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别名: 蓷、萑、益母、茺蔚、益明、大札、臭秽、贞蔚、苦低草、郁臭草、土质汗、夏枯 草、野天麻、火炊、负担、辣母藤、郁臭苗、猪麻、益母艾、扒骨风、红花艾、坤草、枯草、 苦草、田芝麻棵、小暑草、益母蒿、地落艾、陀螺艾、红花益母草、月母草、旋风草、油耙 菜、野油麻、四棱草、铁麻干、红梗玉米膏、地母草英文名: Motherwort Herb性味: 味辛;苦;性微进归经: 归肝;肾;心包经功效: 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主治: 月经不调;经闭;胎漏难产;胞衣不上;产后血晕;瘀血腹痛;跌打损伤;小便不 利;水肿;头号肿疮疡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熬膏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鲜草捣敷 用药禁忌: 阴虚血少看忌服1. 《经效产宝》:忌铁器2. 《本草正》:血热、血滞及胎产艰涩者宜之;若血气素虚兼寒,及滑陷不固者,皆非所宜 功效分类: 活血祛瘀药各家论述:1. 《纲目》:益母草之根、茎、花、叶、实,并皆入药,可同用若治手足撅阴血分风热, 明目益精,调妇人经脉,则单用竞蔚于为良若治肿毒店疡,消水行血,妇人胎产请病,则 宜并用为良盖其根、茎、花、叶专于行,而其子则行中有补故也2. 《本草汇言》:益母草,行血养血,行血而不伤新血,养血而不滞疯血,诚为血家之圣药 也。
妇久临产之时,气有不顺,而迫血妄行,或逆于上,或崩于下,或横生不顺,或子死腹 中,或胞衣不落,或恶露攻心,血胀血晕,或沥浆难生,暇涩不下,或呕逆恶心,烦乱眩晕, 是皆临产危急之症,惟益母草统能治之又疮肿科以之消诸毒,解疗HP痈疽,以功能行血 而解毒也眼目科以之治血贸瞳人,及头风眼病,以功能行血而去风也习俗以益母草有益 于妇人,专一血分,故屡用之然性善行走,能行血通经,消滚逐滞甚捷,观其治疗肿痈疽, 眼目血障,则行血活血可知矣产后诸疾,因血滞气脉不和者,用之相宜,若执益母之名, 施于胎前之证,血虚形怯,营阴不足者,肝虚血少,瞳人散大者,血脱血崩,阳竭阴定者, 概而与之,未尝不取咎也3. 《本草正》:益母草,性滑而利,善调女人胎产诸证.故有益母之号然不得以其益母之 名,谓妇人所必用也盖用其滑利之性则可,求其补益之功则未也《本草》言其久服益精 轻身,诚不足信此外如退浮肿,下水气及打扑疯血,通大小便之类,皆以其能利也4. 《本经逢原》:丹方以益母之嫩叶阴干,拌童便、陈酒,九蒸九晒,入四物汤料为丸,治 产后诺证但功专行血,故崩漏下血,若脾胃不实,大肠不固者勿用,为其性下行也近世 治番痧腹痛呕逆,用以浓煎,少加生蜜,放温憋试有效,取其能散恶血也。
5. 《本草求真》:益母草,消水行血,去疯生新,调经解毒,为胎前胎后要剂是以无胎而 见血淋、血闭、血崩,带下血痛,既胎而见胎漏,临产而见产难,已产而见血晕,疗痈、乳 肿等症,服此皆能去瘀生新盖味李则于风可散,血可活,味苦则于疯可消,结可除,加以 气寒,则于热可疗,并能临症酌施,则于母自有益耳6. 《本草正义》:益母,虽非大温大热之药,而气烈味苦,究是温燥队中之物,观于产后连 服二、三日,必口燥嗌干,尤其确据,故宜于寒令寒体,而不宜于暑令热体乃吾乡视为产 后必用之物,虽酷暑炎天,亦必常备,加以畏其苦燥,恒以沙糖浓调,若在三伏时令,新产 虚体,多服此浊腻苦燥之药,耗血恋邪,蛮生不测,更可虑也选方: ①治痛经:益母草五钱,元胡索二钱②治闭经:益母草、乌豆、红糖、老酒各一两,婉服,连服一周③治瘀血块结:益母草一两,水、酒各半煎服①方以下 出《阎东本草》)④治难产:益母草捣汁七大合,煎减半,顿服无新者,以干者一大握, 水七合煎服名独行方》)⑤治胎死腹中:益母草捣熟,以暖水少许和,绞取汁,顿服之 (《独行方》)⑥治产后血运/公气绝:益母草,研,绞汁,服一盏《子母秘录》)⑦治产 后恶露不下:益母草,捣,续取汁,每服一/卜盏,人酒一合,暖过搅匀服之。
(《圣惠万》 ) ⑧妇人分娩后服之,助子宫之整复:益母草/L钱,当归三钱水煎,去渣,一日三回分服《现代实用中药》)⑨治尿血:益母草汁(服)一升《外台秘要方》)⑩治肾炎水肿:益母草 一两 (《福建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11.治小儿洛痢,痔疾:益母草叶煮 粥食之,取汁钦之亦妙 (《食医 CA 镜》 )12.治折伤内损有疯血,每天阴则疼痛,兼疗产妇 产后诸疾:三月采益母草一重担,以新水净洗,晒令水尽,用手擦断,可长五寸,勿用刀切, 即置缝中,量水两石,令水高草三、二寸,纵火煎,候益母草糜烂,水三分减二,溉去草, 以e帛源取消汁,放小釜中慢火煎,取一斗如稀扬每取梨许大,暖酒和服之,日再服,和 羹粥吃并得如远行不能,将稀煎去,即更炼令稠硬,停作小丸服之或有产妇恶露不尽及 血运,一两服即窿其药兼疗风益力 (名近效方》 )13.治疗肿至甚:益母草茎叶, 烂捣敷疮上,又绞取汁五含服之,即内消 (《圣惠方》 )14.治妇人勒乳后疼闷,乳结成痈: 益母草,捣细末,以新汲水调涂于奶上,以物抹之,生看捣烂用之 (《圣惠方》 )15.治帘 子已破:益母捣敷疮 (《斗门方》 )16.治喉闭肿痛:益母草捣烂,新汲水一腕,绞浓汁顿 饮;随吐愈,冬月用根。
(《卫生易简方》 )17.治马咬:益母草细切济口醋炒,封之 (孙 恩越)考证:1. 陆矶《诗疏》:TUI,似萑方茎,白花,花生节间《韩诗》及《三苍》说悉云,TUI益 母也2. 《经效产宝》返瑰丹注:益母,叶似艾叶,茎类火麻,方梗凹面四、五、六月,节节开 花,红紫色如蓉花,南北随处皆有,白花看不是于端午、小暑,或六月六日,花正开时, 连根收采,阴干,用叶及花、子3. 《纲目》:此草及子皆芜盛密蔚,故名芜蔚其功宜于妇人及明目益精,故有益母之称 其茎方类麻,故谓之野天麻,俗呼为猪麻,猪喜食之也,夏至后即枯,故亦有夏枯之名《近 效方》谓之土质汗林亿云,质汗出西番,乃热血合诺药煎成治金疮折伤,益母亦可作煎 治折伤,故名为土质汗也妒芜蔚,近水湿处甚繁,春初生苗如撤篙,入夏长三、四尺,茎 方如黄麻茎,其叶如艾叶而背青一梗三叶,叶有尖歧,寸许一节节节生穗,丛簇抱茎, 四,五月间,穗内开小花,红紫色,亦有微白色看每萼内有细中四粒,粒大如同篙子,有 三棱,褐色药肄往往以作巨胜于货之其草生时有臭气,夏至后即枯,其根白色此草有 白花、紫花二种,茎叶子穗皆一样也,但白者能人气分,红者能人血分,别而用之可也按 《闺阁事宜》云,白花者为益母,紫花看为野天麻。
返魂丹注云,紫花者为益母,白花看不 是陈藏器《本草》云,芜蔚生田野间,人呼为臭草;天麻生平泽,似马鞭草,节节生紫花, 花中有于,如青箱子孙思翅《干金方》云,天麻草,茎如火麻,冬生苗,夏着赤花屈口鼠 尾花此皆似以芜蔚、天麻为二物,盖不知其是一物一种凡物花皆有赤自,如牡丹、芍药、 菊花之类是矣药理作用: 1.对子宫的作用:兴奋作用2.抗血小板聚集、凝集作用 3.具有改善冠脉循环和 保护心脏的作用4.对心血管的作用:小剂量增强收缩作用大剂量抑制推知益母草碱的降低 血压作用不在迷走神经中抠,可能对迷走神经末梢兴奋作用所致5.对呼吸中枢的作用: 益母草有直接兴奋作用6.对肠平滑肌的作用:小量益母草碱能使兔离体肠管紧张性弛缓,振 幅扩大,多量则振幅变小,而频率增加7. 对肾脏的作用:益母草具有治疗犬肾功能衰竭的作用炮制方法: 拣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晒干生药材鉴定:以质嫩、叶多、色灰绿者为佳药材基源: 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和细叶益母草的全草药(毒)理学: 毒性:益母草毒性很低益母草花别名: 茺蔚花英文名: Motherwort Flower性味: 味甘;微苦;性凉功效: 养血;活血;利水主治: 贫血;疮疡肿毒;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阴腹痛;恶露不下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
功效分类: 解毒药各家论述:1. 《纲目》:治肿毒疮疡,消水行血,妇人胎产诸病2. 《江苏植药志》:民间用作妇女补血剂通常于冬季和以红糖及乌枣,饭锅内蒸,逐日服 用考证: 出自《本草纲目》 生药材鉴定:气弱,味微甜以干燥、无叶及无杂质者为佳 药材基源: 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细叶益母草的花别名: 益母子、冲玉子、益母草子、小胡麻英文名: Motherwort Fruit性味: 味甘;辛;性微寒;上毒归经: 归肝经功效: 活血调经;清肝明目主治: 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瘀滞腹痛;肝热头痛;头晕;目赤肿痛;目生翳障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或入丸、散;或捣绞取汁用药禁忌: 肝血不足,瞳子散大及孕妇忌服1. 《经效产宝》:忌铁器2. 李杲:瞳子散大者禁用3. 《本草经疏》:血崩禁用瞳子散大禁用,惟热血欲贯瞳人者,与凉血药同用则不忌4. 《本草从新》:非血滞、血热者勿与功效分类: 活血祛瘀药;明目药;渗湿利尿药临床运用: 服食大量的茺蔚子后可发生中毒据25例报告,一般服食20-30g后即可于4-10小时发病;但亦有人在10天内连续服至500g而始发病的各家论述:1. 朱震亨:茺蔚子,活血行气,有补阴之功,故名益母。
凡胎前产后所恃者,血气也胎 前无滞,产后无虚,以其行中有补也2. 《纲目》:茺蔚子,白花者入气分,紫花者入血分治妇女经脉不调,胎产一切血气诸病, 妙品也而医方鲜知用,时珍常以之同四物、香附诸药治人,获效甚多盖包络生血,肝藏 血,此物能活血补阴,故能明目调经,治女人诸病也东垣李氏言瞳子散大者,禁 用茺蔚子,为其辛温主散,能助火也,当归虽辛温,而兼苦甘,能和血,故不禁之愚谓目 得血而能视,茺蔚行血甚捷,瞳子散大,血不足也,故禁之,非助火也血滞病目则宜之, 故曰明目3. 《本草经疏》:茺蔚子,为妇人胎产调经之要药此药补而能行,辛散而兼润者也目者, 肝之窍也,益肝行血,故明目益精其气纯阳,辛走而不守,故除水气肝脏有火则血逆, 肝凉则降而顺矣大热头痛心烦,皆血虚而热之候也,清肝散热和血,则头痛心烦俱解4. 《本草正义》:茺蔚,古人止用其子《本经》之明目益精,则温和养血,而又沉重,直达 下焦,故为补益肾阴之用除水气者,辛温下降,故能通络而逐水其茎可浴疹痒则活血 疏风之功也《别录》加以微寒,则亦温亦寒,大是不妥,盖当时以治热症,因而羼入此说, 疗血逆者,温和行血,又子能重坠下降,故能平逆,惟主大热头痛心烦,则与温养之性不符, 存而不论可也。
5. 《本经》:主明目,益精,除水气6. 《别录》:疗血逆,大热头痛心烦7. 《日华子本草》:治产后血胀8. 《开宝本草》:作煎及捣绞取汁服之,下死胎9. 《日用本草》:春仁,生食补中益气,通血脉,填精髓,止渴,润肺10. 《纲目》:治风解热,顺气活血,养肝益心,安魂定魄,调女人经脉,崩中带下,产后胎 前诸疾选方: 治子宫脱垂:茺蔚子五钱,枳壳四钱《湖南药物志》)考证: 出自《神农本草经》《日华子本草》:益母草子,如鸡冠子,黑色,九月采药理作用:1•降压作用2•毒性:人一次口服茺蔚子30g以上,可于46h后出现中毒反应, 症状为全射无力,下肢不能活动,财身酸麻疼痛,重者汗多呈虚脱状态生药材鉴定:表面灰褐色或褐色,有稀疏深色斑点切面果皮褐色,胚乳、子叶白色,富油 质,气微、味苦以粒大、饱满者为佳药材基源: 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