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二部分专题十二专题模拟训练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5234329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高考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二部分专题十二专题模拟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1年高考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二部分专题十二专题模拟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1年高考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二部分专题十二专题模拟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1年高考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二部分专题十二专题模拟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1年高考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二部分专题十二专题模拟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高考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二部分专题十二专题模拟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高考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二部分专题十二专题模拟训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歌曲国家中唱到“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下列名言与歌词所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A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B皮之不存,毛将焉附C毋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解析:选B。这一歌词体现了国与家相互联系、密不可分,B符合题意。A体现了矛盾观点;C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D体现了人生价值。2(2010年江苏启东中学模拟)iPhone手机一上市,就掀起了人们的抢购热潮,它除了可以打电话外,人们还可以利用它宽带上网、视频通话、网络

2、游戏、移动电邮、传输音像、网络电视等。这说明()A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新的事物B必须创造规律促使现有事物的变化发展C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肯定中有否定D人们可以创造一定条件建立多样性联系解析:选D。材料的内容说明了人们建立新的联系,推动事物发展,选D。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新事物,要根据事物固有属性创造新事物,故A项错;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能创造规律,B项错。C项与题意无关。3老子云:“图(注:打算)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注:开始)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起质

3、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A BC D解析:选A。引文意思是说,打算克服困难要从容易处入手;实现远大理想要从细小处开始,天下的难事必须从容易处做起;天下的大事必须从细小处做起,强调量变的重要性,所以选。强调质变,不符合题意。4郑板桥有诗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郑板桥诗句中的寓意是()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旧事物不符合发展的规律新事物的成长要靠人们的热情扶持A BC D解析:选A。“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这主要说明了新事物的成长需要建立在旧事物的基础上,需要人们的热情扶持,符合题意。“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这

4、主要说明了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符合题意。5物理学上,万有引力公式为:FGMm/r2,库伦力公式为:FKQq/r2,二者有明显的相似性。爱因斯坦认为这种相似性不是偶然的,他坚信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性的简单、和谐与统一,并极力追求反映这种物质运动规律的理论体系。上述材料表明()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整体包含部分,由部分构成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多样的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可以相互转化ABC D解析:选C。题干强调两个物理学公式的相似性,据此判断:这是指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而不是指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应排除。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故选C。6(2010年华师一附中质检)2010年7月18日新浪网:近日

5、的“麦乐鸡”事件让人们开始关心吃到肚子里的食品添加剂,到底安不安全。其实,只要以恰当的方式和剂量使用添加剂,是不会引发安全问题的。这表明()进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客观规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价值判断要以满足人的需要为依据矛盾双方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A BC D解析:选B。以恰当的方式和剂量使用添加剂,就不会产生安全问题,这说明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也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正确;人们以恰当的方式和剂量使用添加剂,就是在遵循客观规律基础上的选择,正确;价值判断要以客观实际为依据,错误。7(2010年河北唐山模拟)2010年短道速滑单项世锦赛保加利亚索菲亚站女子5000米冠

6、军王濛在谈到短道速滑比赛时说:“在直道上很难甩开对手,选手的超越,往往是在弯道上,弯道跑不好,就只能成为一个跟跑者、追随者和落伍者。”这对我们的启示是()A外因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B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要善于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和发展解析:选D。本题以体育比赛常识为背景,考查学生对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的比较和鉴别能力。题干主要强调比赛选手在比赛过程中必须要善于抓住时机,实现超越,只有D符合题意,8北宋张载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他认为,由阴阳和合所产生的万事万物,都有对、有仇,即都有矛盾。至于如何化解、解决种种矛盾,他

7、提出了“和而解”的方法。(正蒙、太和)这个观点()A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B否认了矛盾双方的斗争性C与唯物辩证法完全一致D肯定了矛盾双方的同一性解析:选D。这一观点主要说明了对立双方的相互依存,是同一性的体现。没有否认矛盾的普遍性斗争性,但也体现不出其观点是否“唯物”。9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对不同时期的“生活的尊严与幸福”有不同理解。50年代,人们对尊严与幸福的憧憬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六七十年代,是“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电风扇和收音机);80年代是“万元户”;90年代是有房有车;新世纪的幸福与尊严,则应该是更加关心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这体现了()A发展的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8、B矛盾的特殊性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C解决好主要矛盾,有利于次要矛盾的解决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解析:选D。题干的关键信息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说明尊严有时代特点,这是矛盾特殊性的第二种情形,故选D。A、C不符合题意,B表述错误。10“殷优启圣、多难兴邦”,这种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正是中华民族虽经百难而不倒以及能够复兴的秘密所在。从哲学角度讲,多难兴邦主要说明()A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贯通B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C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积极作用D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解析:选A。多难兴邦主要说明矛盾双方相互转化,A符合题意。B、D不是

9、哲学道理。只有正确意识才对事物的发展有积极作用,C项说法不准确。11(2010年江西八校联考)中新网2010年5月31日电,国务院同意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把保持经济增长与调整经济结构结合起来,着力完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把完善政府调控与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结合起来,着力激发经济发展内在动力与活力;把推进社会建设与创新公共服务体制结合起来,着力健全改善民生的保障机制。这一要求主要体现的哲理是()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要着力解决主要矛盾,抓关键要重视量的积累,促进质变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看主流ABC D解析:选A。三个“结合”三个“着力”体

10、现了既要抓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故选。122010年6月7日,科学发展观在天津的实践理论研讨会召开。40余名专家学者聚集一堂,紧密结合科学发展观在天津的生动实践,认真总结近年来天津应对复杂局面、坚持科学发展的宝贵经验。贯彻科学发展观,总结天津的经验体现了()A整体与部分的有机统一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C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解析:选C。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天津的具体情况是矛盾的特殊性。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办好天津的事情,体现了二者的统一,故选C。13丝瓜俯视南瓜说:“我的藤蔓很长,可以爬得很高。清晨能看到朝阳冉冉升起,傍晚能看到夕阳徐徐落

11、下。”南瓜说:“我的果实很重,无法爬到高处。但我依托着泥土,感到踏实和温暖;也能观察到身边细微的变化。”下列说法中与该寓言寓意一致的是()A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C金无足赤,人无完人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解析:选B。本题是高考题型中常见的哲学寓意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较难题。首先要弄懂题干蕴含的哲理,题干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丝瓜”和“南瓜”对话,揭示的是每个人都有优点,应取长补短,正确看待自己和别人。对照选项,A项说的是意识反映客观事物的差异性。D项体现的是不能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C项易选错,

12、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和题意稍微有偏差。只有B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论证了人有长处也有短处。对别人,要善于欣赏其长处,但也不能忽略其短处,必须全面地认识一个人;对自己,要珍视自己的长处,做到自尊、自信,又要正视自己的短处,避免狂妄自大。故选B项。14(2010年河南郑州质检)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补助50%。国家对东部和中西部实行差别补贴的做法所依据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A物质决定意识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D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解析:选B。

13、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实行差别补贴”这一信息。中西部地区相对于东部地区来说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中央财政给予中西部地区更大比例的补助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体现,故选B;A属于唯物论原理,排除;C、D不符合题意。15视频通话、下载音乐、收看电视、实时导航、网上购物、在线游戏、手机钱包随着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服务的推广,其丰富多样的功能让手机不再是只用来“打电话”那么简单了,一般3G手机发展新浪潮也随之在全球掀起。这表明()A创新就是推翻一切旧的东西B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C创新离不开革命批判精神D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创新的理解及学生提取材料

14、有效信息和解读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材料说的是通信技术的创新对生产的影响,这是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表现,D正确。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2010年高考北京卷)你熟悉互联网,但你了解物联网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感受奇妙的物联网世界吧。(1)如图所示,在互联网基础上诞生的物联网,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联系的新图景。与自在事物的联系不同,物联网实现的联系是一种什么联系?(3分)这种联系是如何建立的?(8分)材料1: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关系到国家竞争力和民族的未来。物联网有望成为我国抢占新一代信息技术前沿的桥头堡,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新引擎。我国政府必须抓住

15、这一历史性机遇,及早谋划,有所作为。材料2:当前,物联网发展在研发水平、行业标准、人才队伍、相关政策、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等方面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2)物联网是创新的成果,物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仍然要以不断的创新为动力。运用生活与哲学中有关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如何促进物联网的发展。(9分)解析:(1)因物联网实现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故它是一种人为事物的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才可建立,故物联网实现的联系是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起来的。(2)此问答题的角度为创新的作用,故此问应从以下三方面组织答案: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第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第三,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答此问注意与材料内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