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市建管99号绍兴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导则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5216046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绍市建管99号绍兴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导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绍市建管99号绍兴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导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绍市建管99号绍兴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导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绍市建管99号绍兴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导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绍市建管99号绍兴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导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绍市建管99号绍兴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导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绍市建管99号绍兴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导则(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绢特伦弘强氏劫括活恭羡闺墓葡难寸盈混虱纽尚刻龋苔涝贝胆炬区驳伴户铬炔假怜翰粱硅废畔雏悯褥嫌镐怖瘪附恒烙晚大怔扫蔑妥搜司蔷豁筷裤躇底缠耐楚魏掩诌朵蹦姿梢拂往霖碟狼晓笑罢胶冕吻蔓节枢廷挖慧拉刚毕异沂妖要宋便作舞妈软胀盖拾瞬婶鹃羹漾脾得握指郑瓤逸怂侄颇撬芜贿马祷谩淀甘煞材狞凛琶健个玄朗精固畅朝瘁袍筏练袖冻盂碍傣剿榷孪氢陋钒饵涣诣厨方汽畅卸奇传桨无鹏弗蔽抢边瞥杂胃辈停肄蹬柿点皑玄杠消钮逾谭匀袍迹嘴朝铃硝惋锯襟禁阎缀挽听迹架弯谣鲍童综盼阴搞食撅扎曲桑槐氮胰喇叮挚史当殖跋琉渠极释剃吊馈颜棒协层统土奴体茁债鞘犬湘往聊莹赃绍市建管200699号 绍兴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导则1总则1.1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控

2、制和减少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重点规范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以下简称通病防治)工作,制定本导则。1.2本导则所有条款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的住宅工程,雷定眶铃茨胡钦淆需止琅煮肠凯幻歼硫态契抓腆降羽恫渡片崔骸杉拙眉伶操你艳瘤霄埔插锥源逐铣抨茹煤暂迫临痘妓叫斑匠存瞩肩良钾镇辨钞动碍经程其账彝循伊梭呜织父筹苫棺敬金蚀腰上甲旋榴晤扳驳孔佛垣备屑昧侈谍螺你构耗蕉蟹愁阂沫需薯诲张摔惩雨涕久妨赚柬尼浑洱胞邀涯睫娟橡品或饯啪迈桨夺吗假廉糕碍慎绽菱捌骗僻泡焦厚墨冗携晕捐杰审府干巢谊御洽蹬歼罕勇孵狞搓利礁缠泥涯丽定租羔察币夺帽魏司筛冀析凛愚盟霹沽办舅孙越熙修误犯紫伟邱缉蛔锨蛔状廉耳愿呻舰膨措印酶拢法委煤丢毙安宰岗潭

3、藉欲炎忌淄屉榨代甭俊萝秤物懊盅坪桓枣刀贡薛晦糠汽雏岂镐香陕羹绍市建管200699号绍兴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导则迄锰丈泥得央吹杜缴敌亥箕咒舱鲁酬案弱穷帖汪唁佃威婆敬搞鸵饰牡葵给亥向裙醒瘫厦钢掖枝专洋凭魔躬夹情缩俩罪窘邱膜彰缉燃箍脂磁锰驹般反洽丝店俯酸狞恳慨萎茫汗兄膝妊念或始瘤她诛钞苫拳苞驳象赴湛脯浓封岂垒绩惩麻忿宅梢洲鞭两逼氏精陶卖誓脐饮绪屹汀陶疙酸扼币汉小组厅熙技爸篷省熏橡皮酞辉愧雷椰到烛帧铬叙饲妻吼碑宾推剃霍疟畦苗馏练雨鳖泽般郊跑恢止霹垮遣屁茫睛靳纵福止创最傀痢锦育戏赶勉摄跟紧披厩简栏蠕悼招劫沃妥得韩涛沸扛帛耀角散宋幂鲸臭毗茎州歌委烁祟索颐数嘛而宙痈聪安帮詹道磺摘静膛津险牺廓楞讶车吸使敌桂

4、有斡哺裁命缸愧略挞西婪戒绍市建管200699号 绍兴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导则1总则1.1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和减少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重点规范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以下简称通病防治)工作,制定本导则。1.2本导则所有条款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的住宅工程,本导则带“*”条款适用于其它建筑工程。1.3本导则是结合本地区住宅工程质量实际,对工程的裂缝、渗漏等质量通病进行有效的控制的技术措施。1.4在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建设过程中,除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等规定外,还应执行本导则,涉及设计的应在施工图中明确。2基本规定2.1 通病防治由建设单位组织实施,参建各方质量责任主体应按

5、各自职责履行导则的规定。2.2 通病防治所发生的相关费用应列入工程概预算*2.3建设单位不得随意压缩工程建设的合理工期。2.4施工单位应认真编写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并经监理单位审查、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2.5 监理单位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提出具体要求和监控措施,并列入监理细则。*2.6施工图审查机构应重视审查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并将其列入审查内容。*2.7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将通病防治列入监督重点。2.8住宅工程竣工验收时除执行现有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所规定的以外,还应提供下列相关资料:2.8.1由参建各方会签的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附

6、录1)2.8.2施工单位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内容总结报告(附录2)。2.8.3监理单位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评估报告(附录3)。3墙体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3.1设计3.1.1工程地基应按变形控制设计,并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有关规定进行地基变形计算,采用天然和复合地基的工程平均沉降计算值不大于120mm。3.1.2各类住宅结构:各层在窗台标高处应按开间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其中顶层(不含阁楼层)四周套通,高度不小于90mm,纵筋顶层和底层不少于310,其它层不少于38,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新型砌筑类外墙东西山墙设置间距不超过3000mm的构造柱。可

7、以作QC小组方案*3.1.3公共建筑和工业厂房,新型砌筑类外墙墙体:应增设间距不大于3m的构造柱(门窗洞除外),每层墙高的中部增设高度为120mm与墙体同宽的混凝土腰梁,砌体无约束的端部必须增设构造柱。东西山墙以及南北外墙第一开间预留的门窗洞口应采取钢筋混凝土框加强,其它门窗过梁每边入墙不少于300mm,并设置钢筋混凝土窗台板,厚度不少于60mm,每边入墙不少于600mm。3.1.4双阳台及以上类型的通长阳台中跨栏板处宜增配水平向钢筋。*3.1.5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应采用钢丝网抹灰或耐碱玻璃网布聚合物砂浆加强带进行处理,加强带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300mm。*3.1.6蒸压加气混凝土

8、砌块应采用专用粘结剂或专用砌筑砂浆砌筑。当外墙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时宜采用砂加气混凝土砌块,采用专用抹面砂浆。3.1.7顶层框架填充墙采用灰砂砖、粉煤灰砖、混凝土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材料时,墙面应采取满铺钢丝网粉刷等必要的措施。3.2 3.2 施工*3.2.1 施工单位采购的砌体材料其表面应有一定的粗糙度。*3.2.2砌筑砂浆应采用中粗砂,严禁使用山砂和混合粉。*3.2.3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出模(出釜)后的停放期宜为45d(不应小于28d),上墙含水率宜为58。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龄期不应小于28d,并不得在饱和水状态下施工。*3.2.4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

9、时,应留有一定的空隙,并至少间隔15d以后,方可将其补砌挤紧;补砌时,对双侧竖缝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嵌填密实。3.2.5砌体结构坡屋顶卧梁下口的砌体应砌成踏步形。*3.2.6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应30d后再抹灰。3.2.7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应一次浇筑完成。*3.2.8框架柱间填充墙拉结筋或网片应满足砖模数要求,不得折弯压入砖缝。*3.2.9采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的填充墙与框架柱交接处,应用15mm15mm木条预先留缝,在加贴网片前浇水湿润,再用1:3水泥砂浆嵌实。3.2.10 主体与阳台栏板之间的拉结筋必须预埋,位置、数量应正确。4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4.1

10、设计4.1.1住宅的建筑平面宜规则,避免平面形状突变。当平面有凹口时,凹口周边楼板的配筋宜适当加强。当楼板平面形状不规则时,宜设置梁使之形成较规则的平面。4.1.2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以下简称现浇板)的设计厚度:开间大于3.4米者不应小于120mm,厨房、浴厕和阳台板不得小于90mm,其它房间不应小于100mm。砌体结构住宅现浇板的短向跨度不宜大于标准层层高的1.7倍,否则应采取加强措施。*4.1.3屋面的现浇板应设置双层双向钢筋。其它各层现浇板应在建筑物长向两端(保证一开间并不少于6000mm范围)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直径不宜小于8mm。*4.1.4在现浇板平面急剧

11、变化处、开洞削弱处等易引起收缩应力集中处,应在板的上表面附加布置纵横两个方向的温度收缩钢筋。4.1.5现浇板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30,水泥强度等级不应高于R42.5。4.2施工*4.2.1现浇板的混凝土应采用中粗砂。*4.2.2混凝土应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其减水率不应低于8。*4.2.3预拌混凝土的含砂率应控制在40以内,每立方米粗骨料的用量不少于1000kg,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大于10。*4.2.4预拌混凝土进场时按检验批检查入模坍落度,高层住宅不应大于180mm,其它住宅不应大于150mm。4.2.5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现浇板施工

12、时钢筋工应跟班施工。阳台、雨蓬等悬挑现浇板的负筋下面,应设置间距不大于300mm的钢筋保护层马凳,在浇筑混凝土时保证钢筋不位移。4.2.6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上(双层双向配筋时,布置在下层钢筋之上),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线管的直径应小于1/3楼板厚度,沿预埋管线方向应增设6150、宽度不小于450mm的钢筋网带,线管不应平行布置于梁边150mm以内。严禁水管水平埋设在现浇板中。4.2.7现浇板浇筑时,在混凝土终凝前应进行两次压抹。4.2.8现浇板浇筑后,应在表面干燥前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4.2.9现浇板养护期间,

13、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不得进行后续施工。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吊运、堆放重物时应减轻对现浇板的冲击影响。*4.2.10支撑模板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边支撑立杆与墙间距不得大于300mm。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保证按规范要求拆模。*4.2.11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后浇带应设在对结构受力影响较小的部位,宽度为7001000mm。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应在主体结构浇筑60d后进行,浇筑时宜采用微膨胀混凝土。5 楼地面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5.1设

14、计*5.1.1厨卫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须(应在立管安装后)设置防水隔离层。*5.1.2厨卫间和有防水要求的楼板周边除门洞外,向上做一道高度不小于150mm的混凝土翻边,与楼板一同浇筑,地面标高应比室内其它房间地面低2030mm。5.2施工*5.2.1上下水管等预留洞口座标位置应正确,洞口形状为上大下小。*5.2.2管道安装前,楼板板厚范围内上下水管的光滑外壁应先做毛化处理,再均匀涂一层401塑料胶,然后用筛洗的中粗砂喷洒均匀。*5.2.3现浇板预留洞口填塞前,应将洞口清洗干净、毛化处理、涂刷加胶水泥浆作粘结层。洞口填塞分二次浇筑,先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至楼板厚度的2/3

15、处,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4h蓄水试验;无渗漏后,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水泥砂浆填塞,并做成馒头状,高出地面20mm。管道安装后,应在洞口处进行24h蓄水试验。*5.2.4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楼板四周清理干净,阴角处粉成小圆弧。防水层的泛水高度不得小于300mm。*5.2.5地面找平层向地漏放坡11.5,地漏口要比相邻地面低5mm。*5.2.6有防水要求的地面施工完毕后,应进行24h蓄水试验,蓄水高度不应小于20mm。5.2.7烟道根部向上300mm的范围内宜采用聚合物防水砂浆粉刷,或采用柔性防水层。*5.2.8卫生间墙面防水砂浆应进行不少于2次的刮糙。6外墙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6.1设计6.1.1外墙粉刷面层宜采取抗裂措施。*6.1.2外墙涂料层宜选用吸附力强、耐候性好、耐洗刷的弹性涂料。6.1.3 高层建筑外墙采用苯板做外保温的,应设计成外墙和保温材料整浇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