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第六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43-47(精)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5215925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6第六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43-47(精)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06第六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43-47(精)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06第六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43-47(精)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06第六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43-47(精)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06第六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43-47(精)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06第六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43-47(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6第六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43-47(精)(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第一节 测量误差概述一、测量误差分类测量工作中,尽管观测者按照规定的操作要求认真进行观测,但 在同一量的各观测值之间, 或在各观测值与其理论值之间仍存在差异。 例如,对某一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进行观测,其和不等于180;又如所测闭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不等于零等,这说明观测值中包含有观 测误差。研究观测误差的来源及其规律,采取各种措施消除或减小其 误差影响,是测量工作者的一项主要任务。二、观测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观测者由于观测者感觉器官鉴别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仪器安置、照 准、读数等方面都产生误差。同时观测者的技术水平、工作态度及状 态都对测量成果的质量有

2、直接影响。2测量仪器每种仪器有一定限度的精密程度,因而观测值的精确度也必然受 到一定的限度。同时仪器本身在设计、制造、安装、校正等方面也存 在一定的误差,如钢尺的刻划误差、度盘的偏心等。3外界条件观测时所处的外界条件,如温度、湿度、大气折光等因素都会对 观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外界条件发生变化,观测成果将随之变化。上述三方面的因素是引起观测误差的主要来源,因此把这三方面 因素综合起来称为观测条件。观测条件的好坏与观测成果的质量有着 密切的联系。观测误差按其对观测成果的影响性质, 可分为系统误差 和 偶然误差 两种。三、系统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作一系列观测,若误差的大小及符号表现出 系统性,或

3、按一定的规律变化,那么这类误差称为系统误差。例如, 用一把名义为30m长、而实际长度为30.02m的钢尺丈量距离,每量一 尺段就要少量2cm,该2cm误差在数值上和符号上都是固定的,且随着尺段的倍数呈累积性。系统误差对测量成果影响较大,且一般具有累 积性,应尽可能消除或限制到最小程度,其常用的处理方法有: 1检校仪器,把系统误差降低到最小程度。2加改正数,在观测结果中加入系统误差改正数,如尺长改正等。 3采用适当的观测方法,使系统误差相互抵消或减弱,如测水平 角时采用盘左、盘右现在每个测回起始方向上改变度盘的配置等。四、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作一系列观测,若误差的大小及符号都表现 出偶然性

4、,即从单个误差来看,该误差的大小及符号没有规律,但从 大量误差的总体来看,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这类误差称为偶然误差 或随机误差。例如用经纬仪测角时,测角误差实际上是许多微小误差 项的总和,而每项微小误差随着偶然因素影响不断变化,因而测角误 差也表现出偶然性。对同一角度的若干次观测,其值不尽相同,观测 结果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偶然误差的影响。除上述两类误差之外,还可能发生错误,也称粗差,如读错、记 错等。这主要是由于粗心大意而引起。一般粗差值大大超过系统误差 或偶然误差。粗差不属于误差范畴,不仅大大影内测量成果的可靠性, 甚至造成返工。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杜绝错误发生。五、偶然误差特性偶

5、然误差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产生的,观测结果中不可避免地 存在偶然误差,因而偶然误差是误差理论主要研究的对象。由上节知, 就单个偶然误差而言,其大小和符号都没有规律性,呈现出随机性, 但就其总体而言却呈现出一定的统计规律性,并且是服从正态分布的 随机变量。即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大量偶然误差分布表现出一定的统 计规律性。1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 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值;#2 绝对值较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概率大;3 .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4 同一量的等精度观测,其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着观测次 数的无限增加而趋近于零,即Em 固=0第二节衡量精度的指标方差(D)

6、和中误差方差标准偏差(中误差) 中误差估值不同精度的误差分布曲线相对误差相对误差K是中误差的绝对值与相应观测值之比。A 1Dhl三、极限误差45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限值,这 个限值就是极限误差。常以两倍或三倍的中误差为作为偶然误差的容许值。第三节误差传播定律在实际工作中,某些未知量不可能或不便于直接进行观测,而需 要由另一些直接观测量根据一定的函数关系计算出来,这时函数中误 差与观测值中误差必定有一定的关系。阐述这种关系的定律称为误差 传播定律。简单函数中误差传播公式设有一般函数z二恥,心忑)其分微分为,dF A 3F AdF ,Aa 二Ax + Ax*; + *

7、+ Axn1-n-afir*fl可写成AZ = KM +乙帆 +LX其相应的函数中误差式为第四节 等精度直接观测值的最可靠值设对某未知量进行了一组等精度观测,其真值为X,观测值分别为I相应的真误差为 7r,则#=h-X将上式取和再除以观测次数n,得由于真误差不知道,在实际应用中,等精度直接观测平差计算。本章小结i观测误差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属于观 测者方面的因素;有属于测量的仪器和工具方面的因素;也有外界条 件的影响,如温度、湿度、风力、大气折光等等。这三个方面综合起 来称观测条件。在同样的观测条件下所进行的观测称等精度观测,否 则就是非等精度观测。研究误差的目的在于确定最

8、可靠的结果,评定 成果的优劣,预先估计测量精度,以便拟定合理的工作方案。2 弄清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概念。系统误差可以通过一定的方 法加以消除或减弱,而偶然误差不可能用测量的方法加以消除;所以 测量中主要是研究偶然误差。油然误差从表面上看无一定的规律性,但通过对同一量进行多次观测,发现其中有内在的规律性,所以偶然 误差的四个特性必须掌握,通过这些特性,我们可以论证许多问题。 如可以证明算术平均值是最可靠的数值等。3 测量中评定精度的标准:(1)中误差即在等精度观测时取各次观测值真误差平方的平均值 再开方。以公式表示为。未知量的真值在测量中往往难以知道,一般 用改正数求等精度观测值的中误差;以公式表示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