级王国”,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同年龄学生之间的共生关系,但却阻-4精选文库碍了异年龄、异质集团人际关系的形成。打破“班级王国”的壁垒,促进同年龄、异年龄、异质团体之间的联系性、开放性,是现代学校学生与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典型特点, 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丰富的人间性和社会性的基本前提。2课堂心理气氛。课堂是学校实施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教学情境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 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怎样教, 学生怎样学,还取决于课堂心理气氛。课堂心理气氛是构成教学的软

9、环境之一, 课堂心理气氛是由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以及教室中的物理和物质环境因素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教师的教风包括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风格、治学精神、管理方式、特别是道德品质和行为等多种心理成分。学生的学风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 道德品质和行为、 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热爱集体、自学互学、勤学乐学等多种心理成分。 教风与学风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教风影响学风, 学风对教风又有制约作用。 此外,教室中的物质环境对课堂心理气氛具有重要影响。如教室中的墙壁颜色,教具的大小、形状和色彩,室内的拥挤程度、通风、光线、温度噪音以及清洁卫生状况等等,都会影响课堂教学的心理

10、气氛。 通常情况下,课堂心理气氛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类型。积极的课堂气氛特征是: 课堂环境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身心健康发展要求; 师生双方都有饱满的热情; 师生之间配合默契; 学生之间关系融洽友好。 消极的课堂气氛特征是: 课堂环境不能满足学-5精选文库生的学习需要和身心健康发展要求;师生双方缺乏主动教与学的热情;师生之间配合难达默契;学生之间关系疏远。3教与学的形式。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教学活动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没有学生参与的教学,是不成功的教学, 没有教师指导的学, 也是不成功的学。 在教学活动中,教和学的形式构成教学活动的两大重要的心理环境因素。随着现代化教

11、学手段进入教学领域,它给教学形式带来了根本性变化。美国心理学家怀特曾用“文字学习”和“电子学习”两个概念来区分传统学习方式和现代学习方式, 指出当代电子学习的出现 “使人类学习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在电子计算机等“智能教师”面前,学生不仅可以从容不迫地学习, 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自由地安排学习, 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为现代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模式。伴随着学生学习形式的变化,教师教的形式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都将会给教学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教学环境是以教学为中心,对教学的发生、 存在和发展产生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

12、维空间和多元因素的环境系统。 影响教学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物质环境的优劣会导致心理环境的变化,而心理环境的好坏也能导致物质环境的改观。因此,我们认为,就其实质来说,现代教学环境是由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的交互作用而构成的一种环境系统。二、现代教学环境的功能-6精选文库教学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育人环境,其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实现育人的目的。 随着现代教学环境内涵和外延的变化,现代教学环境的要素结构决定现代教学环境具有以下主要功能:(一)教育导向功能教学环境不仅仅是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依托和舞台, 构成教学环境的各种环境因素本身就具有教育意义。 因此,教育导

13、向功能仍是现代教学环境的基本功能。 从教育学角度来说, 教学环境的教育导向功能是指通过教学环境自身各种环境因素集中、 一致的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接受一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使他们朝着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如前所述,教学环境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和培养人的社会需要而组织、 设计的育人环境, 它往往体现了一种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 体现了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一种期望。 这些要求和期望渗透在学校的各种环境因素中, 形成一种具有教育和启示意义的教育资源,导引着学生的思想, 规范着学生的行为, 塑造着学生的人格。如,学校建筑负有教育的使命, 它可以作为一种造型艺术, 象征某种精神和理想, 给人以启发

14、和引导。 随着教育观念的发展, 人们对环境潜在教育功能的认识愈益深刻。 因此,学校在创设和布置教学环境时,独具匠心,把各种教育意图寓于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中, 通过有形的物质环境因素给学生以熏陶和感化, 随之产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7精选文库(二)凝聚激励功能凝聚激励功能是现代教学环境的心理功能。 教学环境研究理论认为,良好的教学环境具有很强的凝集力, 它可以通过自身特有的影响力,将人聚合在一起,使他们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良好的教学环境中的各种环境因素还可以成为激励师生教学积极性的动力因素。例如,整洁幽静、绿树成荫的校园, 宽敞明亮、色彩柔和的教室,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课堂教学气氛,严谨求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