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永康变电所初设报告南网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521622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2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0kv永康变电所初设报告南网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110kv永康变电所初设报告南网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110kv永康变电所初设报告南网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110kv永康变电所初设报告南网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110kv永康变电所初设报告南网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0kv永康变电所初设报告南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0kv永康变电所初设报告南网(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XXXXXX110kV永康变电所初步设计说明书 XXXXXXXXXXXXXXXXXXX年XX月总目录第一部分初步设计说明书第二部分工程地质第三部分 主要设备清册第四部分 工程概算第五部分 附图编 制 人 员 名 单批准: 核定:审查: 编制: 第一部分 初步设计说明书 目 录1.总的部分11.1 设计依据11.2 建设规模11.3 设计标准11.4所址概况2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2.系统概况33.电气一次部53.1 电气主接线53.2 短路电流计算73.3 主要设备和导体选择73.4 绝缘配合及过电压保护和接地103.5 配电装置133.6 电气总平面布置143.7 所用电及照明153.

2、8 电缆设施153.9 辅助设施及其它164.电气二次部分164.1 直流系统与交流不间断电源164.2 计算机监控系统164.3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194.4 测量和计量204.5 二次设备的布置214.6 二次系统防雷214.7 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224.8 抗干扰措施及二次电缆的选择235.土建部分245.1 设计基本资料245.2 总体布置245.3 建筑设计265.4 结构及基础275.5 采暖通风295.6 给水排水部分296.消防部分296.1 设计范围296.2 消防给水系统296.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306.4 电缆消防措施306.5 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316

3、.6 其他消防处理及灭火措施317.环境保护317.1 变电所污染防治措施317.2 变电所绿化337.3 水土保持措施338.劳动安全卫生348.1 概述348.2 劳动安全卫生措施349.施工组织设计大纲369.1 工程项目369.2 施工单位的技术条件要求379.3主要施工方案389.4 交通运输条件及大件设备运输439.4.3车辆配置439.4.4大件设备运输应注意的问题43 4 1. 总的部分1.1 设计依据 云发改能源【2008】1086号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XXXX中西部农网完善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临沧供电局关于上报110KV永康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的请示。1

4、.2 建设规模序号项 目建设规模本期最 终1主变压器140MVA240MVA2110kV出线1回6回335kV出线4回8回410kV出线6回12回5无功补偿12.4MVar42.4MVar1.3 设计标准 本工程设计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并参照南方电网公司标准设计原则进行。主要设计规程、规范如下: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发电厂、变电所电缆选择与敷设设计技术规程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混凝

5、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1.4 所址选择 拟建110kV永康变电所,位于XXXX城北东面XXXX东南方向约1.5km处的弄空村东700m的斜坡上,地理位置:东经992257,北纬240553。西侧距羊勐(羊头岩至勐堆)公路700m,有乡村便道通到场地,交通方便。所址平整高程约为955.5m,高于羊勐公路约150m,不受五十年一遇洪水影响。根据1:4000000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GB500112001),该场地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

6、所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其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该场地处于抗震不利地段,场地土为中软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类。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所址总用地面积:0.9507hm2;(2)围墙内占地面积:0.7256 hm2;(3)主控通信楼建筑面积:385.74m2;(4)总建筑面积:734.22m2。(5)工程投资 1、变电所部分 工程总投资:3865.06万元 2、110kV线路部分 工程总投资:597.43万元3、对侧110kV间隔部分110kV德党变间隔工程总投资:176.21万元。2. 电力系统2.1 电力系统现状XXXX电力系统是以中、小水力发电为主,自发自供为主的地方电力系统。县电

7、网内已建成110kV变电站1座,35kV变电站11座,以110kV 、35kV为骨干电网,县电网通过县城110kV德党变与镇康县110kV大石桥变联网;以35kV与耿马县、凤庆县联网。近年来,在XXXX委、县政府领导下大力引进外来资金发展全县经济,全县电力事业也得到长足发展,企业(私人)投资的中、小型水电站较多,部分电站已进入施工建设。目前,XXXX电力系统应解决的问题是:为县内在建拟建的中、小型水电站上网作好前期工作,加强县地域中心和负荷中心XXXX的电网建设,从而使县电网布局进一步完善。2.2 在建电源情况:马龙河梯级电站:共4级,一级站规划装机12600kW;二级站规划装机2500kW;

8、三级站规划装机5000kW;四级站规划装机5000kW。合计规划装机25100kW。计划开发,未进入实施阶段,但仍需进一步论证的有:大勐统河电站,计划开发14400kW;德党河三级电站,计划开发20000kW;其它计划开发的小型水电站有:忙海河六级站、忙海河七级站、忙令河电站。2.3 建设的必要性近几年来,XXXX电力负荷增长迅速,2008年最大负荷达到15.7MW,XXXX境内现仅有110kV变电所1座,即110kV徳党变,变电容量16MVA,110kV容载比为1.02。远低于导则要求的容载比值1.82.1,不能满足负荷发展要求。根据负荷预测,2013年XXXX最大负荷将达到39.3MW,到

9、2015年最大负荷将达到46.21MW,现有110kV网架不能满足负荷发展要求。此外为解决在建电源点开发后的上网问题,并改善县110kV网架结构,增大负荷供电能力,提高供电质量和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以及为永康工业开发园区建设提供电力保障,有必要建设110kV永康变电所。2.4 接入系统方案为满足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10kV永康变电所以单回110kV线路接110kV德党变电所;拟架设110kV永康变马龙河电站线路、110kV永康变大勐统电站线路(本期工程均预留设备安装位置),与现有电网实现联网。2.5 变电所建设规模根据当地现有负荷调查情况及变电所建成后的510年发展规划,做到远、近期结

10、合,以近期为主,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适当考虑扩建的可能,110kV永康变电所按“无人值班,有人职守”方式设计,一次设备除主变压器为有油设备外,其余均为无油设备。二次设备采用微机综合自动化装置和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直流系统成套装置,以满足电网的“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功能。110kV永康变电所建设规模:1)、主变压器:最终240000kVA,三相三卷有载调压电力变压器,本期建成投运1台。电压等级为:110kV/35kV/10kV,主变分接头:1108x1.25%/38.52x2.5%/10.5kV,容量比:100/100/100。2)、110kV出线6回,本期建成1回。3)、35kV

11、出线8回,本期建成4回。4)、10kV出线12回,本期建成6回。5)、10kV无功补偿装置42400kVA,本期建成1组。6)、二次部分采用变电所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和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直流系统成套装置。7)、对侧工程由于目前对侧110kV德党变采用变压器线路组接线,因此需要在110kV德党变新建2个110kV出线间隔,投资概算:176.21万元。8)、通信本工程通信方式初拟采用光纤、载波两种方式。具体设计已委托相关部门设计中,本工程预留设备安装位置。3. 电气一次部分3.1 电气主接线110kV永康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设计,依据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 和35110kV无人值班变

12、电所设计规程DL/T 5103 进行。 110kV侧接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最终6回出线,2回主变进线。一期工程建设1回出线,至县城110kV德党变电站。 35kV侧接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最终8回出线,2回主变进线。一期工程建设2回出线, 1回至35kV班卡变电站,1回至35kV永康变电站,电气备用2回。 10kV侧接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最终12回出线,4组补充电容器,2回主变进线。一期工程建设6回出线,1回至果品厂(最大负荷3600kW),1回至老街子(最大负荷750kW),1回至新开发区(最大负荷1500kW),1回至天生桥(最大负荷560kW),1回至忙海(最大负荷300kW),1回

13、至东半山(最大负荷1200kW)。为限制10kV侧短路电流,10kV母线正常方式按分列运行考虑。 中性点的接地方式: 110kV系统为有效接地系统,主变中性点采用经隔离开关接地方式,可直接接地或不接地(带间隙保护),可满足系统不同运行方式。 35kV中性点按经消弧线圈接地设计,以限制过电压水平,提高运行可靠性。根据电网资料及单相接地电容的计算,本期工程不装设消弧线圈仅预留安装场地。 10kV中性点按经消弧线圈接地设计,以限制过电压水平,提高运行可靠性。根据电网资料及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的计算,本期工程不装设相应的接地变压器及消弧线圈,仅预留安装场地。 380/220V所用电系统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3.2 短路电流计算本变电所短路电流计算水平年为2015年,计算基准:Sj=100MVA,Uj=Uav。为限制10kV侧短路电流,10kV母线正常运行方式按分列运行。各级电压三相短路电流及短路容量,结果列于表31。表3-1 短路电流计算结果表短路计算点三相路电流有效值(kA)短路冲击电流峰(kA)短路容(MVA)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